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黄鹤楼,黄鹤楼李白诗真迹还在吗?
在。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以才名著称,好饮酒和赌博,与女性的艳情故事常为时论所薄。
早年为诗,情志浮艳。
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黄鹤楼》一诗,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李白写的有关于黄鹤楼的诗?
1. 有。2. 李白曾写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其中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3.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广泛流传于后世,其中不乏与名胜古迹相关的作品,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说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胜一筹?
谢谢邀请。
【01】两首诗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传说两首诗写作,崔颢的写在前面,李白这首写在后面,更有人说,李白当时登上黄鹤楼,本来想题诗,结果看到崔颢的这首诗,就再也不好意思写了,于是就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无奈。以至于李白后来被排挤出长安,游览金陵时写下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也被人认为是他想与崔颢的《黄鹤楼》比试而写下的。
【02】登临怀古的双璧如果说李白想写出与《黄鹤楼》一样的诗来,才肯罢休,倒也符合李白的性格。而这两首诗歌,虽然一个写的是黄鹤楼,一个写的是凤凰台,但仔细看似有相似之处:
同为怀古:黄鹤楼上乘黄鹤而去的古人,凤凰台上的凤凰已去。
韵律相似:楼-悠-洲-愁;流-丘-洲-愁。
语言天成,流畅自然,与两位诗人平常的语言积累和修为是分不开的。
所以又有人说:李白的这首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
【03】两首诗各自的特点《黄鹤楼》: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借传说落笔,仙人乘鹤,本就是虚无的传说,诗人却写成有那么一回事,而且黄鹤还一去不复返了,这其实也就是感怀岁月一直向前,以前的古人再也见不到了,这是人们登楼或者登山远眺常有的心情,感情又很真实。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这首诗诗中有画,达到了最高境界:近景、远景,楼里楼外,江边江际,一幅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的山水画。
《登金陵凤凰台》:一是充沛浑厚之气。全诗有一股浑厚博大之气,让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又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所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是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首诗对历史和自然的认识独到,历史他觉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在表现自然时,觉得自然力量雄大,时空也在变化,比如前面说到的青天外,白鹭洲句子。
其实就两首诗本身而言,他们在格律气势上不分上下的,在用韵上也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方面更是体现了大家的风范,潇洒清丽。
但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黄鹤楼》更胜《登金陵凤凰台》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一个先成,一个后作,加上人们的传说,觉得李白是在模仿崔颢的诗歌,自然就在心理上给了一个定论罢了。对于诗歌的欣赏,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呢。
喜欢读书,喜欢写文字,我是青鸾惊鸿,感恩每一次的不期而遇和喜欢。
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李白?
李白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有: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4、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5、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李白《江夏行》
6、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7、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李白《江上吟》
8、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李白《望黄鹤楼》
9、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10、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
李白黄鹤楼诗词文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推荐解析: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李白去了几次黄鹤楼?
一次
李白第一次登黄鹤楼是开元16年,也就是公元728年。
李白第一次登黄鹤楼,正值盛年,血气方刚,英俊倜傥。而他所处的时代,恰是大唐盛世,国运兴隆。他出长安,一路东南,来到了长江边的武昌。
彼时,黄鹤楼已负盛名,经过了盛世的重建。因此,太白步履轻盈,急匆匆地弃舟登岸,登临他心仪已久的江南名楼--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