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风暴2,叛乱2沙漠风暴名字?
爆裂点2 沙漠风暴。
1. 叛乱2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的主要特色是玩家可以自由的使用各种武器进行对战,而游戏的海报、预告片等宣传材料中都将游戏称之为“爆裂点2 沙漠风暴”。
2. 所以,叛乱2的字号是“爆裂点2”,子标题则是“沙漠风暴”,与游戏的主题背景相符。
人能狠心到什么地步?
有句老话叫虎毒不食子,今天分享一则真实案例:一老汉生气留洋博士女儿不给自己的儿子买房子,一怒之下竟然杀死女儿女婿,在法庭上还大放厥词,说不后悔杀人。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依然还有很多人抱残守旧,思想冥顽不化,认为养儿防老,养闺女就是赔钱货。
这不,山东省徐庆香的父母就是如此。徐庆香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从小就知道只有靠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小庆香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刻苦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庆香以优异的成绩靠上大学,走出了小山村。到了大学,徐庆香更加勤奋学习,而且她知道自己家庭情况,因此,把学习外的时间全部用来兼职打工,整个大学都是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支撑下来,甚至省吃俭用将自己挣得微薄工资寄给家里补贴家用。
在大学期间,有一个男人和徐庆香越走越近,这个叫魏斌的男孩同样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两个人开始走到一起,共同筹划到国外留学读研、读博。
徐庆香的父亲却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他唯一想的就是闺女赶快毕业,出来为家里挣钱。这次徐庆香没有妥协,在男朋友家出资支持下,她如愿以偿和男朋友一起到国外读书。
异乡为客,徐庆香依然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不断将自己省下来的钱寄回家。顺利成为了一名博士后,她将自己工作初期挣得钱全部给了家里面,为家里盖了新房。
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徐庆香和魏斌两颗心越走越近,他们结婚生子了,甜蜜的生活开始了,她们开始为自己考虑将来,筹划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徐庆香的父母觉得女儿女婿这么有本事,应该为她的弟弟生活负责,他们让徐庆香承担弟弟的生活费和学费。徐庆香同意了,毕竟这是她的亲弟弟,血浓于水,她一次一次将钱打给父母。
可是就是这样的退让让徐庆香父亲更加变本加厉,他要徐庆香为她弟弟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作为婚房。
这个要求徐庆香没有答应,一方面是因为她觉得弟弟有自理能力,可以贷款买房,慢慢还;另一方面,她们小家庭实在没有能力承担这笔钱,他们也在攒钱买房。
一听到拒绝,徐庆香的父亲大怒,骂徐庆香狼心狗肺,而且警告她,在弟弟买房前,不允许她买房。
徐庆香当然没有答应父亲的无理要求,在她和丈夫回娘家探亲之时,徐庆香父亲趁两人熟睡,竟然残忍将两人杀死。
可怜的博士夫妻,摊上这么一个心狠手辣、重男轻女的爹,白白丧命。
更可气的是,在法院审判时,徐父竟然没有表示出一丝后悔,他大言不惭的说:“徐庆香该死,我养一只白眼狼,应该她一出生就把她掐死。”
人心之狠竟至如此。
叛乱沙漠风暴可以联机吗?
可以。
叛乱沙漠风暴2是联机游戏,有双人游玩的功能。所谓联机游戏,不是指整个游戏,而是通过游戏中的某些连线功能进行游戏,一般为玩家之间可以直接通过P2P连线或局域网络实现的互动游戏。
叛乱沙漠风暴标准版和豪华版区别?
区别是:价格不一样,标准版98元,豪华版229元。
《叛变:沙漠风暴》黄金版包括游戏本体,以及第 1 年度 + 第 2 年度通行证。在紧张激烈的多人合作与 PVP 模式下,与战友并肩向着胜利拼命的同时,感受战火纷飞之下,子弹擦耳而过的恐惧感与近战作战带来的冲击感。
二战中的德军非洲统帅沙漠之狐隆美尔到底有多厉害?
隆美尔的神话其实是盟军制造的,说他厉害其实还是有待推敲,原因之一是因为隆美尔没有去过东线,原因之二是他的对手仅仅是英国人,原因之三是因为他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
这三个原因都很致命,因为就东线来说,简直是神仙打仗,苏德双方最精锐的部队云集于此,而英国人的主战场在非洲,至于在法国和希腊的表现,我就呵呵了,而且就兵力来说,英国人在非洲的实力是隆美尔的三倍,而隆美尔在非洲,最多只指挥过十万人。
而他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德国和英国双向选择的原因。
人们对隆美尔最熟悉的是他的绰号“沙漠之狐”。这个绰号是英国人给起的,从性质上讲应该是个褒义词,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我下面会讲,作为对手,能够这么称呼他,这说明相当地给他面子了,毕竟比他地位还要高出一大截的元帅凯特尔的外号是“会点头的猴子”。
隆美尔在德三非常的有地位,但是没啥权势,被波西米亚下士授予了元帅军衔,官至西线B集团军群总司令,在德国后期蹿升的元帅中,只有莫德尔勉强能和他有一拼。
说他有地位主要是和小胡子下士关系好,英国人为了显示自己水平不是那么次,也在极力地捧他,一个当了15年上尉并且没有混进德三军人引以为傲的参谋本部军官团的人居然年纪轻轻地当了元帅,还是最年轻的元帅,从上校到元帅只有5年,似乎有点违背常理,所以人们都嫉妒他。
如果在那个年代有“网红”这个概念的话,那么隆美尔无疑就是顶级流量的那种类型,有多么顶流呢?资历极其深厚的党卫军将领迪特里希曾经这样羡慕嫉妒恨地说道:他知道什么是战争?他只知道不停地被拍照和出现在德国的报刊杂志上。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坐在坦克上挥舞元帅权杖,高呼“我是非洲之王”。
所以顶级流量带来的效应就是他成了德国三大名将之一,这个头衔是谁封的不得而知,但是和曼施坦因以及古德里安比起来,隆美尔总有一种业余技术主播混进了职业选手行列的味道。
要知道,隆美尔的真正战争历程其实很短,主要是法国战役和非洲战场,这段时期是隆美尔的高光时期,这段时间德国媒体是这么评价隆美尔的:以其无与伦比的天才,在广袤的非洲大漠与大英帝国独自抗衡27个月。
从非洲回来后,到1943年夏季他就在法国开始度假修筑大西洋壁垒了,和地狱一般的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东线相比,隆美尔主要是在海滩上埋了419万颗地雷,以及怎样不动声色地把戈林和凯塞林两个元帅搞臭,捎带着继续给自己的榜一大哥希特勒同学吹枕头风。
面对德国第一容克贵族军官、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勒元帅在西线军事部署上对于隆美尔的质疑,希特勒说他不想作出与隆美尔意见相左的任何决定,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当时的德国是多么的红极一时。而老元帅对于隆美尔的评价是:只配当个师长,不可能比这个更高了。他要是碰见胡宗南,不知道还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隆美尔网红流量最高的时候,德军上层毫无掩饰地显示出了自己的嫉妒之情,特别是上级霍特大将和克鲁格元帅。参谋本部首席容克哈尔德总参谋长更是大受刺激,直接说隆美尔在非洲根本不称职,嫉妒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了,隆美尔元帅的一生到底还是传奇的,不然英国人不能那么毫无下限地捧他的臭脚。一辈子只辱过法并且在新手村里碾压英国人,到东线是啥样我们也不得而知,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战绩我们也没法定位,关于隆美尔是否能在东线成为草原之狼或者是高加索雄鹰这个问题,由于篇幅过长,有机会我再写一篇文章论证下。当然他肯定是个极其牛逼的技术主播,不然他不能在一战的时候就获得德军最高勋章蓝色马克斯,当时他带着一个山地营(营长给他的)俘虏了9000名敌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战果,虽然对手是意大利人。而他获得钻石骑士勋章是因为在非洲打败了英国人。
隆美尔成为网红遭人嫉妒其实是多方面原因的。首先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战争嗅觉,用打游戏的行话来说就是意识极强,比如法国战役前夕他刚当上装甲师师长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坦克,当被告知只要大胆使用就好的时候,他就把闪电战坦克战玩的炉火纯青了。其次当然是有贵人相助了,这个是有军功作为支撑的,所以纳粹党棍和元首才成为了他的粉丝,大老粗们出身的纳粹党棍当然看不上傲慢的参谋本部军官团,他们牛逼轰轰不知所云,而集个人主义、领导魅力、忠诚实干于一身的隆美尔就成了他们有意培养的“羽化战神”,反正是本来就是要鄙视普鲁士贵族和参谋本部军官团的,不用白不用,况且隆美尔还长得这么帅。最后就是猪对手英国人的友情赞助了,反正大英帝国病入膏肓,连欧陆战场都没资格进去只能在非洲找存在感,当苏联硬抗200万德军的时候,英国人在北非被3个师的德国人打的找不到北,而自负的英国人不得不吹嘘隆美尔好给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来背书,所以战后英国人一口气写了五本书来赞美隆美尔,并且厚颜无耻地把认为二战是由西线战场来决胜的,而不是东方的平安格勒,呸,斯大林格勒。所以为什么蒙哥马利子爵成了英国元帅,因为他打败了德国战神隆美尔,而不是在荷兰把英国伞兵扔在了德国装甲师的头上。
其实上面最后一个原因最为重要,因为打败隆美尔总有一种胜之不武的味道,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本来就没多少料,况且对手中还有一个曾经被他俘虏了9000人的意大利人,我倒是并不是跟着网上的段子来黑意大利人,但确实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和英国比还是太弱小了,况且补给线还那么长。我们都知道排倒数第二的选手成为倒数第一是因为倒数第一拉稀了没考试,但是让他考试了,并且说他带病坚持考试,那么这个脸才有可能从地上捡起来戴着才感觉舒服些,英国就是这么干的,况且瞧瞧英国在一战前都和什么人在打仗,除了在克里米亚和欧陆强国群殴俄国就是在拿破仑得痔疮(这事我还专门求证过,可惜都是健康方面的文章)时候拿下了滑铁卢,打败隆美尔也是这么回事,不得不说,英国人把握时机的功夫真是世界级的宗师。
扯远了。
很多人不喜欢隆美尔原因在于他的目光短浅,这个诟病从我第一次知道隆美尔开始一直伴随到现在,目光短浅说明成为不了一名战略家,所以这也是我至今不承认(当然了没什么用)隆美尔是德军三大名将之一的原因。所以红男爵的堂弟,空军元帅,另外一个里希特霍芬说隆美尔缺乏全局观念,仅从陆军狭隘的眼光出发。还有人嘲讽他缺乏参谋本部所必需的一些训练,言外之意是他根本不够格。当然了,这些话出自于容克军官的口中,我多少被他们的话语所左右了,但是从盟军在意大利和诺曼底这两处地点登陆,多少还是让我认为我还得坚持自己的看法。
虽然隆美尔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非议,但是人品方面却始终毫无污点,即便是小胡子的宠将他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人格独立,要不然西方媒体也不能毫无理由地把他当成典型来宣传,对于凯塞林的不满也只是在日记和信件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并且其中透露出一种淡然,虽然他也想搞臭他,但是作为这个政治斗争,倒是也能理解。
关于隆美尔的一个谎言是他受过高等的军事理论熏陶,其实这个本身就错了,如果他在军事理论方面有什么建树,那么就是他在一所军校里担任了一段时间的校长,出了一些专著,而且,他还是训练的好手。这段经历也是德国旧派军人总是鄙视他的原因之一,这个鄙视犹如印度种姓制度一般的让人所唾弃:他从来没有进过德军总参谋部的军官团,不是德军所谓的“圈里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曼施坦因和龙德施泰勒这样的人会总是端着一种架子。不光高级将领这样,下级军官也是这样,比如作为一个无名小卒的西格弗里德.克纳佩(好像是这个名字)在他的回忆录里更是到处凡尔赛他是一名总参勤务少校(这本回忆录恶心的让人读不下去)。所以隆美尔的伟大之处,便是打破了参谋本部的那种桎梏,打仗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这种打法简直可以让总参谋部出身的保卢斯无地自容。
还有就是关于隆美尔的另一则谣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句话我就是看多了网络段子以为是隆美尔说的,让我激动的不能自己,因为我打各种即时战略游戏全都是用的这句话作为指导方针,并且百战百胜。后来才知道我被忽悠了,隆美尔没说过这句话,据说是战争理论泰斗克劳塞威茨说的,总之不是隆美尔说的就对了,隆美尔的名言是:进攻!进攻!进攻!
所以为什么隆美尔能够成为非洲之王,除了积极的打运动战之外,就是战术灵活多变,碰上花岗岩脑袋的英国人,更是放大了隆美尔的战争魅力,没啥不叫隆美尔“沙漠之虎”或者是“戈壁雄狮”呢,大概就是年轻人不讲武德,狡猾狡猾滴,像狐狸一样,其实还有点贬损的意思。
生命末期的隆美尔的除了在西线埋地雷打树桩外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了,而且官迷心窍,居然还想当西线总司令。当然他并没闲着,还不时地给东线将领们撒一把恋爱狗粮,比如D-day那天他在家里给媳妇过生日,但是他这次是错了,除了盟军登陆那天他在家里并且兵力布置错误,所以虾米了。再加上他的参谋长在政变这件事上和他眉目传情,导致榜一大哥直接给他销号了。当然了,榜一大哥时不时地还是会怀念他,毕竟他曾经用精湛的SOLO操作给他带来快乐。
最后,说两句话。一段是隆美尔自杀前和副官说的话:我与刺杀时间毫无关系。我一生都在尽最大的努力为祖国效力,请将我的问候转至斯努比亚人民,尤其是我终生挚爱的山地老兵们。一段是金主榜一大哥给说的:隆美尔元帅,他的名字将永远与北非的英勇战斗联系在一起。
伊拉克直到2018年才销毁完化武?
这已经是一个玩烂了的梗,居然还有人拿出来给美国洗地。
2003年,美国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表了长达76分钟的激情演讲。他称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巴格达不顾联合国的制裁禁令,企图获取包括核、化学和生物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演讲的最高潮部分是,他拿出一个小瓶子,称萨达姆可能已经制造了25000升这种粉末。但是鲍威尔高明的地方是,他并没有明确表示瓶子里装着的是炭疽病毒。只是结合他的演讲,你不得不认为小瓶子里就是炭疽病毒。
2007年时,希拉里攻击俄罗斯,称俄罗斯是个邪恶的国家,莫斯科在搞生化武器。普京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反问道:“证据呢?让他们拿出来吧!我们曾经看到2003年时,鲍威尔在展示伊拉克有大规模生化武器时拿出的小瓶子,谁知道里面会不会是洗衣粉”。很明显,普京是在调侃,因为在2007年时,美国还没有在伊拉克发现生化武器。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什么?其实就是美国找了个并不高明的借口,清剿反对自己的萨达姆政权,目的是伊拉克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然而国内总有那么一些人对美国充满幻想,认为美国打的是一场“义战”。即便是萨达姆真的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英联军也无权绕过联合国采取军事行动。
这场战争实际上只打了不到一个月时间美国就攻进了巴格达,并在2003年4月15日宣布了主体战争结束。其实这时美国就已经实际控制了伊拉克,那么他们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吗?
在4月15日之后,一个多达1400人的调查组进入伊拉克进行搜寻。2004年,调查报告明确指出:伊拉克没有威胁世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9年3月,美国在伊拉克终于发现了两个生化武器仓库。2017年,开始销毁工作,2018年3月完成销毁工作。2018年3月,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如新华社等进行了报道。这一下子让国内的公知、亲美人士高潮了,其中包括著名演员袁立。但是这群公知、亲美人士并没有看到之前国际禁止生化武器组织迈克尔-卢汉的采访。卢汉明确表示,这是1991年海湾战争遗留武器,这些武器处于不可用状态。
那么伊拉克1991年遗留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两伊战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两伊战争是伊拉克和伊朗从1980年打到1988年的一场旷日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是两面派,既卖武器给伊拉克,也卖武器给伊朗,这是里根政府著名的“伊朗门”事件。而美国卖给伊拉克的武器里,就包括了生化武器。所以美国政府才能非常肯定的认为伊拉克有生化武器。
如果你还不相信事实,那么你可以去看看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的回忆录。他在书中明确表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石油。
萨达姆确实是个独裁者,他也在1988年时对本国平民使用过生化武器,而且技术还是由美国提供的。既然美国如此的义薄云天,当年为什么不阻止萨达姆的暴行,而要在萨达姆政权稳固之后,伊拉克人民已经过上好日子了,才发动战争?
越战后的畸形儿,稍微能看的一张图片,其余的不忍直视事实上美国是全球拥有生化武器最多的国家,从二战结束之后,他们就从没有停止过生化武器的研究。德特里克堡实验室还曾经聘请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创建者石井四郎作为顾问,并且在石井四郎的怂恿下,使用活人进行实验。美国在越战中使用的“橙剂”,造成战后越南出生了大量的畸形儿。美国犯下的这些罪行,又由谁来清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