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多少度密度最大,冷水的密度大还是热水的密度大?
冷热水对流实验,换一个角度结果大不相同
过年的时候开心在爷爷家里
过的很愉快
因为爷爷家里装了暖气
每天在家都不用穿厚厚的羽绒服了
这样活动起来就方便多了
突然有一天
开心问了爸爸一个问题
为什么暖气是装在下面
空调却是装在房子上面呢?
可不可以把暖气装在上面呢?
这样玩的时候
就不用担心撞到硬硬的暖气片了
开心爸爸夸了开心观察仔细
为了给开心解释这个原因
开心爸爸想到了一个实验
一起来看一下吧
—冷水和热水的秘密—
50-60度热水 1份
冷水 1份
玻璃杯 4个
搅拌棒 1根
食用色素 2个
塑料片 1片
第一步
倒两杯冷水,滴入黄色色素
倒两杯热水,滴入蓝色色素
第二步
将塑料片盖住黄色杯口,并快速倒置
黄色杯口和蓝色杯口对齐后
慢慢抽出塑料片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第三步
将塑料片盖住蓝色杯口,并快速倒置
蓝色杯口和黄色杯口对齐后
慢慢抽出塑料片
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热水在下面的时候
两杯水迅速混合了
但是颠倒一下之后没有混合
这是什么原因呢?
冷水密度大,热水密度小
在流体中密度大的往下跑
密度小的往上走
所以当我们把黄色的冷水放在上面
蓝色的热水放在下面的时候
冷水会从上往下跑,热水从下往上走
他们就会融合到一起
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了一起
如果把蓝色热水放在黄色冷水上面
因为蓝色热水的密度小
会留在上面不会往下跑
所以他们就不会混合
从而形成了奇妙的分层现象
这也是暖气装在下面的原因
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会往上跑
这样下面暖气的热空气
和屋子上方的冷空气形成了对流
能够把房间迅速的加热
要用塑料片或者表面光滑的玻璃片或者铁片
方便能够抽出
另外上下杯口要对齐,防止液体漏出
这个实验还有一个小知识
就是两种颜色混合可以产生另一种颜色
实验中蓝色和黄色混合产生了绿色
我们还可以用别的颜色混合
比如蓝色和红色混合成为紫色
小朋友们可以试一试各种颜色混合
看看能混合出什么颜色
盐水和水的密度哪个高?
盐水密度高于水。 因为水是H2O分子质量为18而盐水中有盐也就是NaCL,它的分子质量为58.5.所以盐水的密度比自来水大. 盐水的质量×含盐率=盐的质量 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含盐率 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水的质量 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含盐率=水的质量拓展资料: 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 式中 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为什么在4℃时密度最大?
水的密度肯定是会变化的,如果不会变化,那水的三种形式固态,液态,气态就不存在。事实上。
气态是水密度最小的时候,只有这样才会上升天空,形成云。而固态是水密度第二小的形态,由形成的冰漂浮于水可以知道,冰的密度是绝对没有液态状的水大的。由此可以知道,液态水是水的三种形态下密度最大的存在。
我们知道,物质基本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到加热,粒子之间运动加快,粒子之间间隙加大,表现密度减小。而低温下恰恰相反,粒子之间运动减小,表现间隙减小,反之密度加大。但这似乎解释通水的这种现象,为何低温状态下的冰密度会比水小,说不通。
而且根据现有科学研究表明,在液态水形态下,它的密度在超冷水状态或者趋于零度时竟然不是最大,而是在4℃时密度最大,这也不适用热胀冷缩远离。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水的热胀冷缩是反常的,水在低于4度时表现热缩冷胀,导致密度下降。而在大于4度时,则恢复热胀冷缩。这是水最重要也是最奇特的特性之一。保证了地球生命的延续。想想地球冰河时期,如果冰都是下沉,那暴露在低温空气中的水会一直结冰,到时整个海洋和地球就真的冰封了。
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特性呢?原来,当水为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分子之间会形成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方式可以看做类似支撑作用,会占据空间,比较松散,密度自然就没有液态水大,漂浮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来说说为何4℃时水的密度才是最大的,通过观测发现,在低于4℃条件下的水,即使没有结冰,早就在水中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冰晶体,这些冰晶体恰恰导致水的密度变大的原因。而温度到达4℃时才能充分融化这些不可察觉的冰晶体,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完全液态水,密度自然最大。超过4度,水分子的运动有加快趋势,分子间隙也开始加大,密度也会逐渐加大。所以4℃时是水密度最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