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歌曲,甄嬛传经典诗句?
《甄嬛传》中有很多比较经典的古诗词,多的数不胜数,以下部分内容。
甄嬛不愿意嫁入宫中,只希望能找到自己心爱的人
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出处:《白头吟》--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初次殿选名字由来
2、“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出处: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蔡伸)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温实初带家传之宝玉壶向甄嬛求婚
3、“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甄嬛大年夜在倚梅园祈福时念的诗
4、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出处:《梅花》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甄嬛初遇皇帝时吹曲子,让皇帝心动
5、《杏花天影》。
皇上:“那日在御花园初次见你,你独自站在杏花影里,淡然悠远的样子,仿佛宫里的人事纷扰都与你无干,只你一人,遗世独立。”
出处:《杏花天影》(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甄嬛情窦初开,思念皇上时吟诵的诗
6、“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出处:宋·张若琼(张玉娘)
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嬛嬛一舞惊人
7、《惊鸿舞》。
出处:曹植《洛神赋》电视剧中节选了其中一小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fǎng f)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波。
8、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四郎送甄嬛的一枚同心结
出处:《有所思》-- 萧衍
谁言生离久, 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 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 瑶华未忍折。
甄嬛下床剪蜡烛
9、何当共剪西窗烛
出处:《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眉庄喜欢菊花的气节
1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出处:《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一枚小像成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定情物
11、情不知所起
意思是情感这件事根本无从预谋,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原因,就喜欢上了,而且是很喜欢.
出处:汤显祖《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甄嬛在华妃面前为皇后娘娘挣回面子
12、牡丹芍药之争。
出处:《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甄嬛不愿独宠,劝皇上雨露均沾,但内心又思念皇上,弹奏此曲
13、《湘妃怨》
出处: 《湘妃怨》 宋曹勋
雨潇潇兮洞庭,烟霏霏兮黄陵,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
甄嬛助安陵容首次争宠
14、《金缕衣》
出处:《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安陵容为争宠化身采莲女,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15、采莲曲
出处: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中有双鲤鱼,
相戏碧波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南。
莲叶深处谁家女,
隔水笑抛一枝莲。
倍受圣宠的甄嬛
16、婉伸郎膝上
出处:《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
丝发被两肩。
婉伸郎膝上,
何处不可怜。
意思是:夜里睡觉不梳头,发丝披在两肩上。温柔得在郎君的膝上伸展(身体),没有哪一处地方不惹人怜爱。
甄嬛没有想到自己倍受恩宠只因像纯元皇后
17、“莞莞类卿,亦道除去巫山非云也”
这是皇上悼念纯元皇后写的诗歌。出处:来自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甄嬛传剧组上综艺节目唱过哪些歌?
1.片头曲:《红颜劫》,由姚贝娜演唱,刘欢作曲,崔恕填词。
2.片尾曲/主题音乐:《凤凰于飞》,是由刘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
3.插曲:《菩萨蛮》《采莲》《金缕衣》《惊鸿舞》
4.场景音乐:《君临天下》《长夜孤枕》《河边倾诉》《妾随君去》《秀女入宫》《风雪山林》《女儿泪涟》《心心相依》
为什么选蔡少芬饰演甄嬛传中的皇后一角?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甄嬛之名,来源于蔡少芬的角色。蔡少芬曾演过《洛神》,剧中名为甄宓,而剧中的敌人是嬛嬛,两字一各起来,便成就了甄嬛这个名字。而蔡少芬本人也是编剧流潋紫的偶像,所以演《甄嬛传》的机会自然是来了。
有真本事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蔡少芬的普通话,就算是嫁给张晋这么多年,也还是没有多好,在剧中,皇后怎么可能用粤语呢?即使是在明知会有配音的情况下,仍然背下台词,不偷工减料。
敬业的人,才值得被尊重而且在拍甄嬛传的时候,蔡少芬已经有了自己小宝宝的,还是头胎,何况她本来就瘦,所以别人也看不出来她怀孕了,为了能够拍好这部戏,她没跟剧组说,早知道有个场景可有甄嬛推皇后的戏,剧组知道后,吓了一大跳。
或许有编剧的推荐是蔡少芬能够出演《甄嬛传》的重要原因,但是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尊重,则是她靠真本事自己赢得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就算有天赐的容貌,有机会给你演主角,有那么多的不可抗因素。但是偏偏有的演员就可以成功塑造角色,有的就只能活在扣图打造所谓的演技中。
娘娘万安,当年的美少女,如今也是人母。真的很美,又有容貌又有演技的人,真是让人嫉妒呢。一定要一直幸福下去啊~
遇到皇上要宠幸该怎么办?
古代宫廷之中,皇帝到晚上总是要到某一个嫔妃那里就寝的,具体到哪家去。这就有讲究了!
晋朝的司马炎,后宫有超过4万女人,司马炎大部分连名字都记不住。为了雨露均沾,司马炎决定坐羊车去,让喜洋洋替自己做选择。结果有个妃子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喜洋洋喜欢这个味道,就不走了。于是这个妃子就受到了宠爱。这个在《晋书》中记载的故事,形成了一个成语叫“羊车望幸”。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嫔妃都想被皇帝临幸的。比如大姨妈来了,就不能侍寝。因为在古人眼中,女人的例假是很邪的东西。《礼记》便记有不可在月经来潮时性交的“月辰避夕”。在基督教风俗中,旧约《圣经-利未记》规定:“人若与行经的妇人交媾,妇人虽行经也顺从他,这二人必在死中灭绝”。月经期啪一下,那时要命的!放在日本,直接把行经女子隔离起来,像避瘟神一样远远躲开。
所以,如果真的有例假,绝对不可以强行接受临幸,有可能要命的!
在汉朝,有个聪明的嫔妃巧妙解决了这个难题,也让月经这个难以启齿的事情,有了“程姬之疾”的文雅称呼。
程姬是汉景帝刘启的妃子,程姬的故事,被司马迁写在了《史记・五宗世家》之中。汉景帝刘启,汉朝生育能力最强的皇帝,一生生了14个儿子,3个女儿,都长大成人。我们最熟悉的汉武帝是他的第十个儿子,汉昭烈帝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的第9个儿子。汉光武帝刘秀的五世祖刘发,是汉景帝的第六子。
仔细观察汉景帝的后宫,发现生有儿子的嫔妃,只有栗姬、程姬、贾夫人、王娡、王皃姁,五个女子生下的孩子,分别立一个宗,所以是“五宗世家”。老大老二老三都是栗姬的,老四老五老八是程姬的,老六是唐姬的,老七老九是贾夫人的,王娡只生了一个儿子刘彻,王娡的妹妹则生了四个儿子。
汉景帝这个人,喜新厌旧比较严重,她的宠爱,遵循着从栗姬到程姬、到贾夫人、再到王娡姐妹的轨迹,越年轻越漂亮越容易得到宠爱。
程姬早就看到了栗姬的失宠,这一天身体不方便,看见刘启又是火急火燎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面对着刘启百般逢迎,一面招呼侍女唐儿当接盘侠。三杯两盏下肚,汉景帝早就醉眼迷离认不清人了,唐儿乘机与皇帝享受了鱼水之欢。
第二天一觉醒来,汉景帝发现,前一天晚上和他在前一起的不是程姬,而是程姬的侍女唐儿,立刻懂了程姬的心思,对程姬的关心体贴更加喜欢。
不久后,唐儿居然怀孕了。汉景帝得知,一下就想起当时惊觉枕边人已经掉包的情形,给孩子取名叫做“发”,有突然发觉的意思。不管怎么说,这个名字比后来刘彻“小猪”的名字好听一点。
在《史记》中,汉景帝一夜风流的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从某种程度上说,程姬的这一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是典型的欺君之罪。因为宫廷之中早有规定,如果有例假,应该用朱砂抹红脸蛋,让管理皇帝召幸事务的女官看到。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释名》说:
天子诸侯群妾以次进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说,故以丹注面目旳旳为识,令女史见之。程姬的欺君之罪,并没有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反而让他更加得宠。不过,一夜情对象唐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唐姬虽然有自己的一个孩子,却始终只是程姬宫中的一个附属品。而刘发,则是被程姬当做自己的孩子养育。
也正是如此,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列出了“五宗”,唐姬和刘发,从属于程姬这一宗。
可是,谁能想到,汉景帝宫中最卑贱的唐姬和刘发,传到第五代出了刘秀这样一个优秀人才,为汉朝续命200年。于是有人戏言,汉景帝的一夜风流,让汉朝多延续了200年。
好事者更是把程姬的这个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谋略,当做汉朝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仿造项羽《垓下歌》写了一首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有月事。有月事兮可奈何,程姬程姬奈若何!”程姬之疾发生时,程姬用侍女代替自己,成就了侍女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羽翼。不过这种手段比起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来说,还是差远了。
王志舍得下本钱,把自己的亲妹妹带进宫来,姐妹同心其利断金!
程姬最后得以善终,应该是和唐姬一起对王志退避三舍,王志借着“金屋藏娇”的娃娃亲,打败了栗姬,成了皇后,让刘彻当了太子。
我觉得杨洪基的短歌行首屈一指?
嗯,我听了好多,来推荐一下吧。
1、曹轩宾《别君叹》前部分选用的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非常特色的是,他用的是陕西话唱的,很亲切,很有古韵。
渭城朝雨浥轻尘,在唱到轻尘两字时,古琴铮铮两声,一下子就回到一千年前,渭城的那个清晨,雨后的潮湿和不耐清寒。
很美很哀伤的一首歌,后部分词也很动人。将送别书写地淋漓尽致。
2、尧十三《雨霖铃》其实我是先听的《瞎子》,再听的《雨霖铃》,我认为《瞎子》是解《雨霖铃》解得最切的一首,如果说雨霖铃是世家公子,那么瞎子就是一个落拓不羁的浪子。
在这首歌里,夹杂着心经和往生咒,像是魂魄在唱,只有经历过更与何人说,才懂得什么叫做良辰好景虚设吧。
3、87版红楼梦全部曲目王立平老师真的是绝了,不知道他到底怎么写出那样的曲子,让人痛彻心扉。
最喜欢的是《晴雯歌》,虽是晴雯的曲子,却有万能之称,极盛之时,就是大恸之刻。
然后是《红楼梦序曲》,声音一响起,就好像看到了那轮红日。
然后是《分骨肉》,一听就会泪崩,探春那条船,于清明之际永远地离开。
我还比较喜欢《叹香菱》的前奏,有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之感。
其他的曲目都很喜欢,都是红楼梦的绝唱。
4、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的词写得极好,这首曲子也壮阔至极。三国片头曲已经将人带回那个浩荡的时代,而杨洪基的声音更是沧桑沉郁,大气磅礴。
题主说的《短歌行》很悲壮,但我觉得是比不上这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
5、邓丽君《但愿人长久》其实一开始听的是王菲唱的那个版本,曲一样,歌词一样,但感觉完全不一样。邓丽君的声音真的很让人放松,是那种什么都不想,只有歌声的感觉。
东坡大爷到底是怎么写出这样的词呢?那又该是一个怎样的月夜呢?
6、好妹妹《红豆词》陈力王洁实唱的《红豆曲》很好听,但好妹妹的红豆词却是另一种感觉,民谣本来就有一点淡淡的感伤,如果要说区别的话,好妹妹的版本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陈力王洁实那个版本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还有李健唱的版本,他还将一生所爱添加进去,恰恰是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7、于毅《君生吾未生》网剧《灵魂摆渡》的一首歌,觉得非常适合赵吏,他背着他的琴,走过荒野,走过山林,那个高僧,后来失去记忆,再也找不到他的琴,成为不老不死,不伤不灭的鬼吏。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遥远的歌声,遥远地成为传说,传说变成故事,又变成戏,再慢慢被人遗忘。
8、刘欢《菩萨蛮》甄嬛传最好听的一首曲子。起初听的时候只是觉得好听,但大结局的时候,将甄嬛的一生缓缓再现,放的却是这一首菩萨蛮,忽然觉得说不出的伤感。
那年杏花疏影,终究是一场不可逆的反抗绝望,她不再是甄嬛,而是钮祜禄氏甄嬛。
这部剧中的《金缕衣》和《惊鸿舞》,一个是杜秋娘所作,一个出自曹植的《洛神赋》,曲子都很古典,非常有韵味。
9、音频怪物《长恨歌第一章》老妖的声音真的是令人惊艳,当年一首百鬼夜行认识老妖,然后把他所有的歌都听了一遍,就听到这一首《长恨歌第一章》,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可惜始终只是第一章,就像珠帘才卷起,犹抱琵琶的时候就断了。
还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没有那么动人,也没有深入人心,让人能单曲循环的感觉,或者只是一句两句,比如《新鸳鸯蝴蝶梦》,那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别亦难》里那句“相见时难别亦难”。
古诗词唱出来是需要感情和韵味的,只是能有韵味的歌太少太少了。
---------丸----------
文:祁门小谢
菩萨蛮谁唱的?
《菩萨蛮》是姚贝娜演唱。
是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插曲,由姚贝娜(已故)演唱,歌词选自唐代词人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内地音乐人刘欢亦有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