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区别?
1、性质不同
负荷开关切断的是正常的负荷电流,它如果短路了,它是用熔断器切断的,而我们的断路器它就能切断短路故障电流;
2、特点不同
负荷开关电流大多数情况下是手动操作,而断路器是电动的;断路器可以多次使用,负荷开关是靠熔断器超过电流熔断断开的
负荷开关跳闸怎么解决?
1.跳闸的故障一般分为几种:线路短路,漏电,超负荷,家里电器设备故障,开关坏等几种情况
2.如发生跳闸故障,可以先试送一次,有的电路故障是顺时的,比如节能灯泡烧毁也有可能因里边的电子元件短路而引起跳闸,但是这种故障时暂时的,可以试送一次,如果还是合不上那么就先别送了,继续下面的步骤。
3.判断合不上闸的那个开关是控制哪一路的,如果是总开关,可将旁边的分开关依次关掉,然后试送总开关(如果是漏电开关,开关的上面的漏电显示按钮如果弹出来的话,一定要将此按钮按回去)如果可以合上,证明故障在分路开关上,依次合上分路开关,当合到哪路开关总开关跳闸时,这路就是故障路。
4.确定好故障路后,可将这路所带的负荷全部断掉,比如插头,开关等
5.试送,如果还是合不上,那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那就需要找专业的电工师傅进行维修了。
漏电保护器经常跳闸的处理方法:
1.试送投运法
主要查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自身故障。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切断电源,再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零序互感器负荷侧引线全部拆除(二级、三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直接将出线拆除)再合保护器。
若保护器仍然无法投运,则说明保护器自身故障,应予以修理或更换。若能正常运行,则保护器本身并无故障,再查找配电盘或者线路。
其操作方法是:先将各路出线或交流接触器负荷切断,若不能运行则说明配电盘上有故障,应检查各路电气、仪表等设备是否绝缘良好,接线是否正确;若能正常运行则说明配电盘上无故障。当确认故障发生在外线路上时,可采用分线查找法查找故障点。
2 直观巡查法
直观巡查法就是巡视人员针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对保护区域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和被保护的线路设备等进行直观巡视,从而找出故障点。
巡视时应着重对线路的转角、分支、交叉跨越等复杂地段和故障易发点进行检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对明显故障点的查找。如导线断线落地、拉线与导线接触及错误接线等。
低压刀熔开关和负荷开关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负荷开关可带负荷频繁操作,分断能力差。可配合熔断器使用来提高短路分断能力。刀开关、刀熔开关不能带负荷操作,刀开关一般作检修用,刀熔开关检修及短路保护用(熔断器可做到很高的分断能力)。
和二三工位的负荷开关有什么区别?
一刀多位、合,实现机械联锁四工位负荷开关一般用于环网或双电源、三工位负荷开关指开关的分,我的理解是进线(电源A)开关位置的分合,环出(电源B)开关位置的分合,实现环网(双电源)的分合、接地位置。
二工位,馈线(变压器)开关位置的分合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分别是什么?
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区别:
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和断路器都是用来闭合和切断电路的电器,但是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断路器可以切断负荷电流和断路电流,负荷开关只可切断负荷电流,短路电流 是由熔断器来切断的,隔离开关则不能切断负荷电流,更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只能用来切断电压或允许的小电流。
1、负荷开关是可以带负荷分断的,有自灭弧功能,但它的开断容量很小很有限。
2、隔离开关一般是不能能带负荷分断的,结构上没有灭弧罩,也有能分断负荷的隔离开关,只是结构上与负荷开关不同,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3、负荷开关和隔离开关,都可以形成明显断开点,大部分断路器不具隔离功能,也有少数断路器具隔离功能。
4、隔离开关不具备保护功能,负荷开关的保护一般是加熔断器保护,只有速断和过流。
5、断路器的开断容量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做的很高。主要是依靠加电流互感器配合二次设备来保护。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为什么进线柜负荷开关不加熔断器?
负荷开关不同于断路器,本身不具备短路保护功能,一般只具有带负荷开断能力。
假如要实现其短路保护功能,需装配熔断器组成一个组合电器,这样的组合电器才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负荷开关不加熔断器,一方面是关于转移电流的问题,转移电流只存在于真空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中。
因为转移电流不容易控制,这或许是一方面原因。
再者,开关柜本身回路已有其他短路保护装置,无需加熔断器。
一把来讲,进线柜不加熔断器只配备负荷开关就行了,但加熔断器安全性更加有保证。
在负荷开关上装配熔断器,必须装有熔断器撞击器。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转移电流,这方面争议很大。
由转移电流到三相对称电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最后确定熔断器额定短路开断电流不那么容易,本身负荷开关的极限电流也必须考虑,综合因素很多啦。
建议,多看看国标的书,像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就是一个国标的内容,里面比较权威,也比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