杜月笙电视剧,旧上海青帮江北帮头子徐宝山是怎么死的?
一
提起上海滩帮会大佬,都知道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实际上在他们三个人之前上海青帮还有一位大佬,那就是徐宝山,黄金荣的师傅张仁奎不过是徐宝山的弟子而已。
1866年徐宝山出生于江苏镇江,小时候的他曾经做过篾匠,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自从15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就开始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
这时候的徐宝山确实像他经常听的评书中的人物一样,侠肝义胆,性情豪爽,为了兄弟不惜两肋插刀。再加上他力大无比,在打架斗殴中屡屡胜出,被人称为徐老虎。
在当地流传他最早的故事就是,当地的一个八旗子弟强奸了一个少妇,徐宝山决定为民除害。当他找到这名八旗子弟后,愤怒的把他的头颅砍下。
二
杀人后的徐宝山被迫逃亡江湖,一不做二不休,他就加盟了土匪的队伍。在一次抢劫行动后,因为案情巨大,遭到了清政府的通缉。在逃亡的过程中被官府抓捕,被送往甘肃服刑。
在经过山东的时候,徐宝山凭借自己的力气和功夫成功的逃脱了,并且偷的一匹快马,逃到了江北瓜州,投奔了当地的大盐枭孙七。贩卖私盐在历史上从来都是暴利的行业,元朝末年这一地区的起义军将领张士诚就是私盐贩子。
利润高的行业竞争就会比较激烈,孙七在徐宝山的帮助下成为了这一地区最大的私盐贩子,徐宝山就成了孙七的结义兄弟,成为青帮中高辈分的弟子。孙七死后,徐宝山就自立门户,在盐务转运的重镇十二圩创建了春宝堂,成为了这一地区最大的帮会。上世纪80年代,香港人拍摄了以徐宝山为原型的电视剧《徐老虎与白寡妇》,由白彪主演。
33岁的这一年,徐宝山手下会众上万,大小船只700多艘,他的势力遍布长江沿线,从武汉到南通绵延上千里。这一时期的徐宝山延袭了过去的风格,经常赈济灾民,扶贫救困。
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徐宝山在康有为的指引下,决定北上勤王救出光绪皇帝。在清朝末代状元张謇的劝说下,清政府软硬兼施招安了徐宝山,两江总督刘坤一封他了一个五品官,让他负责长江沿岸的缉私工作。
和后来的张作霖一样,徐宝山开始向过去的同行下手了,向清政府交上了自己的投名状。他一方面打击私盐贩子,另一方面维持当地的治安,但凡奸淫掳掠者一律枪决。
徐宝山也因此被晋升为江南巡防营帮统,成为这一地区相当的人物。辛亥革命前后,他成为清政府和革命党共同争取的对象。在这时蒋介石的把兄弟陈其美派出自己的手下镇江人李竞成,出面来争取徐宝山。
同时清政府也给徐宝山拨付了10万元,让他招兵买马镇压革命党。随着革命形势的风起云涌,徐宝山最终选择投奔了革命党,同时他也强迫革命党允许在革命结束后由他来收扬州的盐税。
四
辛亥革命胜利后,徐宝山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功臣,担任了分府都督,继续负责维持当地的治安。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他被任命为第二军上将军长,成为在革命党中仅次于孙中山和黎元洪之下的红人。
中华民国虽然建立了,但当时的社会却比清朝还要混乱。这时的徐宝山在当时的党派争斗中迷失了方向,对袁世凯花费25万元重金收买。他为了向袁世凯表示效忠,还把自己的儿子当作人质送往北京。
伴随着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之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徐宝山还只是自己的手下劫持了陈其美,从上海发往安徽江西等地的军火,严重破坏了南方革命党发展军事力量的计划。
陈其美和张静江就决定除掉徐宝山,他们得知徐宝山非常渴望得到名为美人荠的花瓶。他们两人就花重金买来了这个花瓶,并让国民党内的炸弹专家制造了一枚炸弹,放在存放花瓶的木匣内。
1913年5月,陈其美派人化装成献宝的商人,把木匣子送到徐宝山的府上。徐宝山特别喜欢古董,尤其是名贵的宝物,必须由自己亲手打开。当徐宝山小心翼翼的打开木匣的时候,同时也拉动了炸弹的引线,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徐宝山就被炸得血肉横飞,当场毙命。
有哪些明星是演坏人出名的?
NO10.孙红雷 电视剧《征服》中的反一号男主角刘华强,在剧中的身份和职业是衡州一黑帮集团的老大。个人觉得最经典的台词:你叫我来是给我面子,我刘华强能来,是给足你面子。
NO9.冯远征 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家暴男形象深入人心!足以给人留下一生阴影
NO8.倪大红 最近倪大红参演的经典电视剧作品有《虎妈猫爸》《锋刃》《镖门》《北平无战事》等等, 参演的电影作品有《战狼》《白发魔女之明月天国》《初恋未满》《越来越好 村晚》等等
NO7.魏宗万 魏宗万极具个性的轮廓特征总是给人深刻的印象,大大的鼻子倔强地停留在沧桑的脸上,书写着冷酷与枭勇。《三国演义》里的司马懿、《水浒传》里的高俅、《一脚定江山》里的范老儿等
NO6.杜旭东,演得最多的就是遭人唾骂的汉奸。他演的反派比比皆是,比如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扮演无赖,在《神医喜来乐》中扮演的药霸孟庆合。还在江湖笑面人扮演梅青。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NO5.杜玉明,在电影《大上海1937》中饰演大反派杜月笙,电视剧《少年张三丰》中,杜玉明饰反一号逍遥王,
NO4.刘江 演的胡汉三威名远扬, 代表作《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他是反面人物著称的电影演员 。“高,实在是高!”——这句41年前的电影台词,今天还在被人们模仿和引用。“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句32年前的电影台词,同样让现代人口口相传。
NO3.葛存壮 善于扮演反面角色如叛徒、日本军官、地主、地痞流氓等。且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冯兰池,《矿灯》中的日本经理'岛田'、《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蒋军参谋长、《柳暗花明》中的造反派头子、《大清炮队》中的清军守备叶守信等最为成功和著名。
NO2.陈强 陈强老师在早期中国电影界属于反派演员的旗帜。《白毛女》中饰演恶霸地主黄世仁,因以精湛演技刻画黄世仁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一举获得成功。后在《留下他打老蒋》、《桥》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地主南霸天。
NO1.计春华,1982年,出演张鑫炎执导电影《少林寺》中秃鹰一角被观众所熟,1987年,在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里饰演土匪秃三炮 。计春华是最有名的金牌反派,演坏人专业户!专注演坏人30年!演坏人不难,难得是他一生都在演坏人,就没有演过好人 哈哈
杜月笙如何破大八股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大八股党”是干什么的。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远大前程》应该不少人看过吧,里边和三大亨作对的沈青山,他的原型是上海滩的流氓头子沈杏山,就是此人创建的“大八股党”。
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他们三个人是一派,虽说各自也打自己的算盘,但他们都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沈杏山。沈杏山创建的“大八股党”主要活动在上海英租界,基本上垄断了这片区域里的所有烟草、军火、赌坊等生意,在上海的关系就如同蜘蛛网一样错综复杂。
杜月笙作为青帮领袖,又涉足政治,在上海的地位无人能及,他的势力涉足到各个领域,不论是富户大贾、还是军政要员都要礼让他三分。可偏偏沈杏山不买他的账,凭借自己在英租界的深厚背景处处与杜月笙作对,多次派人大闹杜月笙的赌坊、烟馆,甚至还劫过他的货船。
起初杜月笙并没有理会,但随着事情越闹越大,他也坐不住了,便联合黄金荣打压沈杏山。本来沈杏山的底子比不过杜月笙,当杜、金二人联手的时候,沈杏山的资金周转就显得吃力,这便有了“大八股党”。
大八股党共有八人:沈杏山、戴步祥、季云青、谢葆生、杨再田、徐炳文、郭海珊、鲍海筹。
这八个人,要么就是和杜月笙有私人恩怨、要么就是为了上海利益的争夺,紧紧地拧在了一起。黄金荣见对面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自己与他们并无太大的利益关系,便找了个借口脱身,没有下这滩浑水。
突然失去了一个帮手,让杜月笙对付大八股党很吃力,索性他便找到了曾施于恩情的八个人:高鑫宝、姚志生、黄家丰、侯泉根、顾嘉棠、叶绰山、芮庆荣、杨启堂。他们组成了“小八股党”与之抗衡。
这八个人,是三教九流中的奇才,遭人追杀时被杜月笙出手相救,对于杜有着绝对的忠诚,只要一句话,他们便可赴汤蹈火。
在大小“八股党”的对抗中,大一度被小压制,不论是平时的贸易还是双方的冲突,“大八股党”一直处于下风。
到了后来,日本全面侵华,极力拉拢这些帮派人士,“大八股党”中的季云卿等人眼见在双方的争斗中讨不到好处,便纷纷投入汪伪政府,“大八股党”也就慢慢解散了。
如何评价王亚樵?
只要您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定然会对片中的斧头帮记忆犹新。因为,这股黑帮势力简直到了无法无天和令人发指的地步,烧杀抢劫,恣意妄为。而要讲述斧头帮,就必定绕不开它的创始人王亚樵。
王亚樵的大名,在民国可谓是风极一时,俨然如同传奇一般存在着。他除了是“斧头帮创始帮主”,还是抗日爱国志士、铁血锄奸团团长和天字第一号杀手,令无数人都闻风丧胆,比如蒋介石、汪精卫和宋子文等人。
在王亚樵过世后,毛主席曾如此评价这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一起回顾王亚樵,点评他的一生功过是非。
王亚樵(1889年——1936年),字九光,安徽省合肥人。面对晚清的昏庸腐朽,他很早就树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积极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并且为之终生努力。
王亚樵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磨店乡,祖辈都以种田为生。为了改变门风,父亲竭尽全力供他读书识字,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而他本人也很争气,从小就能勤奋学习,立志要光宗耀祖。
不过,由于王家无力交付高昂的地租,王亚樵只得在考中秀才后辍学谋生。当然,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他也没有了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可能和必要。
安徽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故乡,淮军系的军事将领在当时有很多。因此,合肥一带历来就非常尚武,王亚樵所在的村子就有不少原来淮军的官兵。受此影响,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武术,还拜师学得了一手好拳脚,习得了一手好枪法。
在此期间,他也终于认识到了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才是导致内部民不聊生和外部遭受欺凌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中国的命运才能改观。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消亡了,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了顺应这股潮流,为了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王亚樵积极参与创立了合肥革命军,组建了军政府。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孙中山并没有承认这个地方政府,反而从上海派来了孙品骖重新建立了地方政府。于是,合肥突然之间就同时存在了两个军政府,都宣称自己最革命,都视对方为假政府。
王亚樵仗着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和本土派,不断扩充军力以逼迫对方妥协。但是,孙品骖毕竟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支持,而且更具政治手腕,最终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击败了王亚樵,逼迫他逃离了合肥。
来到南京后,王亚樵继续支持变革图强,但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敬而远之。不久,他在江亢虎的吸纳下加入中国社会党,主要负责安徽支部的创建工作。所谓“中国社会党”,就是支持民主共和与平均地权的一个进步组织,甚至包含了一些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王亚樵开始四处演讲,他身材瘦弱,长相文弱,戴着眼镜,看起来非常的斯文和进步,吸引了一大批的青年支持者。终于,中国社会党引起了北洋军阀倪嗣冲的关注,下令通缉包括王亚樵在内的社会党人士。
不得以,王亚樵只好再次逃亡异地,来到了上海。这段时期,他没有了必要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甚至到了食不果腹和居无定所的地步,只能从事最苦最累的体力工作。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绝望过,在上海变得小有名气。
1921年,王亚樵正式接管了安徽的旅沪同乡会,号召所有人都要团结一致。某次,有一名工人因为索要合理的工资而遭到工厂老板毒打,王亚樵集结了一百名安徽籍劳工前去讨要说法,逼迫对方道歉并且结清了工资。
事后,王亚樵在上海变得声名大振,任谁也不敢再继续小觑这些安徽人。于是,他索性成立了一个帮会,取名为“斧头帮”,最先宗旨就是除暴安良和救国救民。
有幸荣登王亚樵除暴安良名单“第一人”的,应该是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他为了上位,对于镇压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可谓“不遗余力”,手上沾满了累累的血迹。
1923年11月10日下午,徐国梁遭到了王亚樵的暗杀,他也成为了革命派中的旗手和偶像。期间,还与戴笠、胡宗南等人成为了莫逆之交,甚至还结为了异姓兄弟。至于说,这二人先后考上黄埔军校并成为蒋介石的红人后,结拜兄弟反目成仇就是后话了。
李鸿章的嫡长孙李国杰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但在蒋介石进入上海后,立即就盯上了这个肥缺,多次以不同理由“敲竹杠”。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逼迫,李国杰只得无奈同意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于是,赵铁桥就成为了官派的上海轮船局总办,还强势架空了李国杰的所有权力。在此危难时刻,李国杰想起了自己的安徽同乡王亚樵,请求帮忙对付赵铁桥以及他身后的蒋介石。
当时,王亚樵看到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背叛了民主革命的初衷,早就对他心存不满。如今,眼看是机会来了,正好可以通过对赵铁桥出手敲打敲打蒋介石。
而且,财大气粗的李国杰自然不会让自己白白出手,当即表示愿意提供八千块大洋作为定金。事成之后,还会将旗下最大的海轮“江安号”赠予王亚樵,双方达成了交易。
1930年7月24日晨,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办公大楼前,刚刚前来上班的赵铁桥突然遭到了不明人物的枪杀,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闻讯后,蒋介石非常气愤,但是苦于没有直接证据,而且以自己的身份公开与王亚樵为敌有些掉价,只能暂时隐忍。
不过,王亚樵与蒋介石矛盾的最巅峰,还是由于胡汉民。胡汉民遭到蒋介石的软禁后,其家属找到了最厉害的杀手王亚樵,以20万大洋的高价,请求他执行刺杀蒋介石的计划。
为了刺杀蒋介石,王亚樵特意购买了十几只大火腿并掏空,借助这种伪装将武器带上了庐山。不过,卫兵搜山时发现了被遗弃的火腿,断定出有人已经借助火腿将武器带上了庐山,立即就加强了戒备。
因此,原定的刺杀计划只得做出调整,派出的暗杀人员虽然完成了射击,但只击中了蒋介石身边的警卫,他本人却毫发未伤,这就是著名的“庐山刺蒋事件”。
刺蒋虽然失败了,但王亚樵却被所有的反蒋人士视为英雄,再次公举他出手,这次的目标是蒋介石的“钱袋子”宋子文。当宋子文抵达火车站时,王亚樵率人亲自出手,可惜宋和他的随从们都穿着白色西装,竟然误将他的秘书击毙了。
当时,上海滩最大的帮会势力莫过于以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为首的“三大亨”。他们三人基本上垄断了上海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人都很有影响力。
1932年,王亚樵终于取得了“江安号”海轮的所有权。但是,又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因为“江安号”的经理是张延龄,他仗着自己的叔叔是张啸林,竟然拒绝交出轮船。
王亚樵明知张延龄的身份,依然毫不畏惧,提出和平解决的办法却遭到了对方无视。于是,他派人去张啸林的后院炸开了大洞,警告对方赶快收手,否则下次就是他本人挨炸。
经过与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商议,张啸林尽管嘴上骂骂咧咧,但还是让人交出了“江安号”。难怪,军统的大特务沈醉曾这样私下评价:
人人都害怕魔鬼,但是魔鬼害怕王亚樵!
王亚樵这一路走来,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坚决反蒋”和“坚决抗日”。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虽然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但许多爱国将领却始终站在抗日的第一线。爱国将领马占山就是其中一位,他得不到国民政府的军费,只得向全国人民进行募捐。
对于此事,王亚樵表现得非常积极。凭借影响力,他积极负责在上海的募捐活动,积极支持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
第一次上海事变,日军突然从海上向驻扎在上海闸北的19路军发起了攻击。王亚樵紧急召集部下、工人、学生和市民组成了敢死队3000余人,自任上海义勇军司令,赶赴了抗日第一线,配合19路军抗击外敌。
得知此事后,蒋介石非但没有鼓励和支持,反而极为震怒,立即下令解除王亚樵的职务,并且就地解散了这支义勇军。职务虽然没了,但王亚樵并没有离开前线,继续进行了坚决的抗日。
“出云号”是日军入侵上海的主力战舰,王亚樵选出了7名水性最好的手下组建敢死队,悄悄潜至“出云号”的舰底安放炸药。虽然,“出云号”没有被最终炸毁,但是船体却受到了严重损伤,使得日军士气锐减。
在19路军和社会各界的誓死抵抗下,日军吹嘘的“24小时占领京沪”成为了笑柄。但是,蒋介石还是与之签订了“淞沪停战协议”,日军在虹口留驻了大量部队。
日军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甚至日本外相还亲自赶来参加。王亚樵为了洗刷国耻,联络到了朝鲜在沪的革命人士安昌浩,由他通过热水瓶带入了定时炸弹,将日军指挥官白川义炸死,将重光葵炸伤了一条腿。
1933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王亚樵再次出手。他安排杀手在各位代表合影留念时,取出藏在相机中的手枪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送医院抢救后才脱离了危险。不过,事后得知汪精卫只是他此次暗杀的“第二人选”,而“第一人选”蒋介石当时没有出席才算是躲过一劫。
这一系列的事件下来,蒋介石彻底震怒了,下令戴笠要不惜一切代价捕杀王亚樵。不过,对王亚樵相交甚深的戴笠,深知他行踪诡秘,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特别义气。
于是,戴笠将王亚樵的心腹余立奎抓来,但余立奎却宁死不吐露王亚樵的行踪。不过,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却没有顶住威逼利诱,带领军统特务抵达了梧州,成功诱杀了王亚樵。
得知王亚樵的死讯后,周恩来无比感慨地表示:
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先生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啊!
时至今日,王亚樵的身上依旧有着太多的争议,属于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但是,他最大的两个标签“反蒋”和“抗日”,都使得他成为了被后人所尊敬的历史人物。@文史不假
赵立新到底是谁?
在湖南卫视《声临其境》这档声音魅力竞选秀中,很少上综艺节目的赵立新,一条声带驾驭全场瞬间圈粉无数,尽显他深厚的表演和台词功底。这个衣着讲究,谈吐优雅的男士让很多人不禁在问:“这是哪路大神?”因为他和他演绎过的那些人们熟知的角色相差太大了。这个男人就是赵立新。
超级学霸,教授,逗比,实力爆棚,萌,这些都是他的标签。80年代末中国公派到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的硕士生。五年之后他又到了瑞典,在瑞典国家话剧院当过导演和演员。他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教书。汤唯是他的学生,程思成是他的助教。
有一种演员,不管他演主角和配角,只要给他扮上相他就是那个戏中人,演主角他能挑起核心大梁,演配角他能一个眼神一个亮相甚至一个发音就吸引了你的眼球。
熟悉他的人都叫他“精致大叔”。不管在条件多差的剧组拍戏,他的行李里总是少不了床单、被罩、投影、音响,甚至还有红酒和酒杯,当然还有雪茄和烟斗。用他的话来说,这就是:“争取让每一寸光阴都过得有意义,有品位!”所以还有人叫他:“三件套”!在赵立新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知识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衣着讲究,活的精致。
就是这样一个精致有品位的优雅大叔,在他所有扮演过的角色中却一个都和这几个词沾不上边。《于无声处》中他是上海小男人陈其乾。
《芈月传》里能言善辩的辩论家张仪
《曹操》里的曹操
《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坐在县长车里的不一定是县长”的史县长,戏份不算多,但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就是大多数基层干部的化身,有着独善其身的漠然,还保留着一丝为民请愿的良知。
穿上长衫他就进到了传奇黑帮老大杜月笙的躯壳里。
《射雕英雄传》里那个又萌又讨喜的洪七公,活脱脱地再现了金庸笔下那个贪玩、爱吃、重情重义的洪七公。《重返20岁》里他是鹿晗的老爸,笑中带泪地带着观众去面对了孤寡老人这些社会问题。
冯小刚导演的歌舞电影《芳华》中,他是文工团年轻孩子们的大家长“宁政委”,守护并见证了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成员们的芳华年代。
这就是赵立新,实力爆棚且萌且精致。被他迷住的不止是磁性的声音,更是岁月洗礼下的优雅与才华。
世纪人生主题曲?
主题曲:《追梦》
这部电视剧叙述了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女老板董竹君曲折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
1900年,董竹君诞生在上海洋泾滨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在她12岁那年,迫于生计,为了给父亲治病,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就在老板逼她破身的前夜,董竹君机敏的逃出了虎口,与正被通缉的夏之时结婚,并随他一起来到日本。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文化。
四年后,她随着夏之时回到成都,成了显赫一时的四川省都督夫人。然而,四川夏氏封建大家庭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年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她极力劝说夏之时离开这里,夏却因为仕途上的失意已彻底消沉,而终日沉湎于鸦片与麻将之中。本来,在渡过了最初的爱情蜜月后,其实在日本一起生活时,夏之时的思想脱变与专横跋扈就已使得个性倔强的董竹君越来越无法忍受。而此刻,眼看着自己与几个心爱的孩子都将要在这个死墓中陪葬,经过无数次苦口婆心的劝说无效之后,29岁的董竹君依然与丈夫离婚,放弃了华贵、富裕、悠闲的生活,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
而上海滩,多了一个 赤手空拳闯荡创业的女人……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一方面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杜月笙、黄金荣等等权贵们之间,同时又追随革命和进步,秘密帮助、掩护共产党人进行地下革命工作。董竹君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
到解放初期,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