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游戏,轰炸小日本是什么游戏?
炸死小日本安卓版游戏是一款射击休闲类小游戏。
《炸死小日本》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钓鱼岛,為了打击膏药旗国家的入侵,士兵们準备了很多手雷为武器,用力的去丢出手雷,炸碎那些倭寇吧!
游戏里逼真的爆炸特效,让你身临其境。倭寇们爆炸后四肢飞溅那种奇妙的感觉还真是令人感到很欢乐!
游戏的配乐同样充满了欢乐的感觉,轻鬆的节奏,欢快的风格。
太平洋战争是什么?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围国家为战场。
由日本和美国等同盟国家交战,战争爆发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开始,日本空袭美国太平洋基地,美国对日宣战后,与日本交战多年的中国也跟着宣战,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也对美宣战,欧亚两大战场合一。
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参战国家多达37个,涉及人口超过15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6000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这场战争除了日美两国大型海上战斗外,同时也导致位于欧洲轴心国集团的灭亡、日后的冷战局势、原子弹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与中国政治发展,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甚巨。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历时整整6年(1939~1945)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历史。
太平洋战争是什么海战?
1941年12月偷袭珍珠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应用于实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对决)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此战日军损失四艘主力航母,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日军的第一次惨败)
1942年8月到11月瓜岛战役(日军称所罗门海战,较大规模的作战有三次)
1944年6月马里亚纳海战(马里亚纳猎火鸡,日军空中力量被美军以压倒性优势击败)
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此战后日军主力舰船基本全军覆没,再无发动大规模海战的能力)
大海战手游哪个国家厉害?
综合比较,就目前5国来说,日本最厉害,无论BB还是CV都是很不错,攻击和防御都还比较均衡
日本配兵:
BB线
(1)全硬:1船长,2炮手,2防空,1侦察,4轮机,3修理。除船长、防空和侦察外全用JY水兵,正转+打针+20次煎饼。
(2)全软:1船长,2炮手,2防空,1侦察,7软轮。除船长、防空侦察外全用JY水兵,全部软转+打针+20次煎饼
CV线:
(1):1船长,6战斗、6俯冲、6鱼雷,2软防空,2软轮机,2硬修理,2辅助
(2):软防空,软轮机,硬修理,战斗全部打针+煎饼
(3):战斗,修理,轮机,全部JY 苗,战斗需要正转
太平洋十大惨烈战役?
冲绳战役
美军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
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90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此外,岛上平民死亡超过10万人。该战役被丘吉尔称为“战争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硫磺岛战役
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瓜岛战役
1942年8月7日,美军开始局部反攻,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围绕着瓜岛的争夺,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双方损失的驱逐舰以上的作战舰艇各24艘,美国海军阵亡约3300人,伤约2500人;日本海军的伤亡则高达2.5万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对于历史事件,特别是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一定不能只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去分析,这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很难得出正确答案。真正的办法是用一种上帝视角,从事件发生前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去分析。因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太平洋战争最先是日本人挑起来,这是日本对外扩张不可避免的一步。19世纪中叶,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后,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一样,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企图以此改变本国资源匮乏的硬伤。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日本最近、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有两个:东亚大陆、南洋群岛。按照日本人的想法,两个地方他们都想拿到手。
而当时的亚太格局是:东亚大陆上的大清帝国已经进入垂死之年,欧美帝国主义国家趁火打劫,用几十年的时间在亚太地区都占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本作为一个欧美国家扶植起来的晚辈,本来是充当打手的角色,现在居然鬼迷心窍到要从主子嘴里掏食,欧美岂能答应?
于是,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动甲午战争,用尸山血海的代价打败了清王朝,夺取了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台澎列岛等地。欧美国家看到日本人染指了自己的地盘,软硬兼施,先是俄、德、法三国派军舰到日本海秀肌肉,然后美国、英国假惺惺的出面“调停”。最后迫使日本放弃了对辽东半岛的侵占,朝鲜半岛也没得到承认,仅仅只占了台澎列岛。
这还不算完,美国担心日本会台澎为基地进一步南下东南亚,于是趁着甲午战争刚完日本疲惫之际果断发动美西战争,一举占领菲律宾,堵住了日本南下的通道。日本人南进无望,只能掉头北上与俄国死磕。又一次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后,美国人又出面调停,一纸《朴茨茅斯条约》,硬是把日本原本可以获得的更多失利硬生生夺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趁火打劫占了山东半岛,结果战后的华盛顿会议,还是美国挑头,大喊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和完整,日本被迫再次妥协。
从这一时间段美日较量中不难发现,日本每一次对外扩张后,都会被美国逼着吐出一部分胜利果实。更绝的是,日本一步步扩张,敌人越打越多,而美国通过调停则是名利双收。
对于美国的作为,日本人敢怒不敢言,只是暗中积蓄力量。一战以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开始制定太平洋海战计划,假想敌就是美国海军。而美国也同样对日本保持着高度警惕!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日火拼并不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才开始,而是在此之前30年甚至是50年就已经多次激化。这也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的深层次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太平洋上产生利益冲突,在1941年底全面激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日战争爆发,欧美国家表面上反对,实际上暗中支持日本。目的很明确,鼓动日本北上与苏联火拼。从这个意义上说,欧美国家在二战前夕搞的“祸水东引”政策,并不完全是只策动德国与苏联火拼。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又岂是等闲之辈?一方面在远东地区部署重兵,一方面援助中国抗日,一方面又暗中和日本媾和。这和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套路,推动日本南下、德国西进。
诺门坎战役,日军领教了苏联的厉害,再也不敢提北进西伯利亚,而深陷中国战场又让日本走上了慢性休克的道路。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担心日本北进,中断了对日本的贸易往来。日本如果再不获取资源,等待的就只剩下窒息死亡。
于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日本内阁做出了夺取南洋列岛的决策。人们总是认为日军偷袭珍珠港是一次不自量力的冒险举动,但是如果从当时日本人的考虑来说,其实并不能简单归诸于冒险、疯狂,而是有着深层次的算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获得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全部岛屿,最远可以到达中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而要夺取南洋诸岛,绕不过去的就是美军占据的菲律宾群岛。也就是说,日本人要南下,免不了就要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此时对日本来说,唯一的时机就是趁着美国海军还没有强大起来、英国深陷欧洲战场自顾不暇,出动自己强大的海军联合舰队一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南洋诸岛,然后转入防御,利用南洋资源慢慢与美国周旋。
南进作战发起后,日军利用强大的海空优势可以说是一路势如破竹。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又发动菲律宾战役,给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以沉重打击,然后顺利占领菲律宾、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南半岛大部。
不过令日本没有想到的是,美军的战力魔鬼般的恢复了,战争开打还不到半年,美军就基本上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一步步朝着日本本土杀来。
进入1944年,美军攻破了日本在太平洋上护卫本土的外环防御支撑点——马里亚纳群岛,战火逐渐燃烧到了日本本土。日本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如重光葵、吉田茂已经意识到日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日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收场,争取将战争损失降到最低。而能够帮助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来势汹汹的美国。几十年的较量,日本人很清楚亚太地区对美国的价值,日本本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将会成为未来美国在亚太势力范围中意义非凡的战略要地。
而要向美军证明价值,眼下只能是拼命作战。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在后来的作战中日本人的疯狂。一群又一群悍不畏死的神风特工队员架着飞机撞向美军军舰,着实让美国人感受到日本人的凶猛。
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基本上是顺从了日本人的意愿——保留天皇制、为一批罪大恶极的战犯开脱、避免像德国那样被多国共治的局面。
从后来的朝鲜战争来看,日本的确起到了战略支撑点的作用——战略物资大部分在日本生产、伤员救治也在日本进行。借着朝鲜战争,日本也从战后一片废墟的状态中恢复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