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就是从资本出发考虑问题,以资本为中心来处理问题;社会主义就是从社会出发考虑问题,以社会为中心来处理问题。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让资本来控制社会,还是让资本来服务社会,而不在于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一定会从西方文化中产生,因为西方文化重“器物”,更强调物质因素的作用;社会主义也一定会从中国文化中产生,因为中国文化重“正德”,强调精神高于物质,人本主义更浓。 我们对资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资本不是货币,不是那个市场交换的中介。它是组织社会生产资料的一种工具,把一切社会财富用货币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个手段。资本没有道德属性,运用资本的人才有道德属性。资本的力量与政治的力量、民众的力量是当代社会三大主要力量,三者的关系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状态。 资本的力量在于将分散的社会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关键是组织起来的社会生产资料为谁所用。是为少数人谋利所用还是为多数人生产所用,马克思认为应为联合起来的劳动所用。但何为联合起来的劳动,如何实现联合起来的劳动?马克思的时代工业化生产使他看到了实现这种联合起来的劳动的可能性! [/cp]
资本主义指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在这种制度下,以各种形态出现的资本为主要的生产资料。资本可以表现为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的货币和信贷;也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机器;或成品、半成品的存货。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它总是资产阶级所掌控的私人拥有的资本。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
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较少。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不是由生产者本人使用;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交换方式是按一定的时间付给货币工资(计时工资制)或按某项特定工作付给货币工资(计件工资制);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即便不是普遍的,也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现象。由于采取货币的形式,资本就可使其所有者握有最大限度的调度灵活性;资本家或支配着生产过程,这意味着不仅对工人的雇用和解雇有支配权,而且对技术的选择、产品的配制、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的销售也有支配权;支配金融决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企业主有权靠借贷、发行股票和抵押厂房来筹集资金。工人对此没有决定权。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原因:资本家制定的制度主要是维护资本家自身的利益;而社会主义是由无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制定的制度也主要是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的利益显然是存在对立的。
历史上的资本主义是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
1、从政治上:国家政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的手中,政府奉行的政策是主要维护无产阶级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权益还是主要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阶层的根本权益,此二者是判定社会性质的标准。
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2、从经济上:生产资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以私有制为主体是判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资本主义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
3、从文化上:国家和社会是倡导维护人民群众切身权益的文化习惯还是倡导符合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社会阶层文化”和“贫富差异文化”,各种腐朽思想和文化是否受到批判和摒弃是判定两种社会性质的标准。
国富论资本论哪一部作品在经济学中地位更高?
《国富论》、《资本论》哪一部作品在经济学中地位更高?这二部书,在经济学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凡是研究解决经济问题的,这二部书都会去认认真真地学习,特别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人,这二部书是必读书。我个人认为,《国富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更高一些。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国富论》,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国富论》是世界上第一本阐述欧洲产业发展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为现在经济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维持生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部著作自出版后即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流通。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马克思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简单地说,《国富论》,说的是,发展经济靠资本有效率的运动,人只是主动的参与资本活动和收取资本的果实;《资本论》,说的是资本的罪恶,人是被动的参与经济活动和为资本家服务。现在能够全文阅读这二部书的人不多,能够认认真真地下功夫研究这二部书的人,更加是凤毛麟角。能够把二者的精髓,用于指导我们的经济发展的人,也属于少有。
现在全世界的主流,就是和平与发展。无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人民才会拥护。要发展经济,就离不开资本,经济和谐发展,也离不开自由的人。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年,抛弃了“血腥味的资本”,通过提高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减少资本对人民的压榨,注意重视了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平稳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认为,“资本”是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超级工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是使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必然过程,也必须更加重视资本的力量,大力引进外国资本,通过“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为主要手段,同时容许“按照资本分配”等其它分配方式的存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实现经济现代化,最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谁能详细且通俗的说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差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俄罗斯是社会主义社会吗?
俄罗斯不是社会主义。
俄罗斯转型以来这20多年的发展,如果细分一点,可以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半期,苏联解体后转型的最初一些年,这个阶段的俄罗斯可以用一个词,叫“全面放弃”。经济上采取“休克疗法”,放弃了苏联时期的计划体制,实行大规模的迅速的生产资料私有化,价格全面放开,废除外贸垄断等等。
政治上也基本上是全面地模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外交上转轨以后基本上是一头向西。被称为“俄罗斯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直接说,俄罗斯当时进行的私有化,不是为了回收资本来补贴国家财政收入,甚至不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
当时的俄罗斯非常明确地宣称追求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结果,众所周知,90年代的俄罗斯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民生也不能保障。当然,俄罗斯90年代衰退的原因不只是转型,还有苏联解体以后导致的政治、经济失序。
第二个阶段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以后,俄罗斯从上层到社会、从政治精英到知识精英都已经认识到这种改革存在问题,他们也试图进行调整,对激进的改革做一些渐进的调整,外交上也从一头向西变成了双头鹰政策,一边向西看一边也向东看。
1997—1998年那场全球性的大危机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政治局势更加动荡。虽然调整没有产生效果,但是可以看到90年代就开始反思发展道路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强调国家权威,坚持市场经济,但是强调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理念就是市场经济加国家调控,如果再加一个小的方面还可以加上速度,他追求发展速度。
90年代俄罗斯实行的私有化是大规模的快速的,大约70%的资产都被私有化了,可是以后又进行了重新国有化,特别是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企业又被重新收归国有,国有化的比例逐渐增加,到目前国资占比已经达到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