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铵分解,硝酸钾受热分解吗?
硝酸钾受热分解,由于温度的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同,产物也不同。若加热到670摄氏度,硝酸钾将分解成亚硝酸钾,并释放出氧气。若加热到334摄氏度,硝酸钾将分解为氧化钾,并释放出一氧化氮气体与氧气。硝酸钾是钾的硝酸盐,实验式KNO₃,硝酸钾是离子化合物,并没有分子,所以没有分子量,只有式量。外观为透明无色或白色粉末,无味,比重为2、11。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3 克每一百毫升,因温度而异,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在化学物质之中,硝酸钾溶解度变化是相当明显的。
潮解性较硝酸钠为低,有冷却刺激盐味。溶于水,稍溶于乙醇。
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和水蒸气的化学式?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 新型安全气囊加入了可分级充气或释放压力的装置,以防止一次突然点爆产生的巨大压力对人头部产生的伤害,特别在乘客未佩戴安全带的时候,可导致生命危险。具体形式有:
1.分级点爆装置,即气体发生器分两级点爆,第一级产生约40%的气体容积,远低于最大压力,对人头部移动产生缓冲作用,第二级点爆产生剩余气体,并且达到最大压力。
总的来说,两级点爆的最大压力小于单级点爆。
这种形式,压力逐步增加。
2.分级释放压力方式,囊袋上开有泄压孔或可调节压力的孔,分为完全凭借气体压力顶开的方式或电脑控制的拉片Tether。
这种方式,一开始压力达到设定极限,然后瞬时释放压力,以避免过大伤害。
哪些铵盐受热分解不产生氨气?
硝酸铵的分解产物与温度有关,不一定生成氨气.
在110°C时:NH4NO3—→NH3+HNO3
在185~200°C时:NH4NO3—→N2O+2H2O
在230°C以上时:2NH4NO3—→2N2+O2+4H2O
在400°C以上时:4NH4NO3—→3N2+2NO2+8H2O,铵盐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一般是通过氨与酸反应得到的,它们一般是无色的晶体,易溶于水。
什么能代替硝酸钾?
所以选择硝酸钾,主要是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非常灵敏,即稍有温度变化就能看得出硝酸钾结晶量的变化,温度从0升高到100摄氏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约18倍。
使用重铬酸钾代替硝酸钾的效果也不错,温度从0升高到100摄氏度,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约12倍(虽然没有硝酸钾那么大,但也勉强可以),重铬酸钾及其溶液还有颜色,更美!但重铬酸钾有明显的氧化性,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硝酸铵钙撒施后隔天浇水可以吗?
硝酸铵钙可以撒施之后隔天浇水,只不过还是建议在施用的当天及时的适量浇水供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撒施之后土壤水分不足、肥料颗粒不能及时的溶解,还是会影响到肥料的反应速度、也可能会影响到肥料利用率。
硝酸铵钙,虽然说有钙元素的成分,但是主要的养分还是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为主,是速效氮类型的优质肥料。而且,硝酸铵钙就是硝酸铵的升级替代品。由于硝酸铵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受到较为严格的管控、事故风险性也比较大。通过不同方式生产硝酸铵钙,在化学性质方面比硝酸铵稳定许多、功能性方面也增加了补充钙元素的功能,是硝酸铵的优质替代品。
1、硝酸铵钙的养分组成。硝酸铵钙的成分为硝态氮、铵态氮和钙元素。不同厂家的产品在养分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总含量一般在15.5-27%之间,钙元素的含量则在19-20%左右。除了可以快速的补充硝态氮与铵态氮之外,也可以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与传统的硝酸铵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并且,硝酸铵钙中普遍含有少量的铁,镁等元素,元素含量相对丰富一些。
2、硝酸铵钙的特性。硝酸铵钙也是优质的复合肥料之一,对土壤的影响小、在土壤中残留的酸碱跟和盐离子数量少、有利于土壤中的部分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的游离并且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快速的提供可供农作物吸收的速效氮成分。
2.1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小。硝酸铵钙是弱酸性的复合肥料。由于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土壤中的游离性较强、吸收率较高,在土壤中的造成酸根离子大量残留的几率比较小。而其中的碳酸钙成分在土壤中被分解之后只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以及可以被吸收的钙离子,也很难对土壤的PH值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硝酸铵钙对土壤的酸碱性影响比较小。
2.2 土壤中残留的酸碱跟离子和盐离子数量比较少。硝酸铵钙的氮素成分是硝态氮和铵态氮,在土壤中游离性强、便于农作物的根系吸收。而且,硝态氮和铵态氮不需要经过土壤中微生物和理化作用的转化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吸收速度快、肥效反应较快、吸收率也比较高;其次是其中的碳酸钙成分,除了分解之后游离出钙离子被吸收之后,其余的钙离子也会与土壤中硫酸根等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硫酸钙等沉淀物质,也很难在土壤中有效的游离。
2.3能够提高其他离子的游离性、提高肥料利用率。硝酸铵钙施入土壤之后,会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加时,对土壤中的镁元素和磷元素的养分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镁、磷的元素利用率。而对于钙元素来说,在土壤中的游离性较差,不会对土壤中的钾、镁、铁元素的游离和利用造成影响。
所以,对于硝酸铵钙来讲,撒施之后隔天浇水其实也没什么不妥,不会对肥料利用率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影响。但是,从提高肥料利用率的角度来看,还是建议通过沟施、坑施的方式施用之后及时的浇水,以便于提早的获得充足的肥效反应。而且,也不建议在碱性土壤中使用硝酸铵钙,会对肥料中的铵态氮成分造成一定的养分损失。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硝铵酸是什么?
是李必奇1846年从酪蛋白中发现的,为白色结晶性粉末,从水中结晶为针状或片状体。相对密度1.456(20℃),等电点5.66,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在波长为274nm处有最大光吸收,能还原磷钼酸-磷钨酸试剂(福林试剂)。熔点:左旋体290~295℃时分解(缓慢加热),314~318℃时分解(快速加热),消旋体290~295时分解(缓慢加热),340℃时分解(快速加热)。溶于水、乙醇、酸和碱,不溶于乙醚。右旋体的水溶液与酪氨酸酶作用呈显红色。
左旋体能摩擦发光,在170℃时与氢氧化钡水溶液加热转变为消旋体,酪氨酸分子中酚羟基邻位易发生化学反应,与重氮苯磺酸偶联得橙红色物质,与沸腾的稀醋酸和亚硝酸钠作用呈显紫色或红色,与温硝酸作用呈黄色,在硫酸中与二氧化钛作用呈暗橙黄色。天然酪氨酸为左旋体,可由蛋白质水解、精制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