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粹,中国的民俗与国粹?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猜灯谜、贴春联、画灯笼、京剧、花灯报元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1、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中国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2、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3、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艺术传承会不会出现问题?
从大的范围来说,戏曲的传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主要的剧种还是会传承下去。从一些小剧种来说,有可能会消亡。消亡的原因主要是:剧种本身的特色不明显,容易被其它剧种容纳进去;剧种一直以来发展不顺利;剧种发展至今仍然不成熟。
至于你说的年轻人喜欢的人很少,这是个伪命题。如果没有年轻人一直以来的喜欢,戏曲早就消亡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虽然有过低谷期,但是,艺术学校的招生没有停过,学生的培养也没有停过。否则今天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怎么可能演戏呢。
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来说,陈辉玲等人是1983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徐静儿、周艳、娄亚利、石爱菊这一批是1991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熊琦、张聿这一批是1999年毕业于浙江艺术学校,夏艺奕2006年毕业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陈丽雅、郑晓2010年毕业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可见年轻人一直没有断层。
现在各地的政府都有一定力度抓戏曲艺术,不过也出现了一些对戏曲不利的现象。比如说,某县的财政收入比较困难,该县就只扶持本地的剧种,对于其它剧种就不怎么管了。这样也导致了某些剧团的名存实亡。
你的朋友想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吗?
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与武术、中医、京剧被我国称之为四大国粹。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堪称中国一绝!
中国最基本常识?
1、 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两
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 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 到了大约 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
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 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
粗细,长82毫米。
6、 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 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
艺术的结晶。
8、 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
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约公元前3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一位最早的天才人物叫伏曦氏(又叫包牺氏或庖牺氏),
根据天象地理变化规律,制出八卦,造书契,并教导人民进行佃作、畜牧、渔狩,且有“味百药而制九
针”传说,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1、约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一位炎帝神农氏,是农耕、医药、乐器及市场交易的创始者,且有“遍
尝百草”美德誉传后世。当今常习惯将其与后来的黄帝并称为中华文化始祖。
12、大约2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轩辕氏是北方部落中一位聪明勇敢的首领,因为深得
人心,取得了最后胜利,取代“炎帝”帝位,称为“黄帝”。
13、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
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4、继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几位杰出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禅
位:即传让自己的帝位)。
15、尧舜禹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代替父亲鲧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洪水。
16、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
纪)。
17、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8、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
历。
19、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
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20、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重达875公斤,是迄今
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21、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
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2、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
新盟主。
23、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骄奢淫逸,残暴无道。约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联合其他
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4、周朝建立后,施行“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政策,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
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被称作诸侯。
25、公元前841年,周朝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认为中国最准确的历史纪年时间。
26、西周前期 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
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7、至公元前771年,宣王之子周幽王被犬戎人谋杀于骊山之下。公元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即
周平王,将都城由东迁于洛邑,史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28、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相互征讨,胜者成为霸主,出现 “春秋五霸”,即齐桓公、
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9、公元前 606年,楚庄王现兵周疆,“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
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30、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
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31、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
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32、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遗作《道德经》
又名《老子》,书里有句明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说: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
有时藏伏着祸。并提醒人们“物极必反”,注意“道”“德”相长。这是典型的传统辨证思想。
33、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4、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5、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他整理编订的《易》《诗》《礼》《乐》《尚书》
《春秋》六部古代经典,被称作“六经”。
36、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37、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
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中许多著名章句仍被现代人使用着。
38、孙武,是春秋未期一位杰出军事家,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是举世公认的现
存最早的战略学著作。
39、《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
势,水无常形”等军事思想和原则。并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军事制胜的最高境界。
40、《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对后世影响极大,并享誉海内外。其精辟战略战术思想,
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各个领域之中。
这是一部分。。参考文献 : http://www.ziyexing.com/files-7/history/history_inf_01_a.htm
中国的戏曲国粹是京剧?
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是昆曲,是中国的戏曲“国粹”。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