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景图钱塘春行宝箱,钱塘湖春行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行踪?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在初春时节游西湖的经历,出游的行踪为:从西湖白堤孤山寺北的贾亭出发,然后绕湖走,一直走到湖东的白沙堤为止。一路上写所见到的景象,把西湖初春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春望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的不同点?
不同:春望写的是国家的破碎。 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对春天的向往。
钱塘湖春行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
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最后两句就是你要的答案
钱塘湖春行写作地点?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的诗写字的地点在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
钱塘湖春行写作顺序?
钱塘湖春行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及近。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游行的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春水初涨,远望与岸齐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