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难寻,秦时明月的盗跖季布和不良人的温韬都是偷东西的能手?
先声明一下,小元是月饼,也是良粉,不会刻意踩谁捧谁,就是谈谈自己的看法。
盗跖、季布、温韬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除了季布偷东西未有耳闻,盗跖和温韬的确是擅长偷东西。动漫中,盗跖和季布同出自《秦时明月》,盗跖号称偷遍天下无敌手的“盗王之王”,季布号称“黄金牡丹,花间隐虎,一诺千金,不动如山”,而温韬出自《画江湖之不良人》,号称“盗圣”,这几个人都是盗中圣手,谁偷东西最厉害?
盗跖自称是“天下第一的贼骨头”,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偷,轻功卓绝,武功一般,飞檐走壁耍得溜,解锁牢笼难不住,拿手戏电光神行步速度惊人,在秦军密布的环境中也能一马平川,如入无人之境。两次迎敌白凤,他都获胜,第一次偷到了自己的性命,第二次偷走了千机铜盘。
季布是令富商巨贾闻风丧胆的侠盗,佩剑隐虎,牡丹相伴,武艺高强,作风十分张扬,巴不得所有人帮他见证东西成功到手的那一刻,是一个遵守承诺又喜欢出风头的贼。他在剧中也有两次重要的战绩,一次是从咸阳巨富赵甫家中拿到了夜明珠却取椟寄珠,一次是在钟离眛的眼皮子底下取走了荧惑之石。
温韬是摸金校尉,精通玄学,武功不高,对盗墓情有独钟,对五行八卦以及风水的研究极为深入,是一个专业、优秀的盗墓贼。第一季结尾,他在那么多人的面前(当时李星云和不良帅都在场)于人不知鬼不觉的时候成功盗走了龙泉宝剑;第二季时顺利找到了李淳风之墓和位置隐秘、踪迹难寻的乾陵地宫。
结论:三位的战绩都不俗,看上的东西绝不空手而回,盯住的目标没有得不到的。
整体比较三位虽然都偷东西,但侧重点是不同的,盗跖是暗偷,季布是明偷,温韬是盗墓。
盗跖VS季布
我们先来看一下季布的作案手法,拿“夜明珠案”举例。
季布先是放话告知子时偷走夜明珠,当天夜里,他打晕了更夫,自己打更谎报时辰,丑时已到,子时已过,守卫夜明珠的众人于是放松警惕。突然,很多同款盒子掉落混淆了真的夜明珠,赵甫等人方寸大乱,同时院子里的季布高喊夜明珠已到手,并且手里举着一个一模一样的假盒子迷惑人心。众人听到声音后都追了出去,季布溜走趁机回到放有夜明珠空无一人的屋子里,拿到了真的夜明珠,之后丑时的锣声敲响,季布说到做到,在子时过去之前得到了夜明珠。过程就是这样!
季布曾亲口承认他是明偷,与抢这种毫无技术水准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小元认为虽有区别却非常相似,纵观这次偷夜明珠和那次抢荧惑之石,季布的特点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偷走东西,假盒子也好,黄金牡丹也好,都是迷惑对手的工具,虽然神出鬼没,却搞得人尽皆知。“偷”的含义是瞒着别人,季布的这种行为与偷严重不符,虽然运用了高明的手法,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他这不是偷着取东西,而是大张旗鼓地抢东西。不过呢,季布是楚国影虎军团的统帅,带兵打仗才是他的主业,劫富济贫偷盗东西只是爱好,只要高兴就好。
再来说说盗跖。盗跖去偷千机铜盘时,从接近将军府的那一刻起就十分小心,万分谨慎,声怕打草惊蛇。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穿过层层戒备,悄悄地来到了千机楼内而无人知晓。盗跖在与白凤的较量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梁换柱的,白凤拿走的是有他自画像的假盘子,真的千机铜盘在他那里。总之,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盗跖的专职就是偷东西,擅长在不惊动主人的情况下经过严密的布防、闯过厉害的机关偷走目标,属于暗偷,绝技电光神行步简直就是为了偷东西而练就的,来去自如,兵贵神速。
论武功,盗跖不敌季布,但论偷东西,盗跖才是专业的,偷东西也是个技术活,盗亦有道,盗跖他技巧一流,身法娴熟,经验丰富,大名远播,官方钦定的“盗王之王”,在这个领域,只有他才配得上封神。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偷东西没有人比他更快,他想要跑没人可以留住。
盗跖VS温韬
温韬的特长是盗墓,与偷东西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他经常拿着他的宝贝八卦星罗盘探寻墓穴的所在之地。好不容易找到了古墓,倒是可以顺利进去,可也解不开谜题,拿不到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什么收获。找到李淳风之墓后只能带着关键人物李星云前来再探宝藏,找到了乾陵后龙泉宝盒被半路杀出来的黑白无常夺走,想想有些小失败啊!与盗跖的成功取物相比,他占了下风。这并不奇怪,大家各有所长而已。话说,温韬摘下过面具吗?不记得了!
综上所述,小元觉得在偷东西这方面,盗跖是最厉害的!
踪杳的意思?
这个词的意思是踪迹一点也没有。
踪字在名字里的含义:脚印,踪迹;追随,跟随。 字源:暂无
杳:不见踪影,毫无消息。形容渺茫沉寂。如:「杳无音信」、「杳无人踪」。 踪杳
平湖波渺渺,踪迹杳难寻。 城里无时到,云边闭户深。 寒灯明古像,晚磬出疏林。 寂寞怀高趣,西轩日易沈。
历史上最有名的马是什么马?
说谁是历史最有名的马,那我们就要拿出几匹历史上有不可磨灭功绩的名马来进行一次对比,下面跟随着我们的视角来看一下啊,这些让诗人留下此马若遂千里志,追风犹可到天涯战马等诗句的风采。
功勋卓著的战马“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之称赤兔马的命运是和吕布,关羽武力值超高的英雄联系到一起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马的命运是和蜀国的君主刘备联系到一起的;
楚汉争霸时候有着“天下第一骏马”乌骓是和项羽联系到一起的;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 飒露紫的命运是和唐王李世民联系到一起的;
“熬得痛,走得快,日行千里出得后寨”的绝影的命运是和魏国的君主曹操联系到一起的;‘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赤兔马,还是的卢马,乌骓,绝影他们的命运都是和古代的名臣能将联系到一起的;本身这些名马宝骏在不同的年代出现,是无法做对比的,毕竟是没有见过面的,很难争论一个高低的,就像相亲一样,你人都没见过,就说结婚,你闹着玩了。
但是为了满足大家好奇心,我们就来一次“不见面就结婚”的评比,来我们先看简历;
名马的简历赤兔马:“赤兔马”本名“赤菟”意思就是像老虎一样的野马,大红身躯,凶猛如虎,人送诗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曹操传》中是这样描述赤兔马的: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三国演义》中甚至这样记载,吕布为了得到此马,背叛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可见此马确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
的卢马:刘表的谋士蒯越评价“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说其妨主,在《马政论》中,是这压根记载的:“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谓之的吻,凶;俗称的卢非也;
乌骓跟随项羽南征北战,颜色是黑色,通体黑缎子般,油光放亮,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在《史记》中这样记录这匹马: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所以此马又叫楚骓马,属于河曲马系列。
飒露紫跟随着李世民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李世民为了表彰飒露紫的功绩,列于陵园祭坛西侧首位,雕刻的正式其受伤后的形象:飒露紫”垂首偎人,眼神低沉。
绝影,是曹操的坐骑,传说这匹马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影子都追不上,这也是它的名字的由来,《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正文“却说曹操得典韦当住前门,乃得大宛马匹。”有这样的注释:此马即为“绝影”,日行千里。
从以上几点来看,这几匹马的命运确实是不平凡的,基本都和古代的将相名王有点关系,都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赤兔马竟让吕布这样的名将甘愿背叛也要得到,单从简历来看,赤兔马完胜。
名马的故事之所以为名马,就是因为这些马匹做到了很多普通的马做不到的事情,接下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历史宝骏的不平凡的一生;
赤兔马:赤兔马的一生传说是有两位主人的,第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超级猛将吕布,但是这位超级猛将一生可是够可怜的,虽然有猛将的身体,但是一生时运不济,基本都是败仗,所以就说赤兔马跟随着吕布基本就是帮助吕布逃跑的,第二位则是关二爷,据说是在曹操杀了吕布以后为了拉拢关羽就将此马赏赐给了关羽,开始释放光彩,最后在关二爷败走麦城被动物人杀了以后,赤兔也随着关羽而走,但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实际上赤兔马一生只有吕布一位主人,赤兔马和关羽的故事是虚构的,是为了纪念关羽和这匹赤兔马而虚构的;
的卢马:这匹马本是张武所有,后来张武背叛了刘表,刘备为了答谢刘表的收留之恩,就杀了张武准备把这匹马送给刘表,但是刘表的谋杀蒯越认为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还拿张武的故事来证明;
刘备不相信,这匹马最后就归刘备所有了,后来得知刘表的另外一个某事蔡瑁欲设计谋害刘备,刘备就骑着的卢马逃跑了,的卢马一越三丈,飞上对岸,越过檀溪,《三国志》这样记载:“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这以后,刘备对于的卢马妨主的事情更加不相信。然而后来刘备为了表示自己对庞统的爱戴,就将的卢送给了庞统,最后庞统就被敌人斩杀在了落凤坡,此马也不知大所终。从庞统结局来看,也是的卢妨主也是有可能的,后来人民借的卢之后这样描述其结局:“天下良驹,唯赤兔与吾,赤兔已死,吾愿随之”。
乌骓:楚汉争霸的时候号称“天下第一骏马”,据说“乌骓”出现的时候,桀骜难驯,据说在项羽驯服其的时候,这匹马把项羽报住的一棵树都拔掉了,后来臣服于项羽的天生神力。在项羽兵败垓下后,然名马一生一般都只认一个主人,乌骓也跳江身亡。
飒露紫:这匹马曾经在一次战李世民和王世充洛阳邙山征战的时候,由于李世民和自己的大部队走散了,随行的只有大将军丘行恭,飒露紫为了保护李世民突围,多次被王世充射伤,最后在大将军丘行恭帮助下,李世民成功的逃脱的,但是飒露紫也是无法救治,身亡,李世民为其题词:“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绝影:这匹马是魏国的君主曹操的坐骑,在一次曹操攻打张绣的时候,张绣用了贾诩的计谋假投降曹操,曹操始料未及,只有骑着绝影逃命,但是绝影被射中眼睛,最后身亡,绝影完成了自己一生使命,《魏书》是这样记载的:“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伤颊及足,并中公右臂。
所以从这些战马的一生,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战马为了自己的主人都是鞠躬尽醉,从这一点来看,就值得我们尊敬,然而,今天我们既然要做排名,我们就来细品一下,首先看马品,的卢马由于最后是消失在了世间,没有完全尽忠,所以这一次位列末尾;
绝影、飒露紫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抵挡敌人的弓箭,死的感人,乌骓则是随着主人尽忠自杀而死,死的忠烈,但是却没有完全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分别位列二.三.四。
赤兔马既尽忠,由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对于民间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是马中的张良,所以位列第一。
所以,综合来看,赤兔马位列第一位,如有疑问,请尽情表达。
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论武,万军丛军取上将首级,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论文,玩豪迈,玩柔情,无不信手拈来,被誊为“词中之龙”,与苏轼、李清照等量齐观。
番外篇“阿疾,知道我为什么常常带你来此山头登光望远吗?“ 残阳如血,耸立孤崖上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拐着拐杖,正目光慈祥的对一个少年问道。
”知道,南方才是我们的家,才是我大宋的大好河山。“少年略带倔强和坚毅的眼神望向南方。
老人略带赞许的微微一笑,摸着少年的头道:“不错,虽然我们身在金国,但我们永远留着大宋的血。现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原本就是我大宋的江山,如今却被金人占了去,身为大宋子民,教我等有何颜面以对列祖列宗。“
老人说到这样,激动地突然咳了几声,少年连忙轻轻的抚着他的背。老人轻轻摆了摆手,接着说:”虽然祖父迫于形势,一直在金国为官,但其实身在曹营心在汉,只不过是留着这有用之躯,希望有朝一日能复我大宋大好河山,祖父也好尽点心力。
本来,我大宋岳武穆大破金兵于朱仙镇,欲直捣黄龙,我等也与岳爷爷商议好了,只等里应外合,一举击溃金人,收复失地。但可惜的是,朝廷误信奸人所言,十二道金牌将你岳爷爷召回,致使功败垂成,实在让人扼腕长叹啊!“
少年握紧了拳头:”祖父,岳爷爷自是大大的英雄,孩儿日后必当效仿之,方不愧于生于这天地间!“
老人听到这,会心一笑:”阿疾,我老了,可能是看不到克复中原的那天了,你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希望你能永远记得,我们身上流着大宋的血,杀金贼收复我大好河山。如果有那么一天,千万记得告祭我一声,我就心满意足了。“
少年握紧老人的手,坚毅地说:”孩儿定当铭记于心,克复中原,还我河山。“
斜阳余晖落下,照在一老一少身上,那个老人叫辛赞,而那个少年,叫辛弃疾。
此后,这个少年用尽一生的心力矢志收复中原的大好河山,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用毕生谱写了壮丽华美的乐章。
1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敌占区”的汉人不堪金人压榨,奋起反抗,纷纷组织起义军。
辛弃疾就是其中一支,当时他居然拉了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入伙,原因很简单,这和尚手下有支千人小部队。
辛弃疾说服这义端和尚一起投奔了耿京帐下,深得耿京所赏识,但只看到了他的文学才华,任命其为机要秘书。
然而事实证明,头上没毛的和尚不一定都是慈悲心肠的唐三藏,义端和尚在起义军中只呆了一段时间后——背叛革命了!
没错,这花和尚挨不住苦,跑掉了!
这不是打脸了吗,跑就跑吧,居然还偷走了义军大印,准备献给金人当见面礼,求取荣华富贵,要知道,这印信可是辛弃疾所保管的,这不坑爹吗?
尼玛,士可忍孰不可忍,老辛不发威,当我是病猫了?
辛弃疾顿时爆了,当下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保证夺回义军大印。
惨淡月光下,少年驰马飞奔,纵马千里,日夜兼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终于在第三天追回义端。眼见无路可逃,义端也是狠角色,提马回刀俗作最后挣扎。少年更不答话,跃马空中,手起刀落,剑光闪,秃头落。
少年“呸”的一声,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鄙夷道:“当什么也不好,非要当叛徒!”
说罢拔马回头,径直单骑回到军中。当义端的头颅扔在耿京面前,义军的阵营顿时炸了。“厉害炸了!““牛X””辛日天!“年轻而热血的军士大喊,”真乃关云长再世也!“领导耿京赞叹道。
那一年,热血少年辛弃疾21岁,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2
少年阿疾不但文武双全,还很有战略眼光,深知这种小打小闹的起义军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向领导耿京建议,主动与临安当局取得联系,向正规军靠拢。
这耿京也非草莽之辈,只知胡乱蛮干,一听此言甚合心意,当下拍板:“阿疾,你是文化人,长得又一表人才,联系朝廷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兵速神速,说干就干,辛弃疾和战友贾瑞立即收拾行李,快马加鞭直奔南宋都城临安府。 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老辛不负领导重望,果然马到成功,凯旋而还。
然而,归来途中,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传来,差点没让辛弃疾吐血。
老上司、老领导耿京,居然被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给杀害了。真是:叛徒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事实证明,起义是个技术活,不但得防敌人,更得防着自己人——大哥,从来就是用来出卖的。张安国不但出卖了大哥,还砍下大哥的脑袋投靠了金人,算纳了投名状。
老大耿京被杀,起义军群龙无首,人心涣散。由于情况不明,很多人劝辛弃疾躲起来,容后再图大事。
但此时的辛弃疾血气方刚,艺高人胆大,直言道:“躲是不可能的,怕更是不存在的。今日且看我如何拔剑擒贼!众儿郎,且随我万军中杀此不忠不义之鼠辈。”
于是,一场大宋版本的特种部队式的斩首行动就此开始。辛弃疾亲率50骑兵夜袭金营,此时的叛徒张安国正与金将happy喝酒吃肉好不快活,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50骑直闯中军帐下,于万军丛中活捉了叛徒张安国,并连夜狂奔千里,将其押解到临安正法。
这样的战绩,怕是上古名将也难以做到,而少年辛弃疾做到了,这不仅仅是恃勇斗狠,否则还没等你摸到中军帐前就可能嗝屁了,不经过精心的策划、精巧的布置和完美的执行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包括掳人后退的路线,如何摆脱追兵,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万劫不复。
所以,这种技术活你不服不行,放到现在来说,比什么美国大兵们可牛多了,当时可没什么高精间的精密电子设备、各种牛B武器可以辅助。
玩特种作战,老辛早在800多年前就玩过了,厉害了word哥。
正如他后来《鹧鸪天》中所写:“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后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豪情万丈!
然而,辛弃疾没有想到,这段时间成了他杀敌最惬意,最豪气万千的时光。
3
如此表现,自然引起了临安当局的重视,也使辛弃疾名扬天下,年少的辛弃疾自然也踌躇满志,憧憬着能像偶像岳飞岳鹏举一样提兵跃马,收拾旧山河,为此连上《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往往很骨感,宋高宗赵构接见了这位锋芒毕露、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很是一番赞赏,但最后却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个江阴签判的文职,这个职位相当于市委书记的秘书。
从小就想着统兵一方,征战沙场的辛弃疾被授了个文职,也许在赵构看来,已经是重用了,因为大宋自立朝以来就是重文轻武,给你这个年轻人一个这么重要的文职,锻炼一番,他朝未必不可成为一方大员。
生活就是如此无奈,然而年少的辛弃疾并没有放弃努力,始终想着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抵御外敌,言必称抗金、克复中原,可现实却再次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南宋官场偏安于一方,始终毫无进取之心,收复中原之念,而南宋的官场更是一个只懂享乐的大染缸,主和派始终占了上风,有理想有抱负的干部没有出路,主战派更是没有立身之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京。“正是当时南宋上下的真实写照。
当年岳武穆被冤死风波亭后,主战派更是没有市场,对于这样一个不识趣的刺头,自然在波澜诡谲的政坛上饱受排挤、打压,于是这个年轻人从1181年到1207年,被频繁调任达37次之多,在被黜、调任之间蹉跎了岁月,催老了白发!
这世道竟容不下一颗单纯杀敌之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为官生涯,往往时间不长就以罢官草草收场。这朝廷并不想再出现一个岳飞式的人物,幸亏还有很多人跟他志同道合,担忧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希望拯救这世道人心。
公元1175年6月,首届中国哲学高峰论坛上江西省上饶铅山县的鹅湖寺隆重举行,参会人员都是当时的名流大咖,除理学大师朱熹之外,还有著名学者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
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从此鹅湖之会成了名流大V们纷纷向往的圣地,此时的辛弃疾却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文学上的成功并不能平息他那颗恢复中原的心,每每登高远眺,壮怀激烈却无处排遣,“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冷好个秋。”
而个中滋味,只有挚友陈亮最能体会,为了排遣好友的寂寞,每年都会发动朋友圈中的三二知己好友,与老辛共同煮酒论天下,慨当以慷。
1188年秋,好友陈亮建了一个“统一大业”的微信群,相约冬天再聚铅山商讨大计。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辛弃疾身染恶疾,无法下床,而朱熹因档期排不开,未能前来赴约。 陈亮是否会来,辛弃疾也吃不准,正思量间,陈亮在群中发来信息:“阿疾,傍晚时分,我必至,等我!”——好基友,一生的!
傍晚时分,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骑红色从驿道急疾而来,正是陈亮,顿时欣赏若狂:“阿亮,你果不负我!”,病痛居然消散。
急忙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雪映斜阳,纵谈国事,不由悲从中来,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祖统一大业奋斗不止。
两人此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以对,成为文坛佳话,每每转发朋友圈,皆引来百万加的点赞,史称第二次”鹅湖相会“,如今的铅山县,仍然留有这对好友情谊的见证——斩马桥、斩马亭。
相别陈亮,辛弃疾做诗《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了”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何等豪情壮志!
4
南归宋之后,辛弃疾再也没有机会奔赴疆场,为国尽忠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将自己的满腔壮志豪情寄于笔端,泼洒于笔墨之间。
然而,不管身处何时,所在何地,他都始终“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时刻将大宋的统一大业装在心中,时刻铭记祖父的敦敦教诲与岳武穆“尽精报国”的拳拳之心,哪怕只给他一次机会,哪怕一次就好!
在湖南当安抚使时,尽管这个职务跟军队一点也沾不上边,他还是创办了2500名的“飞虎军”——纳尼,没听错,“飞虎军”,现在的“飞虎队”不知道山寨西贝货,取名的时候问过老辛了吗? 在福建,在江西,不管身居何职,只要给他一点阳光,他立马就能灿烂,千方百计练兵,始终不忘统一大业,时刻准备着朝廷的一声召唤,哪所用尽这一生的时间!
每个午夜梦回,似乎都能听见: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时光飞逝,岁月无情,他已不再年轻,花发早生。无处排遣之下,他开始写诗作词,当时的词坛早有苏轼、柳永、李清照等众多大咖珠玉在前,写词,对半路出家的辛弃疾来说,只能是玩玩票了。
可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词坛小白辛弃疾硬是砸开一条大道,出道既巅峰,从此再也没下来过,后人尊其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写壮志豪情,他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写报国无门,他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写婉约柔情,他有《青玉案·元夕》: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几十年的郁郁不得志,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地位。虽然,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想要的只是手提三尺青锋,上阵杀敌而已。然而,这个没有什么信仰的国家,却让他深深的失望了。
5
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终于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其火速回帝都临安赴任,可惜当朝廷的诏令到达铅山时,这位老人已病重卧床不起了。
但听到朝廷的诏令,老人一把跳起,策马出了府邸,他要去找回那些和他一起矢志复国的好兄弟、好战友,去一起完成那毕生的夙愿,去接过岳武穆的钢枪,还我大好河山。
廉颇虽老,尚能杀敌;黄忠虽老,犹可上阵。他要向世人证明:老辛仍可一战!
夕阳西下,一骑绝尘而出,白马银盔,手持三尺青锋,满头白发随风飞扬,但却意气犹自风发如少年,这位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金戈铁马、肆意挥洒的年轻岁月——夙愿未完,我不能倒下。
祖父的声音仿佛又在耳畔响起:够了,阿疾,你做得够好了!历史会记下你的,该歇歇了。
老人泪流满面:”不,我还行!克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还等着我去完成,我,不,能,倒,下......"
话未说完,白马嘶叫,白发老人倒于马下。
他已用尽一生最后的心力,最终只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他还不甘心,慢慢站起身来。手指北方,大叫三声:灭那鸟国!杀贼!杀贼!杀贼!
那一刻已永远镌刻于历史之中,历史会记得,我们会记得——辛弃疾!
水浒传中花荣是哪位名将的后代?
花木兰的后代
原著提到:“花荣,你祖代是朝廷命官,将门之子”。从这句话我们看出花荣家世显赫,以此为线索查阅花氏名人,宋之前唐肃宗上元年间,成都府尹崔光远有一牙将名花敬定,时段子璋反于蜀,敬定平之,既诛子璋,将士大掠东蜀,肃宗罢光远职。花荣若出此门,历代自然显赫,施耐庵自然也不敢提名道姓。所以这水浒传的108将大多也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中写出来的。
自宋代至今不过几百年间,花荣真有其人的话,花氏族谱应该有所记载,《族谱录》中花姓各郡望堂号及支系均无有认领花荣入谱
且花氏各代有辈序字谱,前文所讲花敬定出在福建同安一脉,唐人既能追溯,宋时花荣踪迹难寻,皆因其二字名,人为失例,故意为之的缘故。

如何鉴定海南黄花梨的真假?
感谢邀请回答!你要想靠谱的鉴别海南黄花梨的真假?那你首先要了解海南黄花梨,了解海南黄花梨的特征点,比如:海南黄花梨的香味海,海南黄花梨的纹理,海南黄花梨密度等等等…
第一,我给大家介绍海南黄花梨香味。我们称之为降香味,黄花梨的味很清香的,闻起来比较舒服宜人!用打火机点燃以后它的香味更加浓郁(请注意,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的珠子,如果不是密封起来,不会闻到香味的)。如果你想认识海南黄花梨的香味,你必须要闻过海南黄花梨香味!你可以淘一些海南黄花梨的边角料(碎料)用来学习认识海南黄花梨!
第二,我给大家介绍海南黄花梨的纹理。海南黄花梨的纹理千变万化的!同一根树上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一样的纹理。(比如树叉和树头的纹理和树自的纹理都是相差很远的),上等的海南黄花梨,它的横切面的年轮圈比较清晰的。海南黄花梨的鬼眼,其实就是海南黄花梨树上开枝的地方形成纹理叫鬼眼纹!海南黄花梨的对眼珠子纹,其实就是海南黄花梨现在的纹理好的新料做出来的珠子。因为是用海南黄花梨新料的格不大,刚好2.5cm直径而且横切面年轮清楚!用这种海南黄花梨的新料车出来珠子,它的两端就会有一对像眼睛的纹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眼珠!
第三,我再给大家介绍海南黄花梨的密度。海南黄花梨密度不高,95%的海南黄花梨都不沉水。(所以如果市场上,沉水的海南黄花梨珠子都要多留个心眼)!大部分海南黄花梨沉水的珠子,都是越南紫檀柳冒充的(但是紫檀柳木质坚硬,而且没有香味)。所以海南黄花梨的密度是一般的。比印度小叶紫檀轻很多。
这就是我积累的海南黄花梨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大家想鉴定海南黄花梨,要从海南黄花梨小料开始!只要积累的经验,才能鉴定海南黄花梨的真假。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请给我点个赞呗!如果大家喜欢各种名贵木,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下图是海南黄花梨木料和珠子的图片,供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