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三国志英杰传宝物,三国类的游戏?
完成任务不容易,大家给个赞吧QAQ
战略类的话个人比较推荐三国志系列吧,三国志11算是系列里最经典最好玩的了
易上手,游戏性强不得不说,容易上手是一个游戏长盛不衰的因素之一!玩家几乎可以掌控任何元素!通过计算,可以实现伤害的最小化,这个特点也让大神们追求极致的玩法。禁手,无伤等等,这是三国志12,信长13 14所不能提供的。玩法多样!弩兵流的大范围打击、骑兵流的高伤害、火火火的霸气侧漏,等等风格,总有一款适合大家。
武将头像都都非常精致好看,虽然日本做的游戏但是很有中国风啊
小霸王孙策:一身是胆赵子云:百骑劫营甘兴霸:马超:郭嘉:其实吕玲绮也很帅的!诸葛亮大小乔祝融甄宓貂蝉谁是NO1?
当然是菩提老祖了,这简直是一定的!
他收了个猴子徒弟,然后他的徒弟去闹天庭,没人敢管,反而得了个齐天大圣做,然后徒弟不满意,小事挑刺又闹,最后闹到了西天当了佛.
为啥屡闹天宫,都是派一些打不过他,或者实力跟他相当的人来捉拿? 而取经路上的很多妖怪就无此待遇?
为啥老君那么厉害,却不知道八卦炉里炼不死猴子?
为啥佛祖第一次见猴子时要很隐晦的说一句我知你本来面目?
为啥猴子就能那样的狂?根本不怕事情闹大?
为啥菩提老师要打猴头三下? 而且这样无厘头的哑谜被猜中后他会非常高兴? 为啥后来他又提醒猴子回老家,还跟他说“你此去,定生不良”?
菩提老师这个人其实可以好好研究研究,佛道他都懂,却在隐居,书里对他的描写要胜过其他所有厉害角色,他既然在隐居,为何要收猴子这样的弟子?? 教了厉害本事给猴子却又赶他走,还给猴子一个预言:“定生不良”. 如果我是猴子,下山摸摸脑瓜,唉,师傅批评的对,我下山后一定好好做猴,不敢再生造次。 但是猴子这样做了吗? 没有,为啥? 猴子懂得,如果他不去闹,那师傅的预言就失败了,这怎么行? 师傅完全可以说,你回去要安分守己,否则我就来捉你到九幽,但是师傅没有.
再结合猴子下山后近乎奇遇一般的经历,一个想法就是天庭和西天都不敢对猴子下重手,因为菩提老师是他们完全惹不起的人. 那么菩提老师到底想要什么呢?
看结果,猴子先去天庭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跳槽到了西天,天庭台面上不敢推辞但是实际上并不给猴子实际的东西. 而且还演戏把猴子推给了西天..如来最后倒是给了猴子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但是也夹了私活..
结论: 菩提想让自己徒弟在“世俗界” 谋得一定的地位,天庭有实力和菩提相当的元始天尊,所以没有让菩提如愿,并踢皮球给西天. 如来的做法明显就是毫无办法,但是又很乖巧的要了面子(安天大会)夹了私活(大乘佛教东行) 输了里子(让猴子当佛) 菩提厉害吧. 论实力应该和达成混元无极道果的元始天尊差不多。
腾王阁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
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高贵的宾客,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文坛领袖孟学士,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王将军的武库里,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新三国志英杰传17白楼门之战怎样击退吕布?
第15关:白门楼之战(固定出场为上场战役人员,连上一关) 单挑:刘备VS魏续(退)
刘备VS宋宪(退)
刘备VS侯成(退) 张飞VS高顺(死,得铜盔,直接杀死得精粮)
对话:关羽——张辽 曹操——张辽 曹操——陈宫 张飞——吕布 物品:干粮(魏续兵营) 正气丸(宋宪兵营)
精粮(侯成关隘) 山泉水(高顺鹿砦) 碧灵丹(张辽城池) 杜康酒(内城宝物库)
战场物品:精粮(击退张辽) 纶巾(击退陈宫得)
宝物:酒壶(右上角宝物库)
战利品:武力果、经验果、印绶 剧情要述:
1).两回合内魏续、宋宪、侯成未退,会触发吕布鞭打侯成事件,后面只要我军进入吕布内城,会触发盗戟事件,吕布攻击下降。
2).刘备触发三个单挑,走到里面城门口,城门会自动打开。不触发或缺少单挑则要等15回合城门才会自动打开。
3).踏上右上宝物库,则有藏霸带领5个贼兵出现。
4).击退貂蝉,吕布五围增加把他的武器偷了就没有吸血效果了了 好打很多了
道德经第27章?
“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说,善于连接之人,不会留下结节,故而别人无从可解。为什么呢?因为被连接的两个事物,浑然一体,合和如一,根本看不出哪里有结,敌人自然是无从下手了。
九连玉环一璞成 浑然无结安可解
古文不太好理解,这里做个释义。结”,是连接,结合。“纆”读作“莫mò”,是绳索,通常是两股。《说文》:“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博雅》:“绳索也。”《易经》:“系用徽纆。”《战国策》:“子纆牵长。注:索也。”“约”,是约束,捆绑。《说文》:“约,缠束也。”
于自然之道,植物有枝节,动物有关节,都是连接之处,也是最弱之处。宋朝张君房所作的《云笈七签》,其中有云,“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是说体察地,效法天,阴阳和合共生,如同瓜熟蒂落,饮啄各依其时,而瓜熟蒂落,则是瓜果成熟之后,便从果实与枝蔓相连的瓜蒂处脱落,因为结节是最错弱的。
于修身之道,四肢有关节,都是连接之处,也是最弱之处。人体之内,筋骨相连,股骨至刚,筋肉甚肉,筋肉带骨,故而可动,而股骨相连之处,却是脆弱之处,因此“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古代武术,讲求“快、准、狠”,以极快的速度(唯快不破,后发先至更妙,因为可以预判对方而保护自己)、极大的冲量(破坏之势力)、准确的定位(精准定位,以确保打击之效果),来攻击对方的软弱之处,除了心脑脏腑之外,就是关节了,特别是具有移动和攻击能力的膝关节,和具有攻击能力且极其灵活的肘关节和腕关节。因为在无力击碎四肢骨骼的前提下,四肢之中,膝关节是最脆弱的,腕关节和肘关节也是比较脆弱的。
于王者之道,人心最是易变难测,人心之间的连接,也是最弱之处。因此,《尚书·大禹谟》之中,大舜对大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说,人心最是变动不居,道心最是微妙难测,要把握其精华,抱朴守一,诚心居正,秉道不移,执其中庸,不失法度。
时势形权扣心结 岁岁年年山头易
因为王者之道,便是人心之道,君王与臣属乃至万民之间,事实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想成就大功,必须团结如一,群策群力。特别是君王与臣属之间的连接,微妙难测,最怕的,既是由于利益、私欲、尊严、情绪等因素,造成过节,形成心结,成为离心离德的先兆。这是对带头大哥的极度考验,不论是格局、心胸,还是定力、手腕,否则镇不住场子,必然被他人取代,是以王侯将相本无种,唯有德者居之。
俗话说“半部三国打天下”,一部《三国演义》,说尽了帝王治道的人间万象,再次聊举一例。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安重荣曾说:“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因此乱世之中,最为倚重的,就是武将。在军阀混战、武力为王的东汉末年,名将吕布便自然而然,成为万众瞩目、诸侯竞相争取的香饽饽,而究吕布一生,则是多次易主,更换自己的带头大哥。这每一次易主的背后,有客观上的时势需要,有利益需要,有别人的劝诱,而不可忽视的一条,或至为关键的一条,便是与前任带头大哥结下了难以缓解的心结。吕布背叛丁原,有董卓的得势、丁原的平凡、时势的左右、赤兔马的诱惑,深藏心底的是身为世之英杰却功业不建、寄人篱下而为异性人之子的耻辱和愤激;吕布刺杀董卓,有王允的设计、董卓的不得民心、貂蝉的诱惑和离间,更有对董卓夺妻之恨、掷戟怒骂的怨恨;吕布袭取徐州,有陈宫劝诱、岳父相激的助推,更有对环眼张飞时时刻刻冷嘲热讽、“三姓家奴”呼来喝去、屡次始终辱骂蔑视的极度耻辱。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董卓的失策,在于身思君王大位,却是色字当头,夺人所爱,浑浑噩噩,全然分不清江山和美人,到底孰轻孰重,不知不觉被人设计陷害,为了区区一名美女,却失去心腹爱将的终成乃至生出怨恨,以致祸乱潜生,却不自知,更兼不听女婿李儒的劝诫,摇摆不定,终至败亡,实属必然。
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力取,好利而失人心,后者以道取,轻利而得人心。这便是境界的差异。世人判断个人是否成功,常常以功业大小来对比,殊不知,项羽与刘邦一样,都是极其成功的。为什么呢?成功与否,不在别人的言语之中,而在于自心的感悟,正所谓“春来鸭戏,冷暖自知”,只要把自己的成就,与自己最初的理想比起来,就知道是否成功了,因此孔子在评价伯夷、叔齐时,认为他们都是“古之贤人”,“求人而得仁,又何怨”?项羽和刘邦在争天下,实际是在争民心。汉高祖的高明之处,在于明白王者之道,知道自己的要什么,不要什么,有了江山社稷,天下的土地城池宝货美女,都是自己的,又何必要争一时一事的得失呢?因此打下的城池,掠夺的宝物,都可以送给下属,这样追随自己的人,便得到了实惠,便会归心。即便有了怨恨,嬉笑怒骂之间,也就予以化解,虽然平时行为举止并不端庄文雅,却是深得众心,更是从谏如流。韩信打着稳定东方的旗号,装模作样地派人来要“假齐王”,于是顺水推舟,也装模作样地封了他“真齐王”,不就是一只筋斗云还没练到家的猴子吗,难道还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天下初定,群臣苍蝇逐臭一般,盼着功名利禄,高官显爵,没关系,装模作样地封了最讨厌的雍齿,忠臣也就安心做事了。为了自己的天下,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呢?不能割舍,如何获得呢?与此相反,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的楚霸王,有一桓范而不可用的曹爽,境界不知道要低了多少重。
佛家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因为,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内有因(内部矛盾统一体),外有缘(条件),方可结出果。比如种子的生命力是内因,土壤、温度、水分、空气等都是外缘,种子在条件合适时,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最后果实成熟,瓜熟蒂落。诚然,没有外缘,种子内部的矛盾统一体作为一种阴阳互生互动的动态平衡,就无法进行动态平衡的转移和分化,也就无法长成果蔬,结出果实。但是,无论外缘如何好,最后要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首先必须要有那个具备生命力的种子,有了这个内因,才有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各种可能。正如“无中生有”,是以“客观有”(客观有的极致,是存在道体)作为前提,隐性的“主观无”向显性的“主观有”的转化,例如隐性的气体的水蒸气,可以转化为液体的水和固体的冰块,究其根本,还是要有水分子这个基础组分的存在为前提。如果连水分子都没有,有如何产生冰和水呢?这不过是客观的有,经由感知能力有限的感知系统的处理,或显或隐而已,根本原理是物体是否处于人的感知系统的检测范围之内,是则“显”则“有”,不是则“隐”则“无”。
有人说“世事无常”,有人说“世事有常”,我要说“世事无常却有常”;有人说“一切都是偶然”,有人说“一切都是必然”,我要说“一切偶然却必然”。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盲人摸象,视角不同,都没有错,只不过全面不全面罢了。把内因和外缘认识全了,认识透了,洞察了其背后的规律,一切皆有常;把内因和外缘认不全,认不透,看不到背后的规律,一切皆无常。认为“一切皆有常”的,可能已经悟道;而认为“一切皆无常”的,很容易陷入迷信的误区。迷信便是迷惑盲从,不同于玄学,因为玄学是因为太抽象,一般人搞不懂,但是玄学并不等于错误,只不过是因为太抽象,以至于搞得大家搞不懂而已,而“搞不懂”并不是事物的错,而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太弱小了。除非证伪了,否则便可能是正确的。否认这一点,便是活脱脱的“无知者无畏”。
扫灭强秦万人敌 经书不修难悟道
项羽与刘邦的差异,首先在于最初的愿力。清末名将左宗棠,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洋务运动,被梁任公先赞为“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江苏无锡梅园,有他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可谓道尽人间智慧。项羽与刘邦,所发的愿力,是境界囧异的,这一点,在太史公的《史记》中,说得十分明白。项羽父亲项燕是被秦国杀死的,因此项羽从小心中便充满对秦国的仇恨,因此灭暴秦便是心中宏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带兵打仗,最好是万人敌的统帅。因此,项羽少年时,叔叔项梁先教他读书,读书好了,可以为王,他不愿意学;后来教他练剑,练好剑可以当武士,荆轲刺秦王,项羽不愿学;后来教兵法,项羽很开心,因为可以带兵打仗,作万人敌的统帅,因此学起来很用心,但后来学了个大概之后,却不肯深入研究,因为兵法背后的大道,是需要读书启智之后才可以悟到的。这就是项羽的最高理想,做一个万人敌的统帅,大败暴秦,从来也没有作帝王的美梦,所以项羽能做到楚霸王,已经达到甚至超越自己的人生理想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又何必要说什么“时不利兮骓不逝”呢?而出生卑微的刘邦,看到了秦始皇出巡时的盛大场面,喟然叹曰“大丈夫当如此矣”,他的人生志向,便从当个县吏、县丞之流的小吏,一下子提升到了成为一代帝王的地步,此后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作为帝王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以至于后来,终于当上了皇帝,而汉朝成为昙花一现之秦朝之后,真真正正的封建王朝,以至于在“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语飘落两千余年之后,今天的中华民族主体仍然骄傲地自称汉族。所以教育孩子,要多出去见见世面,开开视野,拓拓格局,不要自己不学习,也把孩子带得小家子气。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天下如此,治理公司,治理家庭,治理自己身体躯壳,治理自己的内心,都是一个道理。 “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说,就是团结众人,如同一人,实为一心,如此别人无隙可乘,无往而不胜,以致离间者无从入手。“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是苍蝇聪明,实在是“蛋”自己有问题,对于“蛋”来说,要做最完美的自己,让苍蝇无从入口。然而,人心易变,正如“蛋”圆易滚,关键是“蛋”要想办法让自己静定下来,是谓“蛋定”。吾曰蛋定,即非蛋定,是谓蛋定。文以载道,文字不过是为了表现道而采用的外在形式,关键是背后的道。因此这里要强调:吾说蛋定,即非蛋定,是谓蛋定。博君一笑,然道在其中,妙在其中矣。
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封建历史;封建的文化,集中表现在宫廷;宫廷文化,集中表现在后宫。因此,宫廷剧如漫天繁花,飘满中华大地,是文化使然,值得玩味。《甄嬛传》曾经红遍祖国大地,那里面,皇帝设宴,准格尔的摩格,给皇帝送了一个宝贝,叫做九连玉环,环环相扣,浑然天成,除了摔碎是无解的。为何无解?是因为没有结节,无从可解。作为一个深厚机械加工背景的人,洒家猜想,它的加工,只不过是罕见的整块巨型玉璞,精雕细琢,嵌套着一体加工出七个玉环罢了,这与常规的先独立加工、再组装成套的常规加工工艺方案不同,因此玉工的视角、手艺可谓独辟蹊径,巧夺天工。究其本质,不过是一个金点子。而这里要说,之所以九连玉环无从可解,其原因就是没有可以入手的结节,这便是阻断了解开的根本门径,因此无路可通。
《孙子兵法》十三篇,最后一篇是《用间篇》,整整一篇写用间,可谓大有深意。为何可以用间?自然是有隙可乘,有机可乘,这个机会或者缝隙,就是闭合之關鑰,连接之纆约,如果没了關鑰或纆约,敌人也就无间可用,无计可施了,便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既是不能战胜对手,也可以打个平手了。所以说,作为领导者,邦国之君主,企业之总裁,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啊!
一观秦皇发鸿愿 终得天下在得心
道本自在,文以载道;若已悟道,文可无有。故吾有言:《经》说善闭,即非善闭,是谓善闭;《经》说善结,即非善结,是谓善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切尽在不言中,贻君一笑。
【文章均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
滕王阁全文及译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滕王阁序》注释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在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作“南昌故郡”。
故:以前的。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杰:俊杰,豪杰。灵: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