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一字之师中的齐己和咏雪中的谢道韫的性格特点?
齐己:虚心更正自身的错误,弥补不足
谢道韫:聪明,才华横溢
注 释:
①郑谷:唐朝诗人。②齐己:唐朝和尚,善诗。③谒焉:拜见他。④瞿然:惊讶的样子。⑤兼:提起。⑥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⑦士林:读书人之中。
译文:
郑谷住在袁州,齐己于是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诗作中有一首《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衣整装,举手加额长跪而拜。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齐己的一字之师。
树枝'并不能表示早,改为'一枝' 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早春“早”的特点
一字之师的典故?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高适是什么样的人?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一字之师打一字?
帅[shuài]汉语文字
帅(拼音:shuài)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说文解字》认为“帅”是“佩巾”的意思,但是这个意义不见使用。“帅”常用的意义有率领,引申为引导、带头的意思。又引申为“最好的、最优秀的”,用作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帅”也常常形容某人的长相、行为有风度。“帅”运用于军队,就演化出“军中主将、统帅”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