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填仓日的习俗是什么?
说说我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过“填仓日”的事儿吧。在农村,那可是个很盛大的日子呢,一大早就听见鞭炮噼噼啪啪响,跟二月二一样隆重。
1、打囤——填仓日的活动填仓填仓,从字面上看,是要把农民的粮仓填满。代表农民朴实的心愿。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这一日一大早,就听见鞭炮响,那就是村里人打完囤庆祝的声音。
打囤,其实就是用草木灰,撒成一个圈,代表粮仓,最中间用放上粮食(玉米、小麦、谷子等),一个囤放一样粮食。院子里、堂屋客厅里,大门口,都是大大小小的囤。更有心的人,在囤的中间用砖头压上钱,期望这一年日子过得好,能挣大钱。
在农村,家家户户烧柴火,草木灰易得。不过这些囤,一般不过晌午就打扫干净了。在我老家,二月二也打囤,和填仓日一样,都很隆重。
2、填仓日的吃食:过年的丸子、馒头在我的老家,年前腊月底,一般是要炸些丸子啊、藕盒啊、面鱼啊等,放着过年招待客人用。小时候的农村,这些油炸的面食就是奢侈饭了。
过年的这些炸货,一般都会留几个,留到正月二十五,填仓日这一天吃。据说吃了过年的的炸货,这一年都不会吃到苍蝇。
小时候的农村,没有冰箱,苍蝇蚊子的,也的确不少,有苍蝇落在饭汤里也不是新鲜事儿。所以大人都会让孩子在这一日吃上那个过年的丸子,也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呵护吧。
3、填仓日的由来小时候,一直把填仓日跟二月二弄不清,毕竟两天都要打灰囤,都要放鞭炮。一大早噼里啪啦的,搞不懂为啥要做两次。母亲一再说正月二十五是填仓日。
那时候不懂,后来才了解到。填仓日原来是为了纪念一个管粮库的粮官,据说那一年受灾,很多人没有粮食吃,粮官看了不忍心,就私自开仓放粮,救了很多人。可是他自己未经皇帝允许就这样做也是犯了大罪,于是把仓库点燃,自己也一起化为灰烬。
这一日恰好是正月二十五,于是填仓日的传统就延续起来。
现如今,父母在农村老家,还延续这样的传统,只是年轻人,记得这一日的,越发少了。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民俗。
填仓节是怎么来的?
填仓节是一个具有古老历史和浓厚地方民俗风情的节日,始于明仁宗宣德七年,传统上是洗去一年积累的疲感,迎接新的开始。填仓节活动包括腊八捞面,悬挂菱形门牌,精心制作糯米糕,放寒假、下把饭等。从古至今,人们都有感恩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这种民俗形式一直流传至今,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古老而传统的美好。
正月二十五被称为填仓节?
填仓节,要表达意思是填满谷仓,是仓王爷的生日。有很多传说,有的说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祭土地或祭磨神,众说纷纭。
那么,填仓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种说,填仓其实是天窗,准确说是填天窗。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重立四极天柱,平整天地。
关于这个节日,还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的是在很久以前,北方连年大旱,颗粒无收,而此时朝廷却不管百姓死活,照样催税收捐,百姓无可奈何,因为这样,冻饿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这样的情况下,有个给皇家看粮仓的仓官,不忍父老乡亲的惨状,就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把皇家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灾民。朝廷得知后,要派人拿他问罪,他放火烧了空粮仓,自己也投火而死。因为这天正是正月二十五,老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正月二十五,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补仓,意喻填满粮仓。
清代鼎盛时期,北京东直门和朝阳门内曾建有很多粮仓,至今北京城仍留有禄米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等地名。但是,位于南新仓的皇粮仓遗址仍保留着600年前的原样。每逢正月廿五这天,粮仓及粮商们都要张灯结彩,设供致祭,焚香叩拜仓神韩信神像。清韶公的《燕京旧俗志》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韩信的第一任官职就是仓官,并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来被民间奉为仓神。
祭奠仓官是填仓节一项重要的习俗。如今,这个习俗我国北部农村地区人们保留完好,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我家乡的人们在天仓节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制作五谷丰登的各种面面食,并大声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意在祈祷丰收,希望生活富裕。
话说回来,这填仓节少说也得有千年历史,宋《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必竟而去,名曰填仓。”原来,这春节过完元宵节还不算彻底结束,得填完仓才是真的圆满。数数这一天过后,年也过了,节也过了,农历九九也快到了,九九加一九该耕牛遍地走了,收拾收拾,人也别在家里犯懒了。
填仓是什么意思?
填仓,含义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
股票中含义:在此股票的低位买入股票补仓。
其实,真正的“填仓”活动是在农村。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
所谓填仓活动就是于正月二十五日黎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圈,象征着粮囤。在里边放些五谷杂粮。有人说,这是祈望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意思。
添仓节的来历?
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
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
胜》, “(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
填仓节早晨吃什么?
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填仓节,也称“添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民间有说法是祭祀土地或者祭磨神。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苏轼诗曰:“一枚煎饼补天穿。”
华北农村有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所以当天吃的美食一般吃这几样:小米干饭、杂面条、蒸五谷、熬鲫鱼汤,还有的地方也会做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