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夫人,上海籍名人排行榜?
上海名人前十:
1.董其昌
国籍:中国
职业:画家
董其昌出生于1555年,其是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擅于山水画,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等,历来也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2.黄道婆
国籍:中国
黄道婆是我国宋末年间的著名的纺织家,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她不但将纺织技术教给了当地的妇女,还改良了一套纺织的工具,甚至还创造了心事纺车。黄 道婆贡献不仅仅是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对整个国家的纺纱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
3.张爱玲
国籍:中国
职业:作家
张爱玲是一位于1920年生于上海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7岁就来时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在不如文坛后,也先后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除此之外,张爱玲在学术与翻译外国作品上也有一定成就。其现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
4.钱学森
国籍:中国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钱学森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组织设计和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指导实施了两弹结合试验,被誉为两弹一星元勋。他在导弹还有航天方面对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能力跟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5.杜月笙
国籍:中国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是近代中国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小混混,到富可敌国的上海滩大亨,他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在他巅峰时期,就连民国总统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6.陈云
国籍:中国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经济建设奠基人
陈云于1905年出生在现今的上海,在1925年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入党之后,便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后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7.宋庆龄
国籍:中国
职业:政治家
宋庆龄于1993年出生于上海,其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 ,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其在青年时期就跟随孙中山,用自己的言行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中,宋庆龄同志与孙中山先生并肩战斗,热情赞扬学生的革命斗争精神,满腔热情地接见学生代表,有力支持了爱国学生运动。而且还对推动抗日救亡、争取人民民主权利的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敢死之救国女杰,赢得了国内外正义人士的高度赞扬。
8.宋美龄
国籍:中国
宋美龄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她是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从小留美的她对西方人的生活习俗与礼仪无比熟悉,一口杰出的英语更是让外国人频频称道,所以她在国际外交方面有着很强的能力。
9.胡适
国籍:中国
职业: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的祖籍是安徽的,其原名为嗣穈。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曾求学于美国,师从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其回国后受聘成为北大的教授,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著闻于世。
10.徐光启
国籍:中国
职业:科学家、政治家
徐光启是明代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其一生有着许多的著述,除翻译以外,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不过他用心尽力的还是对祖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他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
历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杰出历史名人?
英王陈玉成太平天国有几个王很有意思,如忠王李秀成不忠,天京失陷之后被捕投降;翼王石达开长翅膀飞了,天京内讧之后独自领兵西行,进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势力;还有一个英王陈玉成,英年早逝。
太平天国内讧之后元气大伤,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是仅有的杰出将领,可以说太平天国能够苟延残喘好几年全靠这二位,陈玉成与李秀成配合连续击破清军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他主张攻克湖北以充实天国西部屏障,不料在这件事情上李秀成目光短浅,不愿意积极配合,陈玉成孤军难以成势,反倒丢了安庆,天京门户大开。后来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出卖被捕,宁死不降,被清军杀害,年仅26岁。
其实南京以东不是太平天国的要害,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南京西面长江上游的湖广、安徽等地以及曾国藩的湘军。如果李秀成积极配合陈玉成拿下武昌,进而占据湖广,一方面缓解天京西面战略纵深狭小的窘境;另一方面可与湘军争夺根据地,削弱湘军的实力,太平天国不说翻盘,再挣扎几年肯定是没问题的。
周世宗柴荣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后周国力强盛,柴荣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结束纷争的人,他伐后蜀,征南唐,破契丹,屡屡得胜,正要进兵幽州的时候暴病身亡,年仅39岁。
周世宗英年早逝的影响非常恶劣,柴荣的儿子太小了,很快被赵匡胤夺权,赵匡胤建立大宋。要不是柴荣死得早,就没有大宋什么事了,偏偏大宋比后周怂,幽云十六州被北方游牧民族占领长达400年,以此为踏板不断袭扰中原大地,直到400年后明朝重新夺回幽云十六州。
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和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最成功的两位守成之君,这两位广施仁政,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只可惜朱瞻基在位10年就死了,年仅38岁,9岁的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后来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谗言亲征,把大明的精锐部队败得一干二净。
明孝宗朱佑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之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史称弘治中兴,只可惜在位18年就死了,年仅36岁,传位给儿子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即位的时候还很小,是历史上非常贪玩的皇帝,在位16年把他老子的政绩败得差不多了。
孙策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整个东吴差不多都是孙策打下来的,号称小霸王。在丹徒遇刺随即身亡,年仅26岁。如果孙策和周瑜都不早死的话,以孙策的雄心和周瑜的将才,一统天下也未可知。孙策死后传位给弟弟孙权,孙权倒是长寿,活了71岁,只知道守住父兄的基业,毫无进取之心,东吴最终被西晋收拾了。
周瑜辅助孙策打下东吴的江山,当然最牛逼的事迹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败曹操,此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只可惜天妒英才,36岁就病死了。
霍去病西汉名将,吊打匈奴,只可惜23岁时病死了,汉武帝非常惋惜,把他的墓做成祁连山的形状。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诗人,文学家,其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传千古,其文章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令人拍案叫绝。不料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裹小脚的老奶奶吗?
这个问题令我泪目了,因为想起了去世十多年的奶奶。
我就以自己真实的经历来说一说吧。
还记得刚记事的时候,大约四五岁吧,奶奶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个小脚老太太,走路总是不稳当,一年四季都喜欢穿着尖角布鞋、用绑带紧裹着裤脚,更显出那双脚的小而不稳。
小时候不懂事,奶奶用背驮着我出去玩,我还总嫌弃她走路慢,遇到不平的地面或者水洼的时候,她怕我掉下去,总是习惯性地把胳膊勒得紧一些,然后稳稳地通过障碍,而我还在她背上嬉闹调皮。
慢慢长大了一些,我才开始真正注意奶奶的那双脚,因为那双脚与全家人的脚都不一样。有一次奶奶洗脚的时候,我蹲在旁边仔细观察,那是一种怎样的扭曲啊——除大脚趾外,每一根脚趾都往脚底心的方向弯曲着。
看着老人家的脚,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我轻轻地问奶奶:“你的脚窝成这个样子,很痛吧?”她慈祥地笑着:“早就不痛了,小时候缠脚的时候痛,每天痛得走不了路,后来啊,就习惯了!”
人对于长辈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从片面到完整、从刻板到鲜活的过程。在我的回忆里,奶奶永远是那么个慈祥、温暖、勤劳、善良的老人,好像一直没有变过,就那样定格在自己的脑海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我开始尝试着复盘长辈们的人生。由于热爱历史的原因,我特别喜欢把他们置于历史中,还原他们的人生经历。这很有代入感,也容易找到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
奶奶出生于1917年,这一年清王朝覆灭已经六年,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就颁布了禁止妇女缠足的政令,可是,为什么六年之后我的奶奶以及全国无数的女孩们还在缠足呢?
这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终结了满清王朝,但是封建时代的一些习俗,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新政府颁布了禁止缠足的政令,但是广大民众仍在延续那些,已经延续了很久的习俗——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先进取代落后、文明取代野蛮,最难的不在器物层面,也不在制度层面,而是在人的思想层面。
从辛亥革命颁发禁止妇女缠足的政令,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彻底解放妇女,用了38年时间,才彻底把缠足这一陋习扫进历史垃圾堆。
而这一个小小的举措,意义却是无比的重大的,不仅终结了华夏妇女自北宋以来长达千年的缠足史,而且从身体上真正给予妇女完整的人格和平等的地位。
有学者考证中国妇女缠足史,最早可能追溯到汉代,在《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诗句,反映了以小脚为美的扭曲审美观。
妇女普遍缠足的习俗,应该在北宋时期开始形成,到南宋时期大规模流行,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兴起,对妇女的礼教约束达到了新的高峰。
元代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加剧了对妇女身体和心理的摧残。明代的缠足之风进入全盛时期,甚至出现了“三寸金莲”这样的变态审美。
清代曾出现反对缠足的呼声,从1644年入关到1664年二十年间,顺治、康熙都曾明令禁止,但此时缠足之风已难以禁止,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只好罢禁。
从北宋到新中国成立这中间长达千年的历史中,我们难以想象,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缠足上遭受了怎样的痛苦,在冷酷的封建礼教下又承担了多少苦难的角色。
万幸的是,文明终于取代野蛮,一切泯灭人性的事物也终将进入历史。人类唯有把曾经遭受过的所有不幸,化作光明与力量,才能更加勇敢地前行。
怀念的我的奶奶,并致敬天下所有伟大的女性。
(注:插图来自网络)
如果让你推荐10个世界伟人的名单?
伟人有很多种,就全世界而言,我就按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和影响来选出我心中的十大伟人。
10.瓦特蒸汽机的重大改进人,工业革命的关键人物
9.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相对论让我们对时空和空间有了新的认识。
8.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使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7.古腾堡西方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并改良和推广广泛使用。当然最早的活字印刷是中国发明的,但得到推广和使用。
6.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改变我们对人类在世界上的位置的看法。
5.爱迪生爱迪生有着一千多项发明,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必不可少的灯泡和留声机。
4.蔡伦造纸术的重大改良人,纸让文化得到了更为方便和广泛的传播。
3.耶稣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宗教启示者,他阐述的道德观和精神观深刻影响着欧洲文化的发展。
2.牛顿迄今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他建立了宏伟的力学体系,奠定了科学理论的基础,也为接下来的工业革命打开了大门。
1.穆罕默德他复兴和传播了伊斯兰教,形成了从伊拉克到摩洛哥一连串的共同信仰、语言和文化的阿拉伯国家。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叛徒?
从1946年7月到1949年6月,国民党总计有1064名将军被解放军“俘虏”。这些人基本上都被释放了,包括冥顽不化的黄维。但是,却有一人被解放军枪毙了。这个人就是先后5次“叛变”的郝鹏举!
郝鹏举投靠的第一个主子是冯玉祥,从传令兵干到了少将旅长。冯玉祥也很提拔他,把他派到苏联基辅学习,回国以后出任西北军炮兵团长。但是,等到中原大战时,郝鹏举见冯玉祥节节败退,就联合他的河南籍同乡被判了冯玉祥,转投蒋介石。这是郝鹏举第一次当叛徒。
郝鹏举投靠蒋介石以后,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手下做官。为了讨好他的新主子,他还参加了秘密特工组织"蓝衣社"。可惜,黄埔出身的胡宗南看不上郝鹏举。郝鹏举也开始在私下里诋毁胡宗南。后来,郝鹏举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胡宗南关进了监狱。不过,郝鹏举很有一套,他想法买通监狱守卫得以逃脱,转投汪精卫去了。这是他第二次当叛徒。
当时,汪精卫公开投日,郝鹏举不知廉耻的给汪精卫写信,表示想一起当汉奸。汪精卫急需人手,就收留了郝鹏举。1944年1月13日,汪精卫在徐州成立淮海省,由郝鹏举作省长兼保安司令。其手下有4个军、7万多人。不知羞耻的郝鹏举还让人在报纸上发表了《郝鹏举论》,为其汉奸行为歌功颂德。不过,不久以后,汪精卫就死了。郝鹏举觉得当汉奸蹦跶不了多久了,又转投蒋介石。这是他第三次“当叛徒”。
日本人投降以后,蒋介石收编伪军,任命郝鹏举为第23集团军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但是,蒋介石对于郝鹏举这样的杂牌军实在是不待见,就是让他们当炮灰的。郝鹏举部被蒋介石派到台儿庄前线,夹在中央军和新四军之间当炮灰。郝鹏举不甘心,在了解到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后,就向新四军陈毅表达了想投诚的想法。这是他第四次“当叛徒”。
1946年1月9日,郝鹏举率领两万余人向新四军投诚起义。其部队改番号为中国民主联盟军。郝鹏举投降后还向毛主席发了致敬电,中央也给了回复。我军给郝鹏举部安排了驻地和粮食。郝鹏举也是会拍马屁,马上在报纸上发表了《对解放区的观感》一文,夸赞解放区。不过,一年后,郝鹏举就第五次当叛徒了!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后,初期形式对我党很不利。此时,郝鹏举又动了歪心思。他竟然写信给国民党总参谋长陈诚,表示愿意投降国军。国军马上对其部展开诱降,说他们以前投共是被骗了,可以既往不咎。在不投降,就要消灭他们。
郝鹏举动心了,并决定用计抓住新四军各级机关领导(包括陈毅),作为送给蒋介石的大礼!于是在1947年1月15日,向新四军各级机关领导发出请柬,邀请他们参加庆贺起义一周年的庆典活动。幸亏,各级首长都忙,没有来,只来了几个代表。郝鹏举的计划落空了。第二天,他就公开表示叛变了。并把他在苏联基辅的同学新四军秘书长朱克靖绑送给蒋介石邀功。朱克靖同志受尽折磨,也没有叛变革命,最后被害。
蒋介石给了郝鹏举一个四十二集团军的番号,命令他进攻鲁南解放军。这样没有志向的军队,肯定是没有战斗力的。在之后的2月7日白塔埠战役中,郝鹏举的部队被新四军歼灭,他也被俘虏了。
陈毅当面训斥郝鹏举:教尔作人不作人,教尔不苟竟狗苟。而今俯首尔就擒,仍自教尔分人狗。不过,陈老总并没有想马上枪毙郝鹏举。郝鹏举是在押送途中想逃跑,被解放军打死的。当然,也有说枪毙郝鹏举的命令已经下了,郝鹏举是被枪毙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孙中山的老婆宋庆龄是什么生肖?
宋庆龄是第三位夫人。孙中山先生确切的说,应该有三位夫人.她们是卢慕贞女士,陈粹芬女士和宋庆龄女士。
公开承认的孙中山有3个老婆。
孙中山一生和女人的关系,在国民党钦定的传记中,只承认两位,一位是卢夫人(卢慕贞)、一位是宋夫人(宋庆龄)。实孙中山还有一位妾叫陈粹芬,在孙中山家的族谱里有详细的介绍。《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
关于孙中山的有关情况中有这样的文字:元配卢慕贞(1885年结婚,1915年离婚)享寿八十六岁,侧室陈粹芬(1891年开始与孙中山同居,1912年秋离开孙中山)享寿八十九岁,妣宋庆龄(1915年22岁的宋与49岁的孙中山结婚)享寿八十九岁。
实际上还有一位:
日本籍妻子:大月薰(1888-1970年),1903年被孙中山迎娶
孙氏晚辈对于孙中山的三位夫人都视为祖母。据孙中山的后人孙必达说,孙家人昵称陈粹芬为“南洋婆”,卢慕贞因与孙中山离婚后住在澳门,故被昵称为“澳门婆”,至于宋庆龄则被称为“上海婆”。也有孙家晚辈称卢慕贞为“婆婆”,称陈粹芬为“二婆”,孙中山儿子孙科也随家里的小孩称陈粹芬为“二婆”,至于宋庆龄,并没被称为“三婆”,孙家子弟与她见面时,称她为“grandma”。此外孙中山还有一位日本籍的秘密夫人,孙家家谱中没有作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