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女国剧情,西游记毗蓝婆菩萨对付蜈蚣精?
取经队伍两次遇到昆虫类妖怪,一次是西梁女国遇到的蝎子精,一次是在盘丝岭遇到的蜘蛛精和蜈蚣精!这两次危机都是靠着禽类的神仙帮助才摆脱了危机。
那么为什么昴日星官对付蝎子精要变回原形,毗蓝菩萨对付蜈蚣精为什么不用变原形?
毗蓝菩萨的原形是什么?文中没有交代,但是既然他的儿子昴日星官是个大公鸡(而且是个双冠大公鸡),那么她的原形自然摆脱不了家禽的范畴,用孙悟空的话说就是一只老母鸡。
鸡吃昆虫,天经地义,天生相克,昆虫类的妖怪对禽类的神仙有着与生俱来的惧怕。
问题是昴日星官对付蝎子精要变回原形,为何毗蓝菩萨对付蜈蚣精就不用变原形呢?这个问题细究起来,有三点原因。
一、战斗方式不同在佛教中,菩萨的能力是第二等级的存在,在众多菩萨中,几乎看不见哪个菩萨是靠着武力来争斗的,他们或者用法宝或用法术。作为一个女性菩萨,原形又非猛禽,依靠自身的力量几乎是为零的(斗鸡一般都是公鸡,没听说母鸡好斗的),也就是说她和其他菩萨一样,属于法宝系或者是法术系。
昴日星官属于二十八星宿之一。星宿在天宫排位本就不高。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二十八星宿都曾参与过围剿孙悟空的战斗,都是以人形参与战斗的,最终以失败告终。
再后来奎木狼下界为妖也是靠纯物理攻击,除了用过内丹疗伤,未用过什么法宝,极大可能就是他们没有或者不会法宝、法术。在黄眉怪一难中,二十八星宿再次集体出现,参战过程中未见哪个星宿使用法力或者是法宝。虽说这次是打酱油性质的,说明不了什么。但随后在金平府对付犀牛精,二十八星宿的四木擒星集体出场,这一次也未见他们使用任何法宝和法术,甚至是井木犴直接变成原形生吃犀牛。
也就是说二十八星宿还是依靠的自身物种的能力,只有变成原形战斗力才会暴增。
二、妖怪战斗风格也不相同孙悟空虽然是在蝎子精的“倒马毒”上吃了亏,但是纯武力比斗,蝎子精也并不吃亏,当时的情况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双战蝎子精,文中用了一整段的诗词来形容这场打斗,当然最后蝎子精还是用了绝招“倒马毒”,但绝对不是打不过的情况下使用的。文中的一句“三个斗罢多时,不分胜负”就说明了情况。
也就是说昴日星官加入,也占不到半点便宜。所以只能以物种的相克来压制她,而他的成名绝技就是“报晓啼”这是蝎子精非常惧怕的。而更好的发挥这一项绝技,就需要变回原形。
蜈蚣精的一样厉害之处就是下毒,只要小心点还是可以避免的,而他另外一个厉害之处就是他的千眼金光,这就不好对付了。这个法术并不是蜈蚣这一物种特有的,能修炼出来那是相当的厉害,物种相克根本无从谈起。这个光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在光照范围内,被攻击者根本动弹不得,而且对金属类伤害性特别的高,孙悟空铜皮铁骨撞击这金光,还把顶梁皮撞软了,最后要不是孙悟空机警变成穿山甲逃了出来,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想要破掉蜈蚣精的金光法术,还得是破坏光源所在。
而毗蓝菩萨手上正好有一个从昴日星官的眼睛中练出的一根绣花针(这样的法宝很不适合日光系男性)。这把绣花针并非金属材质,正好能够突破金光而不受影响,刺中蜈蚣精的命门,一击功成。
三、想要的结果不同鸡是昆虫的天敌,一旦变成原形就会不死不休。变不变原形还要看对这妖精最终的处理上。
蝎子精虽然厉害,她蜇伤过佛祖,蜇伤过孙悟空,而且她并没有背景。更因为她蜇伤过佛祖,也没有那个大神愿意将她收归门下。所以她的结局是必死的死局。
而蜈蚣精呢,毗蓝菩萨有意将其收归门下。其他菩萨门人众多,原来弟子不多的观音菩萨也都先后将黑熊精,红孩儿收归门下,实力进一步壮大,毗蓝菩萨还要孤家寡人,势必被其他菩萨拉远了,本来她就三百年没参加佛会了,再这么下去迟早边缘化。
所以她也得壮大一下自己的力量,这为蜈蚣精最终不死创造了条件。
以上就是毗蓝菩萨收拾蜈蚣精不变回原形的原因了,各位条友还有什么更好的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
女儿国灯牌是谁家的?
"女儿国灯牌"是由抖音平台的主播纯蓝赠送给胜仔的,纯蓝曾在抖音平台打赏消费了近5万元,是胜仔“女儿国”8级灯牌粉丝。然而,请注意,“女儿国”这个词主要来源于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国家之一,也被称为西梁女国。在这个由女性统治的国家中,世代只能依靠饮用“子母河”之水才可怀孕生子。另外,湖北省随州市洪山镇也有一座以《西游记》故事情节、场景、人物原型为背景的女儿国景区。
女儿国的妖精是什么?
在《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中,唐僧师徒在女儿国遇到了:蝎子精。
一、具体故事情节
蝎子精是《西游记》中的妖怪,长得貌美如花,修行多年,武艺高强,她使用一柄三股钢叉,鼻中喷火,口中吐烟,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她先前在雷音寺听佛讲经,如来随手推了她一把,她就转过钩子扎了如来佛祖一下,如来疼痛难禁,急着金刚拿她,她确在西梁女国附近的琵琶洞。唐僧师徒路经女儿国时,她用旋风卷走唐僧,百般诱惑,欲成夫妻美事,又屡屡打败悟空师兄弟。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师徒四人到都城城关,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馆驿,女王欲招唐僧为夫。悟空让唐僧假意应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宫中设宴款待,宴后,倒换关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龙车出城为三徒送行,趁机与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闪出一女,弄风摄走唐僧。
二、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国王是真的喜欢唐僧吗?
打个比方,如果你是男儿国国王,突然从东土大唐来了个女使者,长相俊美,你想不想娶?
不过一般人可能理解不了这种状态,但是原文中却是尽显其态:
言未尽,却至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惟闻笑语。人种是什么?生孩子的机器啊!你想想看,全国上下的女人都要你做人种,就是那啥能力再强的男人也会发怵吧?
再看唐僧他们怀孕的时候,露宿老妇人来,她是怎么说的:
我这里乃是西梁女国,我们这一国尽是女人,更无男子。故此见了你们欢喜。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可见这女儿国的女子有多疯狂,把男人当人种,逼着交合,不从就要弄死。
有人说,既然这样,那不如从了吧,而且这种举国欢迎的样子多好啊,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那是没有见过这种阵仗,猪八戒风流吧?好色吧?看看猪八戒什么反应:
八戒口中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把那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有诗为证,诗曰:圣僧拜佛到西梁,国内衠阴世少阳。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娇娥满路呼人种,幼妇盈街接粉郎。不是悟能施丑相,烟花围困苦担当。连极为好色的猪八戒都苦不堪言,更何况普通人呢。举国上下,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了吧。
就这种民风,唐僧作为唐王御弟,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女儿国的女人又如此寂寞,作为一国之君,肯定想把唐僧留下来了啊。
不管是为了感情还是为了别的,我相信女王是真心喜欢唐僧的。
至于目的嘛,一是垂涎唐僧的男色,二是能够和大唐结亲,对这个国家来说也是好事。
梦幻昆仑镜之忆隐藏剧情剧情?
这个是西梁女国的剧情任务,推墓碑的方式有4种,每种开推的情况不同推法也就不同。墓碑在(90,14)。 具体推法如下: 第一次选往左: 左右前 第一次选往右: 后前左 第一次选往前: 右右后 第一次选往后: 前左右 总体来说这个剧情不是很难,玲珑阵第一句是“恨不逢君未嫁时”第二句是“君生我未生” 最后做完任务以后奖励一般般是 55w经验和一个符石。
为何不用芭蕉扇将他们都扇飞?
【导读】牛魔王被困,却誓死不用芭蕉扇,原因是我们要追索芭蕉扇的深意。芭蕉扇实际是指妇人的口舌,吴承恩这里是暗讽口舌只是用来对付自己人,比如挑起牛孙兄弟不合等,而不是用来对付外人。试想下,除了孙悟空,谁还被这个扇子扇飞过?
芭蕉扇就是口舌的几个佐证1. 从扇子的形状来看,芭蕉扇简直就是一个放大版的舌头,不要太相似;
2. 从扇子的存放位置来看,真扇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哪里?是在铁扇公主的口中。牛魔王骗回芭蕉扇后,把扇子放在哪里?还是缩小后放在口中,这不正是舌头的位置吗?
3. 从扇子的功效来看,扇子扇出来的风是什么风?是妇人的枕边风。如果说火焰山是家庭之间内部矛盾的火焰,枕边风可以煽风点火,也可以灭火。所以书中会有真扇子灭火,假扇子放大火势之说。
结义兄弟?此处牛魔王和孙悟空暗指亲兄弟尽管牛魔王和孙悟空只是结义兄弟,而实际上吴承恩说的是亲兄弟。
1. 亲兄弟的争端从何处起?
如果不是因为财产这类的强利益关系,一般都是由妯娌不和引起。
而在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时,对于这个煽风点火的嫂嫂,吴承恩怕大家看不懂,就给了她一个别名:罗刹女。
罗刹是什么意思?是吃人肉的恶鬼,咱们就看牛魔王娶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婆!
而这次叔嫂不和、兄弟不和的根因是因为大侄子。一个说是得了正果,一个说是被害了,搞的家里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最后终于亲兄弟大打出手。
2. 亲兄弟的争端从何处落?
纵观历史,亲兄弟的争端简直不要太多,那他们都是怎么结束的呢,都是源自一方被彻底的征服。
被彻底征服的途径主要是一条,联合外人,来干掉自己的亲兄弟。
在【三调芭蕉扇】一章,我们看下孙悟空带领多少人来围剿自己的哥哥!阴兵列阵,满天神佛,最后牛魔王被打的遍体鳞伤,被逼得走投无路,几乎丧命!
这样最后才兄嫂服软,不得不交出宝扇,平息怒火。
结语纵观历史,兄弟相争,最后双方引入外人互斗,最终置一方与死地的例子实在太多。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方团队火并,最终确实成就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但李世民自己的兄弟和哥哥呢,不仅惨死,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
五代时期燕王刘仁恭的两个儿子也是如此,老大刘守光打不过老二刘守文,就借助了契丹这个外族来剿杀自己的弟弟,但是最终还是没打过,成王败寇,这个弟弟也不含糊,立刻就把这个哥哥给杀了。
历史上许多名人之间的兄弟争斗,大多都是由于权力的争夺引起,而普通家庭中的火焰山——由于历史无法记载——或许真像是吴承恩所写,真是先从妯娌不和引起来的?
千万别忘记孝悌,这才是这几回吴承恩想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