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3 攻略,日本战国大名北条早云的发家史是什么样的?
读历史,图文结合,GO!
日本素有“下克上”的传统,但是把这一传统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北条早云,故而他又被称为日本战国大名的先驱。
(一)初战立威
北条早云本名为伊势新九郎,本是个流浪的武士。因为妹妹嫁给了骏河国的大名今川义忠,所以便发迹起来,同时改名为伊势长氏。谁知今川义忠被流民击杀后,骏河国内部便开始出现内乱的苗头。因为今川义忠的弟弟小鹿范满手握大权且觊觎家督之位,欲挤掉今川义元的儿子今川氏亲,虽然今川氏亲已经在伊势长氏的斡旋下被将军授予了继承权,但是在那个幕府将军都自身难保的时代,此等文书几乎等同于无效。随后在伊势长氏的帮助下,今川氏亲顺利联合了今川义忠的旧部。但是小鹿范满握权多年,势力极其强大,今川氏亲的家臣颇为畏惧,但是伊势长氏胆大眼毒,趁小鹿范满不备,于深夜施展斩首战术,顺利剿除了小鹿范满一党,从此今川氏亲便坐稳了家督之位,而伊势长氏亦得到一块土地——骏河国骏东郡兴国寺城。
(二)北条早云的阴谋
当伊势长氏向外甥今川氏亲要求这块不毛之地时,今川氏亲深感惊讶。因为兴国寺城及其所囊括的12个乡都地处山区边缘。而且作为伊豆国、相模国与骏河国的交界处,此地不是沼泽便是湿地,所产出的粮食连250个武士也不能供养,对于拼人数的冷兵器时代来说,算是根本没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但是,如果关东战神太田道灌还活着的话,肯定会立刻反应到伊势长氏的用意。
关东平原16000平方公里,东京便处于其间,大体相当于北京市辖区面积。石狩平原4000平方公里,浓尾平原、大阪平原(又被称为近畿平原,关西平原,因为日本京都作为首都长达1000多年,即公元794年——1868年倒幕运动结束,大阪亦位于其间)大约为1700平方公里。
日本关东、关西大体位置,以及日本各个时期的政治中心
兴国寺城的地理位置
兴国寺城位于箱根山脉南端的爱鹰山南侧的根古屋上,虽然箱根山是贫瘠的山野之地,但在当时却是日本关东与关西的咽喉要道。当时的日本处于室町幕府末期,由关东通往关西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足柄山道,一条便是箱根山道。而且,无论是足柄山道还是箱根山道都只能在富士川汇合,或在箱根山南路的爱鹰山南麓的根古屋汇合,然后再向根方古道行进。就此可以看出,位于爱鹰山附近高地上的兴国寺城和平时代不会显山漏水,但是一到战时必定会成为难以避开的要道,这种感觉倒是和中国战国时代的函谷关类似。这一年,伊势长氏57岁,此时的日本亦在战斗乱中继续前行。
1487年日本战国局势图
(三)伊势长氏夺权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490年,在兴国寺城三年的伊势长氏通过鼓励农民开辟新田且三年不收税等一系列政策,很快就将兴国寺城建设地初具规模。随后,伊势长氏又收服了位于金时山之内的隐居忍着——风魔一族。当时日本正值多事之秋,早年幕府将军派到关东的公方足利政知因为政权交接的问题和关东老公方——古河公方死磕了好几十年也不分胜负,随后足利政知只得无奈地来到伊豆国定居,称崛越公方。
1491年,足利政知死前将家督之位传给二子瑞童子后,引起大子茶茶丸的不满,随后茶茶丸袭杀了瑞童子,自立为崛越古方家督。弑母杀弟?这种行为无疑给了心怀野心的人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下,伊势长氏终于等到了机会。
(四)伊势长氏夺取根据地
1493年,伊势长氏来到外甥今川氏亲的骏府城,并借到了骏河国的兵力,加上伊势长氏的二百五十,一共五百人。随后,伊势长氏便率这五百精兵自骏河国的清水港悄然接近伊豆国。此时掌管伊豆国的第二任崛越公方茶茶丸正在对外进行扩张战争,国内十分空虚,随后茶茶丸被伊势长氏轻松赶走。
同时,伊势长氏为了笼络人心,随即发布了茶茶丸弑母杀弟的罪行以及其统治伊豆国两年以来的暴政。当然,既然拿下伊豆国,筑城定居是必不可免的(韭山城)。但是由于伊势长氏一者是野武士出身,二者是依靠诈术袭杀茶茶丸。所以当时伊豆国的三大势力,位于田方郡的狩野城、伊豆城和那贺郡的深根城都很不服气,伊豆中小豪族们在他们的带领下,霎时间将伊豆搅的乱象纷起。
(五)平定伊豆,觊觎邻国
这时,一场瘟疫救了伊势长氏。伊势长氏采取措施,不但免费为村民治病还为其提供饮食和后续医药,这下,伊豆国的百姓纷纷归顺。狩野城和伊豆城见状,遂无奈地归顺。可是,茶茶丸的死党深根城却拒不投降。伊势长氏随即动员新近归附的武士以及骏河国的精兵共计2000余人在一番厮杀后攻陷了深根城。这场战斗是伊势长氏生平第一场大规模战斗,也是伊势长氏下手最狠的一战。战后,为了杀一儆百,伊势长氏下达了屠城令。这下,观望徘徊的伊豆国豪族们终于低头降服。而这时,距离伊势长氏进入伊豆国仅仅过去了三十多天。随着伊势长氏控制了伊豆国,其居城韭山城亦完工。因为屠城一事,使伊势长氏深感罪恶,所以伊势长氏随即在自己捐修的早云庵出家,加上新起的法号,时人便称其为“伊势早云庵宗瑞”。占领伊豆国后,伊势长氏并未停止脚步,他的目光又开始对准了相模国的小田原城。
(六)邻国智主
上文说道伊势长氏趁崛越公方国内虚弱,才赶跑了茶茶丸。而茶茶丸派兵打击的对象则是掌管相模国的扇谷上杉家。随着关东战神太田道灌的去世,此时上杉家亦开始没落。而相模国基本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部还在扇谷上杉家的手中,西部却处于敌对势力山内上杉的威胁中。而为上杉家守卫西相模的将领则是太田道灌的得力助手——大森氏赖。在跟随太田道灌时,大森氏赖曾亲眼目睹伊势长氏如何运用手腕为今川氏亲赢得了家臣的支持。对伊势长氏,大森氏赖并无好感,虽然伊势长氏常常伸出和平的橄榄枝,但是他知道这不过伊势长氏的慢火煮青蛙的诡计。所以,终大森氏赖一世,伊势长氏并无下手的机会。伊势长氏也知道,除了相模国,他并无可以突破的方向。所以只有学习司马懿,熬死大森氏赖。
1495年,伊势长氏控制小田原城之前的局势图
(七)继任庸才
1495年,当年去世的大森氏赖给儿子留下了一句遗言,“伊势新九郎乃国之盗也。此贼专一盗他人之国,汝等不可不妨。”美女与烈酒对大森氏赖不起作用,但是新继任的小田原城主大森藤赖却很受用。这年九月,伊势长氏募集了一千头牛,以火牛计奇袭小田原。天亮后,小田原城陷落。这一年,伊势长氏63岁。当然,伊势长氏的脚步并未停歇,他还在继续挤压扇谷上杉家。
1519年伊势长氏去世当年,北条家所控制的领土
(八)人生五十年,宛如梦与幻
在伊势长氏攻下小田原的前一年,后来盗取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才刚落生,而日后日本的战国群雄毛利元就、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还未出生。虽然伊势长氏夺取了西相模,但是伊势一族在关东缺乏根基。为此,伊势长氏的儿子伊势氏纲便冒称是源平时代平家的一支名门——北条家一脉,并采用北条家的家徽“北条麟”。从此,伊势一族便改称北条氏。于是,北条早云便有了一个他生前亦不曾用过的名字——北条早云。
武田信玄f2怎么玩?
武田信玄是一款策略游戏中的角色,玩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玩武田信玄f2:
首先,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包括他的战略思维和战斗技巧。
然后,掌握游戏中的操作技巧,包括如何使用他的技能和装备,以及如何与其他角色进行配合。
此外,要善于分析局势,制定合理的战略和战术,以便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游戏技巧和战斗经验,以便更好地掌握武田信玄的玩法。
武田信玄的赤备真的那么牛吗?
就是一般的部队,只是穿着红色的衣服和铠甲而已。武田其实挺可惜,他不死,织田信长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武将,为甲斐守护,武田家第19 代家督,本名武田晴信,信玄是其出家后的法号。武田信玄继承了已经统一的甲斐国,平定信浓后又能据上野、夺武藏、侵骏河、攻远江,最后病死于为夺取天下的上洛途中。武田信玄一生开拓领地达120 万石之多,能与之媲美的也唯有织田信长和的毛利辉元。
自江户时期广为传播的《甲阳军鉴》第九篇将武田信玄描绘为:“明君、名将,并与中国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相提并论”。 在继任家督之后,武田晴信开始了他东征西讨的一生。与父亲一样,晴信也将扩张的目标定在了信浓。但是晴信选择了信虎没有成功的道路—入侵诹访,并且取得了成功。
继位后的第二年,武田晴信击败诹访赖重,同年 7 月诹访赖重在甲斐府中自杀。诹访平定。以诹访郡为依托。武田晴信先后平定了伊奈郡的高远氏、筑摩郡的木曾氏、信浓守护小笠原氏以及北信的村上氏。从 1568 年(永禄 11 年)到 1570 年(元龟元年)年,武田信玄共 5 次入侵骏河。最终武田信玄占领了骏河府中,实现了对骏河一国的压制。1572年(元龟 3 年),三方原合战武田军大胜德川织田联军,直接威胁到德川家康的主城滨松城。然而就在武田信玄朝着天下制霸的终点一路进发之时,死神却不期而至。1573年(天正元年),武田信玄病死信浓伊奈郡驹场,时年 53 岁。
日本战国大名地盘排名?
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从甲斐一国到攻占信浓、图略远江三河地区。其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据说德川家康在此战役中败得极为狼狈,曾被惊吓得大小便失禁。武田信玄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称为“甲斐之虎”。也有日本“战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兵法家”之誉。临终前,下令三年秘不发丧,其他大名亦都不敢图谋武田氏。
第二位、越后 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原为越后长尾氏之后,因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才更为“上杉氏”。上杉氏源於公家藤原氏,血统尊贵,并有统领关东地区的名分。上杉谦信是在武田信玄强盛时期,唯一的一位能与其相抗衡的大名,上杉谦信被誉为“越后之龙”。
第三位、尾张 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被誉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其年轻时的表现让人觉得诧异,曾被称为“尾张的大傻瓜”。然而,就是这位“尾张的大傻瓜”,若不是死於本能寺之变,便可在其有生之年统一了全日本,织田信长之死也归於其骄狂与暴虐的性格。
第四位、丰臣秀吉。
“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继承了织田信长的衣钵,形式上统一了日本。但仍然改变不了大名割据的现状,只能在名义上迫其臣服与承担相应的义务,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抑制其他大名的崛起,再加上其继承人太过年幼。也决定了丰臣氏的最终败亡的命运。
第五位、安艺 毛利元就。
毛利氏在毛利元就的统治下,从安艺国的一个小豪族到统治西日本的十国之地,领地石高达120余万石,被誉为“西国第一智将”。创建了由吉川和小早川两翼辅弼的“两川体制”。幕末时代,毛利氏的长洲藩成为倒幕的两大主力(肥前,土佐,实力太弱)之一。长洲藩势力也长期操控着日本的陆军。
第六位、骏河 今川义元。
今川义元曾被誉为“东海道第一弓取”(意为东日本的最强大名)。曾与武田氏、北条氏缔结三国同盟,缔造了今川氏的巅峰时代,不料却在上洛(进京)途中遭到了织田信长的奇袭,而身亡。自此也就成就了织田信长。
第七位、相模 北条氏康。
北条氏康曾与武田信玄、今川义元,缔结了“甲骏相三国同盟”。在骏河今川氏衰落后,又能与“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越后之龙”的上杉谦信在关东地区鼎足而立。以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而巩固了北条氏在关东地区的霸业,因而被誉为“相模之狮”。
第八位、三河 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开创了德川幕府。但德川家康取得天下,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其是不劳而获的摘桃人。还有一种说法是:“三河武士最弱,却得了天下。” 总之,是种种的不服,被认为是忍者神龟。与司马懿一样,是龟派高手。
第九位、奥羽 伊达政宗。
“独眼龙”伊达政宗有统一日本之志,却生不逢时,当轮到其大展身手的时候,天下大势已定。其曾发出感慨表示:愿早生二十年,成就织田信长般的霸业。但在其可以表现的那段时期内,已经让伊达氏成了日本东北部的最强大名。
第十位、萨摩 岛津氏。
萨摩岛津氏自称是秦始皇之后。岛津氏於1578年大败大友氏,1584年重创龙造寺氏后,几欲能统一了九州岛,却逢上了丰臣秀吉进入九州岛,岛津氏便臣服於丰臣秀吉。而彼时的岛津氏,除了家督义久外,其的三位弟弟义弘、岁久、家久都很优秀,很团结。因而被称为战国最强的萨摩武士。幕末时代,岛津氏的萨摩藩与毛利氏的长洲藩成为倒幕的两支最主要力量,萨摩藩的势力也长期操控着日本的海军。
德川家康的几个儿子都是怎么死的?
仿佛是刻意和他之前的那位天下人丰臣秀吉形成鲜明对比。当秀吉苦于无子时,德川家康却是子嗣众多。只是这些源出同根的儿子们的命运,却是各自迥异。
死于莫须有之罪——松平信康
松平信康最后自杀的地方——二俣城遗址
长子松平信康,生于1559年。其母乃是今川义元之甥女筑山殿。既是长子,又是正室所生,信康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德川家康的第一继承人。可惜,最后却事与愿违……
当初,德川家康于1563年和织田信长结盟时,为了进一步密切双方的关系,彼此同意联姻。1567年,当时还叫竹千代的信康与织田信长的次女德姬结婚(标准的娃娃亲)。而他的不幸就此埋下。
出自今川家的信康之母筑山殿,对于杀死其舅父义元的织田信长之女德姬,有着一种天然的敌视。婆媳关系可说是冷淡甚至恶劣。当德姬连续生下2个女儿后,筑山殿更是趁机以为德川家延续香火的名义,为信康纳原属武田氏的德川家臣浅原昌时之女为侧室。只是,筑山殿太过小看德姬的反击力量。1579年,德姬给父亲信长写了一封记载婆婆与丈夫12条罪状的书信。而其中最致命的一条,就是筑山殿内通甲斐武田家。勃然大怒的织田信长命令德川家康处理此事。慑于震怒的信长,家康不得不舍弃筑山殿与信康母子。该年秋,筑山殿在远山富冢为家康所派去的家臣所杀。而闻听噩耗的信康也于远江二俣城切腹自尽,年仅20岁。还未来得及展示自己的才能就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命运多舛——结城秀康
结城秀康像
在生下长子信康15年之后,德川家康才迎来自己的次子结城秀康,一个命运坎坷的孩子。
结城秀康的生母小督局(即于万之方),本来仅仅是家康正室筑山殿的侍女。负责在远江滨松城(一说三河冈崎城)的浴室里替家康更衣。因为受到家康宠幸而怀上了结城秀康。此事为筑山殿所知后,女人嫉妒的天性爆发了(而大凡在富贵之家,正室的嫉妒常常会引发不幸),怒火中烧的筑山殿疯狂地虐待小督局,最后把当时还有孕在身的小督局扒光衣服,扔在野外(真是没人性……)。所幸小督局为德川家臣本多重次所救,被安顿在远江滨松宇富见村的中村源左卫门家中,于那里生下了结城秀康。
秀康自小由本多重次抚养,是时,德川家康并不准备认这个儿子。一直到他2岁时,由兄长松平信康带着去见自己的父亲。在信康的授意下,秀康喊德川家康“父亲大人”。耳闻秀康那稚嫩纯真的童声,连家康都被感动,于是当场命名秀康为“于义丸”,正式承认这个儿子。
原本,在松平信康自杀之后,结城秀康成为了德川家康的继承人。但是,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结束后。臣服于丰臣秀吉的德川家康需要以一子为质。结果,在当时已经有其他儿子的情况下,家康却偏偏选择最年长的结城秀康。而随着入质丰臣家,结城秀康对于德川本家的继承权也失去了。看来,德川家康心里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并不特别喜欢。
成为秀吉养子后,结城秀康元服,拜领养父的“秀”字与生父的“康”字,时名羽柴秀康。受封河内1万石,任从五位下侍从兼三河守。看来,当时还无子的丰臣秀吉,对待这个养子,倒远比生父德川家康更好。
1587年,结城秀康虚龄14,便完成了自己的初阵,参与了九州征伐中对丰前岩石城的进攻。此后2年中,秀康也跟随养父,四处征战,表现不俗。可惜好景不长,1589年,淀殿为丰臣秀吉生下了亲子鹤松。无论再怎么看重,所谓疏不间亲,养子毕竟还是不如亲子。丰臣秀吉指名鹤松为继承人。至此,结城秀康对养父家的继承权也丧失了。
次年(1590年),结城秀康娶下总结城晴朝的养女鹤姬为正室,以婿养子的身份正式继承结城家,领地为下总10万1千石。之后的围攻小田原同文禄庆长之役,结城秀康也均参与。
丰臣秀吉死后2年,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关原之役,结城秀康所处的位置是相当尴尬的。一方是自己的生身之父,另一方是待自己不薄的养父之家。这场大战于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矛盾。或许是因为知道秀康的左右为难,德川家康并没有让他亲自参与关原之役,而是让他留在关东,对下野的宇都宫氏和会津的上杉景胜保持警戒。
随着关原之役德川家康的胜利,天下已经落入其手。而属于家康一系的大名,均被增封领地。作为家康次子的结城秀康,更是封赏倍于他人,受封越前北之庄67万石的庞大领地。除了巩固德川天下的目的,也许,家康此举,还包含着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儿子的一丝补偿。5年后,结城秀康官位又升为正三位权中纳言。可惜2年后,结城秀康即病逝,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时方34岁。可能,这对于秀康而言是一个幸运。因为他避免了亲眼看到8年后大阪之役,自己养父丰臣秀吉一门彻底灭亡。
位极人臣的二代将军——德川秀忠
德川秀忠像
三子德川秀忠,这位未[来的德川幕府二代将军,生于1579年。其母乃德川家康侧室西乡局。西乡局颇为美貌,加上行止端淑,很受家康的宠幸。可能是子以母贵,加上长兄松平信康自杀,次兄结城秀康出继他氏,德川秀忠成为了家康的继承人,并成功成为德川幕府二代将军。
关原之役,德川秀忠受命统率38000大军,从关东出发,准备参与同东军的大战。但在路过信浓上田城时,为城主真田昌幸所挑衅,结果大举进攻上田城(第2次上田城之战)。虽然围攻数日后,在德川家康的催促下,秀忠撤兵西上,向关原主战场急赶。但由于拖延时日过多,最后还是错过了关原之役,为此而遭愤怒的家康的痛骂。
骂归骂,德川家康仍然以秀忠为继承人。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2年后,家康传位于秀忠,而自称大御所,移居骏河骏府城,但仍然掌握实权。直至1616年家康病逝,秀忠才真正掌握了幕府实权。之后,德川秀忠先后改易了福岛正则、最上义俊等外样大名,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然而,真正困扰他的,是自己将军之位的继承问题。
秀忠的正室是著名的浅井三姐妹中最小的崇源院阿江,阿江比秀忠年长6岁,此前已经结过2次婚。这场由丰臣秀吉安排的政治婚姻看来相当不搭配。1601年,阿江嫁给秀忠6年后生下了长子长松丸,但不幸早夭。3年后,又生下了次子德川家光,但生来即由乳母春日局养育,加上有口吃,并不被秀忠夫妇所喜。他们更喜欢三子、由自己所亲自养育的德川忠长。但由于春日局面见德川家康诉说,家康出面表示要分长幼。自此确立了德川家光的继承权。
1623年,德川秀忠效仿父亲家康,传位德川家光,而自己同样自称大御所,掌握实权。而德川忠长则于同年任从三位权中纳言,次年又受领骏河、远江、甲斐3国55万石领地,1626年又进位任从二位权大纳言。但官位与领地的封赏并不能抚平忠长未能当上将军的不满。其行为越来越荒悖。1631年,忠长为将军德川家光下令幽禁于甲府甲斐。大御所秀忠曾经求情,但家光不允。次年,德川秀忠即逝,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两个早逝之人——松平忠吉、武田信吉
松平忠吉像
关原之役,松平忠吉与岳父井伊直政阵地遗迹——正是这一战中所受的伤,让他们翁婿2人都早逝
四子松平忠吉,生于1580年,与德川秀忠同为西乡局所生。1岁时就过继给了三河东条城城主松平家忠,成为东条松平家的继承人。同年,松平家忠病逝,继承了三河东条1万石领地。次年移封至骏河沼津4万石。10岁时元服,正式改名为松平忠吉。1592年,移封武蔵忍10万石。并于同年,娶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之女清泉院为正室。虽然领地不断增加,但此期间的松平忠吉因为年幼以及此后日本国内局势暂时平静,并无多少表现。
1600年的关原之役,是松平忠吉的初阵。该役,年方20岁的他统率3000人,与自己的岳父井伊直政的3600人布置在一起。正对西军的小西行长、岛津义弘部。初阵即参与如此重要的战役,除去德川家康希望自己一门立功外,松平忠吉的不俗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是役,松平忠吉在岳父井伊直政的帮助带领下奋战。在西军撤退时当先追击,但为岛津义弘的萨摩士兵的火绳枪击伤。战后,凭借德川家康之子与力战有功的双重因素,松平忠吉受封尾张清洲52万石。次年官位晋为从四位下侍从。1605年又再升为从三位下权中将。但2年后,由于关原合战时所伤枪伤的后遗症,松平忠吉死于破伤风,享寿仅27,成为了德川家康诸子中又一位短寿者。由于独子生下来半月即夭折,其一系断绝。
五子武田信吉,生于1583年。其母下山殿,与甲斐武田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是武田氏家臣秋山虎康之女,同时又是武田信玄之女见性院和养子穴山信君夫妇的养女)。因为这层关系,加上德川家康一直怜惜甲斐武田氏的后继无人,于是让自己的这个儿子继承了武田氏。
1590年,信吉才7岁便已受领下总3万石的封地,次年又增封为下总佐仓5万石。关原之役时,时年17岁的武田信吉并没出阵,而是受命留守江户。随着德川家康于关原获胜。武田信吉的领地同样也大幅度增封,于1602年领常陆水户25万石。
可惜,武田信吉生来羸弱多病,除了领地不断增加,他在战国的历史上并没留下多少痕迹。1603年,抱病多年的武田信吉,和自己的兄长松平忠吉一样,在无后嗣的情况下病逝,时年20岁。而在常陆这一当年新罗三郎义光驻足过的地方,留下了源氏名门武田氏的痕迹,似乎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唯一印记。
命运最为悲惨——松平忠辉
松平忠辉像
六子松平忠辉,生于1592年。其母朝觉院,大概是德川家康众多侧室中地位最低下的,她本是远江国一个卑微的铸物师之妻。松平忠辉生下来的时候长得十分丑陋,加上母亲地位低下,结果德川家康将其交给家臣、下野长沼城城主皆川广照抚养。连瞧都不愿瞧他一眼,看来德川家康确实够绝情的。
无论如何,终究是自己的儿子。在忠辉6岁那年,德川家康还是和这位阔别长久的儿子会面了。由于忠辉酷肖长兄信康,因此家康开始逐渐改变了看法。
1599年,7岁的松平忠辉出继长泽松平家,受领武藏深谷1万石。关原之战后,虽然只是个小孩子,作为德川家康之子,松平忠辉还是分享了胜利果实。1602年,接掌了五兄武田信吉转封常陆水户后遗留下来的下总佐仓5万石。次年,再次转增为信浓川中岛12万石。并于1605年,和在关原合战前就已经订有婚约的伊达政宗之长女五郎八姬完婚(这一好事多磨似乎预言了日后他将因这场婚姻而遇到不幸)。1609年,抚养忠辉长大的皆川广照连同山田重辰、松平清直,向大御所德川家康诉说忠辉行为不端。结果,在忠辉的辩驳之下,皆川广照、山田重辰、松平清直3人反而被改易,并被勒令切腹。翌年,松平忠辉又被转封,领地大幅度增加为越后高田70万石。而他的家老大久保长安也受封武藏八王子3万石领地。此时的松平忠辉,可以说是相当得意,而浑然不知命运的悲剧即将来临。
1614年的大阪冬之阵,松平忠辉留守江户。翌年的大阪夏之阵,23岁的松平忠辉受命统领12000越后锐卒加入大和一路方面的部队。而同在一路的还有自己的岳父伊达政宗的10000人,本多忠政的5000人、松平忠明的3800人,以及作为先锋的名义上的该路总大将水野胜成所部3800人。无论是从兵力配置还是配属伊达政宗这样的名将来看,德川家康对于松平忠辉是相当看重,有意让自己的这个儿子立下大功。
可惜松平忠辉的表现却相当令人失望。先是于道明寺之役姗姗来迟,导致本路其他诸将在真田信繁的猛攻下受挫。赶到战场后,又并未追击撤退的真田信繁。在天王寺决战中,同样表现差强人意。当时,有传言称,妻子五郎八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忠辉,对基督教持同情态度,因而对攻击有着众多基督教信徒的大阪城犹豫不决。无论如何,这一传言给其父大御所德川家康留下了不良印象。夏之阵结束后,家康与德川幕府二代将军秀忠进宫面见天皇,忠辉称病不随同,却在嵯峨野游玩。接着又私自回到领地高田。他的无法无天彻底激怒了德川家康。家康断绝了和他的父子关系,勒令他谪居上野。即使忠辉的母亲朝觉院哭求家康念在父子一场饶恕他也无用。忠辉随之又被流放伊豆三岛。
1616年春,德川家康日渐病重。初夏,家康病笃之时,松平忠辉也被禁止见父亲最后一面。家康的葬礼,忠辉同样未能参加。而他的不幸才刚刚开了个头。将军德川秀忠以家康的遗命,将自己的这个弟弟除封,并流放伊势朝熊。妻子五郎八姬也与忠辉离婚。有说法,认为松平忠辉的被除封是因为大久保长安与伊达政宗密谋,准备外借西班牙之力,拥立忠辉为幕府将军。虽然此事并无证据,但联想到当初的丰臣秀吉时代,那位老谋深算的伊达政宗便曾经参与煽动九户之乱;而大久保长安死后同样也被幕府以贪污敛财、私通朝鲜、非法传播天主教的罪名破棺枭首;最后,1624年,德川幕府同西班牙断绝外交关系。看来此事也并非完全属空穴来风。
此后,松平忠辉便开始了漫长而悲惨的流放生涯。其间,他先后被流放至飞驒高山、信浓诹访。世间的一切与这位日渐垂暮老人似乎都已无关。在度过长达68年的流放生涯后,已经是91岁的耄耋老人的松平忠辉,结束了他悲剧性的一生。而此时,已经是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了。
德川家康的七子松千代、八子仙千代均于5岁夭折,连元服都未来得及举行。而这一中断似乎是一个预兆,在此之后出生的家康最小的3个儿子命运都不错。
命运颇佳的德川御三家——德川义直、德川赖宣、德川赖房
喜好儒学的德川义直
九子德川义直,生于1600年,与仙千代均是相应院所生。他出生那年,德川家康刚好于关原之战获胜,夺取了天下。因此,较之自己的几位兄长(诸如松平信康、结城秀康),义直的人生道路要顺畅的多。1603年,德川家康开幕府之时,虽然只有3岁,但义直还是与自己的那些哥哥一起受封领地,获得了甲斐府中25万石。1606年元服,时名为德川义利。翌年,四兄松平忠吉病逝。由于忠吉无子继承,义直便继承了其尾张清洲53万石的领地。1615年,娶浅野幸长之女春姬为正室。次年,父亲德川家康去世,义直按照家康的遗命,其一系成为了德川御三家之一尾张德川家,在德川将军家一系无子嗣继承时,有权继承幕府将军之位。1619年,义直的领地增加至61万石。1621年,正式改名为义直。1626年,任从二位权大纳言。义直一路走来,可以说相当顺利。
虽然义直曾经跟随父亲,参与了大阪冬之阵与夏之阵。不过一个当时只有14、5岁的孩子,对战局并不能有什么影响。他真正的成就,主要是在治理自己的领地尾张方面。义直素来喜好儒学。与诸多儒学学者都有交往,当著名学者林罗山开设私塾时,他还送去孔子画像,以示支持。由于爱好学问,德川义直甚至曾经延聘旅日明朝学者陈元贇为儒官,向其学习书法、诗文。而他自己也编撰了《德川氏宗谱》、《东照宫御年谱》等史学著作,在文治方面留下了自己的一笔。而依照儒学思想改革后的尾张藩政,也颇为出色。
1649年,德川义直中风,次年病逝,就此结束了他平淡安逸的一生。时年50岁
“纪州名君”德川赖宣——确实气度不凡
十子德川赖宣,生于1602年,其母为养珠院。翌年,五兄武田信吉早逝,赖宣便继承了信吉常陆水户20万石领地。1606年,与九兄义直一起元服,时名为赖将。1609年,转封骏河、远江50万石,由于领地巨大,人称骏河宰相(当然,一个7岁的小孩是不可能处理政务的,此时的赖宣仍然待在骏府城的父亲家康身边)。1614年的大阪夏之阵,德川家康与出征时特意为赖宣举行了初次穿带铠甲仪式。翌年的大阪冬之阵,虚龄才14岁的赖宣请求出任先锋。德川家康自然不会允许。随侍在旁的家臣松平正纲安慰赖宣以后还有机会。但赖宣却回应:“人生难道有2个14岁吗?”。令家康称赞不已,而赖宣的不凡气度,也由此可知一二。
1616年,父亲德川家康病逝。赖宣按照家康遗命,成为了德川御三家之一(1619年赖宣转领纪伊和歌山55万石,故称为纪伊德川家),同样有权在德川将军家一系无子嗣时,继承幕府将军。次年,娶加藤清正五女八十姬为正室。1626年,与九兄德川义直同时进位为从二位权大纳言。
处于承平之时,德川赖宣的主要作为,都是在治理纪伊藩领地方面。他大力开发城下町,促进生产,繁荣商业,改善了藩政的财政,巩固了藩政;时常开仓济贫,更废除杂税,鼓励开荒,扩大农业生产;兴修道路,便利商品流通;延揽儒学名家(其中包括文禄、庆长之役中被俘虏的朝鲜学者李梅溪、李荣真父子),颁布《父母状》,提倡人伦纲常,改变民风。所以这一切,都展现了赖宣出众的治民之才。而且赖宣的文才也颇为不凡,现引一首他的《飞雪之泷之诗》:
重叠千山万水围,
雨余秋色有光辉。
一条瀑布落岩畔,
乱沫随风作雪飞。
由此可见,这位人称“纪州名君”的家康十子,的确才能过人。
但由于减少开支,裁撤臣下,导致领内出现不少浪人。1651年(庆安四年)爆发了以浪人由比正雪为首的浪人暴动(“庆安事件”)。由于由比正雪自称得到了德川赖宣的资助,导致幕府对赖宣的怀疑,以至赖宣不得不在江户居住10年,以示无野心。
1666年,正室八十姬去世。次年,德川赖宣以年老让位于长子光贞。1671年,这位“纪州名君”去世,时年69岁。
德川赖房之墓
十一子德川赖房,生于1603年,与赖宣一样是养珠院所生,乃德川家康最小的儿子。不过,由于家康所喜爱的另一侧室英胜院的独女市姬早夭,因此被过继给了她。此后,1605年,2岁的赖房受领常陆下妻10万石。1609年,接替了转封的十兄赖宣遗留下的常陆水户25万石领地。1611年,随同父亲上洛的赖宣在京都元服,正式命名为德川赖房。大阪冬之阵与夏之阵时,由于年龄太小,赖宣受命留守于骏府城。
1616年,德川家康去世。德川赖房按照家康遗命,与自己的2个兄长义直和赖宣一起,成为了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不过,与自己的2个哥哥不同,家康给予赖房的遗命是“要遵从二代将军秀忠的任何指令”;而水户德川家也不像另2家可以于将军一系无子嗣时继承幕府将军,而是“世为天下副将军”。也许,德川家康此举是为了不过分偏袒养珠院。但至少,在3个儿子中有所区别,令赖房心里多少有些不快。
可能是为了安抚德川赖房,幕府于1622年增封他3万石领地。但1626年的晋升官位事件,又一次令赖房不满。当时,赖房与加贺金泽藩藩主前田利常、萨摩鹿儿岛藩藩主岛津家久和陆奥仙台藩藩主伊达政宗三人同日进位为从三位权中纳言。而同年,自己的2个哥哥义直和赖宣则都进位为从二位权大纳言。如此的安排令赖房极其不满,认为是矮化了同为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德川家,将之与外样大名视为等同。结果,幕府为了安抚赖房,不得不在次年初,将他升为正三位。
虽然有这些不满,德川赖房仍然努力地效仿自己的2个哥哥,以儒学为基,治理自己的水户领地。
和亲哥哥赖宣一样,赖房同样鼓励开发城下町来繁荣商业,并进行了领内大检地,以稳固藩政。又亲自向儒学家人见林塘学习四书五经,向荻野兼从学习吉田神道。以自身的表率来促进文教。自撰《青社遗范》,规范家老的行为。赖房的恭法儒学,甚至体现在安排继承人上。由于尾张德川家的二代继承人德川光友和纪伊德川家的二代继承人德川光贞年齿均次于自己的长子赖重。为了遵行长幼有序,赖房让赖重改姓松平,外封高松藩,成为了水户藩的支藩,而以自己的三子光国(次子早夭)为继承人。看来,儒学的思想彻底深入了赖房的内心。
1661年,赖房病逝,时年58岁。
德川家康的这11个儿子,命运各异。可能,如果不是生在富贵之家,他们大多会平淡安逸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其中诸如德川赖宣这样的才能出众者,更可能会成为一代名臣。但身为德川家康之子的身份,注定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或因莫须有之罪而死;或出继外家为质;或因征战之伤早逝;或自恃身份贵重,行事荒悖而遭流放;或虽位极人臣却困于家事;即使平安度过一生者,也难免幕府猜疑。真是:
身负葵纹自不凡,花自同株落各方。
万国觉醒两个武将如何合理配兵?
首先步兵武将要看情况搭配,打【团战】和【守城】,一般都是用孙武最为合适,天赋主点驻防,和理查搭配会把主将的天赋浪费掉。【单挑】和【打野】的话,优先考虑【乙支文德】,他本来就是步兵将领,搭配理查攻防兼备。
1.乙己+孙武.
2.西皮+贞德,kvk之前李成桂没出之前别练弓兵
3.源义经+任何骑兵将领
别被五花八门的金将忽悠,只培养一个金将就够了(除了曹操,源义之类的)
理查,虽然是理查+查理,但是微课玩家别管其他人说的这个配合无敌,这个太耗费资源了。
李成桂,5511或者5115.5515
以下特别对S+ 与S 作出解析:
「阿堤拉+ 武田信玄」(纯骑) : 双普攻骑,这组合更可以当驻防。武田强大的攻防+40%被动、大招Debuff与回血,阿堤拉再使普攻输出往上一层与技能减伤,强。
「亚历山大+ 理查」(纯步) : 硬度足,输出也足的步兵组合,集合了回血、减伤、三维被动、输出的强大攻防代名词,非常强势。
「萨拉丁+ 成吉思汗」(纯骑) : 萨拉丁的减反击减反伤、高三维、消敌队回血量,与成吉的高技能伤害输出频率,成为强大的技能型组合。
「黑太子+ 李成桂」(纯弓) : 核弹级的技能伤害,技能增益高达75%,还未算天赋的增益,黑太子单点强、李成桂范围强,都是弓,基本全层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