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如何赚钱,现在除了DNF还有能挣钱的网游吗?
能挣钱的网游可是真不少,比如当下火热的英雄联盟、王者荣耀只要技术到位都能淘到金,还有老牌的魔兽世界、问道等都曾是搬砖热门游戏,但是我中意的也是一直坚持在玩的还是梦幻西游。
梦幻西游里赚钱的方式就比较多了,就简单举例一下赚钱方式。卖梦幻币。游戏里任务能获得梦幻币,之后可以进行自由售卖,梦幻西游有自己的交易平台藏宝阁,梦幻币的价格也比较稳定,一般都是100元等于1300万梦幻币左右的比例。这个应该就和DNF里的刷金币一样的道理。
做个商人。梦幻西游里能自由交易,并且全部商品都或多或少的与人民币有一些相应的挂钩,所以各种物品都有其相对稳定的价格,做个中间商低买高卖,卖人所需赚取差价也是个不错的赚钱方式。
代练。好多人需求梦幻西游里面的经验或者帮贡等等东西,可以做个代练帮人开号完成任务,在游戏里帮人跑商一票还一块钱呢。
卖号。勤快的练号,因为梦幻西游算是个养成类游戏,修炼技能点满之后,再卖给其他人,就是靠时间换金钱,简单粗暴。
其他还有。比如练宝宝,给宝宝打上兽决成品之后进行藏宝阁交易;靠运气,有的人鉴定装备,一发入魂获得高级极品无级别装备,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到手。
其实所有的游戏套路都大同小异,所有的游戏赚钱方式也是如出一辙,基本上是相通的,变化的仅仅是物品或者比例方面的不同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们在哪些游戏里赚到了钱呢?
为什么市面上再也看不到可以和魔兽世界媲美的游戏大作了?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即时战略类游戏,魔兽争霸三部曲注定要在游戏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庞大的世界观、出色的玩法,传神的人物刻画,让所有玩过的玩家印象深刻,在《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结束后,《魔兽世界》于2004年正式上线。
魔兽争霸三部曲深厚的积淀魔兽不能简单单纯的称它为一款游戏了,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游戏文化代表,是许多人的青春的回忆,也塑造了一大批经典游戏人物,阿尔萨斯、萨尔、希尔瓦娜斯、吉安娜、古尔丹、伊利丹等,每个人都演绎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或令人惋惜,或令人痛恶,或令人敬佩。
魔兽世界中,暴雪为哟西添加了更多的新玩法和剧情,以如今的游戏市场来看,这依旧是时下最出色的MMORPG游戏。在以前1.09版本的时候,暴雪为游戏添加了一个安其拉开门的全服务器任务,需要服务器中联盟与部落玩家共同合作完成,当时的服务器已经不堪重负,画面都是一卡一顿,但并不妨碍玩家的热情,那个场面成为了一代经典。
游戏市场风向变了如今的游戏市场风向已经变了,能够投入大量资金去研制MMORPG的游戏公司越来越少,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构建如此之大的游戏世界,更倾向于开发单机游戏,并在其中加入联机内购的玩法,考虑重点在于如何能更好赚钱,而不在于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内容。
能够稍微与《魔兽世界》进行媲美的游戏应该是BUGIE号称五亿美金开发的《命运2》,不同的是《命运2》是一款FPS游戏,也有着庞大的世界观以及丰富的副本玩法,有着丰富的玩法值得去发掘。
总结之前《魔兽世界》开启了怀旧服,吸引一大批已经为人父母的玩家加入,以后可能很难再出现了这样一款如此情怀的游戏了,明知道暴雪是在炒冷饭,可是他们玩的是游戏吗?只是怀念自己的逝去的青春岁月罢了。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赞,喜欢的话可以点一个关注,谢谢。
lol玩家们还记得当初为什么玩英雄联盟吗?
一个朋友在我小学毕业时的那个暑假带我玩的,那年14年,LOL如日中天。我之前在班上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法去玩,去网吧都是4399小游戏很血战上海滩和暴力摩托2008之类的单机。
当时打了两局新手训练营就买了个js,感觉无敌得一批。那时玩js也不打野,分不清上下路,就长剑三红或暴击手套往中路走,经常被叫滚,而且莫名其妙的是连着好几次叫我滚开中路的人都是玩阿卡丽的,就感觉这个英雄巨牛逼,就存金币买了个阿卡丽,还记得当时都是杀人刀和杀人书一起出的。玩个js出了3把杀人刀,朋友给我卖了,还生气的不了理解。玩亚索第一次一整局没发过大招,被怂恿买了个石头人感觉1350的金币伤死了,赏金放r也是只放一秒就往前走。就喜欢玩AP小炮和冥火石头人,还有双红叉js,老剑姬和老船长也是相当暴力。。。等等的回忆太多了
反正后来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家里没电脑,有点钱就拿去上网,什么走人户啊啥的都比不上首胜。而且当时用LOL盒子很看重战斗力,喜欢在盒子上用自制皮肤,喜欢看多玩囧途,可惜现在没落了。
现在也就玩了3年,初中毕业,其他网游也没咋个碰过,没事打一下撸还是很舒服的,只是好友框里的头像灰得越来越多了。
斗战神怎么赚钱刚玩到30级?
1L别开玩笑了,如果相信人品,直接去爆传奇,一个百花内甲不说多了,上千万一个,一个猴子的狸猫足印,妥妥的不低于五百万,不相信,就做首饰
像网易腾讯这种游戏大厂已经赚够了钱?
别因为几个吃相难看的游戏就否决一切,只是好多事情你们没有看到,或者走形而已。
在游戏突破上,两大巨头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虽说游戏做出来始终是要盈利的,这点是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一个吃相的问题。
远了不说,就拿斗战神而言,研发期投入之大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
一个副本场景外包20W起步,关键是会外包好几个回来,然后从里面选一个用,其他的都用不上。
什么概念,光一个副本场景的花费就上百万,还不算其他费用。
就斗战神上线前,腾讯游戏部门各种裁员,一些不景气的都缩编了。名额哪里去了?都拿到斗战神了!!!
腾讯没肉疼吗?肯定是下血本了。
玩过斗战神单机版的都知道,游戏自身的品质在当时已经是很卓越的了。
这里要提一下制作人的经验还是有点不足,因为后期内容消耗太快,以及没有足够的后续跟进,玩家后期就游戏自身体验上开始变差。
同时,万恶的营销手段属于罪魁祸首,这个事情没法怪罪在游戏人身上,游戏研发和游戏运营是分开的。
公司需要财报,尤其这么大前期投入的游戏。
国内游戏研发能力可能比世界先进水平差了几条街,国内还有一帮游戏运营团队水平,可能比史玉柱差了几百条街。
对,别看是腾讯,他也有短板的。
制作游戏不可见的就是策划和运营,都是需要落实后才能体现效果,凭的是预判力。
但是有些错误一旦开始就难以止住。
网易呢
《雨血》大家都忘了?
虽然不是网易研发,但是这是一个开头。
大家都看到了国产游戏用心的那么一帮人,于是开始画心思挖掘单机,独立游戏这些领域。
网易16年我记得出了几十款独立游戏吧。
比较出名的是《花语月》
虽然不是网易研发,同样是代理,但是一口气布局几十款,说明,他已经开始打精品研发的心思了。
那年正好跟网易也有合作,网易内部是有评级优化小组的。
过不了评级的游戏无法上线,并且会有专人专门指导如何调试游戏,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可以上线。
当然腾讯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个事情并不只是针对网游,是针对于所有代理产品。
要说一下,虽然国产单机游戏发展缓慢,但是国产网游是世界头把交椅的。这里制作方面可能差点意思,但是配合上国产游戏的营销方式,盈利能力是比较无敌的。
so,那么在单机的研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呢?
还是挺空白的。
前有仙剑,后有斗战神扑街。
作为要交财报的大型企业,盈利还是第一目标,但是私下里是真没少用工夫。
只不过斗战神那次摔得太疼,这成了一块不太敢轻易动的奶酪,我可以私下研究,但是不会爆出新闻,免得到时候打脸。
要知道这是上市公司,他们打口号做优质单机的话,股价会涨多少?
但是失败了股价会跌多少?
这个你们都不会考虑的。
所以现在最稳妥的就是代理单机游戏,支持独立游戏开发群体。
包括莉莉丝也成立了独立游戏专门的团队。
——————————————————————
最后,因为steam在国内逐渐被人熟知,中国市场再次证明了是单机市场的一块蓝海。
这个更是给各个大厂打了一剂强心剂。
只不过,国内的市场实在输不起,大厂决定做某些事情都是牵一动百的。
现在steam的营销案例就在眼前,不知道各厂大佬们有没有好好研究···
例如,网易腾讯的吃鸡大战。
一年后见分晓,现在都是叫好不叫衰,其实应该有哪家的产品已经入不熬出了,只不过还在硬撑。这就是商业市场。
例如,当年如日中天的VR风口。
大厂只是一块叫好,开各种交流会,论坛啥的
你看他们拿出来打折自家厂家旗号的产品出来了吗?
因为VR只是风口项目,用来涨股价,用来炒概念。
我想赚这个钱,投资几个硬件公司就好了,软件自主研发肯定也在做。
包括到今天为止,VR游戏在国内的(如何面向玩家销售)的策略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甚至普及度都很差,热度过去的也快。
大厂私下研发没少干,但是不敢拿出来讲而已。
这个不信,你们可以找找他们的招聘广告就知道(招收vr项目人才)这种的。
————————————————————————
题目讲的优质游戏,多也是指优秀的单机游戏,然后不优秀的游戏,肯定就是指国产氪金网游了。
说说steam上的3A大作。
要知道3A大作投入人员和资金是多少?需要研发的周期是多少?
(以上截取于知乎Clark 杨佳阳,讲的是gta5那2.7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以及千人团队开发5年之久的事情,尤其提到了一般3A游戏的投入大概规模)
小团队一般是50人以内,类似国内手游小团队规模。
大团队是150人起步,这个往上没有边。
再看看16年卖的最牛逼的steam游戏
这是2016的steam销售榜单。
文明6南波湾,gta5惜败,但是当年也是当了好久的第一。
就拿第一名的文明6来讲,销售额是78913020$
不用数0了,就是4亿9人民币。
再来看一下国产游戏的数据
例如王者荣耀,研发周期和团队,还有成本以及盈利能力
咳咳,国产手游就是这样,五六个月的内测周期,再产品化和完善以及改bug差不多10个月一个周期,就可以上线公测。
30个人的团队研发多半年
月流水30亿人民币。
用了百分之一的人力,六分之一的时间,百分之三的成本。。。。
瞎估下王者荣耀的营收。
全年月流水300亿太夸张,也难免有水分,姑且认为是月均220亿流水差不多了。
按常规的三七分成,(平台7,研发+发行=3)
220亿平均流水*0.15研发税前比例*12月=396亿人民币
emmmm感觉可能估高了,不过再低点,也是甩了单机游戏市场百条街的存在。
ps
国产好游戏会到来的,只不过市场首先讲盈利这是法则。
现在国内盗版环境比之前稍微缓解,但是死亡率还是十分可怕,靠大成本研发的单机游戏,死亡率高达99%。(让你自杀你愿意?)
大家都想做好游戏,只是主动权没有掌握在游戏人手里,而投资商还是被资本所引导。
等到网游里面过于垃圾的氪金模式洗不动用户的时候,市场会被迫转型。
当资本转向更高的游戏品质投入时,机会自然就来了。
(现在网游的游戏品质其实要求也十分的高,碾压以前老单机游戏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游戏性和游戏营销数据之间的博弈,还不是一个总量级的,还是资本主导。)
玩游戏你充了多少钱?
大家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冲一些钱吧!因为我到现在为止都是学生,所以我也没有过多的去进行一些充值,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玩游戏充钱的故事吧!
1.最开始是CF,因为当时年纪小,而且那时的CF装备并不像现在五花八门,所以当时只是偶尔充值个几十块买几天的无皮肤铁锹或者消音M4来玩一玩,(具体价格记不清了)。记得当时有一个超值礼包可以抽奖获得30天的道具,所以当时感觉性价比比较高,所以冲的比较多。慢慢的都是回忆啊!一共大概充了几百,不过对于7年前只是个初中生的我也还是不少的。
2.之后是英雄联盟,充值主要是皮肤,但是那时候我由于在私立高中,能打游戏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更加没有过多的充值,但是那时候特别喜欢玩VN和小鱼人,所以还是充值了不少皮肤。再到后来又喜欢玩卡莎,大概也是充值在500元左右吧。
3.九阴真经,这款游戏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我当时在一个朋友的带领下玩了一段时间,并且这是个真正的氪金游戏,所以我也充值了一些钱,但是这款游戏最终是没有太多的受众,所以在玩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是放弃了这款游戏。
4.上了大学之后,接触的主要是一些在STEAM里发行的游戏,如CS:GO,绝地求生,GTA5,战地等游戏,大部分都是只花了购买游戏的钱,虽然有些游戏不一定一直再玩,但是看着游戏库里的藏品,还是满满的成就感。大概加起来一共1000多吧!
这就是我个人玩游戏的一些经历,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讨论哦。
原创手打不易,您的点赞与转发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