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成公主,受宠长达35年的萧皇后为何反活到81岁?
有这样一位皇后,在民间传说里,在影视剧中,被塑造为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
她的传说很多,说她自13岁作了隋朝隋炀帝杨广的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更换身份,从隋炀帝的皇后、变为宇文化及的淑妃、再到窦建德的宠妾、还做了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这位民间故事中的皇后就是隋朝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萧皇后。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567年~647年),南兰陵(今常州武进市)人。梁武帝萧衍后代,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为张皇后。此为影视剧截图,不做参考
从其生平简介中可以看出,萧皇后先祖为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其父亲萧岿是南北朝时代西梁的第二位君主。而母亲为张皇后,外公为国子监生张瓒。
萧皇后毫无疑问的是名门之后,皇室宗亲。在史料中记载,萧皇后小时候便由舅舅东平王萧岌收养。萧岌夫妇收养萧氏不满一年,双双去世。萧氏遂转由舅父张轲收养。而张轲不过是安平王萧岩的一个僚属,所以家境贫寒,因此贵为公主的萧氏也得随之操劳家务。
俗语有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拥有良好家庭传承的萧皇后,在舅舅家的管教,自然也不会差。又怎么会有奢侈糜腐的性格呢?
萧皇后生平“婉顺聪慧,知书达礼”,“精通医术,颇知占侯”
这是史书中对萧皇后的确切记载。从中不难看出,幼年拮据的生活环境,让萧皇后养成了“婉顺”的性格。不仅如此,“知书达礼,精通医术,颇知占侯”,看出萧皇后从小就有相应的学习,不仅知书达理,甚至女儿家之身,还研究了医术,占星,所以萧皇后还是一位才女。
萧皇后在与隋炀帝杨广近三十年的生活中,为杨广生下三子一女,并且在杨广夺嫡上,立下汗马功劳。杨广即位后,萧皇后依然深得杨广宠爱和敬重。
试问一个既能操持后宫,又能在政事上对夫君有帮助,并且是有汗马功劳的皇后,怎么可能丢下礼义廉耻,行那荒淫之事。
(杨广一生也作出了不少于国于民不错的政绩、民生工程。因为李世民存在修改史书的重大嫌疑,所以正史很可能失真,那么杨广也许就并不如我们所想、所看般的昏庸无道)
此为影视剧截图,不做参考
那么宇文化及、窦建德为何都要扣留萧皇后?宇文化及的缘由
此为影视剧截图,不做参考
杨广把自己与萧皇后的大女儿南阳公主下嫁给了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所以宇文化及家与杨广和萧皇后是两亲家,萧皇后是宇文化及的亲家伯母。
宇文化及反杨广是打着为天下除暴君的名义,本来就是杀君叛逆的事,篡夺隋朝的皇位,于情于理都是叛臣。
但是萧太后和自己的弟妹南阳公主,本就贤良淑德,他不仅没有下杀手的理由,萧皇后作为长辈,自己还有赡养的义务。所以宇文化及不仅不是扣留,更多的是要用对萧皇后的礼貌带之,来攻破道义上的叛变,让人们真切的认为他是为了天下民心,为了铲除暴君。
所以宇文化及不仅没有杀萧皇后母女,还得好生供养起来。
窦建德的缘由
此为影视剧截图,不做参考
窦建德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从漳浦起兵,隋朝郡县的官员没有谁不抢着归附,是因为窦建德凭倚天意顺应民心行动,用礼义安定天下。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进城之后,先去拜见萧皇后称臣。窦建德拘捕杀害炀帝的全部主谋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
窦建德还跟王世充结为友好,派遣使者到洛阳朝拜隋朝皇泰主杨侗。
也许窦建德也有称帝之心,但是时机还没到,就和刘备一样,汉室不灭,宗亲不死,没有借口自立为王。窦建德同样遇上了这样的问题,他打着仁德之心,礼义安定天下,支持隋朝正统。
所以窦建德只能以臣下的身份,好生对待萧皇后母女。
后来王世充废除杨侗自立为帝,是依靠突厥。突厥处罗可汗的妻子,隋朝义城公主是萧皇后的小姑(即杨广之妹)。王世充派遣使者迎接萧后,窦建德就然不情愿交出萧皇后,但道义使然,不得不从,毕竟王世充才是隋朝的正统。
窦建德率领一千多人马护送萧皇后到突厥,还传递宇文化及的首级向义城公主献礼。
试想萧皇后去到突厥,在自己皇后小姑的地盘上,虽然没有完全的自由,但也不至于缺衣少食,所谓的忍辱负重就更加不可能了。
宇文化及与窦建德控制萧皇后和南阳公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杨广已死,萧皇后就是隋朝的太皇太后,有皇室宗亲在自己手中,征讨也好,盘踞也好,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而至于所流传的,还做了二代的突厥番王的王妃,更是无稽之谈。突厥不放萧太后走,不过也是为了控制隋朝皇室宗亲。
而对于萧太后来说,与其在中原地区战火纷飞中担惊受怕,在突厥一片安宁净土上,不失为一份福气。
唐太宗李世民迎萧皇后回京?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
此为影视剧截图,不做参考
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而能把萧太后从突厥的控制中解救出来,怕是李世民也没想到。
萧皇后的丈夫是杨广,杨广的母亲是独孤皇后,李渊的母亲也姓独孤,是独孤皇后的亲姐姐,也就是说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李渊是李世民的父亲,所以萧皇后是李世民的伯母。
要知道萧皇后被李靖解救,带到唐朝皇宫时,已经64岁高龄,而那时候的唐太宗李世民才33岁。且不说从公元628年到公元647年,李世民一直忙着南征北战,就说李世民后宫也是佳丽三千,初进皇宫的武则天“容止美”年芳14岁,李世民都没有招其侍寝,何况是自己亲伯母的萧皇后呢?谣言不攻自破。
萧皇后回到唐朝后,得到了唐太宗的礼遇。赐予宅院,想必佣人以及相应开销,也是朝廷一应供给。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皇后崩逝,享年八十一岁。唐太宗李世民以厚礼将萧皇后葬于炀帝之陵,上谥为愍皇后。
综上所述,我们能从历史的长河里,在一点一滴的史料当中,筛选出那一丝丝的真像。
野史传说当中那些所谓的一生嫁六帝,以及诉说萧皇后怎样的魅惑众人等等,不过是意淫与诋毁。所以萧皇后之所以活到81岁,更多的是无奈,其一生多为被人扣留。
在我看来,萧皇后可以算为一个母仪天下,德艺双欣的皇后。前半生有杨广疼爱,子女陪伴身旁。人生中期遭遇巨变,虽颠沛流离,但是也能衣食无忧,后半身有幸回到都城,颐养天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作为站在政治斗争中心的女人,在权利旋涡当中,还能安然无恙,能有如此人身,与落幕。可算不幸中的大幸。
不知何时,能有一部正史影视剧,能还萧皇后一身清誉。
知晓更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欢迎关注道人,为你带来更多解答
北周隋朝大唐四位悲惨的和亲公主各有何不同?
一、几番富贵荣辱,玉殒丈夫剑下——北周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是隋文帝赐予的封号,她本是北周在国力衰弱之时,北周皇帝为了图取一时安逸,命与突厥和亲的千金公主。千金公主虽是胡人,但是从小接受汉族文化教育,纵然自幼锦衣玉食,但同样深明大义。所以国家有难,巾帼挺身,受当时北周宣帝的要求,下嫁突厥。北周不久便被杨坚所篡,杨坚担忧千金公主撺掇突厥攻打隋朝,便送给千金公主一面屏风,千金公主晓得其意,不但没有撺掇突厥与隋朝为敌,反而成为了突厥和隋朝的和平使者,主动认杨坚为父,杨坚也封她为大义公主。然而杨坚对大义公主的信任却不是百分之百的,后来杨坚使出离间计,抓住了大义公主有奸情的把柄大做文章。大义公主的丈夫突厥可汗忍无可忍,拔剑杀死了大义公主。
二、忠义不止须眉,巾帼亦有英烈——隋朝义成公主
都知道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和亲的政治意图远大于婚姻本身的意义。而隋朝同突厥很亲的义成公主则名副其“义”。义成公主只是隋朝宗室里面的一个女儿,被杨坚选出同突厥和亲,而且是将年轻貌美的她嫁给了年迈的可汗启明。启明病逝后,按照习俗,她又嫁给了信任可汗、启明的儿子始毕可汗。当时隋炀帝杨广想要遏制突厥发展,便挑唆突厥可汗兄弟内斗,被可汗发现后,突厥同隋朝断交。一次杨广北巡被突厥十万大军所围,是义成公主救了他一命。隋朝灭亡后,义成公主始终坚持不投降唐朝,后来被李世民所杀。要知道杨广离间突厥,义成公主很有可能会被当做替罪羊杀掉的,她不计前嫌,始终忠于隋朝,令人钦佩。
三、聪明贤惠,颠沛流离,终安享晚年——唐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是唐朝第一位和亲的公主,为唐朝的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唐初建,漫长的边境线上分布着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贞观十四年,十八岁的弘化公主被选为唐朝和吐谷浑的和亲人选,与诺曷钵成婚。大唐与吐谷浑的关系随着弘化公主嫁入吐谷浑而迅速得到改善。弘化公主聪明贤惠,极具谋略,协助诺曷钵一举粉碎了吐谷浑丞相投降吐蕃的阴谋,维护了吐谷浑政权的稳定。后来吐谷浑被吐蕃攻破,弘化公主开始了随夫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在今宁夏境内同心县定居,武则天封其为大周西平大长公主,弘化公主十分长寿,享年76岁。
四、和平使者,难获真爱——唐文成公主
吐蕃在唐朝时期也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和亲是唐朝和吐蕃的共同选择。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很多人都认为他们二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可是事实或许比较悲戚,因为文成公主嫁到吐蕃,迟迟未能生育,再加上吐蕃的民族文化,松赞干布在众多的妻妾中冷落了文成公主。民族和政治的和平使者,或许并没有得到真爱。
一己之见,请多指教!
隋唐有民族矛盾吗?
隋唐有民族矛盾,汉族与突厥的矛盾。
615年(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巡狩北塞。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准备袭击炀帝。义成公主事先派人暗中通知隋朝。炀帝避入雁门郡城。突厥大军攻克雁门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仅雁门、崞两城未被攻破。
颉利可汗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
孙思邈与义成公主的关系?
是舅舅与外甥女的关系。孙的母亲孙二娘是义城公主的姥姥。
为什么成为了李世民的爱妃?
嫁过五次的杨广的皇后萧氏,最终成了李世民的爱妃?这事有点扯吧!有书君认为这件事不是真的,原因有三:
原因一:李世民与萧氏年龄相差太多。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而这位萧氏出生于567年,她大了李世民整整三十一岁。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速战速决,射杀太子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弑兄篡位,成为皇太子,之后把持朝政,直到公元626年9月,李渊对这个儿子忌惮度达到顶峰,所以退位禅让李世民,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天下。
那时候李世民38岁,而这位萧氏已然是近六十的老妇。一个女人,在五十岁时还可以说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但是到了六十岁,那可就是风烛残年了。
就算这个萧氏善于保养,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皇帝如何能宠爱一个似奶奶年纪的人!
所以这件事应该是误传。
原因二:萧氏的婚姻史太复杂。
582年,当时还是皇子的杨广,迎娶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四姑娘为王妃。那一年,杨广13岁,萧家四姑娘15岁。
后来,当杨广继位做皇帝后,这位萧家四姑娘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而后,宇文化及在扬州造反,勒死了还不到50岁的隋炀帝,可怜的萧皇后便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小老婆。
窦建德率部攻打宇文化及,将宇文化及打得一败涂地,最终杀死了宇文化及,萧皇后就此落到窦建德手里。
而萧氏在窦建德大帐待了三个月后,又被突厥人接走。原因是20年前,以隋氏宗女身份加入突厥的义成公主,得到了萧皇后的求救,于是以突厥势力,给窦施压。
没想到的是,被义成公主接回的萧皇后,到了突厥后,又被启明可汗看中,萧氏又被迫嫁给突厥的启明可汗。
萧皇后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不过从后来看,这还不是最惨的。
启明可汗驾崩后,根据突厥部落的传统,这位可怜的萧氏,又顺理成章的嫁给了新一任可汗,也就是启明可汗的弟弟颉利可汗。
而后又有传闻,称李世民被近古稀的萧氏迷倒,而又纳其为爱妃。也就是回到了我们题目中。
只是有书君认为,萧氏虽然十分美貌,毕竟在草原牧场,大漠野风中颠沛流离了这么多年,再加上她几段婚姻皆被迫,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是毁容的。
所以说,李世民与萧氏之间的“爱情”,更多是一种演绎,而非是真实的历史。
原因三:李世民与萧氏是远亲。
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就算年龄不是问题;李世民的确被萧氏迷倒。但是他们之间还有一个硬伤在里面。那就是李世民和萧皇后还是远亲关系。
北周年间,孤独信四女嫁给唐国公李眪,生子李渊,孙子李世民,独孤信七女嫁给隋文帝杨坚,生子杨广。就是说,李与杨坚是连襟,李渊与杨广是表兄弟,所以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那萧氏是李世民的表婶。
此外,李世民还迎娶了杨广的女儿,但是因为她隋朝公主的身份,随意特别不喜欢她。因为厌恶隋而讨厌公主,那李世民会喜欢隋朝的国母,这个表婶加丈母娘。
所以说,就算是萧氏美貌异常,李世民也会碍于这复杂关系,慎重纳萧氏为爱妃吧!
真正的历史到底是如何?是流传下来的李世民纳了古稀之年的萧氏,还是如有书君分析一样?其实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有书君在看这位萧氏的生平时,不禁唏嘘,人人说红颜祸水,但这与女人又有多少关系。
正如萧氏一样,因为美貌,而被五位君主如物品一般,换来送去,一生只能听凭别人的安排。
然而,在她生命的终结之时,李世民以皇后之礼,将萧氏与杨广合葬,一生颠沛终有了善终。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迪丽热巴落泪?
第57集里有
东华帝君说如果自己没有在三生石上面把自己的名字抹去,自己会喜欢她,凤九大惊,帝君一字一句道当初自己下凡历劫,不仅仅是为了凤九,更是为了成全自己,说完帝君便转身离开了,虽然凤九终于在帝君最终听到了喜欢二字,可是她知道,自己与帝君情缘要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