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古树,大慈寺周末开吗?
自2022年9月24日(星期六)起,有序恢复对外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8:00~18:00,17:50后停止进入。
二、入寺流程
1.须全程佩戴口罩;
2.出示行程卡、健康码,提供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3.扫描场所码,或有效身份证件登记;
4.对于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请家人提前打印好健康码以及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5、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距,配合测量体温。
三、入寺要求
1.请进入寺人员务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
2.入寺人员在安检、排队处,请保持一米间距,进入大慈寺须全程佩戴口罩;
3.谢绝香客自带香蜡纸钱,大慈寺山门口处可免费领取环保线香三炷;举头三尺有神灵,心诚则灵;
4.请遵守道寺相关规定,文明敬香、有序参拜,服从现场管理人员引导;
5.发现红码、黄码、应急黄码、通信行程卡带星号、天府健康码临时弹窗和体温超过=的人员禁止其入内。
四、温馨提示
1.大慈寺每日将对殿堂、香炉、护栏等相关公共设施进行消毒;
2.重要节假日和佛教节庆日,大慈寺将采取“预约、限量、错峰”有序进入;
3.大慈寺内茶园将同日开放。
解封不解防,大慈寺仍需紧抓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由此带来的不便,望广大信众及游客理解、支持与配合。
咨询电话:028-86658341(办公室)
上海青浦最繁华的景点?
上海,青浦。自古沃土鱼米之乡,如今繁华都市之畔。
在这片美好的土地上,至今依然保存不少美好的古镇,一起来看看青浦最美7处古镇。
1 金泽古镇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南,距离上海市中心66公里。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


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因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故称“金泽”。现留存古桥7座,保留了"两街夹一河"的格局,以朴素明快见长。


不像上海其他的水乡古镇,上海金泽的河道里并没有拥堵不堪抢着生意的游船,看上去就让人心情舒畅。


散步在古镇,处处可见白墙、黑瓦、老宅、古街、深巷。河塘,古树,小舟,人家。景色秀丽和谐地散落在这江南人间,你很难在别处找到这样的宁静。

金泽是一个以桥而闻名的古镇,素有"江南第一个桥乡"之称。水乡共保存了宋元明清四朝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

最为著名的是普济桥,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建於宋朝咸浮三年(公元1267年),用紫石砌置。此桥也称紫石桥,又名圣堂桥,是古镇上唯一一座一桥三名的老石桥。

古镇里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因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而得名,现存“颐浩禅寺记”碑一方,古银杏树等遗迹。每逢秋日到访时节,古寺银杏景观,尤其美丽。
2 白鹤古镇
一个宁静古朴,原生韵味的水乡古镇,古桥古寺,老街旧巷,记忆了这里曾经的辉煌。白鹤古镇被称为上海的北大门,地处上海与江苏交界处。据说这个古镇在唐代就已开始建设,到宋代逐渐兴盛起来,至今已经历经1000余年的风雨,旧日被称为青龙古镇,有着上海古老港口记忆的痕迹。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青浦建县时,县治就设于此地。作为古时的港口所在,当地商业活动频繁,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曾被称为“小杭州”。至今,当地民间还有“先有青龙岗,后有上海浦”的谚语。


如今白鹤古镇的名称由来,传说这个地方曾经有很多芦苇,是一片芦荡,荡上有很多白鹤,名字便由此得来,也因濒临着白鹤江而得名。

现在,白鹤古镇还保存了北街和南街的传统街巷,街道宽度约三至四米,青石条铺面, 名为“鹤江”路,由于商业区的外移,如今几乎没有商铺,显得冷清寥落。

古镇保留至今的古老石拱桥,有青龙桥、继善桥。青龙桥坐落在白鹤东北角,,整体桥长为19.2米,宽3.6米,外形很美观,很有观赏性。每当月明之夜,一轮圆月挂在当空,月影透过石拱映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起伏,恍若龙游水中。因此而得名“青龙偃月”,被当地居民广为传颂。

继善桥又名观音桥、南小桥,位于白鹤古镇的南街,跨于西霞浦上。最初建造的年代不详,清代重趸,其造型结构与青龙桥相似,石砌桥栏为后人重修时调换上去的。


走在白鹤镇上,感觉不是身处上海,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回到旧日水乡老地方。如今镇上街巷里保留较好的老建筑有薛氏民宅、杨氏民宅等。

白鹤古镇更为知名值得探访的是青龙古塔,位于古镇辖内青龙村,也便是唐宋青龙古镇的核心区。古塔名‘隆福寺塔’,俗称‘青龙寺塔’,又名‘青龙雁塔’,是上海市稀有的实物古迹,也是上海古老港口——青龙镇遗存的地面建筑物,它是研究上海古代史、古建筑和佛教史的宝贵资料。青龙塔,也是上海最老的古塔。
3 重固古镇
这里不只是老街河畔人家,古镇风韵犹存,还保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被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东方的金字塔"。


重固古镇离青浦区域中心9公里。在宋初时名固村,建制后易为今名。在大桥北堍河边石墙上有“重固供销社”5个雄浑的大字,可见旧时繁华景象。

与大多数的江南水乡一样,老街沿着市河通波塘而筑。沿通波塘原先有东街、西街、南街与北街,现在剩下的只有东街和西街两条老街。

通波塘河道清澈,两岸民居白墙灰瓦,使老街显得整洁又安谧。现今重固的主干桥是宽阔平坦的福泉山桥,紧挨着的有一座古老的南塘桥,横跨在通坡塘上。


南塘桥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原县、乡各志均载此桥“相传初建于明代”,但无物证,唯有桥上之“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建”文字。2004年在桥身上第一次发现“建于明崇祯二年”文字,建于明代之说至此有了实证。


南塘桥为单形石拱桥,桥长26米,宽2.3米,昔是本地区西通青浦县城,东通上海的重要桥梁之一。重建此桥时,重固镇河东街下塘还未成街,故此桥东堍桥坡一直延伸到河东街上塘的桥弄堂口。南塘桥重新修建以后,重固镇更趋繁荣,商家、乡绅争相在桥畔抢占位置,砌起石驳岸建造房屋、开设店铺,东街在光绪初年形成了上、下塘均有店铺的两面街。


通波塘畔,尽是枕河人家。从通波塘东街到西街,狭窄的街道,低矮的瓦房。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保存着历史的痕迹,也能看到时光与历史的浸润。
4 朱家角古镇

朱家角古镇西滨淀山湖,“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自宋元起一直是著名集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江南明珠”之称,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朱家角内36座古桥,古朴典雅,9条长街临水而建,民居宅地依水而建,一式明清建筑,古风犹存。尤其是横跨于漕港上的明代建筑五孔石拱放生桥,造型优美,极为壮观,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角西北有马氏课植园,亭台楼阁,风格各异,布局稀疏得体,有望月楼、五角亭、逍遥楼、宴会厅、打唱台、书城、书画廊等建筑。还有城隍庙、珠溪园等处胜迹。
5 章堰古镇

位于上海青浦区重固镇西北,始建于北宋,历史上曾是青浦一个繁荣的古老集镇,素有“金章堰、银重固”之称。


章堰古镇以崧泽塘为市河,南经崧泽,穿越太浦河可至松江,北达青龙,经青龙江可出海,水路交通便利,明时商业极盛,商家百余,门类齐全,各业兴旺。每年六月有庙会。相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章楶监华亭盐务时,于此筑堰安家,故而得名,对此,清朝的《松江府志》和《青浦县志》都有提及。


章堰古镇始建于北宋南丰二年(1069年),至清乾隆年间,得益于商道之便,士绅商家纷纷迁居于此,当时有居民200多户,有章家、李家、顾家、王家、袁家、沈家等20所厅堂。东西原有府城隍庙和县城隍庙各1座。河西有市行、米厂、典当、商店、作坊、茶楼、酒馆等百余家。其时,清乾隆间于此设新泾巡检司。抗日战争期间,因地处青东腹地,无日军驻扎,青东粮油都在此集散,市场兴旺。解放初,这里曾是章堰、堰西两乡人民政府驻地,1957年撤区并乡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移到重固,章堰逐渐衰落。
6 蟠龙古镇

就在崧泽大道旁边,古村第一眼,就可以看见黄墙翘檐的蟠龙庵。据当地人说,每逢农历初八,这里香火旺盛,烟雾缭绕。

古镇至今保留着不少古桥。著名的有凤来桥用长石板铺设,造型简单,桥侧刻的桥名字体依然清晰可见。香花桥,把市河、街面都一分为二,一座单孔石拱桥,造型美观,尽管扶栏上的狮子石雕已被毁坏,但仍能感觉到整座桥的灵动和精美。桥上人来人往,它是南北老街的主要通道。


古镇程家祠堂尤其著名,位于蟠龙庵西北不远处,想当年,它却是蟠龙建筑之魁,就凭“诸翟一镇,不及蟠龙一程”之说,可想其规模之大了。
7 练塘古镇
位于青浦区,建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三国东吴曾在此地修建操练水军的池塘,故名;又说因为五代时的高州刺史章仔钧及其夫人练夫人曾居住在此而得名。

练塘古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在不长的市河上,至今还有义学桥、栈房桥、流芳桥、万善桥、朝真桥、中虹桥、顺德桥、余庆桥等10余座桥掩映在垂柳之间,人走其上,船行其下,人在画中,画入人心,像一幅浓浓的江南水乡画。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各桥各式,小木船不时轻轻划过,人走其上,船行其下,景色尤其美好。


练塘镇沿市河两边石板街上的老房子,既不像某些江南古镇现在商铺遍地开花,也没有重门深锁,居民完全保持着一种自管自生活的原生态。感觉很清静的小镇,这里也有江南水乡所具有的小河道,也有沿河的民居古色古香,没有琳琅满目的沿街商铺和小店,没有游人如织,它只是静静地卧于一侧。

练塘古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乡。如今陈云故居就坐落在古镇,是展示陈云生平政绩的传记性专馆。纪念馆有四个展厅,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着陈云的光辉一生,图文并茂的展览形式记录着陈云同志的生平事迹,大量手稿实物等珍贵史料真实还原了当年的革命历程
有哪些漂亮的摄影作品可以分享?
您好,很开心来回答这个问题。能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家乡的风采和样貌,心情很愉悦。我用图片代入的形式带大家走进我那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走近村道口,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满了一地的金子。沉甸甸的稻惠压得稻杆都弯了腰,一阵风吹来,掀起层层稻浪。孩提时,一到农忙季节,我们帮着大人们割水稻、拾稻穗、踩谷桩,更多的时间是在稻田边的小水沟捉鱼虾。旁边看似站着一个纯朴的农民伯伯。其实这是农民为了阻止山里的野兽破坏稻田,偷食稻谷,而筑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假人,这样野兽就吓跑了。是不是很佩服农民伯伯闪光的智慧?
沿着弯弯的小路,路边零星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小野花。跟随脚步来到村里,一栋栋用木头和泥土垒起的瓦房,粗糙的土坯,弯弯的窗棂,高高的门坎,令我拾起孩童时的真率与牵挂,记忆乡亲的质朴与真实。见证我家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承载了和寄托着大家对旧时光的怀念。老宅前面晒着一筐筐红彤彤的辣椒,因为地处丘陵地带,大山深处,气候潮湿,人们平时炒菜做饭会放点辣椒,祛除身上的湿气。不远处几只可爱的大白鹅伸着脖子,身子胖乎乎的,“嘎嘎嘎”地叫嚷,大摇大摆地走着,并不惊走。
沿着老宅,走到后面的小山坡上,种着一大片杨梅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每到初夏,杨梅成熟了。熟透的杨梅是深红色的,肉也变得软软的,吃起来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甜甜的带有一点点酸味。这些杨梅树几十年了,也不知道是村民种的还是自己长出来的。
以上以图片记忆的东西简单跟大家分享了小山村的样貌,大山里还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景色,希望还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在考古过程中发生哪些难以解释的事情?
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导致了墓葬之中奇珍异宝无数,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被亮瞎双眼,不过有几件器物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引起无限遐想的。
王莽时期的“游标卡尺”。
这件青铜卡尺出土于1992年,当时考古人员在扬州附近发掘了一座东汉砖室墓,在里面发现了这件逆天之物。它除了精度上和现代的游标卡尺有差距外,结构上并无分别。我们很难想象,这种测量工具会出现在那个年代,要知道,西方发明游标卡尺,已经是王莽之后1600年的事了!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根据史料记载,这种铜卡尺在王莽时代是曾批量存在的,也就是说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应用,很可能是政府行为。
网络流传王莽是穿越人士,这件青铜卡尺被认为是主要证据之一。
明朝的“扯淡碑”。
这块神奇的碑刻现存河南淇县摘心台公园,内容更是让人遐想无限。 “扯淡碑”碑首上面“再不来了”四个大字"4字,中间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这样的形制和碑文内容,在历史上绝对是独树一帜。
碑的正面还有“翁燕人水木氏明末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以及“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等文字,大概意思是:我是燕地的人,姓名中有水和木两个字(后来有很多解释),明朝末年到云梦山修道成仙,事迹已载入史册就不再多说了。我从来不说自己的年龄,也没人知道我活了多久,但有人说我活了144岁,我也最终承认了,如今我四大皆空每天琴棋书画相伴,在已经生病的情况下,立下了这块碑。
碑的后面也有两行字: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这块扯淡碑让人疑窦丛生:自称泰极仙翁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说“再不来了”?什么事让他感觉是“扯淡”?
说实话,这种语气真的像一个穿越者从现代回到了明朝,活了好长时间发现一事无成,觉得穿越也是扯淡的事儿,以后再也不这么干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织锦。
这件东西更是厉害了!它被发现于1995年10月,考古人员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两人合葬墓里。这块织锦长18.5厘米,宽12.5厘米,色彩斑斓,纹饰奇特,尤其是其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寓意神奇,马上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五星在中国古代分别指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也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五大行星的天空大聚会,被认为是天大的吉兆,也意味着盛世的来临。
根据史料记载,在刘邦攻入秦地咸阳的第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也确实出现过一次五星聚会天象,这被认为是大汉将兴的征兆。 有科学家推算,下一次出现五星聚会天象,在2040年9月9日。真是好期待啊!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华山哪条线路风景最好?
华山有多条登山线路,每条线路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和特点。以下是一些较为受欢迎的线路,供您参考:
1. 东峰线路(金锁关路线):这条线路是最短的路线,从东峰索道上山,步行约1个小时即可到达华山东峰。途中可以观赏到陡峭的悬崖峭壁、千年古树等景点。
2. 南峰线路(六合门线路):这是最繁华的登山线路,经过六合门、白鹿洞、凤凰古关等景点。途中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山峰和悬崖景象。
3. 西峰线路(南峰索道线路):这条线路可以选择乘坐索道或徒步。途中可以观赏到峭壁、岩洞和瀑布等壮丽景色。
4. 北峰线路(玉女峰线路):这是最长的线路,途经玉女峰、莲花峰等景点。需要较好的体力和时间来完成,但可以欣赏到广阔的山野景色和远处的群山。
以上线路各有各的特色和风景,最佳线路取决于您的兴趣和身体条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时间来选择适合的线路,或者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实际情况咨询当地导游或相关景区工作人员,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无论选择哪条线路,华山的壮丽景色都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四大古城指哪些地方?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自然有着众多的古城,比如知名度较高的有:
第一,湖南凤凰古城,凤凰古城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有着“中国最美小城”的美誉,城里有28个民族的居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的聚集区。第二,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有“东方瑞士”之称,这里还有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文化活动,是具有特色风格的古城之一。第三,浙江乌镇,乌镇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风貌和格局。第四,山西的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的四座完好古城之一,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深宅灰墙和淳朴的民风。第五,苏州的同里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描述的就是同里古镇,它有着“东方小威尼斯”之称。第六,广西黄桃古镇,这座位于广西贺州的千年古镇,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是广西的热门旅游景点之一。黄桃古镇素有“梦境家园”的美誉。第七,四川的丹巴藏寨。丹巴藏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它集雪山,森林,温泉,草地为一体,有天然盆景的美誉。第八,南浔古镇。南浔古镇与其他小镇不同,它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和魅力,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的美誉。第九,青岩古镇。青岩古镇是一个被遗忘的美丽古镇,这里的墙,都是由石头堆积而成的,青苍苍的一片,形成当地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走在纵横交错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第十,敦煌古镇,这里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遍地都是文物遗迹和巧夺天工的石窟艺术。行走在这苍茫的古道,仿佛还能听到驼铃和历史的回声。但称得上“四大古城”的只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的四川阆中古城,“商道先驱,文明古里”的山西平遥古城,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安徽徽州古城
“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云南丽江古城。
四座古城,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是汉族文化的重要遗产!
1,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走进城门,仿佛穿越了时空,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古城内街道、铺面、镖局、县衙仍保留明清时期的样子,交通纵横交错,现存有六座城门、四座角楼、72座敌楼。
古城内,现在还居住着约4.2万城市居民,远远看上去,整个古城气势十分宏伟,而又非常壮观,堪称中国明清时期汉民族地区县城的活化石。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中轴线,平遥古城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神奇之处便是路路相通,四通八达,走在古城的街上,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清朝一般,一眼千年,那感觉太奇妙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如今,这里已经成了闻名世界的旅游景区,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如果有机会,您不妨也去看一看。
古城看点(平遥县衙,日升昌票号、孔庙、清虚观,平遥城墙,翁城,镇国寺,明清一条街等)2,阆中古城阆中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这里素来就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称。这座古城历史悠久,建筑风格是唐宋的格局,是清明的风貌,这里山水相依,天地融合,唐代诗人杜甫曾感叹道“阆州城南天下稀”,咏叹这里的美景,美食与人文地理。这里是中国春节的发源地,是张飞的驻地,这里是清朝初期四川的省会,地处四川盆地北园,位于嘉陵江中上游,青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四方,历史源源流长。
在飞机上俯瞰,阆中古城是一个优美的太极图形,所以阆中拥有“中国第一风水古城”的美称,阆中历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的痕迹,传闻“华胥生伏羲于此”,夏商开始,各朝各代对此均有记录,最有名的是三国时期张飞曾任太守,镇守此地七年之久。阆中古城一眼惊艳,闲步于小巷踏上古朴的青石板,脱离城市的繁荣与喧嚣,感受古城千年的历史文化。
古城看点(五龙庙,汉桓候祠,川北道贡院,锦屏山,滕王阁,张飞庙,永安寺,雷神洞摩崖造像,华光楼等)3,安徽徽州古城徽州古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它是国家5A级景区,占地总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徵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皱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古城看点(微园,徽州三绝之牌坊,古民居和祠堂,渔梁古坝,斗山街等)4,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 300多座古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充分利用城内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堂洗菜,下流飘逸,是那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
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力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六条五彩花石街道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富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古城看点(木府,四方街,万古楼,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普济寺,古桥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最有名的四大古城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大家也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古城,欢迎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在路上,我是李梓琪,关注我,带您感受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