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还有哪些东西可以酿酒?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白酒还能用土豆和水果作为酿酒原料。我国的一些传统酒类还能用杂粮作为酿酒原料。
白酒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
酿造期间,除了小麦,大米,玉米这些粮食能酿酒外,高粱,红薯,土豆,绿豆都谷物也能作为酿造原料。
啤酒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米酒米酒,酒酿又名醪糟,古人叫“醴”。是南方常见的传统地方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
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
伏特加酒用土豆酿造(Водка)是俄罗斯的传统酒精饮料;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因此,在各种调制鸡尾酒的基酒之中,伏特加酒是最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变通性的一种酒。
威士忌用大麦酿造(Whisky、Whiskey),是一种由大麦等谷物酿制,在橡木桶中陈酿多年后,调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馏酒。英国人称之为“生命之水”。按照产地可以分为: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类。
威士忌的酿制工艺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发芽、糖化、发酵、蒸馏、陈年、混配。白兰地用水果酿造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狭义上讲,是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白兰地是一种蒸馏酒,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叫葡萄白兰地,常讲的白兰地,都是指葡萄白兰地而言。以其他水果原料酿成白兰地,应加上水果的名称,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但它们的知名度远不如前者大。
提醒大家,适量饮酒,酗酒伤身。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
10.18
酿酒的正确方法和配方?
工具材料:
糯米、酒曲、微型酿酒器
操作方法
01
首先使用优质的糯米进行浸泡,大概时间泡一晚上就可以了。
02
将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笼里用小火进行蒸馏。
03
将蒸好的糯米进行冷却,也可以加冷的矿泉水,然后挖一个小窝用来放酒曲。
04
将放了酒曲的糯米放进瓷缸里用水封边进行发酵。
05
过一天后按酒与水1:2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加水。
06
放置3周左右就可以进行过滤,把发酵用的材料过滤掉。
07
把过滤后的酒放入微型酿酒器开到中火进行蒸馏,一会酒就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啦。
08
将酒从微型酿酒器里倒入酒缸里,封好口就可以饮用啦。
多种粮食酿酒方法?
一、粉碎:以前一般用石磨或者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标准的原料。
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比例进行人工翻拌均匀。由于天气的原因,所用的辅料量也不一样,夏季一般为25%的辅料,冬季为30%的辅料。
三、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翻拌均匀,堆积1小时左右,使粮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
四、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糊化1小时左右,使面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酿酒经验的朋友用手捻来感觉蒸煮程度即可。
五、冷散:将蒸好的面楂铲出甑锅放倒干净的地面上用木锹摊薄、匀,进行自然冷散,中途翻拌数次冷散,视温度达到夏季为20—22℃为宜,冬天为16—18℃为宜。
六、加曲、加水堆积:将冷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七、入窖发酵:古时一般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酒窖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窖一般埋在地下,酒窖口与地面平齐,酒窖之间的间距为10—20cm。入窖的酒醅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份含量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分在0.5—0.6。Be′之间。
八、出窖蒸酒:发酵好的酒醅可用长庆隆新推出的起窖机运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起窖速度快,省人力省时间,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接到30°左右。
自制酿酒的十大忌讳?
1.不能用生青、腐烂变质的葡萄酿酒,否则葡萄酒酸味重、口感差;
2、发酵过程产气,容器口不要密封,稍微遮盖即可;
3、发酵过程不能接触生水,以防感染杂菌,导致发酵失败;
4、葡萄需要捏碎后再装入容器,有利于有益物质的溶出;
5、整个过程不能接触铁质、铜质工具,会带来铁、铜破败病;
6、葡萄不要冲洗过分,发酵的动力来源于皮上的野生酵母;
7、整个过程避免阳光直射,温度在35度以内宜。
8、选材,选择合适的酿酒葡萄是成功开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专业的酿酒葡萄,当然如果我们自酿红酒只是因为个人爱好,因兴趣而为之,只求自娱自乐,那么对于选葡萄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了。
9、清洗 很多酿友在清洗葡萄的时候会用到洗涤剂进行清洗,误以为这样更容易去除葡萄表皮的农药成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葡萄在使用洗涤剂清洗过程中会损失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使得发酵自然启动变的困难。如果不是对化学农药十分忌讳的酿友,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洗涤剂对葡萄进行冲洗,改用清水侵泡20分针左右即可。
10.密封把控
自酿葡萄酒时要注意密封条件,在葡萄酒发酵的初期不需要完全密封,应该保证发酵气体的排出,发酵完成后,要保证完全的密封,并且密封条件越好,葡萄酒存放的时间就会越长。
古代酿酒的五个步骤?
首先,制作酿酒的酒曲用嫩玉米浆,野菊花,麦麸,老玉米面,大曲酒,黄酒糟(糯米酒糟)。嫩玉米,需要用手将玉米粒剥下来,每年制作酒曲时,要剥几百斤,很是辛苦。嫩玉米打成浆,放置一天,就自然发酵了,闻起来很酸,这是酒曲的关键。第一年在野外收割好野菊花,在第二年制作酒曲时,用野菊花熬水放凉备用。
第二,将大曲酒酒曲发酵
这个时候使用麦秸对酒曲进行发酵,将晒的火热的麦秸在地上铺厚厚一层,然后麦秸上摆放酒曲砖,每一排酒曲砖之间又放一层热麦秸,一层层堆起来,上面再蒙一层热麦基,利用麦秸的温度,让酒曲发酵,大概4天左右,就能闻到很香的酒味了,再过4天左右,味道就很小很小了,这时候大曲酒酒曲就发酵的差不多了,可以打开麦秸垛,将酒曲砖拿出来晒干后粉碎留用。
第三,对发酵好的酒料进行拌糠
将发酵好的酒料取出来,放地上,掺进米糠搅拌,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将酒料团拍散开,用米糠拌均匀,刚取出的酒料很湿很黏,假若不掺进米糠,放在灶上蒸制时热气很难穿透每一份酒料,这样酒精不能完全挥发,严重影响出酒率。掺进米糠,使酒料干散,米糠是必需品。

第四,加满酒料后进行蒸馏
酒料加满后,酒篜的上面放一个草圈,就是酒篜和天锅之间的那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家伙,这个是用竹子,稻草,和塑料膜缠制的,草圈上放一口锅,学名天锅,里面放冷水。当酒篜里面的热酒篜气遇到天锅冷锅底时,就凝结成液状酒流出来了。天锅在加凉水,天锅的凉水要不停的换,保持在35度以下。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土灶中的火越猛,出的就越快,一般不要太猛的火,中火慢慢出即可,火力太猛,容易让底锅的水翻腾出来。刚出来的酒是热的,在接酒时,要一边接一边尝。酒香不怕巷子深,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所酿造的曲酒正在完美的阐释这样的一个道理。古法酿酒技术为现在现代酿酒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即使有一天它成为了历史,退出了酿酒的舞台,而它在酿酒师心中的地位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屹立不倒!
各种粮食酿酒的优缺点?
1、大米酿酒
大米中的淀粉含量是比较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较少,非常利于低温缓慢发酵。以大米为原料发酵,用白酒制作设备蒸馏出来的成品酒酒质较纯净、杂味少。
2、玉米酿酒玉米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酿造原料之一,玉米的胚芽中脂肪含量高,发酵后易产生邪杂味(即玉米味),有经验者酿酒都会做熟料,熟料固态发酵,空气中众多。因为玉米淀粉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所以难以蒸煮,出酒率不及高粱,玉米含植酸多,在发酵中可水解环已六醇及磷酸。前者呈甜味,磷酸也能促进甘油(丙三醇)的生成,多元醇具有明显甜味。后者可促进甘油的形成,因而玉米酒较酵甜。
3、高粱酿酒高粱是我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因为高粱籽中含有大量酿酒需要的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非常重要的是高粱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发酵有害微生物有一定作用,能提高出酒率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酿酒。高粱中含有的单宁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质,这就可以增加白酒的芳香风味,所以很多优质白酒都选用高粱和酿造。高粱酿造的酒入口烈,回味绵软并且具有独特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