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大诗人苏轼笔下的除夕夜守岁?
问题: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大诗人苏轼笔下的除夕夜“守岁”,展现的是怎样的心境?
前言这首诗的押韵非常罕见,歌麻韵通押,这两个韵部一般不认为是邻韵,押韵方式也不符合古体诗换韵的规则。 是苏轼犯了落韵的错误吗?这个问题最后再探讨。
苏轼给这首诗写了序言,曰: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1、子由
子由就是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关系十分亲近,可惜宦海沉浮,天各一方,因此二人常常书信唱和,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写给弟弟的作品。苏轼一生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超过100首。如果加上赠答唱和,数量高达三百多首。
2、守岁的引用
苏轼序中的前半段,来自于除三害的周处《风土记》原文是: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二、背景这首诗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苏轼(1037 —1101 )25岁,在前一年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值青春年华,前途无量之际。他在凤翔签判任上因思念弟弟,所以写了三首诗寄给苏辙,分别是《馈岁》、《别岁》、《守岁》,看了诗序就明白这三首诗题目的由来。
三、简析1、前三句抒情,叹息时光流逝,用“赴壑蛇” 来比喻。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蛇【下平六麻】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遮【下平六麻】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何【下平五歌】年光如长蛇钻洞,身子已经入了一半,去意难留,我想要抓住它的尾巴,但是再努力也没有办法。
2、中间三句写眼前景 景中有情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哗【下平六麻】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挝【下平六麻】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斜【下平六麻】孩子们守岁玩耍不想睡觉;公鸡呀不要打鸣,更鼓也不要响起,(就让这时光过得慢一点吧);我坐在灯前看着灯花坠落,北斗星渐渐升起横斜。
3、后两句还是抒情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跎【下平五歌】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夸【下平六麻】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了吗?(其实只是)心中担心光阴虚度事业无成。一定要抓紧眼前的时光,年轻人很有资本可以夸耀。
四、歌麻是邻韵吗?苏轼的这首诗中押韵六麻,但是其中有”跎 、 何“是【歌】韵,据说六朝有歌麻同韵,在唐宋朝也有歌麻作为邻韵使用的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苏轼刚刚从四川出来不久,家乡话歌麻通韵吗?
1、唐朝歌麻作邻韵使用的诗:七律首句押邻韵
《题衡阳隐士山居》(唐·杜荀鹤)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豪家》(唐·秦韬玉)
石甃通渠引御【波】,绿槐阴里五侯家。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按彻清歌天未晓,饮回深院漏犹赊。四邻池馆吞将尽,尚自堆金为买花。2、宋朝歌麻作邻韵使用的诗:七律首句押邻韵
《自处吟》(宋·邵雍)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不德于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歌麻作为邻韵使用非常少见,唐宋诗词中也非常罕见。
结束语苏轼这首诗寄给兄弟,是勉励二人一定要珍惜光阴,建功立业。可惜后来新旧党争,苏轼既不容于新党,有得罪了旧党,一生仕途坎坷。
1101年,在历经坎坷以后,苏轼终于从海南被召回,路过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写过一首六言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诗写成不久,苏轼就去世了。想想年轻时写的“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不禁令人唏嘘感慨。《晋书·羊祜传》中羊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况周颐《蕙风词话》说道: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苏轼是也。
@老街味道
春节为什么要守岁?
该走的,必定走,除夕难舍一夜守。该来的就要来,遍地炮声在接待,推阵出新天之道,留去迎来人之爱。
除夕守岁又称什么?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守岁的由来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全家守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年三十,全家团聚吃团年饭,晚上聊天看电视做游戏,一起守岁,引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对新的一年满怀期待努力奋斗。
什么叫守岁?
守岁是从吃年夜饭开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来。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现代守岁时,全家欢聚,开怀畅饮,同时还要举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人给孩子讲故事猜灯谜,大家一起行酒令、打麻将、打扑克、观看电视节目,夜半时分还要煮饺子迎新年。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如果除夕能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新中国成立以后,守岁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夜深以后各自安寝。近几年来,看电视成了大家守岁的主要活动,一般大家看完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就睡了,没了古人守岁时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