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懿,吕后为何痛恨戚夫人?
吕后和戚夫人的仇恨是所有大家族的正宫和偏房的恩怨,既有夺夫之仇,也有夺位之恨。
吕后是刘邦的糟糠之妻。两个人结婚前,一个是白天鹅,一个是癞蛤蟆。
没错,吕后是白天鹅,刘邦就是那只癞蛤蟆。
当年,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管着方圆十里地的治安。 这个亭长是多大的官呢?用现代的官职来套,大概相当于一个镇乡的派出所长吧!有多少工资呢?历史上没有记载,但从刘邦经常赊账来看,应该是没有多少钱的。
而且《史记》里面记载,他经常带一些狐朋狗友去大嫂家蹭饭,让大嫂讨厌不已,但刘邦天生脸皮厚,神经也大条,一点没注意大嫂难看的脸色。有一次,他又带着人去蹭饭,刚坐下,就听见了大嫂用锅铲刮锅底的声音,这意味着没饭吃了。
刘邦所以,几个朋友识趣地走了。刘邦来到厨房一看,饭菜都还有,立马明白了,被亲人瞧不起,刘邦心里也感到很难堪,长叹一声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登过大嫂家的门。
直到多年以后,刘邦衣锦还乡,老家的亲人大大小小都有封赏,唯独大嫂的儿子没有。因为刘邦还记得当年的“一饭之仇”,后来还是刘太公亲自说情,刘邦才给了一个“刮羹侯”的戏称,显然心中还是耿耿于怀。
可见当年的刘邦有多穷,多落魄。
而吕后就不一样了。她的父亲吕太公是当地的首富,与县令等官场权贵也有很深的往来,可谓是有权有势。而且,据她的母亲所说,县太老爷还向吕后提过亲,如果嫁过去,就是县长夫人,在当地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再加上当时的吕后,青春年少,美艳无双,而刘邦已是四十多岁的年纪,所以配刘邦完全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吕太公之所以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老“屌丝”刘亭长,其实完全是因为封建迷信。吕公有一个爱好,喜欢给人看相。他看了刘邦的面相后,觉得这个人是个大富大贵之人,所以不顾老妻的反对,坚决地把女儿嫁给了刘邦。
这个决定在后世看来是有先见之明,但对当时的吕后来说,无疑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吕雉刘邦虽然在政府部门任职,家中也有几亩薄田,但刘邦不事生产,天天在外闲逛,所以种地这种粗活累活就落在吕后的身上,这一干就是很多年,后来给刘邦生了一对儿女也还在继续干农活。
现在看来,如果不是刘邦后来飞黄腾达,恐怕吕后的命运就和今天国内一些崇洋媚外的女人为了虚荣心,嫁到非洲去,以为可以当王后,结果却成了生育工具一个样。
后来,刘邦领着沛县的一帮兄弟起来闹革命,在外混得风声水起,但对于吕后来说没有丝毫帮助。
吕后和刘太公刘邦和项羽闹翻,吕后和刘太公一起被项羽抓起来当了人质,每天都面临着杀头的威胁,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直到鸿沟之约时,吕后才又回到刘邦身边,日子算是稍微安定了一些。
但没过多久,她就遇上了此生最大的情敌——戚夫人。
刘邦和戚夫人的相识其实也是一个传奇。
公元前205年,刘邦攻占的项羽的老巢——彭城。正在和齐国作战的项羽气急败坏,带着3万人马火速回师。此时刘邦的兵力有56万左右,人数是项羽的十几倍,满以为打项羽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骄傲得很,完全不加防备。
但项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西楚霸王”这个称呼并非是浪得虚名。仅仅几天的功夫,刘邦的56万大军就烟消云散,被项羽3万人打得溃不成军。
刘邦仓皇逃窜,要不是遇到一阵神奇的沙尘暴,这次就被项羽抓住了,如果真是这样,楚汉之争的历史结局就要改写了。
刘邦一路狂奔几十里,又累又饿又渴,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最后来到一个村庄,正好遇到吃完饭外出遛弯的戚太公,就是他将来的老岳父。戚太公问明眼前这个狼狈不堪、满身血污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汉王后,敏锐地抓住了机会。
他热情地将刘邦请到家中,先让刘邦梳洗一番,然后安排下酒菜,并让自己的女儿戚姬出来为汉王敬酒。
这时的戚夫人正是二八年华,鲜花盛开一般的年纪,生得体态风流、婀娜多姿,水白粉嫩,皮肤吹弹得破,再加上天生媚骨,刘邦一见骨头都酥了半边。
刘邦和戚夫人喝到酒酣耳热之际,戚太公主动提出让女儿跟着刘邦做小妾,生为“色中饿鬼”的刘邦哪会拒绝这么好的提议,当晚就拥着戚姬共同演奏了一曲“生命的大和谐”。
刘邦完全被戚姬迷住了,从此,他在外打仗,只带戚姬,而吕后就留守后方,一年到头也难得见到刘邦几面,甚至连正常的夫妻生活可能也没有,实实在在地守着“活寡”。
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小妾恩恩爱爱,而自己却是形单影只,吕后心里能不恨吗?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戚夫人更是打起了太子之位的主意。
刘如意戚夫人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如意”,这小子生来就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刘邦喜爱得了不得,经常对人说“此子类我”。
而吕后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盈,性格比较柔弱,加上吕后不受宠,所以刘邦一直不喜欢他。
戚姬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她心里太了解女人了,自己夺了刘邦全部的宠爱,让吕后守了“活寡”,刘邦百年归天后,自己绝没有好下场。所以,她多次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希望立如意为太子。
一个是新欢,一个是旧爱。这让刘邦很难抉择。一次,他当作满朝文武的面问改立太子的事,这是皇帝的家务事,朝臣都不说话,只有一个叫周昌的大臣跳出来反对,并说了一大通道理,暂时让刘邦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又提起这件事。吕后听说后,心里面很担心,只得求助于张良。此时的张良已经基本上脱离了朝政,专心在家修道。但是经不住吕后的软磨硬泡,只得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请“商山四皓”来做太子的辅臣。
商山四皓所谓的“商山四皓”是四个白胡子老头,刘邦得到天下后,准备请这四人到朝廷来任职,但这四人颇有古圣先贤的风范,断然拒绝了刘邦的招揽,隐居在商山,所以人称“商山四皓”。
吕后让人写了一封极其谦卑的信,又带上厚礼,终于请得了“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在一次宴会上,太子带着“四皓”一起出席,恰好被刘邦看见的,忙问太子身边的四个白胡子老头是谁。身边人告诉他是“商山四皓”。
刘邦听说后,长叹一声,对戚姬说,太子羽翼已经丰满了,再不能轻易废掉了,只得听天由命。戚夫人帮儿子争夺太子之位的意图以失败告终。
吕后和戚夫人总的来说,吕后和戚夫人的夺夫之争和夺位之战打了个1:1,前一场战争,吕后完败,后一场战争,吕后险胜。
但正是这最后一战,彻底将戚夫人打入了无底深渊。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继位,号为惠帝,吕皇后升格为吕太后。
吕后和戚夫人的斗争很快就分出了胜负。
一天,吕后让人请惠帝到后宫看一件东西,惠帝随人来到一个猪圈,发现了一个浑身是血的“怪物”,这个怪物看着像人,但双手双脚被砍掉、眼睛被刺瞎,鼻子舌头被割掉,完完全全就是一根“人棍”,这就是后来让人闻风丧胆,其狠辣程度甚至超过“凌迟”酷刑的“人彘”之刑。
惠帝听说眼前这个“怪物”居然就是以美艳闻名的戚夫人,也不禁被吕后的狠毒惊呆了,他大哭一场,接着又大病一场,并从此一厥不振,不理朝政,醉酒于声色。在非人的折磨下,戚夫人不久悲惨地死去,而她的儿子刘如意也在不久后被吕后毒死了。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
真的不无辜。可以说,戚夫人落此悲惨下场,全是自己作出来的。
世人评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往往是同情心作祟,把戚夫人当作受害者,批判吕后暴虐无人性,可怜戚夫人下场凄惨。
可,若是我们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先看看吕后的遭遇,以及戚夫人的所作所为,深入了解一下,吕后为什么会如此对待她,便很难再同情戚夫人了。
一、娇小姐嫁给穷大叔吕后,本名吕雉。她是个富裕家庭的女儿,因为老爸惹了仇家,于是一家老小搬来沛县避祸。
刘邦当时是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所谓亭长,是负责基层管理的一种非常小的官,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外加派出所所长。
吕公搬到沛县后,在家里摆酒宴,招待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刘邦也来凑热闹。
吕公在酒宴上看中了刘邦,觉得他面相相当不错,且胆魄惊人,不是等闲之辈,未来肯定是大有作为,于是,主动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
当时吕雉不满20岁,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是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小姐。
而刘邦已经40来岁了,平时一家人靠他微薄的工资和田里的收成度日,经济条件不怎么样,而且他还和外边的姘头生有一个私生子(也就是和曹寡妇生的刘肥)。
可以说,两个人的结合,属于吕雉下嫁。
但吕雉并没有闹,她遵从父命,乖乖嫁进了刘家,可见吕雉当姑娘的时候,是个柔顺乖巧的女儿。
吕雉婚后,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首先得下地干活,刘家穷的连个仆人都没有,而且刘邦工作忙事儿也多,经常在外面和朋友喝酒聚会,很少顾家,吕雉就得自己里里外外忙活。
其次,刘邦的老爸健在,一大把年纪,吕雉得伺候老人。
再就是还得养育孩子,他们婚后两三年,连生了鲁元公主和刘盈两个孩子。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吕雉和刘邦婚后生活,有这样一句话:“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翻译成白话就是,吕雉带着俩孩子下地干活。
一个本来娇弱的富家小姐,结了婚,要一边下地干活,一边带孩子,可见其生活艰辛。
二、糟糠妻无端下狱吕雉婚后三四年的时候,刘家的大灾祸来了。
当时是秦朝,暴虐无道的秦二世在位,经常在民间强征民夫,为朝廷干苦活。而且当时的法令很严格,上面征用多少人,就必须凑齐,还必须在规定日期之前赶到,否则格杀勿论。
这一次,朝廷向沛县征用民夫,刘邦作为亭长,负责押送。
结果在半路赶上暴雨天气,耽误行程,很多人趁机逃跑了。刘邦一看,剩下这么点人,再加上日期延误,到时候大家都得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搏。
于是他把剩下的人都放了,让大家各自逃命。有十几个人很佩服他的胆识,甘愿跟随,于是,他们藏进了芒砀山落草为寇。
这帮人在芒砀山缺衣少食,吕雉就冒着生命危险,靠着两只脚板长途跋涉,送去衣食。
除此之外,她一个女人家,还要独自撑起家。
很快,朝廷知道了。
刘邦跑了,可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把吕雉抓进了监狱。
可怜吕雉一个20出头的少妇,就这样被关进了监狱,经受严刑拷打,非人折磨。
吕雉为了保护夫君,只能咬紧牙关,一问三不知,在狱中苦苦煎熬。
三、弱女子刚出虎穴,又入龙潭公元前205年四月,出狱时间不长的吕雉,又被项羽给俘虏了。
这是咋回事呢?
本来刘邦落草为寇后,不断壮大队伍,各处征战,慢慢的,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来,刘邦归入了项羽麾下。
不过,要知道,刘邦野心很大,并不是真心归顺项羽,他只不过是不得已罢了。一旦时机成熟,他还是会独立的。
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刘邦的机会来了。
项羽的主力军陷在齐地,危险万分,刘邦趁机率领56万大军攻下了彭城,也就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
项羽得知大本营被刘邦端了,哪里能忍,迅速带了3万兵赶过来打刘邦,结果项羽的3万人愣是打赢了刘邦,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邦的家人被项羽给抓了,成了俘虏。
确切的说,是吕雉和刘邦的老爸被抓了。
家里其他人,阴差阳错逃掉了,吕雉的两个孩子在逃跑路上刚好遇上刘邦,被救了。
我们想一下,刘邦背叛了项羽,项羽对刘邦恨之入骨,他没能抓住刘邦,那就只能拿他的家人泄愤。
吕雉面临的又是屈辱和折磨,她在项羽手里,是人质,也是砝码。
被俘虏期间,吕雉和公公甚至被项羽绑到城墙上,威胁刘邦,要将他们煮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吕雉当时的处境,说是生不如死都不过分。
她整整在项羽的手里煎熬了两年零4个月。
直到公元前203年的九月,项羽和刘邦达成和解,吕雉和公公才被释放了。
而说到吕雉被俘的原因,妥妥的是人祸。
刘邦攻下彭城之后,项羽的军队还陷在齐地呢,这个时候,刘邦是有充分的时间,把家人接到自己身边,保证他们的安全的。要知道,彭城距离沛县只有200里。
结果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是先忙着去清点美女和财宝了。完全把接家里人的事儿抛诸脑后。
直到项羽的军队打过来了,刘邦才想起接家人。结果家人在战乱中逃散,吕雉直接被俘。
四、贫贱夫妻重聚,已是物是人非公元前203年,吕雉被接回刘邦的身边。
此时,吕雉已经和丈夫分别了7年多。
自从刘邦在芒砀山落草,吕雉被朝廷逮捕,夫妻俩就再没见过一面。
分别的7年多,吕雉为丈夫坐过牢,当过俘虏,为数不多的自由日子,也是拉着一家老小苦苦支撑,担惊受怕,朝不保夕。
算起来,此时吕雉,也不过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
就在吕雉满心欢喜,以为终于苦尽甘来,和朝思暮想的丈夫团聚了,眼前的情景,却狠狠打醒了吕雉。
刘邦身着华服,已经身为汉王,他身旁站着一个20出头的艳丽女子,女子弱柳扶风一般,时不时娇媚地冲刘邦一瞥,刘邦则紧紧拉住女子的小手,不忍放开。
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两三岁的男童,银娃娃一般,淘气地在大人脚边跑来跑去。
刘邦对吕雉,全然没有夫妻久别重逢的热烈和甜蜜,只剩下那敷衍的客套。
吕雉再见自己离别两年多的儿子和女儿,一番询问,更是心里凉透。
当初刘邦项羽大战,俩孩子和自己走散,误打误撞,孩子们幸运地遇见了刘邦,被接上了刘邦的马车。然而在刘邦溃败逃亡的路上,他为了甩掉累赘,竟然几次把儿子女儿从马车上踹下去。
幸亏刘邦的手下坚持把孩子们抱上车,苦求留下孩子,吕雉这一儿一女才得以保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俩孩子后来跟随着刘邦,也并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
俩孩子来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刘邦已经有了戚夫人和宝贝儿子刘如意,眼里根本就没有他俩。
他俩只不过马马虎虎过活而已。
我们站在吕雉的角度来体会一下她的感受,老公出去干非常冒险的事业了,自己一个女人在家拉着一家老小艰难生活,还因为老公的原因两次被抓起来,惨遭折磨,小命差点丢了。
过了七年多终于夫妻团聚了,却发现老公身边有了别的女人,锦衣玉食,他对自己非常冷淡。而自己的俩孩子也不受重视。
她心里得多委屈多愤怒啊。
五、刘邦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实,在吕雉暗无天日和丈夫分别的7年多,刘邦却是感情生活多姿多彩的。
自从刘邦拉起队伍干事业,干得稍微像样之后,他便在征战中顺便接收那些“落难女子”了。
等到吕雉回归的时候,刘邦的后宫已经美女如云了,比较有名的,比如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无名的就数不胜数了。其中,最受宠的便是戚姬,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扶风弱柳的女子。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
“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
也就是在公元前206年,刘邦领兵到定陶后,偶然遇到了美丽的戚姬,就给收编了。
戚姬便是后来的戚夫人,关于她的身世,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有史料写,她是个年轻寡妇。
戚姬冰肌玉质,风流俏丽,而且能歌善舞,非常善于俘获男人的心。刘邦得到戚姬之后,几乎是独宠她。
不久之后,戚姬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刘如意。
刘邦有多宠爱戚姬呢?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今戚夫人日夜侍御……”
刘邦白天黑夜都和戚姬腻在一起,就连吃饭的时候都要黏在一起。
有一次御史周昌进宫,找刘邦汇报工作,结果正撞见刘邦在吃饭,只见他一手搂着戚姬,一手吃饭,这场面把周昌吓得赶紧退出去了。
有了戚姬这么一个妙人儿,刘邦早就把黄脸婆吕雉抛到脑后了。
对于刘邦来说,他是不得不接回吕雉,并让吕雉坐在正妻的位置,因为吕雉在自己起事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如果不这样做,手下人都不服,舆论这关是过不去的。
至于他心里,装的全是戚姬。
吕雉回归后,得不到刘邦任何情爱,过的是守活寡的日子。
这一点从吕雉的生育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吕雉一生只生了两个孩子,就是女儿鲁元公主和儿子刘盈,这俩孩子都是她和刘邦刚结婚的那两三年生的,后来,吕雉再没有生过一儿半女。
而刘邦,一直到五六十岁还在和年轻妃嫔们生儿子。
六、皇储之争,你死我活公元前202年,刘邦赢得了楚汉之争,完成了统一,建立汉朝。吕雉被立为皇后,嫡长子刘盈为太子,戚姬被封为戚夫人。
立吕雉为皇后,和立刘盈为太子,都是按照礼制来的,自然而然的事。
可刘邦有私心,他宠爱戚夫人到了极点,爱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也到了极点,他心里是想立刘如意为太子的。
刘如意小的时候,他见了这个宝贝儿子,就欢欢喜喜把他抱在怀里,称他为“爱子”。
刘邦对于嫡子刘盈,则是一脸的嫌弃,嫌他胆小软弱,叫他“不肖子”。不肖子也就是不像自己的儿子。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
这句话摆明了就是说,刘邦明确表示想要立刘如意当太子。
戚夫人呢,则是一肚子私欲,丝毫不隐藏,她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未来当上皇太后。
于是戚夫人经常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哭哭啼啼,让刘邦赶紧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刘邦于是在朝臣面前试探,结果朝臣们强烈反对。
一方面立嫡立长的礼制在这儿摆着呢,废长立幼属于动摇国本,是国之大忌;另一方面,吕后那是糟糠妻,那是为了大汉朝建立付出过的女人,蹲过监狱做过俘虏,那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皇后,朝臣们是相当拥护吕后的。
刘邦再三再四地努力,和朝臣们争论改立太子,都没能成功。
刘邦和戚夫人不死心,试图找来有顶级威望的人来支持刘如意,也就是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上的四位高士),结果这四位都不肯出山。
而不久之后,吕后竟然成功请来了商山四皓出山,支持太子刘盈。
商山四皓当时在整个天下的威望都是极高极高的,有了他们态度明朗的支持,改立太子的事彻底泡汤了。
七、刘邦驾崩,吕后复仇公元前195年,事业还没干完的刘邦,就突然病逝了。
刘邦一死,太子刘盈马上登基为帝,吕后成为皇太后,因为刘盈年纪小,由吕后临朝称制。
简单说,就是朝政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
这下戚夫人唯一的靠山没有了,马上成为吕后手里的羔羊。
这么多年,吕后受了多少委屈,受了多少气,忌惮于刘邦,她一直都隐忍不发,装成一个贤良的皇后。
吕后内心得多恨刘邦,多恨戚夫人?
这下刘邦没了,吕后想怎样就怎样了。
很快,吕后下令,把戚夫人废为庶人,剃光了头发,打发到永巷去舂米。
吕后这么做,是在出这么多年的窝囊气,让戚夫人好好吃吃苦头。
戚夫人非常不甘心,一边舂米一边唱
“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
当时吕后只处置了戚夫人,还没对刘如意下手呢。
但是戚夫人这一唱,彻底激怒了吕后。
吕后发疯一般,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汉书.外戚列传》: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紧接着,她将赵王刘如意也给毒死了。
至此,戚夫人母子全死于吕后之手。
八、戚夫人既蠢又坏,咎由自取我们纵观戚夫人的表现,她全程智商权谋都不在线,能力不足,野心又很大。
1、只会媚上,没有政治头脑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刘邦爱她若珍宝,而且是对她盛宠了十几年,丝毫不变。
但戚夫人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长处了。她不是糟糠妻,是从刘邦发达后才来的,没有任何威望,没有老资格。
她是孤女,娘家没人,培植不起外戚势力。
更糟糕的是,她就是个委身男人的小女人,没有任何政治头脑,更不会去拉拢朝臣,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相比之下,吕后除了没有丈夫的宠爱,其他几条全都远胜过她。
这样一来,戚夫人只要失去丈夫这个靠山,就一点力量都没有了。
2、既蠢又坏,不安分人家吕雉是糟糠妻,是吃尽苦头的原配,皇太后之位和太子之位,理应就是人家母子的。
你戚夫人,都做了顶级宠妃,占有了刘邦的心,却还不知足,还要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良心何在啊?
但凡戚夫人善良一点,安分一点,敬重吕后,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争抢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至于有后面的惨祸。
她和皇后争儿子的皇位,就是在往死路上逼人家母子。一个皇后,若是在立储上输给宠妃,未来肯定死路一条。
也正是立储一事,使吕雉对她结下了深仇大恨。
3、不会示弱,任性作死戚夫人起初被吕雉罚去舂米做苦工的时候,吕雉很可能是没想杀掉他们母子的。若这个时候戚夫人懂得示弱,装作彻底屈服的怂样儿,没准儿可以满足吕后的报复心,还是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人只要活下来保住命,就还有机会。
结果她蠢到家,都被人拿捏在手里了,还要唱歌表达不甘心,直接激怒了吕雉,母子直接被害死。再无翻身的可能。
九、结语戚夫人遭到人彘的下场,根本不无辜,这全都是她既蠢又坏的结果。
智商、手段和威望,戚夫人都比不上吕后。她唯一拥有的只是美貌年轻和丈夫宠爱,可偏偏又是老夫少妻,刘邦这护身符一死,她就什么都没了。
戚夫人抢了人家的丈夫,还想抢人家儿子的皇位,要置人家母子于死地,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当对手胜利的时候,她的下场不凄惨才怪。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无冕女皇吕后》
为什么吕后单独与戚夫人过意不去治她于死地?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戚夫人就是一个迷人的狐狸精,善用手段迷惑刘邦,而吕后并不因为美貌得宠,吕后得到刘邦信任,多半由于在政治上的扶持。
戚夫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狐狸精。出身并不高贵的她,要在充满危险的后宫里站稳脚跟,必定也是如履薄冰。
在她还是豆蔻年华的时候,被正在征战的刘邦看中了,而且在刘邦四处征战的时候,以她女性的温柔陪伴了刘邦枯燥无聊的军旅生涯。
写了这么多汉朝美人,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凡是受宠的美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舞,感觉这是老刘家的共同爱好,不会跳舞的女人都不入他们法眼。戚夫人就是舞蹈名家,她跳“翘袖折腰”之舞,可以说是仙女临凡,不要说刘邦拒绝不了美人之恩,就是史书上也是极具夸赞的。她跳的这种舞蹈,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干的活。
做狐狸精的本钱,戚夫人是具备了,一个活色生香的漂亮女人,伴随枯燥的军旅生涯,戚夫人当然会受宠。
吕后就不一样了,有了戚夫人她还有什么地位,除了帮助老刘打天下,杀权臣以外,好像这个女人没有多少惹人怜爱的地方。
戚夫人并没有那么无辜,在她得意之时,她利用自己的恩宠,对刘盈多有陷害,吕后和她的仇怨以久,只是这种积怨没有找到可以发泄的地方而已其实戚夫人乖乖的做个解语花,小美人,完全可以平安度过这一生。
但是她偏偏不满足于此,他生下刘如意就开始有些飘了,儿子聪明俊秀,汉高祖在公开场合没少说“如意类我”的话。由此看来,戚夫人的枕头风还是很厉害的。
一次可能不起作用,架不住天天这么唠叨吧,《史记》记载,戚姬自恃得宠,开始有了野心,经常在刘邦面前哭闹,要老刘改立太子,有了恩宠就算了,野心也开始大了起来。当时吕后的儿子还是正经太子,人家都没有发话要收拾戚夫人,她就已经按捺不住夺位的野心。她屡次利用刘邦的宠爱陷害汉惠帝、鲁元公主,欲将他们置于死地。
吕后自己不受宠就算了,本来也不是靠美貌上位的,但是你胆敢算计我的儿女,你试试,自古女子本弱,但是涉及儿女,再弱的女子也变成了饿狼,所以戚夫人也不完全是无辜的,只是吕后手段又过于残忍,她才会被后世所诟病。
戚夫人的软刀子刀刀见血,吕后在那时就已经对她恨之入骨,可以说吕后与戚夫人结怨已久,对于这种积怨,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口而已,一旦有泄愤的可能,谁也不会放过谁,吕后当权是这样,戚夫人当权之时,吕后难道会有好结果吗?这本身就是一场权利的博弈,谁占得先机,谁就是王者。
刘邦在位时,曾经有废太子的举动,但是吕后先他一步请来“商山四皓”,刘邦知道吕后羽翼渐丰,已经动不得,悔恨交加。刘邦都动不了的吕后,一个戚夫人又何办法,只有坐以待毙。太子刘盈的帝王路,走得并不顺利,在刘邦还没有驾崩前,他就有废太子的打算。
不得不说戚夫人的耳边风吹得还是很给力的,但是吕后又岂是坐以待毙的人。她听从张良的计策,在太子宴会中请来了“商山四皓”。刘邦数次都未能打动这四位闻名遐迩的贤人,太子一个宴会,这四人就一齐出现,刘邦也很是诧异。于是刘邦指着“四皓”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
其实这不得说是刘邦对戚夫人的保护,其实他心里清楚,吕后的手段是戚夫人不可能有的,就算把太子位让给刘如意,他们母子也是斗不过吕后的,与其在自己身死之后,把他们母子放于险境,还不如让他们去更安全的地方,远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刘邦知道,吕后的羽翼已丰,要动太子位,已经是万万不可能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知道不可能挽回了,就凭能请出“商山四皓”这份本事,她是万万没有的。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矢,尚安所施!”其实刘邦的心里明镜一样,只等自己驾崩那一天,眼前的美人保不保得住是其次,自己的江山都可能姓了别姓,刘邦心里又是凄楚又是懊悔,没有早点动手,现在连自己都无能为力了。
刘邦病故,吕后专权,戚夫人被囚,如果此时安分一点,可能会保住性命,但是她并不安于失败,一首《舂歌》,葬送自己,也葬送了儿子刘如意。刘邦病故,太子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吕雉升为皇太后,吕后开始专权了,刘盈在吕后眼里可能不仅仅是儿子,更是她掌握权利,操纵权利的工具而已。
此时,成王败寇的真理就显现出来了,吕后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并且把她的头发剃光,一个美人,靠的就是一头如云的秀发,剃光头发,无异于折损了美貌。胜利者总是会强加给失败者更多的侮辱,剃光头发不算,还给戚夫人穿上囚服,让她在后宫舂米干活。
戚夫人的境遇一落千丈,心里自然有很多不满,她一边舂米一边唱了一首她创作的诗歌《舂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首歌唱得凄楚无比,她可能就是想把自己的境遇告诉自己的儿子,但是她确实愚蠢,如果她不这么做,可能儿子刘如意也不会那么早就被毒死。
吕后听到这首歌后,勃然大怒,这还得了,放你生路就行了,你还变本加厉的想告我黑状,既然你找死,那我也不会手下留情了,于是吕后下令,召赵王刘如意进京。吕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看你儿子来了又能把我怎样?
吕后在排除了层层阻挠后,终于把赵王刘如意毒杀了,接着她就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人彘事件,吕后将戚夫人的手脚砍断,熏聋了她的耳朵,灌哑药,关在猪圈里,起名为“人彘”。
吕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在做完这一切后,居然让儿子刘盈来观看,刘盈看到后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了!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刘盈被此事惊吓过度,不久也一病不起,龙御归天了。
曾经明眸善睐,艳冠后宫的戚夫人、弹琴击筑,吹笛作歌唱《上灵》、腰肢纤细,翘袖折腰的戚夫人因为贪欲,最后变成人彘,也是让人怜惜同情,吕后的残忍也是让后世诟病不已。
以古代的医学水平做成人彘?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人彘的残忍人彘,就是把一个人的四肢全部砍掉,使之不能行动;挖掉眼睛,使之不能看到;耳朵里面注入铜,使其失聪(熏聋);用喑药灌进喉咙,割掉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说话;割掉鼻子,使其失去嗅觉。剃光头发、眉毛,然后抹上一种药,破坏其毛囊,使其毛发脱落后不能生长。如果受刑的人在行刑过程中死亡,则刽子手会被人嗤之以鼻,丢掉饭碗。有在行刑过程中死去了的,没死的就成了人彘,被扔进了厕所里。
一说到人彘,首先就会让人想到戚夫人,她受到了吕后的专门照顾,被割去了耳朵,还扔进了厕所,脸被划花,最后痛苦地死去了。
人彘是一种最为残酷的刑罚,根据史料的记载,基本都是对付女性用的,而实施的人,也往往是女性(女人对女人的仇恨真是太大了)
这种刑罚初见于吕后对付戚夫人的记载中,也是吕后的发明,能够想出这样的刑罚并且实施的人,吕后,其内心可见是多么地阴暗。
吕后和戚夫人说到吕后和戚夫人,她们是有一段相恨相杀的经历,都是缠绕着一个男人,刘邦,围绕着一个权力,皇权而引发的血案。
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在刘邦还使沛县的一个流氓头子的时候就看中了刘邦,她比刘邦小了15岁,嫁给刘邦的时候不到20岁。刘邦看中了她家丰厚的财力和社会关系,吕后则觉得刘邦这个人不一般。
秦末的大起义造就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位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推翻了秦朝,之后就开始了楚汉战争。
此时的刘邦已经五十多了,为了和项羽争夺江山长期战斗在外。
他遇到了戚夫人,一个美丽动人而又能歌善舞的女子,此时的戚夫人年芳20,正是青春年华之际,生于乱世,只能委托于强人,以安身立命。
但她委身的是一位王者,就注定了她的悲剧。
刘邦自从得到了戚夫人后,就基本是专宠了戚夫人,作为更年期的吕后,自然是嫉妒的牙痒痒。
很多时候我也在想女人的嫉妒心会有多强,历史上著名的人彘事件,都是记于女人之间的,如武则天就把王皇后、萧淑妃做成了人彘,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慈禧也把东太后做成了人彘,当然这是传说,实际情况还有待考证。
所以现在大家经常会见到女人之间的撕逼大战,其惨烈程度实际上并不亚于男人之间的血斗,甚至更狠,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尽管刘邦经常被项羽打的十分狼狈,但他身边总是跟着戚夫人,给他以安慰,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我可以肯定的是,刘邦爱上了戚夫人,而且是非常爱的那种,把她当女神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又是把她当女儿的那种宠爱。
得到了爱的女人往往是盲目的,也是长不大的。她享受着一个强者给她带来的荣华和富贵,她觉得一切都有了。
但是此时,嫉妒心正在另一个女人的心理慢慢滋长,这个人就是吕后。彭城一战,刘邦丢了妻儿老小,吕后成为了项羽的阶下囚,这一囚禁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中,刘邦专宠着戚夫人,却不把吕后当回事,连他老爸也不当回事。项羽要蒸了他老爸,刘邦竟然说,我们是结义的兄弟,我老爸就是你老爸,你要是把你老爸蒸了,也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气的项羽暴跳如雷,此时的吕后,境遇又是何等地堪忧呢?
我们不好说吕后在囚禁的三年中遇到了什么,但至少是担惊受怕了三年。
戚夫人给刘邦生下了儿子,刘邦取名为如意。
如意如意,随我心意,这分明是对戚夫人的评价,戚夫人就是刘邦的如意,刘邦的心肝宝贝。吕后又怎能不嫉妒恨呢?
等到刘邦称帝后,一度出于对戚夫人的宠爱,想要换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这就触动了吕后的最后底线。
吕后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了一文不明的刘邦,图什么呢?刘邦并不爱她,就只能指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了。现在连她儿子的皇位也要来抢,吕后岂能容忍呢?
但是对于戚夫人又如何呢?如果她的儿子不能坐上皇位,她是知道自己的下场的,吕后必然会对自己不利。女人天生敏感,多少都会感觉到对方身上的气息,吕后身上的戾气,她是感受到了的,唯有如意坐上皇位,她才能安全地度过余生。
事与愿违,最终还是刘盈坐稳了太子。刘邦死后,戚夫人的悲惨命运就是注定了的。
至于吕后呢?虽然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虽然自己的儿子登上了皇位,但是只做了6年的皇帝就死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自己的儿子。之后又是一阵乱局,吕后逐渐地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最终在一片风雨飘摇中去世,她死后,她的家族也被诸臣所灭。她也最终什么都没得到,爱人、儿子、皇权、地位。
其实,两个女人都是悲剧的。
人彘的存活率按照古代的医学水平,人彘的存活率只能说基本没有。
砍去人的四肢,这个过程中就伴随着大量的失血,古代止血能力有限,很可能这个过程中人就因为失血过多而亡。
这个过程也是痛苦异常的,其实实行的人就是要让受刑的人痛苦,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把人折磨死。
之后还要挖眼睛、割鼻子、割耳朵等等,全部都是酷刑,任何一个都是正常人受不了的刑罚。
根据史书记载,戚夫人在被做成人彘后,吕后怕她死的太快,让太医为其续命,但即便如此也只存活了三天就去世了。三天在古代史书中是个虚数,实际情况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被做成了人彘,基本活不了,即便能挺过施刑的过程,也活不过之后的日子,应该是没几天就会死去。
当然,除了影视。影视往往会误导观众,人彘的存活时间取决于导演,导演要人彘活多久人彘就可以活多久,博大家一看罢了。
懿的行近字和组词?
以此开头的词 懿德 懿旨 懿躅 懿哲 懿义 懿行 懿文 懿望 懿铄 懿淑 懿邵 懿柔 懿亲 懿戚 懿媺 懿美 懿筐 懿绩 懿徽 懿和 懿贵 懿共 懿恭 懿范 懿度 懿纯 懿濞 以此居中的词 懿行 铄懿渊积 丰功懿德 以此结尾的词 昭懿 姻懿 遗懿 雅懿 休懿 显懿 贤懿 遐懿 淑懿 沈懿 融懿 清懿 亲懿 戚懿 明懿 徽懿 鸿懿 弘懿 高懿 丰懿 芳懿 敦懿 惇懿 端懿 慈懿 醇懿 淳懿 纯懿
刘邦小妾?
刘邦的小妾有记载的有:戚夫人、薄姬、赵姬(/赵美人)、唐姬(/唐山夫人)。
戚夫人介绍:
戚夫人(本名:戚懿,前224年-前194年),山东定陶人,汉高祖之爱妃,赵王刘如意之母。
被吕雉折磨致死。
薄姬介绍:
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母为魏王宗家之女魏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