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二皇子,如果长公主和二皇子没有发动叛乱?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谁是《庆余年》中最可悲的人?有人说是老妈被害、老爹无情的范闲,有人说是为情成魔、机关算尽的李云睿,其实,那个被亲生父亲庆帝逼着当成太子“磨刀石”、被长公主蛊惑到没有回头路的二皇子,才是最可悲的那一位。
庆帝的后代中,除了带有东夷城血脉的大皇子之外,还有二皇子李承泽、太子李承乾(本来排行老三但不参加兄弟排序)、三皇子李承平,以及被“借种”的范闲。“根正苗红”的三位皇子中,三皇子尚年幼,明面上也只有范闲口中的“老二”和太子最有可能继承大位。
受到颇爱诗文的母亲淑贵妃影响,二皇子本是一个性情洒脱慵懒、颇好舞文弄墨的人,与靖王爷一样并不想掺合到皇室一族的夺嫡之争,却因庆帝不断的逼迫,逐步对王位心生执念。
庆帝之所以始终没有放弃性情羸弱、优柔寡断的太子李承乾,因为当年为叶轻眉“报仇”时,将太子的生母皇后一族全数杀光。庆帝认为,没有了皇后背后那一拨皇亲国戚的掺合,更有利于控制皇后与太子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延续王权,再加上庆帝手到擒来的“帝王之术”,基本杜绝了后宫干政、母子夺权的隐忧。
二皇子是个聪明人,很清楚父亲为何会默许自己种种的夺嫡行为,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再加上同样擅长权谋的姑姑、长公主李云睿暗中大力支持,二皇子的欲望越来越大,并通过各种手段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始有实力与太子唱对台戏了。哪怕范闲剪除了自己的“羽翼”,数次规劝其回头是岸,二皇子依然不为所动。
长公主是一个悲情的女人,为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皇帝哥哥,宁可把身子染得乌黑、把心灵折磨得扭曲,依然无怨无悔。她早已揣测出皇帝哥哥“磨练”太子的“圣意”,利用高超的权谋与阴险的伎俩,牢牢控制住了二皇子与太子,并最终促成了大东山事件之后的京都叛乱。
庆帝的布局很明确:用二皇子当做太子的“磨刀石”,用长公主控制二皇子和太子“不越界”,用私生子范闲作为皇室一族的“磨刀石”,必要时出手“平衡”各方势力,从这个相互制衡的“危局”中,最大限度的巩固自己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江山永固的雄心。
只是,他漏算了长公主不顾一切的癫狂,算错了范闲为母报仇的恒心。庆帝很清楚去大东山庆庙这件事会极大的刺激长公主,让她不得不亮出所有的底牌(包括两位皇子和北齐、东夷),却想不到她会如此的丧心病狂、不留后手,更想不到范闲能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稳住了京都的局势,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掉了台后,等待自己回来收拾残局。
由此可见,即便没有大东山事件,长公主是一定会“成魔”的,被李云睿这个“疯女人”绑在死亡战车上的二皇子,哪怕真的想要学靖王爷那样不问世事,也已经无路可退了。
庆余年二皇子最后结局?
二皇子最后自尽身亡。
二皇子从一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和太子争,不然必死无疑。所以他勾结长公主,利用北齐的情报网,走私大量的贪污款项。这笔钱财,足以撼动,庆国的国力根基。哪怕太子登基,他也有兵变的实力。
而这一切,在范闲出现后,都开始逐渐的浮出水面。其实庆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一直了然于胸。只不过借着范闲,除掉已经渐渐可以威胁到皇帝宝座的二皇子而已。
在一切事发之后,二皇子选择自刎,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庆余年叶仁的身份?
他是谢必安的人。《庆余年》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作者是猫腻,小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谢必安为什么跟着二皇子?
谢必安是二殿下的门客,他是一个很冷漠的人,第一次对范闲出手的时候,便快速将对方拿下,由此可见他的剑是非常快,可以说在庆国,除了大宗师外,最厉害的剑客就是他了,只是他跟着二皇子,自然荣华富贵少不了,但是皇权的争夺,他选择了二皇子,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终究还是败了,不仅二皇子败了,太子也败了,作为二皇子的手下,他自然也是要付出代价,与二皇子一同被杀,也是蛮惨的。
庆余年中的二皇子到剧终时才露出真面目?
二皇子,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生在皇家,兄弟又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他不争也得争,否则就是死。而他本身又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条斗争的道路就是注定的了。
他争的坦坦荡荡毫不掩饰,让大家都明确的知道他的意图和“实力”。
表露于人前,却隐藏与人群。实打实的大隐隐于市。
看似风轻云淡,但总感觉万事都了然于胸。
这一点,亲妈的话最可信。
在几次三番笼络范闲未果的情况下,杀心已起,干净利落不犹豫,不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毁灭。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就是普通的皇子之争根据表现出来的情况站队时,谁又能想到,原来二皇子是一个“冰山”?
表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呢?
长公主,是他隐藏的最大武器。实力不一定是最强的,但确实最出人意料的。
而很多时候,在这种万事谋定而后动的局面中,意料之外才是最致命的。
确实,他有这反派的很多特点,心思深,谎话多,利用,威胁,诱惑……
连小孩子都是筹码
但是,大家喜欢他
因为他是很多人希望的那种反派,不弱智还有点帅,他身边紧紧追随的谢必安也说明他可能是一个好上司,最重要的是
他傲娇啊!
庆余年庆帝哪个儿子最大?
庆余年庆帝太子儿子最大。
俗语有“虎父无犬子”,剧版《庆余年》播出至今,我们只看到了庆帝的两个儿子——太子和二皇子,而“范闲生父”作为《庆余年》一大谜团也即将在后续的剧情中揭晓答案,通过原著可以得知,范闲的真实身份也是皇子,他的生父就是庆帝。按照常理,同为皇子的三人应该都能或多或少地遗传些庆帝的优良基因,可三个儿子的行事作风和结局却大不相同。
范闲、二皇子和太子三人的人生走向不同,这与庆帝的“诈尸式”教育方式有关,也与他经常厚此薄彼的态度有关。
最重要的是,三个儿子的母亲的追求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三个人的人生观从小就出现偏差,在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最终拥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