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李治,武则天为何大力支持?
在历史中,皇帝封禅泰山可是大事,这是帝王权利的象征,于是,历朝历代很多的帝王都想来泰山举行封禅,到了李朝时期,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也想来泰山封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到了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历史中出现了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政治野心和手腕都十分强大,所以在唐高宗李治想来泰山举行封禅的时候她也想跟着,但是,那个时候女子不允许参与朝政,更何况是那么隆重的封禅活动呢?武则天非常有心机,头脑也聪明,于是武则天找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是什么呢?武则天借着是唐高宗李治的妻子,为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尽孝,因为古人是十分讲求孝道的,武则天打动了李治,同时也打动了朝中的大臣们,于是武则天便以尽孝的名义来泰山封禅了。如今的岱庙里,有两碑并立而成的“双束碑”,也称“鸳鸯碑”。就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和皇后双双来泰山封禅修建的。(下图为小编去岱庙为本文拍摄)
李治和武则天是怎么回事?
他俩是夫妻 一个皇后一个皇帝。由于武则天有出色的治国才能,李治很倚重她。
还是一代英主权谋不下武则天?
从治国的角度来说,唐高宗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英主,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妻管严,掺杂有复杂的政治和感情因素,不是一句妻管严可以决定的。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唐高宗明明是一代英主,为何会被人认为昏懦之主?第一,李治的人设和性格,以宽和仁孝为主。李治一开始就是以人畜无害的乖宝宝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而且太子的大位一直和他无关。魏王李泰过于咄咄逼人,甚至用李治的把柄来威胁李治,搞得李治魂不守舍,被唐太宗发现端倪,对魏王李泰十分失望,而巧合的是,太原出现了奇石,上面写着治万吉三个字,这才迫使唐太宗下定决心传位李治,所以李治的皇位,表面上看起来来的比较窝囊。
第二,李治是守成之主,施政以宽仁平和休养生息为主,守成之主不如开国之主来的特色鲜明。从李治的施政方针来看,李治就是个非常英明的君主,他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举动,但是非常的注意民生,即位之后,首先就是停止了大修宫殿的工程,紧接着就是停止辽东的战事。李治也非常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劝诫他不要打猎,他也欣然接受。所以当时的百姓评价说,“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人们总是能记住轰轰烈烈的事迹,对于和风细雨的建设,总是认识不足,比如喜欢汉武帝的铁血开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汉文帝。对于唐高宗来说,他始终生活在父亲唐太宗的阴影之中,客观来讲,李治治国是非常有能力的。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全国人口从贞观时期的不满300万户到永徽三年(652)一下增加到380万户。永徽五年(654),粮食大面积丰收,洛州地区粟米每斗两钱半,粳米每斗11个铜钱,对外战争也取得很大胜利,这就是李治的巨大功绩。
第三,李治身体不好,容易给人昏懦的印象。李治的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需要通过武则天来处理政事,最终武则天夺权称帝,所以李治的功绩很多被埋没了,也很容易给人昏懦的形象。
第四,史书为了抹黑武则天的需要,也顺带抹黑了李治。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上皇帝大宝,是封建社会惊世骇俗的事情,后世的统治者必然要对她进行口诛笔伐,那么和她作为夫妻一体的李治,自然也要被顺带贬低和抹黑。
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政治与爱情相纠缠,不是简单的妻管严关系第一,李治与武则天是患难夫妻,有真感情。李治刚刚登基时,权力都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老臣掌握,这些老臣都是跟随唐太宗打天下的老兄弟,尤其是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亲舅舅,所以李治无奈的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这应该是李治很郁闷甚至是胆战心惊的一段时光。
李治并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比如他大力提拔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来对抗那些老臣,可是在长孙无忌的拉拢之下,柳奭干脆利落的背叛了李治,柳奭甚至联合长孙无忌算计了李治一道。这让李治很绝望。
而在这个时间段,是武则天坚定的站在李治身边,无条件的支持李治,她的开解和安慰,给了李治莫大的力量,更关键的是,武则天在政治上非常的有见解,常常和李治不谋而合,这种心灵上的契合,也是李治和武则天爱情的重要基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直到把长孙无忌等老臣赶出长安,真正做到君临天下。
第二,李治表现出来的“妻管严”,更多的是对妻子的信任和爱。目前关于李治懦弱妻管严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李治和上官仪密谋的废后事件,最后在武则天的强力干预下,李治竟然退缩了,导致上官仪被杀。但是在李治临死的时候,他还是反复的叮嘱太子,在国家大事上,要听武则天的话,说明他在最后时刻对武则天还是很信任的。之前的废后事件,更多只是夫妻矛盾。
第三,武则天对李治也是很有感情的。武则天晚年,并没有以皇帝的身份入葬,而是自己决定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入葬在乾陵。从武则天写给唐高宗的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则天对唐高宗的感情,“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诗中流露出来的真挚感情,是伪装不来的。透过这简单的文字,能看到字字饱含的深情。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李治是个政绩卓著的明君,只是他的施政风格相比他的父亲唐太宗来的更加和风细雨,但是他也有铁血果决的一面,面对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等人的叛变,果断辣手镇压。他和武则天也是非常恩爱的患难夫妻,他的妻管严的表现,更多是信任和爱。
武则天和李治谁大?
武则天比唐高宗李治大两岁。李治第一次去感业寺时见到武则天,李治二十五岁,武则天二十七岁。
武则天为李治生了几个儿子?
武则天和李治生了4个儿子。
1、李弘
李弘(652年—675年),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长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二位太子,薨逝于太子位,是唐朝第一位被追封为皇帝的太子。
2、李贤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系高宗朝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
3、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4、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李旭轮、李轮,祖籍陇西成纪,662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为什么唐高宗李治要独爱比自己年长的武媚娘?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李治的性格懦弱。太宗和长孙皇后死后,李治就是个温室中长大的任性官二代,整天面对一班虎狼之臣,还得听长孙无忌的摆布,突然碰到旧情人了而且旧情人还能帮他出谋献策,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像吸毒一样上瘾了。本身李治就是个不自律的任性官二代,不然太宗在世时就敢跟武则天有一腿?难道他不怕老爸知道了废了他?这故事就跟康熙王朝里的太子偷康熙的妃子一样,最后太子是什么下场?李治就是命好,碰到个武则天,要是跟唐玄宗一样碰到杨玉环,那大唐早就玩完了!人家杨玉环可是四大美人啊,武则天可不是,后宫的女人都是经过战火洗礼的,武则天也不例外,总比任性好命的官二代有头脑,有主见更坚强。所以李治就离不开武则天了!有人说李治很聪明是个明君,如果是这样子,当初太宗就不会有立李恪的想法了。而且做为一个明君除了他,历史上还有谁会这样子利用或是依靠女人来治理国家的?只能说武则天不愧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