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医生,王羲之行书是如何体现书法的节奏感的?
“王羲之的行书是如何体现书法的节奏感的。请以实际说明?”王羲之是一代书圣,诸体皆精,尤其是他的行书更是而蕴含了“魏晋风度”又兼具中和之美,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由此看来,王羲之的行书是最深入人心的,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因其行书中具有鲜明而强烈的节奏感。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书法的节奏感,在此基础上,然后再来举例探讨王羲之行书具体是如何体现节奏感的。
[王羲之行书字里行间的节奏感十足,成为后世行书宝典]
现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曾经说过:
“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也经常说:
“书法是凝固了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线条。”
通过以上这两个例子,说明书法在某些方面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具有相通性,这大概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
但是以上所说的书法的节奏感是比较抽象的,然而书法的节奏感的具体体现则是笔画粗细虚实的对比变化,结构的平侧偃仰,章法的抑扬顿挫。
书法的节奏感具体说来并不是十分抽象而不可捉摸的,书法的节奏感还是体现在一笔一画,体现在结构的安排,章法的布局上,而且节奏感必然有快慢,如果单纯只有一种便不能称为节奏了,书法中跌宕起伏的笔画结构等特征就是书法节奏感的表现载体。
因此,我们想要写出书法的节奏感还是需要在书法本身即笔画结构章法方面入手,对于书法而言,在行草书中节奏体现得更加明显,苏东坡就说过: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这说明在笔画线条比较跳跃的行草书方面,节奏感是最容易体现出来的。王羲之的行书也恰恰如此。
以上我们了解了书法的节奏感,接下来我们就来举例探讨一下王羲之行书是如何体现书法的节奏感的。
我认为,以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为例,王羲之行书的节奏感体现在字体大小相间、字字牵丝连带、字形遇同则变这三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举例分析。
第一,王羲之行书的字体大小相间体现了书法的节奏感以王羲之流传上古的行书代表作《兰亭序》为例,有人评价说“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孙过庭则在《书谱》中评价到:
“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这说明王羲之的行书静中有动,节奏感是十足的。
而王羲之行书的字体大小相间就充分体现了书法的节奏感。
[王羲之行书代表作品《兰亭序》字体大小相间是书法节奏感的重要体现点之一]
我们通过举例来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的整体与局部,虽整体平和之气跃然纸上,然而细观其局部,字体大小相间仍然是其书法节奏感体现的重要表现点之一。
《兰亭序》字体大小安排,王羲之遵循了一般规则,例如开头四个字“永和九年”笔画较少,王羲之就把笔画写得粗重,字形虽小然而却不显其小,紧接着的几个字,笔画复杂,王羲之就把笔画写得很细,结构安排紧凑,这样字形虽大,而和“永和九年”几个字搭配并不显得很大。
类似的例子在后面的字中比比皆是,王羲之的这种处理方式就使得字字大小相间,参差错落,一大一小,就像跳动的音符,高音低音交替上演,书法的节奏感自然就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溢出来了。
第二,王羲之行书字字牵丝连带的特点体现了书法的节奏感行书,可以理解为楷书的快写,怎样快起来的呢?自然是在保留或者改变一部分字的字形基础上作用牵丝连带的特点使行书显得浑然一体,书写快速。
而王羲之精彩绝伦的行书自然少不了这个特点,并且他行书牵丝连带的特点体现了他书法的节奏感。
[王羲之行书牵丝连带的特点体现了其书法的节奏感]
我们仍然以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举例来说明,历代书家的行书作品,也不乏牵丝连带的特点,但是像王羲之这样字字牵丝却连带不乱,优美流丽的却是少数。
我们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的局部,由主笔画顺势连带出来的牵丝轻盈流动,美不胜收,给整篇作品增添了不少生动活泼的因素。
其中除了牵丝部分,其他的都是主笔,主笔粗壮,而牵丝轻盈,这是实笔与虚笔的对比,一实一虚,主笔沉着而不飘浮,虚笔轻灵而显跳跃,自然将节奏感表露无遗了。
清代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到:
“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
由此来衡量,王羲之的行书不仅“虚实并见”而且还虚实得当,将书法的节奏感体现得恰到好处,圆脱不显浮华,沉着而不板滞,这种节奏感是王羲之行书最为动人的特点之一。
第三,王羲之行书“遇同则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书法的节奏感“遇同则变”是我总结的一个古代书法家写字的特点,也可以说是王羲之行书的特点,这个特点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整篇作品是否节奏分明、充满变化而不僵化。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中有一个为世人所称道的“遇同则变”例子,那就是21个“之”字字字不同,各有各的形态和取势特点,甚至有人说因为王羲之特别喜爱鹅,所以有些“之”字的点画或者形态就直接借鉴的鹅的脖颈姿态,我想这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中姿态各异的“之”字]
我们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这些“之”字,还真是找不到雷同的处理方法,这说明王羲之把“遇同则变”的原则运用到了极致,使得每个“之”字形态各异却都神采奕奕。
[王羲之形态各异的“之”字]
再来看单个的“之”字,确实每个都不一样,我们看每个“之”字,有的严谨端正、有的潇洒流利、有的则略显狂放,在这些效果呈现出来的时候,字里行间早就充溢着有轻有重、有快有慢的节奏感了,我想这是王羲之对于“遇同则变”规律的精准运用,这是王羲之行书的高明之处,也是王羲之行书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这段话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对书法章法的评述,很明显,以上我们分析的王羲之的行书书法就是具备了这些特点的,王羲之的行书整体充满了节奏感,分别体现在字体大小相间、字字牵丝连带、遇同则变三个细节方面,也正是有了这三个特点,王羲之行书真正做到了如“老翁携幼孙,长短参差”,节奏感始终贯穿着整个作品。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王羲之行书超妙入神,以上举例说明的三个特点中体现了王羲之行书的节奏感,但是王羲之行书的节奏感体现的方式还有很多,所以值得我们一直借鉴学习,感谢您的鼓励和关注,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养猫一年的花费能有多少?
做为一个捡了两只流浪猫的贫穷铲屎官太想回答这个问题了!总共分为以下几类,要是不想看太长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总结~(欢迎到我的主页看我家的两只小咪)
一、必备长期物品(没坏可以不用再购买)1、猫包
无论是捡的猫,还是买的猫,都需要备好猫包,特别是去接猫,猫包必不可少。
2、猫砂盆
建议买大号全封闭的猫砂盆,这样以后毛长大了可以不需要更换,而且封闭式防臭,猫砂也不会被扒出来,比较干净。
3、饭碗水碗
最好购买陶瓷、铁质的,下面有有一个小垫子可以抬高碗的。
塑料盆容易有黑下巴,碗太低的话对猫咪的脊椎不是很好。
有条件可以猫自动饮水机,方便干净,省掉我们一天换多次水的麻烦。
4、指甲剪/毛梳
最好不要用人类的指甲剪,对猫咪很不好,猫的指甲是有血线的,剪到会疼。
梳毛一定要轻轻地梳,最适合的力度就是猫咪舔你的那种感觉。
二、日常消耗用品1、猫粮
猫粮的价格参差不齐,我买的是30元一斤的猫粮,买了十斤可以吃半年左右。
2、猫砂
一定要买豆腐猫砂!可以直接冲厕所!方便!
膨润土猫砂灰尘真的是很大!对猫不好,对我们更不好!
我一个月一袋,差不多十几块。
3、猫玩具 / 猫抓板
这个也算是比较不花钱的日常消耗品,买一个可以玩很久,我给我家猫买弹力球、逗猫棒、激光笔,它都很爱玩。这些都不贵,猫抓板坏了再买。
4、猫专用沐浴露/消毒液
不建议猫咪经常洗澡,一年洗两三次差不多啦。消毒液可以定期给家里喷喷,当然如果你的家本身就很干净,不需要。
三、日常保健及医疗开销1、益生菌
猫咪的肠胃功能不是很好,最好要备着。
2、化毛膏/猫草
猫咪会舔自己的毛,经常会吃进去,不容易消化,这两个备一个就可以了,种子10快左右,猫草几十块可以吃好几个月。
3、疫苗!!非常重要的!!
第一年比较贵,要打四针,400元左右。第二年开始每年一百块钱!只要打一针就好了!每个地方价格不同。
一定要打疫苗!就跟小孩子打疫苗一样,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4、绝育!
如果你不打算给猫咪交配,请必须做绝育手术!这是对猫咪负责的表现,不会让它痛苦,而且会减少疾病的产生。
母猫做绝育比较贵,公猫比较便宜。每个地方价格不一样。
5、驱虫!
三个月驱虫一次,费用差不多60元左右。
总结300元左右的必备长期用品
每月最低100块的日常消耗用品
每月20元左右的保健费用
三个月60元左右的驱虫费用
一年100元左右的疫苗费
用公猫三四百,母猫上千的绝育费用(终身一次)
最后最后!养猫真的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情!如果你不开心,就去养一只猫咪吧!
(欢迎关注我~看两只猫的沙雕日常视频)
顺产时应该怎么用力?
抱了九个月的“大西瓜”,终于要落地,在经历了“开指”过程后,终于上了产床,这才是产妇真正开始用力的时候。有的产妇上产床经历了十几分钟的痛苦就将宝宝娩出,有的则经历两个小时甚至更久都不一定可以将宝宝娩出,这差距悬殊的原因,多半在于产妇自身了。
其实在上产床后,产妇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在承受着压力,分娩时需要用对方法,才能将宝宝快速娩出,以下这3点注意事项,也能帮助产妇早点“解脱”。
1. 配合宫缩
孕妈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都应该知道,宫缩才是顺产时的中坚力量,阵痛的时候就是宫缩的力量发动之时,只有配合好宫缩的力量,产妇才能更快的将小宝宝娩出,所以关于如何配合宫缩,孕妈还是要根据产程进度来配合。
①处在第一产程:这时宫口还没有全开,孕妈不能过早用力,当疼痛时,应调整呼吸。
②处在第二产程:孕妈宫口全开,这时就是宫缩发动最后冲刺的时间了,频率也快了,大概两分钟一次,一次疼痛一分钟左右,这时孕妈要做的就是疼痛时用力,越疼说明宫缩越厉害,这时用力可以配和宫缩一起助宝宝一臂之力。
虽然宫缩我们没法支配,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疼痛来感受,有不少宝妈回忆自己生孩子时,护士都是在自己最疼的时候让自己用力,这就是为了配和宫缩,所以想要快,得好好利用宫缩,并且还要利用宫缩间隔时休息一下,好在下一次宫缩发动时能更好的利用它。
2. 调整呼吸
呼吸时,也要配合宫缩,在宫缩间隔将近两分钟的时间里,产妇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在宫缩到来的时候,尽可能大吸一口气,憋住气将力量像向下方倾泻,尽可能的多憋一会儿,直到宫缩暂停,如果宫缩时间长,那就听从护士指令中间换气,尽量利用好每一口气,到宫缩暂停时,调整呼吸,避免缺氧。
但要注意,当胎头娩出时,产妇就不要再深吸气闭气了,而是应该改为小口地喘气,身体放松,避免造成撕裂伤。
3. 用力方式
上了产床以后,此时的疼痛程度已经很难忍受了,产妇需要等待宫缩,在宫缩来临之时,也就是疼痛达到峰值的时候,产妇要收缩下巴将嘴巴闭紧,睁开眼睛看着自己的肚脐部位,握住产床两边的把杆,依靠腰背部下坠和脚跟踩踏,将力量汇集在下半身。
此时会有便意的感觉,不要腹部用力,而是臀部用力。当宫缩暂停时,产妇可以趁现在放松一下,等下一次宫缩到来时,利用好手抓和脚踏的着力点,再次发力,同样注意,胎头分出后,不再用力,宝宝会自行利用宫缩的力量出来,避免自行用力造成撕裂伤。
除了注意这3点,产妇的心态也同样很重要,一定不能自乱阵脚,头脑清醒才能听清医生和护士的指令,所以顺产想要少受罪,关键还在产妇自身,如果自己不清醒,医生和护士喊得再大声也听不进去,不掌握方法技巧,费再多的力,忍再强的疼,宝宝也不容易出来。
三岁之后就可以教宝宝开始识字啦,我闺女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认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养她的兴趣,最有效的还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猫小帅学汉字】挺不错的,我闺女用了1年多了,特别喜欢,现在还经常给我讲故事,棒棒哒。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还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哦,我的育儿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学来的,做的非常用心。
每次上台演讲都会特别的紧张?
讲四个故事,每个故事代表了一种方法。
第一个故事:公交车上的疯子在当地心理协会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大刘。叫他大刘,其实比我还小。第一次见面我就发现,给我上课的老师对其他人很随意,唯独对大刘有种尊重感。
这个疑惑在大刘发言的时候立刻得到了解除,他就一个问题,可以犀利地讲出一二三点,并随手拿出身边的物件来举例,反应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熟悉了之后才知道,他是圈内有名的演讲狂人。毕业后什么工作也不去找,只做演讲相关的事情。现在拥有一家培训公司。
有次吃饭的时候,大刘透露说:大学的时候,他只要当众讲话,一句话都说不全。然后,他详细述说了他成为演讲大神的整个经历。
大学一年级,当别人都沉浸在解放的狂欢中时,大刘却很迷茫。在一所三流大学,自己毕业以后要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与一般「选择自己优势」的做法相反,大刘经过一个月的思考,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演讲。大刘的理由是,如果我连最不擅长的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好?
大刘想,自己害怕当众讲话,不就是怕丢人么?既然这样,我就练习让自己不要脸。
大刘的方法特别简单,练习,练习,拼命的联系。他先找来一篇讲稿(好像是闻一多那篇),对着镜子练了100多遍。然后他走出寝室,早晨对着操场练100多遍。接下来,他开始拉室友,天天对着他们练。当他感觉滚瓜烂熟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时候,他开始站在学校的路口,对着路人练习。
你问他紧张么,当然紧张。「但是我一边紧张着一边也能脱口而出,因为太熟了」,大刘说。终于,从紧张到不紧张了,从不紧张到胸有成竹,从胸有成竹到狂热。
大刘彻底爱上了演讲。
终极的挑战来了,大刘在一个周末,随机走上一辆公交车,对着全车的人演讲。在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之后,他下了车,一下子热泪盈眶。
大刘大二的时候,组建了学校的演讲社团。并以「魔鬼式训练」,让他的团队获得当年全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大四开始关注商业演讲,毕业后从事一段时间的演讲培训,而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直到现在。
大刘的这种方法叫做刻意练习。使用大量的练习去完成1万个小时的积累,完全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专家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故事里没有提到的两个细节:
1、要反复观摩现有专家的演讲技巧,将自己的演讲与之进行比较。
2、在发现进步慢的时候要请教老师,老师的一个点拨会让你有如神助。
第二个故事:安装锚这个事发生在一次培训中。
老师正在介绍一种快速战胜紧张、焦虑的方法。为了说明方便,他请一位有演讲恐惧的人上台来做演示。
老师:你现在紧张吗?
个案:紧张。
老师:我看到你已经脸红了。
个案:手心也出汗了。
老师:嗯,没关系。我想知道,你从来没有一次成功当众讲话的经历吗?
个案:(思考……)有一次喝了点酒,我当众讲了自己一个有趣的经历,那次倒是不紧张。
老师:你现在能够不紧张地对着这些同学把这个经历分享一下吗?
个案:不行,很紧张。
老师:好的。现在请你闭上眼睛,跟着我的语言,放松~(引导全身做放松)
老师:现在请你回到刚才那个经历的当天,周围都是那天在座的朋友,你看到这些熟悉的脸,感觉亲切……你听到朋友们的笑声……很好,你们喝酒干杯,现在你感觉酒精开始产生作用……你的血液开始加速……现在你的内心是什么感觉?
个案:有点兴奋,激动。
老师:(在个案肘部按了一下)。现在你能分享那个经历了吗?
个案:好像可以。
老师:好的,睁开眼睛,我们再做一次。
这个步骤重复了大概5次。接下来,老师让个案面对同学,然后在他肘部按了一下,请他讲述那个经历。个案顺利完成,根本看不出来有任何紧张和磕巴的感觉。
这是一种高级方法,如果接触过NLP的都会知道。方法如下:
1、找到一个「高能时刻」,是自己经历过的为最佳,如果没有,回忆崇拜的人也可以。
2、尽可能详细地回忆这个「高能时刻」,并在身体上以一个动作联结这个时刻,即安装锚点。
3、反复重复这个过程,确保安装成功。
4、测试。效果应该是,在身体上做出安装的动作,就可以进入「高能时刻」。
第三个故事:内向者的进击有个男孩从小内向,别说当众讲话了,哪怕跟陌生人问路都会很恐惧。
他长成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唯一的好朋友是书,绝大部分消遣是动漫和电影。因为有很多时间学习,他成绩不错,考上一所还算知名的财经院校(211)。但是由于内向,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毕业时每次都在面试环节被淘汰。
看着同学纷纷拿到大银行、外企的offer,他却只能去一家小公司,干着非本行的工作。他的心被刺疼了,于是决定无论如何要改变自己的状况。
他学了很多心理学知识,开始解剖自己。书中看来的一句话让他充满信心:内向的人,也可以有外向的行为。
他发现:
1、恐惧的背后是未知,熟悉的事物不会害怕,对演讲场景的陌生是恐惧的主因。
2、紧张的主因是没有信心,而信心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之上。人只能从成功走向成功。
3、焦虑的核心是自恋,我们以为他人的目光会集中在自己,但其实每个人只关心自己。
基于以上认知,他制订了一个战略:
第一步:走出一小步,先对一个人讲,再扩大到几个人。
第二步:一年内做一次成功的演讲。
第三步:将成功经验应用到之后的演讲。
于是,他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讲话的机会,不管讲的好不好,只将目标定位在熟悉当众讲话的场景。慢慢的,紧张感越来越少了。很快他就有了表现的机会,领导让他在年会上作为优秀员工发言,为此,他从第一天开始写稿准备,练习了很多遍,直到能够脱口而出。因为他知道,这一次就是转折点。
终于他走上讲台,很紧张,还是很紧张。
但是,当他背出前三句话的时候,紧张感开始消逝,他无比顺畅的讲完全部内容,没有带讲稿。
这是我的故事,我用1年时间战胜了恐惧,现在活跃在当地心理界,每年要做学习沙龙无数,经常受邀到学校给学生和家长讲课。
第四个故事:逆向思维我的老师做过一个极为艰难的个案,就是演讲恐惧。
这个个案是个老板,对于演讲害怕到极点,一句话都无法说的那种,偏偏工作又需要他讲话。
老师做了很多办法,比如放松暗示,调整认知,挖掘深层次问题,都不是很有效。个案的症状顽固极了。
终于有一次,老师灵光一闪,想起《活出生命的意义》里,维克多·弗兰克尔讲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太用力去做一件事,你反而无法做到这件事。
这个心理机制也很好理解,当你拼命要去放轻松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对抗紧张,你的潜意识里想的全部都是紧张,而身体是受潜意识控制的。
于是老师对他说,下次你准备当众讲话的时候,请你拼命保持住心里的那份紧张。
你猜结果怎样?是的,当他拼命去维持紧张感的时候,紧张感反而消失了。
以上。
每天都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身体真的变好了吗?
每天都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身体真的有变化。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在没接触跳舞之前,我的血压一直很低,肩周炎疼的弯不到背后,连自己的的内衣扣都是老公邦忙,通过跳广场舞现在的血压正常,扣内衣都是自己解决,不过,跳广场舞还是要有毅力,有决心,坚持不懈努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天到时就去广场跳舞,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到广场听听音乐,也很享受,愉悦心情;再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胯摇摇头,确实能锻炼身体。
我知道一个退休的大妈处于更年期,整天在家里烦闷,而且感觉身体很多地方不舒服,看病看了很多医院,也没有见好。后来她的姐妹劝她去广场跳舞,起初她不愿意去,每天姐妹们都邀请她去,去了不到一个月,她就愿意去了。现在她身体状况很好,原来的那些毛病都消失了
我认为大妈们出去跳跳广场舞,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调节心情。特别是退休的大妈们,出来和老姐妹们聚聚,说说心里话的确很好!
搜索
何为书法?
“何为书法?”书法二字看似极为简单,人人都在说,但是书法二字却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书法不仅仅可以用来记事叙述,而且还可以用来欣赏,更是可以用来表达感情。而具体来说,书法既然是“法”,那么它就应该包括了基本的笔法,结构,章法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除此之外书法更是人的心声表达。
接下来,我将从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人的心声四个方面入手来阐述何为书法。
一,书法的第一要义是笔法书法中的笔法是点画用笔的法则和规律,熟练地掌握正确的笔法法则和技巧,可以避免我们在学习书法是少走弯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笔法是书法的第一要义!
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评价欧阳询的书法是说:
“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
这其中的“点画工妙,意态精密”说的就是欧阳询的笔法精到,所以才使得他的书法有正人之风。
而能使点画工妙的恰恰在于笔法的运行过程,即表现笔法的起行收。
〔欧阳询楷书整体与局部〕
从欧阳询的楷书整体风貌来看,他的笔画形态真正做到了姜夔所说的“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
从他的作品挑出的单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楷书的笔画运行过程,采用方头起笔,行笔过程中保持中锋行笔,并带有粗细的变化,收笔处也为方笔,只不过形成的方笔比起笔处更大。
不论哪种书体,或者哪些字体都是通过笔法完成的,欧颜柳赵的书法第一个要点都是笔法,没有了笔法也就成不了字,所以书法的第一个要义便是笔法。
二,结构是书法的体势呈现体势,我觉得是书法的一种体势风貌,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而在一个字当中支撑体势的是自然就是结构了。
赵子昂云:
“学书有二:一日笔法,二日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
可见,赵孟頫认为“字形不妙,虽熟犹生”不懂得字的结构就是不懂得书法。也就难以构造一个体势美观的字。
〔赵孟頫书法〕
颜真卿的楷书结构工稳端庄,这使得他的楷书看起来稳妥得当,布置严谨。
欧阳询的楷书结构欹侧生动,这让他的楷书表现出险中求稳的姿态和意趣。
柳公权的楷书结构呈中部严密,外部放射之感,这使得他的书法成了中宫收紧,四围伸展的结体典范。
〔柳公权楷书书法〕
所以,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和整体面貌在结构中就已经奠定了,就好比是一个人他的外形和整体气质在五官和肢体的布局上就已经决定了。
在书法中,结构不仅仅是体势的呈现,而且还是书写者性格,气质,修养的主要表现点。
三,书法美感的第一着眼点是章法章法,是一篇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不论真草隶篆行,皆有各自的章法规则。
我们研习书法,必须按照笔画,偏旁,间架结构,章法这样的顺序来循序渐进,然而我们评价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第一个着眼点便是书法的章法。因为章法在形式上比笔法和结构都要大,自然也最能直观地体现书法的美感了。
〔谢安《行书中郎帖》〕
李嗣真评价东晋谢安的《行书中郎帖》说到:
“纵任自在,有螭盘虎踞之势。”
形容的就是谢安行书的章法气韵。
后人又评价褚遂良的楷书《雁塔圣教序》道:
“此书端雅质朴,结体舒展而章法明朗,金声玉润,可见右军风气,可称书林精品。”
这自然又是从章法入手评价和欣赏褚遂良书法的独到之处。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书法的美感和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从章法中体现出来的。
以上所说的书法所包含的笔法,结构,章法属于书法的技法层面,经过努力学习方可获得,而我强调的书法是“人的心声”这一点,恰恰是书法表意层面最重要的也是最难以达到的。
四,书法是人的心声书法,自诞生以来就承担了两种作用,一是记事,二是表意。
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卷第五》中说: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而我觉得书法是最能表现人的心声的,我们在心气平和时写出来的字往往觉得悠然自得,而我们在情绪激动时写出来的字往往笔画大开大合,不拘小节;在悲愤之余写出来的字或许还会出现剑拔虏张的气势,所以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德,气质,学识,修养都是可以从他的书法中看出来的。
苏东坡与黄庭经的书法在意趣中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不仅因为他们是挚友,还因他们的性情大抵相像,他们的书法都有纵横捭阖,一泻千里之势,只不过苏东坡的书法稍显含蓄罢了。
〔苏东坡《赤壁赋》以及黄庭坚为苏东坡书法所作的跋文〕
提到书法是人的心声,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想到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赤壁赋》,苏东坡贬谪黄州,其时的他念念不忘自己命运不济和面对逆境达观处之的心境相混合,在夜游赤壁,仰观宇宙,俯察人生之际,苏东坡已经感到唯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能与之共存。
因此,我们便能在他的《赤壁赋》的笔墨间感受到山间清朗的月光和江上徐徐的清风,人书合一,可见一斑!
所以,通过以上所述,“何为书法?”其实解读书法并不神秘,它在技法层面囊括了笔法,结构,章法等三个大方面的内容,且远远不止我在文中的论述,在表意层面来说,书法其实就是人的心声的表达。一言以蔽之,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