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军刀,如何看待美国试图将退出中导条约的责任推卸给俄罗斯?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退群成瘾,这回终于轮到已签署了30年的《中导条约》了!
(图:签署中导条约的里根和戈尔巴乔夫)
一、中导条约大致的内容及作用。
由美国和前苏联在1987年12月8日签署的《中导条约》,全称为《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前苏联和美国不允许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及弹道导弹。 该条约标志着冷战时期一大转折点,笼罩在人类文明头上的核毁灭阴霾开始消散,成为冷战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础性条约。
(图:俄罗斯导弹发射。)
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导条约,整个欧洲都将覆盖在前苏联及继任者俄罗斯的陆基中程运载武器打击范围内。
二、美俄两个缔约国都有能力发展中程导弹。
该条约经过冷战风云及美国一超独大的30年风风雨雨,实际上差不多就剩下纸面上的约束力。多年之后除了欧洲各国额手称庆外,美俄两个缔约国都具备发展中程陆基导弹的能力。
例如俄制伊斯坎德尔K导弹,标准射程490公里,正好处在中导条约限制射程边缘,稍加增程处理就是一枚标准的中程导弹。而美国不乏舰载机载中程弹,著名的战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2500公里,进行陆基化技术上完全可行;美国原侏儒导弹发动机或商业运载火箭技术,稍加改造就是一款成型的中程导弹。
(图:美制侏儒导弹牵引车)
第三、特朗普废除中导条约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A、战略吓阻俄罗斯
美国因为国力军力衰退,接连在乌东、中东受挫于俄罗斯,且深陷阿富汗、伊拉克泥潭,在叙利亚战场更是回天乏术,其扶持的傀儡代理人几乎完败于俄伊叙联军。叙利亚血肉磨坊的残酷性吓破了美军的狗胆,绝对不敢跟俄伊正面相碰。因此美国只能无奈地从战略上出招,在经济打压俄伊的同时,利用自己财大气粗逼迫俄罗斯进行军备竞赛,试图吓阻后者服软让步。
B、要挟讹诈欧洲各国
(图:威胁讹诈无非为了利益。)
特朗普政府废除中导条约,相当于直接撤去了欧洲的保护伞,使北约欧洲盟友们直接面临俄罗斯中程导弹及核攻击的威胁。在钢铝贸易、农产品准入谈判、制裁伊朗等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美国与欧盟几乎撕破脸皮。特朗普政府正是想利用退出中导条约威胁、讹诈欧洲各国,使它们迎合美国的单边主义,在博弈过程中妥协。
C、甩锅中国,想拉人趟浑水
美国似乎认为,过气的中导条约等于自捆手脚,结果让中程导弹技术突飞猛进的中国占了大便宜。中国的陆基导弹射程优于美国战斧巡航弹或舰载机+导弹的射程,所以美军舰机无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攻击中国陆地目标。美军将中国这一战术命名为‘’区域拒止‘’,这使得美军用得惯熟的航母战斗群几乎没了用武之地。
(图:美国航母战斗群)
然而中国却不愿背这样的黑锅:任凭美国航母舰队跑到家门口耀武扬威,而中国连反制威慑的武器都没有,不是典型的有国无防吗?美国过于依重航母,在不对称战争思路上跑偏了;美国想要大老远跑到中国邻近海域进行武力胁迫,处理大国关系的霸权思维也跑偏了。
D、当退群成为一种国家习惯
特朗普上台之后实行保守主义、单边主义,陆续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伊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组织等等一系列协定或结构,退群成瘾,逃避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当退群成为一种国家习惯,特朗普政府再宣布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其实并不让人惊讶。 当然,高智商的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明白——此举再次透支了美国的国家信誉和未来。
E、为美军工利益集团开出军火订单期票
(图:导弹的利润甚于步枪)
美国军工利益集团是共和党及特朗普的重要竞选助力,特朗普执政后投桃报李,开出一连串空头支票:组建空天军,更新换代核武库等等。如今在中程导弹方面自我松绑,等于又替幕后金主开出一张军火订单的期票。
第四、美国执意退出中导条约,为何却把废约责任推卸给俄罗斯?
A、虽然做的是坏事,却仍要厚颜无耻爬上道义的制高点标榜政治正确,这是美国一贯传统。
B、在伊斯坎德尔k导弹射程问题方面,俄罗斯确实被美国抓住了把柄,给了特朗普借题发挥的理由。
C、嫁祸抹黑俄罗斯,能够撇清特朗普暗通俄罗斯的嫌疑,减少‘’通俄门‘’的负面效应。
D、美国选民普遍具有反俄仇俄情结,在美中期选举大幕开启时打出对俄强硬这张牌,可以煽动保守主义情绪,稳固底层白人选民基本盘。
(图:选情不利?掐俄罗斯)
第五、即使废除中导条约,也并不意味着战争迫在眉睫。
中导条约废除之后,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发展中程导弹武器。不少网友为此大惊失色,好像战争一触即发,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很简单的道理:美国装备中程导弹未见得能打胜,少了中程导弹也未见得就一定战败。比方说美国想打某国,根本不需要在周边邻国部署中程导弹,美军的远程导弹同样可以攻击陆地目标。
对中国而言,应对有中导条约约束美国,我们应当未雨绸缪;没有了中导条约,我们更应当枕戈待旦。只有具备有效反击的能力与手段,才能有效制止对方挺而走险。
保持从容淡定,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不随美国的脚步起舞,是中国现阶段应当秉持的策略。
侏儒的种族特性?
显然是有好处,别的种族练工程,到冲450的最后几点都是做军刀,那个是绿点,全看人品,但是如果你是侏儒,到450还是红点。也就是说侏儒冲工程,做的东西变色比别的种族晚15点。可以省很多钱。
有什么二战趣闻?
最近我迷上这种澳洲饼干
好吃又管饱 而且还便宜
后来查了下这种饼干的名字
ANZAC Biscuit
中文就是:澳新军团饼
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
这饼干关乎军团什么事呢?
调查后发现,
原来这种饼干的前身
是一战时澳新军团的干粮
易储存 且保存时间长
等等?
澳新军团在世界大战时做过什么大事吗?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一探究竟!
细查之下,发现这支袋鼠羊驼联合军
因为年少轻狂被深深坑过
还和日本银发生了很多不可描述的事情!
由于澳洲与英国有着分不清的血缘关系,
而且基于万年跟班的人设。
一战时的1914年,
英国对德宣战后澳洲就积极的加入到大战中。
1915年初第一师第十一营官兵在开罗城外的大金字塔前拍摄的合影,密集恐惧症患者略过。
那个时候全国的适龄年轻人热情高涨,
都踊跃报名参军,募兵站几乎天天爆满,
报名的队伍甚至都排到了大街上。
毕竟他们的都是英国人的后代,
为了自己国王和帝国,
那些报名的澳洲年轻人觉得
自己应该责无旁贷地做出贡献。
此外,还可以借机去海外开阔眼界。
保卫Mother land 成为当时的进军口号!
就这样,
第一批参军的两万人兴高采烈地舍家撇业,
加入了澳大利亚远征军。
而等待他们的,则是血与火的考验。
这支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
即澳新军团,英文缩写为ANZAC。
澳新军团官兵的特点就是
都戴着别致的宽边军帽。
这批小鲜肉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友军的广大关注。
但是结果呢?
澳新军团在一战中经历了前所未料的伤痛。
先被英国人坑着当先锋(炮灰)
跟着一群大哥去揍土耳其
结果导航失误登错地方
导致最后挂了8千多人 。
讽刺的是,
这一天现在还成了澳洲的公共假日。
ANZAC Day(4月25号)
接着陷入一战漩涡不断发兵支援 。
当时整个澳大利亚就400多万人。
其中有33万多人被派去海外参战,
死了6万多人,伤了13万多人 。
伤亡比例高达65%,可谓异常惨重!
现在在澳洲各个小村镇里头
都能看到不少澳新军团纪念雕塑。
所谓乱世出英雄 ,
一个小胡子墨尔本人在一战期间
以出色的步兵战术帮助协约国拿下几场胜利。
他更是公认的20世纪澳洲最伟大的几个人之一。
他的名字就叫
约翰·莫纳什 (John Monash)
对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
澳洲八大之一的莫纳什的大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不过……
他本人其实毕业于墨尔本大学,
这就有点尴尬了。
所有在澳洲的人肯定都见过他的照片,
因为他长这样(下图)。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反正我喜欢。
每当看到他的这副画像,
总能激起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一战之后,
澳洲政府开始安置退伍复员军人,
整个战后安置费用高达2亿3800万磅。
而且联邦和州政府还兴办了
一些基础设施工程用以
为复原军人提供就业机会,
比如维多利亚州著名的大洋路
就是这类工程中的一个。
原本德国占领的新几内亚
在一战后也成为了澳洲管辖的地盘。
就是这个地盘,
成为二战时的日本军的噩梦地之一。
在这里,澳洲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巴布亚新几内亚岛,这是一个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面,面积为78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巨大的岛屿,面积几乎相当于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面积总和。
日本海军军令部曾经有过一个占领澳大利亚北部的计划,后来出于“隔断美澳”的进攻和防守方针,计划控制新几内亚岛。占领了这个地方就能对北澳大利亚施加压力。此后便有了日本人不愿回忆的新几内亚战役。
在战役爆发前,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在东南亚一开始是所向披靡,穿越马来半岛攻下新加坡,俘虏了不少盟军士兵,其中就有被派往东南亚协同英军作战的一万多澳大利亚士兵,然后这些士兵大多数都被日军所俘虏,最终绝大多数都被屠杀。
资料图:澳洲士兵被日军残杀
日军根本没把澳大利亚当回事,
先轰炸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
并发兵新几内亚,
准备拿那里当跳板,
企图隔断美澳,继而攻占澳洲。
日本空袭达尔文是历史上外国军队对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袭击,也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这给澳大利亚人民带来了心理上的打击。
数周之后,
澳大利亚对日本的敌对情绪
开始蔓延……
我在这安静的放羊喝酒,
你居然敢来怼我?
澳洲人怒了,
号召年轻力壮的aussie入伍,
祖国需要你们
我们要和日本人干一场!
中东战场的部分澳洲军队也在回防,
澳洲瞬间暴兵。
澳洲年轻人的威力,我们是很了解的。
怒火中烧的澳洲年轻人
领着美国入的装备就往岛上蹦。
开始各种放炮,各种炸!
以残暴、凶狠著称的日本军,
深不知自己即将
经历了一场生不如死的考验 。
澳洲年轻人找到了发泄青春的方式
左手右手,一个手榴弹
右手左手,扔炸弹重播
科科达小道战役
1942年7月至11月,13000多日军在新几内亚的北海岸登陆,然后以 6000人的兵力徒步沿着崎岖的近二百公里长的科科达小道翻越高达两千多米的群山远攻南海岸的莫斯比港。日军企图重演穿越马来半岛攻下新加坡的战局,但这次遇到了澳大利亚军队的顽强抵抗。
双方在丛林中相遇,瞬间开战!面对以拼命闻名的日军,澳洲士兵也不甘示弱。在这里,投降就等于被杀,就算看到对方受伤的士兵也要补上一刀,避免被对方偷袭。这场战役被称为死亡山谷中的屠杀。相比之下,欧洲战场简直就是“绅士的战争”,因为放下武器的士兵还有可能保命。
最终日军没能得逞,只得撤退。
整个新几内亚战役日军到底有多惨呢?
日军先后向新几内亚战场
倾注了20万左右的兵力,
到战后活着回到日本本土的不到一万八千人,
90% 以上的人挂在了那儿。
当时澳洲军队用着美国大哥的坦克大炮
将日军一直打压在地洞里,
炸完这里炸那里,到处占地。
你可以想象几个没有装备的王者玩家,
只剩高地,被神装的黄金玩家吊打的景象。
当时美军对皇军还有点顾虑,
但土澳这群乡下人
可不管你是皇军帝军,
正面刚上!日军被打懵了。
由于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
日军在地洞里见不得风也无法晒太阳,
伤兵会慢慢感染烂死。
由于无法进行给养补充,
日本兵甚至吃同伴的尸首 。
日本第18军司令部
曾经向岛上的日军战士发布
“禁止食用战友尸体,违者严惩”的布告。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可以说,日本军在其他国家犯下的罪,
狠狠应验在自己军队的身上。
日军十八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向澳大利亚第六师师长罗伯逊少将投降
日军在新几内亚浪荡了两年,
损失了90% 多的军力,
二十多万日军
至今还有十五六万连尸首都找不到,
那场战役绝对是现在那些
日本二次元少男少女难以想象的。
澳洲人以暴制暴的态度
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刚性。
那场战役后幸存的日本人
都不愿再回忆起那地狱般的经历。
不过对于澳洲人来说
这段历史成了炫耀的资本,
有关新几内亚战役的资料被完好保存。
看来再强的皇军,遇到澳洲这群不讲理的乡下人,也要跪。
无知只是因年少,打人还看今朝。
日本为什么一定要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开战之前,当时日本以近卫文麿为首相的内阁,一看到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干脆来个总辞职。近卫内阁总辞职后,除了东条英机谁也不愿意出来组阁,甚至连外相这个职务,一时也不容易找到人。为什么?傻子都知道,跟美国开战,纯属找死,既然是找死行为,那么谁愿意承担责任。可太平洋战争还是发生了,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日本要是不和英美等国开战,它已经没什么事可干了。对于军国主义来讲,不打仗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有人说,日本解决事情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战争,至于怎么结束战争,它从来不会去想。什么人不去想?少壮派,代表人物是一些佐级的参谋们。这些参谋最擅长的就是“下克上”。昭和参谋“下克上”的事件最出名的几个:九一八事变,两次诺门坎事件,七七事变,入驻法属印度支那。这些事件,每一个都是日本的催命符,每一个都是参谋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任意妄为的结果。入驻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是对美开战的催命符。前面的两次诺门坎事件,尤其是第二次日本失败后,关东军受不了屈辱,正打算再次调集重兵大规模开战的时候,要不是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被德国在后面狠狠地捅了一刀,估计日苏战争早就发生了。那么日本政府为什么阻止不了这些参谋,这个一会会说到的。
日本的参谋被称为精英中的精英。以陆军为例,二战时期,日本的参谋全部毕业于陆军大学校。从陆军大学校建校到1945年的60年间只有3000左右的毕业生,平均每年不到60个人,早年只有十几个,所以几乎每一名参谋都会成为将军。毕竟,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成绩在前20%的人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二战日本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中,绝大部分都是参谋出身。“上等兵”东条英机是参谋出身,他爹东条英教也是参谋出身,而且东条英教是陆军大学校第一期的第一名。
陆军大学校前几名的毕业生,都会得到天皇御赐的军刀。而且日军参谋还有一个标志性的身份的象征,即参谋绶带。虽然日本海军培养参谋比日本陆军要晚一些,但是都是一个德行。
日本的参谋为什么能够左右战争?是因为日本的参谋不受他所在单位领导的领导。联队的参谋归师团的参谋管,师团的参谋归军参谋管,军参谋归方面军参谋管,方面军参谋归大本营的参谋管。作为关东军少佐作战参谋的辻政信,他可以直接向诺门坎战役主力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下命令。辻政信甚至会指着联队长的鼻子破口大骂,你去自杀吧!
另外,二战时包括二战之前(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军队有一个极其变态的三个“二元化”,政治和军事二元化,军政和军令二元化,海军和陆军二元化。也就是说,政府管不了军队,军队归天皇统帅,政府只负责征兵和给军人发工资,至于军队在干什么?怎么作战和用兵?政府管不了。还有海军和陆军出了名的不和,双方用70%的精力内杠,用30%的精力对付敌人,甚至陆军想要自己建航母,海军想要自己造坦克。陆军的参谋本部,海军的军令部,光看这两个名字,就能够说明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有多么的不和,都是参谋组成的部门,一个叫参谋本部,一个叫军令部,谁也不服谁,名字都不可以一样。
天皇通过什么指挥日本军队,陆军通过参谋本部,海军通过军令部,参谋本部和军令部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就是那些所谓日本最精英的一群“参谋”,这些参谋们和其他的国家完全不一样,权利很大,也就是这些参谋可以指挥师团长,联队长,大队长等等。而这些参谋最擅长的就是“下克上”。当然,日本的军国主义取得国家政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杀人杀来的。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下级军官杀首相都杀习惯了。比如滨口雄幸、犬养毅,到最后发展成“二二六事件”。这次事件虽然没有杀了内阁总理大臣冈田启介,但是冈田启介的秘书兼妹夫松尾传藏因为长相相似被误杀,还有内大臣斋藤实(中了47枪)、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被打成马蜂窝)、财政(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左右乱捅而死)。唯一活下来的侍从长铃木贯太郎,挨了三枪(日本手枪杀伤力可叹)后,被他的老婆鹰子夫人拦下保住一命。鹰子夫人为什么能拦下发了疯的少壮派军人,不是因为她是著名的教育家,而是因为她是昭和天皇的奶妈子。虽然“二二六事件”在日本天皇的愤怒下被镇压了下去,但给人的感觉是,谁敢得罪这些疯子,一不留神命没了。所以政府对于军人的疯狂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九一八事变”是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下克上”的杰作。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的小泽征尔,他后面那两个字“征”就是板垣征四郎的“征”,“尔”就是石原莞尔的“尔”。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如此的出名,导致了参谋们更加疯狂。“两次诺门坎事件”是辻政信“下克上”的杰作。这个辻政信是二战日本最著名的一个灾星、搅屎棍,到哪哪倒霉。狂妄、冷酷、精力旺盛、好大喜功、志大才疏,连假传天皇命令的事都敢干。配合他的是板垣征四郎。时任陆军大臣的板垣征次郎有一句名言:只是一个师团的话,就不要那么烦了,让关东军去吧。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曾被很多人引用来证明日本人对于战争的态度。一个个参谋因为“下克上”功成名就,没有功成名就的肯定会沿着这条捷径继续走下去。以至于到了“七七事变”的时候,连以“下克上”的鼻祖闻名的石原莞尔都阻止不了他的后辈们了。这些“下克上”的人才,石原莞尔算上一个冷静的,“七七事变”和对美开战,他是激进的反对派。战后他没有被列入战犯,就是因为他反对对美开战。挑起入驻法属支那“下克上”的参谋是佐藤贤了。这个让议员(他曾经的老师)闭嘴的家伙,是和辻政信一样的恐怖参谋。他的“下克上”进驻越南,使日本陷入了对美开战的深渊。
在此之前,罗斯福为了稳住日本人,曾出卖过中国的利益。罗斯福跟日本人提出了:只要你不继续扩大战争,只要你在亚洲老实地保持现状,美国可以承认日本在中国的所有即得利益,包括承认日本扶持溥仪的那个伪“满洲国”和汪精卫的那个伪“国民政府”。那时除了不正常的国家,好像只有苏联承认过伪满洲国。
对于美国人奉献的橄榄枝,日本高层非常地欣喜。只是在德国、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和一群参谋的鼓捣下,不得已被迫流产。而直接造成入驻法属支那事件的人是佐藤贤了。他在得到法国维希政府的同意下,不知怎么想的还要强行入驻,不光强占了越南,还和法军产生了小规模冲突,这是公开违反国际公约的。法国人受德国人的气,是能够忍住的,可是受了一群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鬼子的气,高傲的法兰西民族是不能够忍受的。
入驻法属支那过程中,辻政信又跳了出来,当近卫文磨打算出访美国继续谈判之际,辻政信公开叫嚣,如果首相敢去,我会炸死他。法属支那为什么是美国人的底线,因为占领了这里,向西可以切断最后一条援助中国的通道印缅公路,向南可以占领亚洲最大的油田荷属印度尼西亚,一个是亚洲最大的市场,一个是亚洲最大的战略资源地,美国人不可能让给日本人。于是,入驻法属支那,导致美国全面中止对日本石油出口并冻结日本在美资产。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便产生了。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和海军军令总长永野修身去见了日本天皇。天皇:一旦日美开战,陆军需要多长时间?杉山元:三个月。天皇:在中国事变开始的时候,你是陆军大臣吧,当时你说三个月,现在四年了。杉山元:中国地方太大,所以没有办法。天皇:如果说中国地方大,那么太平洋不是更大吗?杉山元无语。永野修身说,现在的情况是动手术还是不动手术的问题,不动手术肯定死,动手术的话,可能还有救,这时还是希望外交努力的。总之,发动太平洋战争是日本的军政和军令两个系统都同意的,天皇也是同意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有趣的事,就是陆军和海军不反对开战的因素中,有一个是:双方都怕双方称呼对方为胆小鬼。魔兽世界wlk工程如何练级?
工程穷三代,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是修仙玩家,可以考虑去北风苔原和K3这两个地图,打小机器人,杀了之后对尸体使用采集技能,可以从尸体上采集到不少工程所需材料,节省一大笔开支。
375 – 380: 超载电容器,用钴锭和土之结晶来制作超载电容器。
380 – 385: 锤头锄,将钴锭转换为锤头锄。
385 – 390: 爆炸诱饵,使用敏锐爆炸触发器和霜纹布制作爆炸诱饵。
390 – 400: 霜钢管,将钴锭和水之结晶混合制成霜钢管。
400 – 405:钻石折射瞄准镜,使用钴螺丝和霜钢管制作钻石折射瞄准镜。
405 – 410: 一箱炸弹,结合敏锐爆炸触发器和萨隆邪铁锭,制作一盒炸弹。
410 – 415: 猛犸狩猎枪弹,结合敏锐爆炸触发器和萨隆邪铁锭,制作猛犸狩猎枪弹。
415 – 425: 萨隆邪铁箭头将萨隆邪铁锭转换为萨隆邪铁箭头。
425 – 430: 机械雪地护目镜,结合萨隆邪铁锭,北地皮和永恒暗影,制作机械化雪地护目镜。
430 – 435: 噪声机,使用钴螺丝,霜钢管和超载电容器制造噪声机。
435 – 448: 侏儒军刀
剩下两点可以做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