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枪神任务,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都各自有什么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处,再进行逐一分析说明。
极易混淆的隋唐类文学作品以隋唐为时间背景的文学作品很多,成书于明代的《大唐秦王词话》《隋唐演义》;知名度颇高却经常被叫做“隋唐演义”的《说唐全传》;脍炙人口的现代评书《隋唐演义》(后更名“瓦岗英雄”)、《兴唐传》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设定不尽相同,而有武艺排名出现的共有三部,分别是成书于清代的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以及陈荫荣的评书《兴唐传》,两部评书都是以《说唐全传》为蓝本进行改编的,所以沿用了武艺排名,但都做出了改动,《隋唐演义》为十三杰,《兴唐传》为十六杰,只有《说唐全传》是十八条好汉。
所以,以《说唐全传》为依托来进行分析解读才是合理且靠谱的。很多人会说小说而已,较什么真,又不是历史。个人极其讨厌这种论调,我觉得历史有历史的意义,小说有小说的价值,不应存在轻视或者歧视,如果真的看不起或者觉得不过如此,不看不理就好了。
为了避免混淆,先大致说明一下。首先,《说唐》中虽然有十八好汉的排名存在,但明确指出的只有十三位;其次,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这部书中并没有登场,比如金刀帅左天成、大锤公子秦用、铁枪将来护儿等。
下面我们就正式介绍一下十八好汉中明确指出的十三位以及各自特点。
李元霸——嗜杀大隋朝第一条好汉,上界金翅大鹏临凡,有四象不过之力,使八百斤一对大锤,师承紫阳真人。
李元霸脑筋不是很灵光,非常残暴,甚至可以说视人命如草芥。平日在家里,下人惹恼了他,碰一碰、打一打就让人折胳膊断腿掉脑袋。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第六的伍天锡皆死于其手,不仅如此。紫金山一战,李元霸单人独骑打死反王联军一百二十万,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宇文成都——没有自我大隋朝第二条好汉,雷声普化天尊临凡,使四百斤一杆镏金镋,皇帝钦封的无敌大将军(又称天宝将军)。
出生于宇文家对宇文成都而言既幸运又无奈。由于爷爷宇文述是杨广登基的第一功臣,所以宇文家三代荣宠,宇文述死后,其子宇文化及官居丞相,而孔武有力的成都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他的名声要比武艺同样不俗的裴元庆大很多。可宇文化及是一个鹰视狼顾的小人,在大隋最危机的时候弑君自立,作为儿子的宇文成都也成了帮凶。
短短的三十几年人生,宇文成都似乎从来没有活出过自我,身上一直带有宇文家的标签,时而让人畏惧,时而让人鄙视,“宇文”成就了他,同时也毁了他。
裴元庆——扮猪吃虎大隋朝第三条好汉,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临凡,使三百斤一对银锤。
虽然名气不如宇文成都大,但武斗硬实力并不比成都逊色,连宇文化及都称其“天下无敌”。在征讨瓦岗时,单雄信出阵居然马打对头都没看到裴元庆,等看到时甚至一度怀疑裴元庆的锤是木头的。
这是因为裴元庆只有十二三岁,长得白白净净、个子小小,而他的坐骑“抓地虎”又比寻常的战马矮很多。所以很多人即便听过裴元庆的名声,但是在初见时都认为他盛名之下难副其实,难免会生出轻视之心。当然了,很快这种轻视就会变成惨痛的代价。
可以说裴元庆的扮猪吃虎不是故意而为之,而是先天自带的。
雄阔海——仗义大隋朝第四条好汉,武器是一百六十斤一对钢斧,至于熟铜棍是评书设定,不见于《说唐》。
整体来说,雄阔海笔墨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太仗义了,甚至可以说舍己为人。麻叔谋好食小儿肉,令各州府供奉孩童,相州知府高谈圣因而怒斩其传令官,麻叔谋率军讨伐,相州岌岌可危。雄阔海得知后,带兵杀下太行山,斧劈麻叔谋,拥立高谈圣为王。
扬州大战,雄阔海因江湖公干迟到,在疾行一昼夜水米未进的情况下,为救众反王脱困,力托千斤闸,最终力竭而死。
伍云召——悲剧人生大隋朝第五条好汉,使一百六十斤丈八蛇矛,父亲是尚书右仆射伍建章,自身是负责镇守南阳的南阳侯,师傅更是羽化成仙的紫阳真人,换言之,伍云召是李元霸的师兄。
自身不俗的实力与能力,加上极佳的身世背景,原本伍云召应该有个无限风光的人生,但是老天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父亲金殿骂君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伍云召面对朝廷前来的讨伐大军,前期大杀四方,大有杀上京师报仇之势,但宇文成都的到来改变了战局,伍云召不敌败走河北。
四明山,十八路反王联军挡驾,伍云召迎来复仇良机,带领两个兄弟雄阔海、伍天锡出战,结果先是大战一天不敌宇文成都,之后被李元霸一锤击败,复仇化作泡影。
扬州之战,伍云召是参赛诸将中武艺最高的,原本是夺取状元的不二人选,却被左雄怪马“没尾驹”甩出来的尾巴将头颅打得粉碎,就这样走完了悲剧的一生。
伍天锡——怂大隋朝第六条好汉,使超过二百斤的混金镋,伍云召族弟,一个好吃人心的山大王。
伍天锡虽然排名第六,但硬实力与雄阔海几乎等同,二人曾经大战半个月不分胜负。另外伍云召被困南阳时,曾派部将焦方到陀螺寨请伍天锡,伍云召认为只有弟弟伍天锡才有战胜宇文成都的可能,这几乎也默认了伍天锡的武艺在自己之上,尽管这与排名不符。
伍天锡实力不俗,但他很怂,缺少武人该有的那份视死如归。四明山一战,伍天锡联手雄阔海、伍云召出战李元霸,结果被一锤将三人兵器打回,虎口皆开,因此伍天锡留下了阴影,从此最怕李元霸。以致在天昌关打死梁师泰面对前来复仇的李元霸时,伍天锡不惜放下尊严“求饶”。
如果单纯面对李元霸犯怂还可以理解,毕竟宇文成都也求饶过,但是伍天锡对秦琼也怕得不行。还是在四明山,李元霸因秦叔宝对李家有恩,所以在交手时处处忍让,使得秦琼前前后后和李元霸打了四十多个回合,这一幕给伍天锡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知就里的他以为秦琼的硬实力就这么高,所以在天昌关远远看见秦琼吓得回马就跑。
要知道很多人都知道秦琼的大名,也几乎都看到过这一幕,但是见了秦琼就跑的,伍天锡还是唯一一个,这真是小孩他妈失踪——丢大人了。
罗成——凉薄阴狠大隋朝第七条好汉,白虎星临凡,七岁能打山中猛虎,十二岁领军大破番兵。另外,五勾神飞亮银枪是评书中的名字,在《说唐》中罗成的枪叫做“丈八滚云枪”或者“滚银枪”,重二百四十斤。
罗成为人阴狠、翻脸无情,另外极为凉薄自私。北平府传枪递锏时留了一手回马枪;铜旗阵直接反水留在瓦岗,致远在北平的父亲罗艺处境于不顾。对待表哥和父亲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贾柳店时,罗成曾受程咬金挑拨暴打单雄信,因而二人心生嫌隙。不过在瓦岗解体后,罗成与秦琼、程咬金投洛阳,单雄信对三人礼遇有加,特别是在秦、程投唐后,单雄信对重病的罗成照顾的无微不至,让人以为世纪大和解发生了。
没想到等罗成痊愈后直接临阵倒戈,并且在单雄信踹营时出手将其擒获,刑场之上居然还嫌单雄信拖拉磨蹭而出言催促,言外之意就是“要降早降,不降我就快点杀你”,丝毫不顾念单雄信曾经对他的恩情,最后还在单雄信气不过破口大骂时直接一剑将其砍死,凉薄如此,让人不寒而栗。
杨林——执着大隋朝第八条好汉,计都星临凡,早年以长枪为兵器,后改用一对虬龙棒,一百五十斤一根。
很多人说杨林的最大特点是对大隋的“忠”,其实这多少有些拉低了杨林。当初魏主以杨忠为帅,杨林为将平灭北齐,整个北方都是杨林靠武力打下来的,杨坚得以篡位书中也写明是倚仗叔父杨林之势,所以说大隋对杨林而言,既是一个需要自己效忠的国家,也是一个需要他来呵护的“孩子”,毕竟天下,是杨林打下来的,所以与其说杨林对大隋忠心,不如说对这份保护的执着。
面对烽烟四起的天下,摇摇欲坠的江山,杨林苦苦支撑,为救社稷的累卵之危,他孤注一掷的在扬州设下连环绝户计,可惜功败垂成,为此付出了生命……
魏文通——逗比大隋朝第九条好汉,号称“赛关爷”,潼关总兵。
魏文通的实力颇强,长得也算相貌堂堂,却有着与这些不符的逗比属性。秦叔宝大反潼关时,不知情的魏文通见“十三太保”驾到,一顿狂舔,还亲手把自己战马的响铃挂到秦琼的黄骠马上,后来差点因放走反贼被杨林砍了。
戴罪立功追杀秦琼时,打得秦琼、单雄信狼狈不堪,结果被王伯当两箭射穿双手,他怕杨林不信自己重伤,箭也不拔带着跑回去报信。
后来奉旨征讨瓦岗,大军刚到就在追击秦琼是被王伯当一箭射死,十万人马白白送给了瓦岗。这一切本来挺悲催,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让人想笑。
尚师徒——忠心大隋朝第十条好汉,头戴马鸣盔,身穿七翎甲,手持提炉枪,座下呼雷豹,因四宝加身,故而人称四宝将。
尚师徒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心,他知道杨广不是明君,也敬佩秦琼为人,却矢志不移的守护着大隋江山,为此不惜亲手杀死老师邱瑞,并在最后无路可走时拒绝了秦琼的招降,将儿子托付给这个可敬的对手后横剑自刎。
新文礼——衰大隋朝第十或第十一条好汉,使二百斤铁方槊。出场时介绍说魏文通死后他算第九,言外之意就是之前他是第十,不过第十已经有了明确交代的尚师徒,所以这里应该属于bug。
新文礼绝对是全书最衰的人,受尚师徒所请到临阳关助阵,之前尚师徒面对的瓦岗最强将领也就是秦琼和邱瑞,结果新文礼一来就碰上裴元庆,被一锤打断铁方槊。之后执行尚师徒的计谋,将裴元庆引到庆坠山,以致其身死。这一下点燃了瓦岗群雄的怒火,二三十将围攻新文礼,原本新文礼可以抵挡,偏偏裴元庆阴魂显圣,驾云举锤来打,新文礼只顾着裴元庆,结果被秦琼一锏打下坐骑,惨遭乱刃分尸。
说起来,害死裴元庆的计策是尚师徒想的,新文礼只不过是个执行者,结果裴元庆报复的对象是新文礼不说,后来还和尚师徒的阴魂一起帮秦琼破了铜旗阵,这新文礼帮忙惹了一身骚,还把命搭里了,简直就是衰神附体。
秦叔宝——沽名钓誉大隋朝第十六条好汉,左天蓬大帅星临凡,原使八十三斤虎头枪,后改用尚师徒一百二十斤提炉枪,另有家传镀金熟铜锏一对。
秦琼号称“小孟尝”,义气之名传遍天下,他很在乎名声,所以一直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人设,加上天生的人格魅力,所以人缘极好,但就实质而言,说是十足的沽名钓誉之徒毫不为过。
别的不说,罗成一家对其有恩,结果传枪递锏时还留了一手“撒手锏”;程咬金母子对秦琼母子有恩,可是秦琼除了刚与程咬金重逢时客客气气,后来一直捉弄老程;单雄信对秦琼更是恩同再造,结果他在最关键的时候“插”了兄弟一刀。为了自己的前程做出选择这没有错,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去洛阳招惹单雄信,给了人家希望又亲手打破,难道不觉得太残忍?单雄信死后,秦琼煞有介事地痛哭一番,然后建了一座报恩祠,人都死了你报的恩在哪?说白了还是做给活人看,维护人设的。
秦琼肯定不是坏人,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终其一生受三份救命之恩却未见报答,甚至某种程度还坑了这些恩人,实在配不上“小孟尝”之名。
单雄信——义薄云天大隋朝第十八条好汉,使金钉枣阳槊,绿林总瓢把子,但是武艺并不见得多高,从战绩看,武艺高过他的出场人物远不止十七个。
不过单雄信的人品没得说,配得上“义薄云天”四个字,可惜在情义和前程面前,他所有的兄弟都选择了后者,单雄信也不得不承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凄凉。
我们不能说瓦岗众将不对,但他们确实算不上真的兄弟,因此民间也有了“宁拜桃园三结义,不上瓦岗一炉香”的说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与特点,小说人物也不例外,您最喜欢哪一个?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8409789338254972&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508449964881795177&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508449964881795177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508449964881795177\",\"product_id\":\"3508409789338254972\",\"title\":\"正版现货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说唐全传 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cover\":\"https:\\/\\/lf6-cm.ecombdstatic.com\\/obj\\/temai\\/62d77e2f012ec48c7a3a194e04fe9278c6ad5bbfwww430-430\",\"price\":4840,\"market_price\":7260,\"cos_fee\":1742,\"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08409789338254972%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508449964881795177%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508449964881795177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PyJoNeDmNg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0,\"item_type\":4,\"cos_ratio\":36,\"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8409789338254972&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508449964881795177&alkey=13_85777155145_0_3508449964881795177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PyJoNeDmNgw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说唐全传\"}","commodity_id":"3508449964881795177","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08409789338254972%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508449964881795177%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508449964881795177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PyJoNeDmNgw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72.6,\"price\":48.4,\"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08409789338254972&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508449964881795177&alkey=13_85777155145_0_3508449964881795177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_PyJoNeDmNgwMAE\",\"shop_goods_id\":\"3508409789338254972\"}","img_url":"http://p3-item.ecombdimg.com/obj/temai/62d77e2f012ec48c7a3a194e04fe9278c6ad5bbfwww430-43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48.4,"promotion_id":"3508449964881795177","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正版现货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说唐全传 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 --}
大隋第四条好汉雄阔海与大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比武?
当然是裴元庆胜算大了,而且基本上是碾压雄阔海!
为什么说裴元庆胜算大呢?我们知道,在隋唐系列的演义小说里面,有个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他们是: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六条:神拳太保秦琼;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除了“隋唐十八条好汉”这个说法之外,还有一个“四猛、四绝、十三杰”。
四猛是: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第二猛:铁枪大将来护儿;第三猛:四宝大将尚师徒;第四猛:八马将军新文礼。四绝是:
第一绝:罗松的枪法;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第三绝:侯君集的轻功;第四绝:尚师徒的呼雷豹。十三杰是: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第六杰:双镗无敌伍天锡;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第八杰:靠山王杨林;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第十杰:金面韦陀秦用;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通过这么一列举,我们就能看出来。
无论是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还是在“隋唐十三杰”之中,裴元庆都是排名第三,而雄阔海则排名第四。
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说法,裴元庆的排名都压着雄阔海一头。
既然裴元庆排名靠前,雄阔海排名靠后,那就不用问了,肯定是裴元庆更厉害啊。为什么说裴元庆能碾压雄阔海呢?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管是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还是在隋唐十三杰之中,排名第一的李元霸都是一骑绝尘,独一档的存在。
但是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名第三的裴元庆则相差无几,基本上就是在伯仲之间。
裴元庆虽然没有和雄阔海直接比试过,但可以参照宇文成都啊。
别忘了宇文成都可是跟雄阔海交过两次手的。
第一次是在长安城:那个时候的雄阔海还是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仗着自己力气大、本领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当他得知长安城出了一个横勇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之后,心里十分不服气,于是便想着到长安城去会一会那个宇文成都。
怎么会呢?
雄阔海想出了一个主意,打算“以弓试力”。
什么叫“以弓试力”呢?
原来雄阔海有一张铜胎铁臂宝雕弓,这张弓也不知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不仅异常沉重,而且力道极大,非三千斤的力量休想拉开。雄阔海那么大的力气,也仅能拉三个满而已。
雄阔海决定,到长安城去卖弓。
名义上是卖弓,实际上就是借此机会要挑战挑战宇文成都。你宇文成都不是横勇无敌大将军吗,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力气,能不能拉开我这张宝雕弓?
主意已定,雄阔海下了太行山,去了长安城。
到了长安以后,雄阔海通过打听,特意挑选了一个宇文成都经常路过的街口,开始吆喝着卖弓。
吆喝的口号是:谁能拉开我这张弓,双手奉送;要是拉不开我这张弓,千金不卖!
看热闹的人很多,不大一会儿,雄阔海的周围就围满了人。
雄阔海暗暗高兴,心说一会儿宇文成都打此经过,也非过来看看热闹不可。
哪知最先来试弓的不是宇文成都,而是另外一行人。
这一行人也是从外地来长安城的,共有六位,分别是:秦琼秦叔宝、王勇王伯当、谢科谢映登、齐彪齐国远、李豹李如辉、柴绍柴嗣昌。
这兄弟六人是到长安城办事来了,一看街口这儿有人卖弓,于是便围了过来。这六位都是习武之人,都想试试自己的膂力。
结果一试弓,只有秦琼拉了个半满,其余五人连半满都拉不开。
这六人走后没多久,宇文成都就来了。
宇文成都带队巡街,一看街口这儿怎么围着这么多人?分开人群一看,原来是一条紫面虬髯的大汉在卖弓。
还得说宇文成都,真不愧是横勇无敌大将军,轻轻松松地就拉了三个满,第四下儿更是直接将弓弦拉断。
这一下子,雄阔海是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方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通过这次“以弓试力”,我们就能看出来,雄阔海只能拉三个满,而宇文成都却能将弓弦拉断。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雄阔海虽然膂力过人,但分跟谁比,跟宇文成都一比,差得太多了。
第二次交手是在四平山:话说大运河开通以后,隋炀帝杨广十分高兴,于是便乘坐龙舟去扬州赏琼花。
俗话说得好,皇帝出朝,地动山摇。
杨广这一去除了带着宫娥彩女、文武百官之外,沿途还有二十万大军保驾随行。统兵大帅是靠山王杨林,而先锋官就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哪知隋朝君臣刚到四平山下,忽听三声炮响惊天动地,紧接着杀声震天,伏兵像潮水一般从四平山上冲杀下来。
原来杨广出京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天下,十八路反王联合在一起,伏兵四平山,准备截杀昏君杨广。
这就是“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的故事。
这一次十八家反王共出动了八十万人马,号称百万联军,声势极其浩大。
总盟主是瓦岗山大魔国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盟军统帅是瓦岗军的大帅秦琼,先锋官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的得力大将伍云召。
隋军大帅靠山王杨林一看大战在即,赶紧吩咐下去,列阵对敌。
双方人马一对阵,联军方面的先锋官伍云召首先出战。再看伍云召,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素白亮银枪,催马摇枪第一个来到两军阵前。隋军方面应战的伍云召的是靠山王杨林。老头子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催马来到伍云召近前。可能有朋友要说了,杨林身为隋军的大帅,他为什么第一个出马吗?原来杨林有他的主意,他仗着自己和伍云召的父亲忠孝王伍建章有交情,想在两军阵前劝降伍云召,让他重新回到大隋朝的怀抱。但是他的算盘打错了。伍家一百多口人都被杨广所杀,伍云召恨不得把杨广扒皮抽筋,他能重新扶保大隋吗?杨林见劝降伍云召不成,只好动手。但是杨林虽然老当益壮,虽然雄风不减,却又如何能是伍云召的对手?结果两人交手不到三十个回合,杨林被伍云召走马活擒。要是按照众位反王的意思,把杨林杀了,除去隋朝这根擎天柱。但联军大帅秦琼念及昔日杨林对自己的恩情,不忍心那么办,他力排众议,最终将杨林释放了。放了杨林之后,伍云召继续在两军阵前讨敌骂阵。隋军的先锋官宇文成都一看,靠山王都不是伍云召的对手,别人就更不行了。要想赢伍云召,非自己出马不可。只见宇文成都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鎏金镗,催马上前,来战伍云召。这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真不愧是天下第二条好汉,是真厉害,仅仅二十来个回合就打的伍云召连连败退,手忙脚乱。正在此时,联军队伍里面又杀出来一员大将。只见此人胯下一匹落日红云兽,掌中一对半月混金镗,正是红螺寨的大寨主,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这伍天锡是伍云召的堂弟,他眼见哥哥就要吃亏,也没得及向大帅秦琼请示,打马如飞来到两军阵前,和伍云召一起,双战宇文成都。哪知这哥俩儿也打不过宇文成都,三人打斗到四十多个回合之时,伍氏弟兄就顶不住了,只有招架之功,没有了还手之力。眼见伍氏弟兄就要落败,可急坏了一个人。谁呀?正是紫面天王雄阔海!此时的雄阔海已经投靠了十八路反王之一的相州白御王高谈圣,深受高谈圣的重用,被拜为元帅。他和伍云召、伍天锡是结义兄弟,号称“海云天三人组”。雄阔海这个人特别重义气,他一看自己的两位弟兄不行了,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吗?当然不能!再看雄阔海,一催自己胯下的落日黄风兽,一晃自己掌中的丈二熟铜棍,打马如飞来到近前,和伍氏弟兄一起,三人合力大战宇文成都。这下儿可热闹了,四匹战马,四员大将,如同走马灯似的相仿,就斗在了一处。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这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的三条好汉合在一起,能打过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吗?打不过!还得说宇文成都,是真能打,以一抵三,不仅毫不畏惧,反而是越战越勇。待双方打斗到一百多个回合之时,宇文成都虽然也消耗了很多的体力,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人更惨,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幸亏后来银锤太保裴元庆赶到了,才替三人解了围,要是再打下去,这三人非输给宇文成都不可。通过“长安城卖弓”和“大战四平山”这两件事情,我们就能看出来,雄阔海的本领跟宇文成都差得多。要是两人单打独斗的话,宇文成都绝对是碾压雄阔海的存在。如此一来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宇文成都能碾压雄阔海,那么和他不相上下的裴元庆自然也能碾压雄阔海了。你见过最沙雕的群聊名称是什么?
1、儿子:老爸,我身高都比你高了,怎么体重比你轻那么多呢?
我:体重不光要看身高,还有。。。我这满腹经纶。
2、小时候逛街,看到购物中心的电梯上贴着“请带好孩子”的提示语。
妈妈就以此教育我:“如果不是好孩子就不让上街!”
我居然信了好多年。。。
3、我打电话问我侄子:“寒假延长了,开心不? ”
我侄子:“开心个毛线,我爸妈也天天呆在家里,我爸把我电脑抢去玩了,我妈没事就管我学习,还让我洗碗,不敢出门,躲也躲不了。”
4、老妈和我说,她看中一款120块钱的老香风毛衣,挺漂亮的,我一听那还不明白,直接给她转200。
一会儿,我有事去她房间找她,听见她和我爸小声说:咱闺女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行啊,我和她说毛衣,她就只给我买毛衣,我衣服裤子她闭口不提。。。
5、跟老妈到舅舅家做客,老妈特别喜欢我表妹,进到表妹的闺房,我眼前一亮:妈,房间好乱啊!
老妈:品学兼优,乖巧大方,乱点怕啥,人家是乱室佳人嘛!
我撇了撇嘴:那你还老是说我?
老妈:你那叫。。。叫乱臣贼子!
我$%@$%">#@$%@$%^
6、天天玩手机游戏的孩子竟然凑在一起看动物世界!我很欣慰啊,大侄子跟我娃儿讲解鳄鱼,狮子,犀牛。。。
我踱到他们后面正打算夸奖,大侄子来了一句:“还是犀牛比较像姑姑吧?”
闺女毫不犹豫的反驳:“才不是呢,不能看体型,我觉得鳄鱼比较像,你看眼神!”
你童年最爱不释手的玩具是什么?
1.彩虹圈
2.俄罗斯方块游戏机
3.泡泡胶
4.风车
5.万花筒
6.玻璃弹珠
7.弹簧跳蛙
8.魔方
9.四驱赛车
9.翻花绳
10.火药枪
11.拍纸包
12.陀螺和溜溜球
小时候承载回忆的玩具数不胜数,不管是70、80,还是90、00每一代都有自己的best toy
为什么只有裴元庆和单雄信不插小黄旗?
我认为,在整部隋唐演义小说之中,要说最精彩、最瞩目的一战,就是“大战四平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两点。
第一点: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好家伙,双方投入的人马达到了二百多万,营寨连绵上百里,那个场面也太壮观了。
第二点:名将齐聚,巅峰对决。
在这一战中,那些顶级战将几乎全都裹进来了。像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八条好汉杨林,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以及第一猛罗士信,第一绝罗松,等等等等。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话说大运河开通以后,隋炀帝杨广便开始乘坐龙舟下扬州去赏琼花。
俗话说得好:天子出朝,地动山摇!
诸位请想,那杨广身为一国之君,他出去旅游能一个人去吗?
自然不能,那个动静大了去了!除了文武百官以及大量的宫娥彩女随行之外,一路之上还有三十万大军沿途护送。而统兵大元帅就是靠山王杨林,前部正印先锋官则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按说有杨林和宇文成都带着三十万大军随行保驾,这一路上应该顺顺当当才是。
嘿嘿,哪知道途经四平山的时候,出事了。
什么事?
遇到了十八路反王的截杀!
十八路反王都是谁啊?
分别是: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相州白御王高谈圣;曹州宋义王孟海公;明州金堤王张称金;湖广襄阳王雷大鹏;江南苏州王沈法兴;山东济南王唐壁;济宁知世王王薄;兖州开明王徐圆朗;南阳王朱灿;淮安王铁木尔;沙陀王罗子都;甘肃王谢天豹;宁夏王马德来;北汉王萧宪;大凉王李直;高丽王李凤。
这十八路反王各率本部人马,在此处汇集了大兵一百二十多万,准备将杨广一举铲除。
十八国的都盟主,是大魔国的混世魔王程咬金;盟军的统帅,是大魔国的大元帅秦琼;盟军的先锋官,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的大将伍云召。
这就叫“伏兵四平山,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双方人马一列阵,一幕幕精彩的决斗就开始了。
第一阵,就是隋军的大元帅杨林对战盟军的先锋官伍云召。
那位说了,靠山王杨林身为隋军统帅,他怎么第一个出战?
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杨林跟伍云召的父亲忠孝王伍建章有交情,他想凭着自己的身份,劝说伍云召重返大隋。
但是,杨林错打了主意。伍建章被杨广所害,伍云召为报父仇,恨不得把杨广碎尸万段,他怎么可能再保杨广呢?
两人话不投机,当场动手。
伍云召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杨林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两人枪来棒挡,棒去枪迎,就战在了一处。
但是,杨林怎么能是伍云召的对手呢?
在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伍云召排名第五,而杨林排名第八,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结果交手不到二十个回合,杨林就抵挡不住了,一个没注意,被伍云召走马活擒。
本来以众反王的意思,把杨林杀了,以绝后患。只要杨林一死,这隋朝的江山就算是倒塌了一多半。
但盟军大帅秦琼不太同意,他念及昔日杨林对自己的恩情,不忍心那么办,他最终力排众议,将杨林释放了。
这就叫“五杰战八杰,伍云召活擒靠山王”!杨林被放回去以后,隋军方面第二个出战的是天保大将宇文成都。
就见宇文成都一催胯下赤炭火龙驹,晃动掌中凤翅鎏金镗,来战伍云召。
别看伍云召活捉杨林不怎么费劲儿,但却远不是宇文成都的对手。
这宇文成都名列天下第二条好汉,比伍云召又高了一个级别。
两人交手十几个回合,伍云召就不行了,只有招架之功,无有还手之力。
正在此时,盟军队伍之中又杀出两员大将:一位是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一位是第六条好汉双镗无敌伍天锡。
雄阔海是伍云召的结义兄弟,伍天锡是伍云召的堂兄弟。这两人一看哥哥要吃亏,能看着不管呢?
雄阔海一催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举起掌中的一条丈二熟铜棍,伍天锡一催胯下一匹赤血红云兽,晃动掌中的一对半月浑金镗,前来助战伍云召。
这就叫“海云天三人组,大战宇文成都”!哪知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三个人也不是宇文成都的对手。
那宇文成都是真厉害,以一抵三,不仅毫不畏惧,反而是越战越勇。
不过话说又回来了,“海云天三人组”固然打不过宇文成都,但宇文成都想要战胜这三人,那是不是容易的。
好家伙,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这三位都是什么人物,哪一个不是骁勇善战,勇猛绝伦?
就这样,双方大战到一百多个回合之时,虽然“海云天”一个个累的盔歪甲斜,热汗直流,但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也是呼呼直喘,体力不支了。
就在这个时候,盟军的队伍之中又杀出来一员白袍小将。
但见此人不过十几岁的年纪,银盔素甲,相貌俊俏,胯下一匹抓地飞虎驹,掌中一对八楞梅花亮银锤。
这是谁呀?正是排名天下第三条好汉的银锤太保裴元庆。
前几天裴元庆奉命去瓦岗山押粮去了,今天这是刚回来。
裴元庆生性好斗,他一看两军阵前打得如此热闹,心痒难耐,他也没顾上讨将令,就飞马来战宇文成都。
要论真实本领,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基本上可以说相差无几。非要较真的话,宇文成都还略胜裴元庆半筹,要不然怎么一个排名第二,一个排名第三呢?
但今天的情况不一样,宇文成都毕竟酣战了多时,已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此时对战裴元庆,如何能敌?
果不其然,两人一交战,裴元庆几个回合就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大败而逃。
这就叫“银锤大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宇文成都这一落败,隋军方面再也无人敢出战。
也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都打了败仗,别人上去不是更白给吗?
靠山王杨林一边指挥着弓箭手射住阵脚,以防盟军乘胜追击,一边发出令箭,命各个关城的总兵太守们赶紧率兵来增援。
与此同时,隋炀帝杨广也紧急下了一道旨意,命人赶紧到山西晋阳宫,去请西府赵王李元霸前来救驾。
几天后,援军到了。
虎牢关总兵四宝大将尚师徒带来了大军十五万,虹霓关总兵八马将军新文礼带来了大军十五万。再加上原有的三十万大军,隋军在四平山的兵力达到了六十余万。
最令杨广、杨林高兴的是,西府赵王李元霸也来了。
咱们闲言少叙,李元霸一来,十八路反王的一百多万盟军可遭了殃了。
这李元霸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擂鼓翁金锤,如同原子弹转世投胎,厉害得邪乎。
他在百万大军之中横冲直撞,如踩蚂蚁,如扫灰尘。直杀的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大魔国一看这李元霸太勇太猛太厉害,只好亮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牌,让今世孟贲罗士信对战!
李元霸号称第一杰,罗士信号称第一猛;一个使一对擂鼓瓮金锤,一个使一条浑铁无缨枪;一个恨天无把,一个恨地无环;都是天赋异禀,都是力大无穷。
这二位一交手,那真是石头碰碌碡,实打实,硬碰硬!
好家伙,如此一来,这二人在四平山下可就玩上命了,你砸我一锤,我抡你一枪。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步!
后来打着打着,李元霸的双锤把罗士信的大铁枪给锁住了,两人各自较力,却怎么也分不开。
这一下儿可把两军阵前的双方战将给吓坏了,因为都知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时间一长,非要一人受重伤不可,弄不好就得丧命。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恰好号称天下第一绝的神枪罗松打此经过。
再看罗松罗永年,一催胯下千里银河驹,一晃掌中一条素白亮银枪,飞马来到二人近前,使出了一招盖世绝技,一枪就将双锤和铁枪分开。
罗松不愿意掺和双方战事,给李元霸和罗士信解围之后,人家走了。
这就叫“四平山下,一猛一杰会一绝”!罗松虽然替李元霸和罗士信解了围,但由于这二人用力过猛,兵器猛然间一分开,各自把持不住,都摔了个仰面朝天。
李元霸从马屁股后面就摔下去了,但好在没受伤,站起身来,依然是生龙活虎。
然而罗士信可就不一样了,他摔倒之后脑袋正好碰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虽然被碰裂了,但他也昏迷不醒了。
这下儿十八国盟军彻底傻眼了,都指着罗士信呢,罗士信却受了重伤。
如此一来,就再也没了能牵制住李元霸之人。
靠山王杨林一声令下,大军围困四平山,不能放走一个反王!
这多好,本来是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由于这李元霸的到来,形势斗转,一下子变成了隋军围剿十八路反王。
有几家反王不信邪,带着本部人马硬往下闯,结果死伤无数。就连甘肃王谢天豹,宁夏王马德来,北汉王萧宪,大凉王李直,这四位也先后被李元霸给锤死了。
这就叫“李元霸锤震四平山”!大魔国的军师跟大帅秦琼一商议,不行,这李元霸太厉害,这么硬闯肯定不行!
那该怎么办呢?
最后还是徐茂公想出来一个主意,他命小白猿侯君集偷偷潜入隋军大营,去找李元霸的姐夫柴绍帮忙。
柴绍不仅是李元霸的姐夫,还是贾柳楼四十六友之中的兄弟。如今兄弟们有了难处,柴绍不能不管啊?
于是柴绍就和侯君集商量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呢?
就是大魔国的人马突围之时,每人身上插一支小黄旗,再由柴绍事先告诉李元霸,凡是插小黄旗的都是自己人,不能打。
有了这个办法,大魔国的人就算吃了定心丸了。但徐茂公担心别的反王起疑心,于是又故弄玄虚,按照金木水火土之说,让所有的反王都插上小旗。
一时之间,盟军队伍之中旗帜鲜明,有插小青旗的,有插小红旗的,有插小黑旗的,有插小白旗的,自然更不能少了插小黄旗的。
那么问题来了,大魔国之中所有的人都插上小黄旗了吗?没有,起码来说就有两个人不肯插。
谁呀?
一个是银锤太保裴元庆,一个是赤发灵官单雄信!
他俩为什么不插呢?
先说裴元庆:裴元庆那是什么人?别看长得眉清目秀跟个大姑娘似的,但是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而且脾气暴躁,性如烈火。
裴元庆一听,什么,让我插小黄旗?门儿也没有!你们谁愿意插谁插,反正我不插!
我插那玩意儿干什么呢?这不是明摆着是向李元霸求饶吗?
我为什要向李元霸求饶,他使锤我也使锤,我的锤难道就怕他的锤吗?即便是我打不过他,我也不能被他吓住啊?
再说了,突围就突围呗,整这个幺蛾子干什么?那李元霸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把你们一个个吓的,还有点儿人样吗?想让三爷我跟着你们学,休想!
故此,裴元庆不插小黄旗!
再说单雄信:裴元庆之所以不插小黄旗,是因为他不服李元霸。
而单雄信则不然,他知道自己这两下子根本就挨不上李元霸边儿,他是不服也得服。
但是服归服,要想让单雄信向李元霸求饶,那是坚决办不到。
单二爷那可是宁折不弯的硬汉子!
单雄信心说,李元霸是李渊的儿子,想当初我哥哥就是死在了李渊的手里,此时大仇未报,我能向他儿子服软吗?那不是开玩笑吗?
嘿嘿,此次突围遇不到李元霸也就罢了,要是遇到了我大不了一死呗,决不能像他示弱!
故此,单雄信不插小黄旗!
那么他俩不插小黄旗碰上李元霸了吗?碰上了!
都被李元霸打死了吗?自然没有!
那又是为什么呢?先说裴元庆:裴元庆和李元霸马打照面,李元霸一看他没有插着小黄旗,抡锤就打。
裴元庆毫不示弱,举锤相迎。
两人金锤对银锤,一连对了三锤。
三锤过后,裴元庆抵挡不住了,拨马就走。
李元霸见裴元庆居然能接住自己三锤,也深感佩服,说道:“兄弟,你能接我三锤,也是天下少有的好汉,放你去吧!”
再说单雄信:单雄信一看李元霸来了,抡起掌中的金钉枣阳槊,奔李元霸的脑袋便砸。
李元霸用锤一档,枣阳槊正碰在锤上。
耳轮中就听“当啷啷”一声响,再看单雄信,虎口震裂,枣阳槊脱手而飞。
李元霸刚想一锤结果单雄信的性命,撇眼一看,单雄信的身上虽然没有插着小黄旗,但他的马鞍之上却挂着一个小黄旗。
李元霸哈哈一笑,道:“原来是自己人,险些误会,放你走吧。”
那位说单雄信的马鞍之上插了小黄旗,单雄信知道吗?
他不知道,那是他上马之后秦琼偷偷给他插上去的。他只顾着冲杀了,哪里会注意到马鞍后面插着小黄旗呢?
也幸亏秦琼偷偷给他插了小黄旗,要不然单雄信非死在李元霸的锤下不可!
为什么网上有很多明粉?
“明粉”和“清粉”往往是一起存在的,谁也离不开彼此(当然”明粉“可能更极端一点)。
各个朝代都有粉丝,秦粉、汉粉、唐粉比比皆是,但要说各种搞事的能力还真比不上“明粉”和“清粉”。我觉得“明粉”大多都不是明粉,更像是一帮子读了点野史便到处卖弄的”明黑“(其实这就有点不尊重人家真正的黑粉了,真正的黑粉一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人从不刻意的抹黑),再多一点可能就是还读了本《明朝那些事儿》。至于“清粉”嘛就更加不可理喻了,固然有清朝前几位皇帝巩固边疆,奠定如今中国的版图的功绩,但是一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耻辱谁也洗不了。
好像有句话这么说来着:一粉顶十黑。有一些个粉丝,把野史小说当正史读,道听途说便到处开喷,真正的历史爱好者讨论历史,必然是客观的看待(虽然有的时候真的很不爽)。我也在网上和一些人讨论过宋朝、明朝和清朝等,给我的印象就是明粉真的很”暴力“,“清粉”真的很无耻。
附图,明朝那些事儿。
我就想问问那些”明粉“有多少人把一本小说(此处特指”明朝那些事儿“)给读成历史了。“明粉”和“清粉”之间为什么这样呢?我觉的他们有几个争论的要点:
1.”崖山之后无中华“,
这话也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但可以肯定说这话的人很阴险。当年蒙古人灭亡南宋建立元朝,却因残暴统治使得天下大乱,朱元璋在乱世之中建立了最后一个汉民族的统一封建王朝,但是明朝却亡于满族的清朝,所以“明粉”和“清粉”就这件事也能掐的你死我活。
这件事要扯到“元清非中国论”的观点上来,我发现网络上这么说的人不在少数,估计有很大一部分是民族分裂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传说中的”皇汉“???)。明朝一个汉民族王朝,处于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之间,从”华夷之辩“看明朝是正统,元、清则是蛮夷统治。这种论调还会有人捧臭脚?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从西方传来的概念,能把它生搬硬套到古代封建王朝时代吗?我们应该清楚是中华文化统一了各民族,不能以简单的血缘、地域角度来看待封建王朝。
在这件事上,”明粉“张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闭口”不称臣、不赔款“,我只想说你都被打得灭亡了,谈这个有屁用。谈到文人气节,明朝和清朝时代有气节的人有几个?朱元璋刚建立明朝就杀得血流成河,至于朱棣夺掉侄子的皇位、弄了个前所未有的”株十族“”瓜蔓抄“,其他的就不说啥了。
2.闭关锁国,使中国错失发展机会,
清朝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待到19世纪的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这是”明粉“抨击清朝的一大观点,但是最先实行”海禁“政策的不是清朝而是明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以后皇帝独揽大权,是封建专制的巅峰,为了巩固统治又大兴”厂卫制度“、禁锢思想、加强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可以说中国的衰落从明朝就已经开始,在万历朝新战争中,明军的火器相比日军已比较大的差距,而在明朝初期军事科技并不落后于西方,等到文艺复兴之后就被欧洲所反超。而清朝建立以后,为了防止汉人反抗也效法明朝闭关锁国,在”清粉“眼里,清朝本质是一个繁荣的大帝国,造就了”康乾盛世“,但是我们都清楚在盛世之下都是什么。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明粉”和“清粉”一样恶心。
3.丧权辱国
清朝的丧权辱国就不用黑了吧,所以”清粉“在这个问题上很心虚;但要说”明粉“来吹,我就
问你哪来的底气,”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赔款“,除了”不和亲“是真的外其他真没看出来,一个把政权拱手相让于异族的朝代吹什么。
看历史还是应该客观的对待吧,明清之间的问题都是一脉相承的,你黑哪个都是在黑你的智商。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的理性交流,欢迎各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