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清朝当戏子,当时人是不是非常开放?
引言
青楼受电视剧的影响,在现代人眼中总是与出卖色相的娼妓联想在一起。因此大家总觉得青楼女子开放无比,可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因为青楼,在我眼中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古代扬州青楼
青楼最早的来源在战国时期的齐国,经过千年的演变,才有我们眼中的规模!
来源《战国策》记载:管仲于王宫,设女闾七百!这是关于青楼形成的最早记载。管仲为帮助齐桓公争霸天下,设立女闾之所。一方面为挣取钱财,另一方面则为了网络人才。因此青楼女子供奉管仲为祖师爷!由此,诞生出青楼的模型。但是其中的女子,都是王宫所属,并不牵涉皮肉交易。
发展形成随着时间的流转青楼逐渐成为我们眼中的青楼!
至从管仲设立女闾,经过演变到汉武帝时期。这时候已经有成型的青楼,但是这时的青楼都有官府造册,可以称之为官妓。而武帝时期,因为大规模用兵。军队中的官兵难免寂寞,又下令成立营妓。但这些都是官方控制,并不牵涉开放的问题。
即止南北朝时期,除了官方的青楼与营妓,又出现了私营的青楼与暗妓(国家不承认)。这时候的青楼,大致与我们脑海里的规模相差不大。诗中曾说“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便是形容青楼的兴盛。这其中部分女子也会与客人,发生金钱关系!
古代青楼
青楼逐渐成型之后,发展成我们印象中的样子。但是其中的女子并非开放,而是悲剧的代名词!
悲惨命运古代青楼女子,大部分是因为家中贫困被卖到青楼。有的是几岁就被卖到青楼,有的却是为了家人能活下去自愿献身。她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生存下去。不得不与客人发生关系,从而维持生存。年轻时还可以出卖色相,年老之人只有病死街头。她们的命运,大多数都很悲惨凄凉。
特别是其中的营妓,大多数都是枉死军中。她们被迫加入军队,而军中之人大多是嗜血好杀之人。在这些人眼中,妓女只是发泄的工具,任由他们玩弄。更有甚者,折磨她们的同时,还写下诗句来侮辱她们的人格。而她们最后的结局,大多是被迫害到死。可以说,这是整个青楼女子悲剧的缩影!
悲惨的青楼女子
与命运斗争青楼女子有人不甘命运,努力斗争却也悲剧收场。
青楼中所有的女子,一大部分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色相。而有一部分人,不甘心命运的捉弄,努力抗争。这些女子,基本上都是“卖艺不卖身”。她们都有断文识字,能歌善舞的长处。
她们会在客人中找寻爱情,希望能够拜托自己的悲惨结局。唐朝的鱼玄机、明朝的杜十娘都是这样的例子。然而她们因为时代礼教的约束,被世人所唾弃。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她们一样,只把她们当做妓女。最终,她们的努力始终无法摆脱命运,最后悲剧收场。
悲剧的青楼女子
结语从我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青楼从成立开始并不与开放扯上关系。即使后来它演变成我们心中的样子,但是其中的女子都是命运悲惨之人。她们大部分人仅仅是为了在乱世之中,能够生存下去不得已而为之。
开放,在我眼中对于她们来说,更像是在侮辱她们!
烟花之地
为什么有人喜欢明朝?
相较于满清,我真的喜欢明朝,也许我就是传说中的明粉吧。
我喜欢明朝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讨厌满清的“莫谈国事”。
我喜欢李定国、郑成功为守心中大义,坚持抗清,哪怕明知无望,也会继续坚持。
相较而言,我就讨厌满清灭亡时隆裕太后谈妥的400万两。
我喜欢剃发令下人们依然为守护衣冠而忘死战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明知打不过,但依然不降。这样的百姓,血是热的。
我讨厌清末八旗子弟主动剪辫子、改姓的行为,因为他们血是凉的,国家供养270年,竟无一人为其争。
我喜欢明朝的开放、兼容,即使是外邦,也会为仰慕文化而来,那时的外国人对百姓记载更多的是勤劳、正直、无私。
我讨厌满清统治下的人们,因为那时见诸于西方记载的,成为了冷漠、自私、麻木。
我喜欢明朝崇祯帝在自缢煤山时说的“任贼分裂朕尸,切勿伤百姓一人”。
我讨厌满清慈禧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明朝的确有各种不好的地方,也许明朝皇帝真的个个奇葩,但这些奇葩皇帝统治下的朝臣不是奴才,明朝治下的百姓更不会是二等人。
我喜欢明朝,是因为明朝不会有任何一个皇帝能指着大臣说是当戏子养。
我喜欢明朝,是因为皇帝真的不能为所欲为,下江南会被阻止,册立喜欢的皇子也会被阻止,哪怕是皇帝死后与谁同葬也会有大臣冒出来。
我喜欢明朝,因为明朝真的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还是满朝大臣的,也是天下万民的,所以在明朝皇室是无私事的。
我喜欢明朝,因为在大明我是子民,在大明,我可以聚众抗击不公之事,而在满清我敢吗?
我喜欢明朝,因为在明朝戏称皇帝为蟋蟀皇帝而不用担心报复,但在满清自称“古稀老人”就会被斩立决。
我喜欢明朝,真的不是因为明朝多好,而是他真的有闪光点,我喜欢明朝,也更多的是与满清对比,明朝真的很好!
清朝是怎样选秀的?
简单来说,清朝选秀分为两种:八旗选秀女和内务府选秀女。
第一条路――八旗选秀女。难度系数两星。
八旗选秀女,即是挑选八旗旗分佐领下女子,简单说即是“外八旗”旗人的女儿。理论上,外八旗所有旗人的女儿都要参加选秀,不过根据时代不同,对于秀女出身也有不同的要求,要具体地参考当时的情况来决定谁可以参加选秀而谁不能。需要参加选秀的秀女,一旦到了十三岁,家里人就要去本旗本佐领处“报选”。清代规定,凡是符合选秀要求的正身旗人女子,若是没有参加过选秀是不许嫁人的。如果没经选秀就嫁人,家人会被以重罪论处。“报选”之后,便等着选秀。八旗秀女的选秀理论上是每三年进行一次,但是这个时间规定并不机械,因故延后、改期乃至取消,或者加选的情况也很常见。参加选秀的时候,若被“撂牌子”,即可以回家正常婚配,若被“留牌子”,即是还要继续参加下一次的选拔,也有参加选秀就直接被选为后宫主位的。
总之,八旗秀女选秀是清代后宫最主要的两种来源之一,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即是在咸丰二年的八旗秀女选秀中作为镶蓝旗满洲的秀女被选为主位的。应该说,这条进宫之路整体来说是最为容易的,一般初给的位分是在贵人以上。
第二条路――内务府选秀女。难度系数四星。
内务府选秀女,即上三旗包衣选秀女。与外八旗的八旗选秀主要为了选出后宫主位不同,上三旗包衣的内务府选秀主要是为了选出后宫的宫女。
内务府选秀的步骤跟外八旗选秀相似,但是一来外八旗选秀理论上三年一次,而内务府选秀理论上一年便有一次,二来外八旗选秀对秀女出身的要求较多,而内务府选秀只要求女性十一岁以上且没有残疾等异常即可。
另一方面,内务府选秀的结果也跟外八旗选秀相仿。第一种是撂牌子,允许回家自由婚配;第二种是指派给近支王公的府里当使女;第三种是指婚给宗室王公做嫡室、侧室,或者指婚给大臣家里做嫡室;第四种就是选中后留在宫中当宫女。
了解了清代成为后宫的六条道路之后,想要体验后宫生活的您是不是还不确定自己要选哪一条呢?本旅行社建议您走最常见的外八旗选秀之路,体验一把“选秀女”的感觉,毕竟这是清宫后妃最主要的来源。
好了,做好各种准备,让我们来体验一次吧。
第一步・搞清身份与条件前面一篇我们已经跟您提到过,虽然理论上外八旗的所有旗人之女都能参加外八旗的选秀,但是随着旗人社会人口越来越多,阶级发展越来越复杂,外八旗秀女参选也就逐渐有了门槛。所以,不同时期的要求不同。这里我们列两张表格来告诉您具体的要求。
清初到清中后期八旗秀女参选条件(官职为其生父)
光绪朝中期之后八旗秀女参选条件(官职为其生父)
所以,您穿越之后,一定请先搞清楚当时的时代,然后搞清楚您自己的身份,对照这个表格,看看您是否有参选的基本资格。比如说您恰巧穿越到了嘉庆年间,家里是东北旗人,父亲只是兵丁一级的身份,那么您就基本不用想进宫选秀的事儿了,赶紧找旅行社重新穿越吧……
看完了出身,还有要注意的就是选秀女根据时期不同而有一些禁例,您要根据时代来规避这些禁例,才能顺利入选。同样列表给您
简单说来,您穿越的时候也别一味地追求父亲官职高,万一成了皇族女性,作为皇帝的本家亲戚,自然不能当后宫。另外,就算身份再高,但是有恶疾,比如说瘸腿、独眼啊之类的,也不能参选。如果您是公主之女,也不能参选,因为这有可能造成皇宫里近亲辈分的混乱。虽然入关前清代后宫的辈分的确挺混乱的,但是入关之后则相对规范了一些。
第二步・报名待选
确定了身份,规避了禁例,您现在有了参选资格了,接下来就要“报选”。《背景常识篇》里我们给您讲过,旗人有自己特殊的户籍。您一落生,便在旗档上有记载,这种关于人口的档案又叫“花名册”。家人算着您虚岁到十三岁了,便会去找牛录额真“报选”,正式将您写进本旗本佐领的秀女单子里,准备选秀。
清代外八旗选秀理论上是每三年进行一次,但并不是机械化的。有时遇到帝后的丧事或者其他特殊理由,选秀可能被延后、改期乃至于取消。而如果遇到皇帝将要选出正宫皇后之类的特殊情况,选秀还
可以加选。总之,这个决定权当然在宫廷主事人手中,您就只能乖乖待选。
清代规定,凡是符合选秀要求的外八旗女子,只有经历过八旗选秀,被“撂牌子”之后,才有自由婚配的权利。所以,您这一生之中是必须要经过选秀这一关的。
“那如果不经过选秀直接嫁人会怎么样?”
一般人家都没有这个胆量,但是档案中的确偶有这样的情况。处理方法首先是判决其已经成为事实的婚姻无效,然后将这女性及其家人罚为奴仆,最后其旗里的大小官员也要受到处分。
“那我生病了可以不去吗?是不是就逃过去了?”
您很聪明,不过清代统治者比您还聪明。他们规定,因为生病或者服丧而不能参加选秀的,其名字要被记录下来,之后参加下一届的选秀。换句话说,还是逃不过这一关的。不过话说回来,您既然是要体验选秀和后宫生活的,老想着逃跑算是怎么个事儿……
您十三岁开始备选,等了两年,好不容易在十五岁的时候,朝廷里传出来选秀的消息,可以准备参选了。参加选秀之前,首先要跟自己旗里去问“日子”,也就是选秀的具体日期。清代选秀人数较多,所以会有一个整体的计划和安排。
从嘉庆二十年开始,制度上规定的选秀顺序为,第一天的一班是八旗满洲以及八旗蒙古的二品以上官员之女,然后从第二天开始,每天两个旗,如第二天是镶黄旗三旗以及正黄旗三旗,第三天便是正白三旗以及正红三旗。不过根据档案来看,除了第一天固定是满蒙八旗二品以上官员之女外,其余几天虽然基本都是每天两个旗,但是排列顺序一般参考各旗秀女的人数决定。
总之,您让家里人去搞清楚自己的旗分以及与身份相应的选秀时间便可以了。
第三步・参选
之后您得知,自己是八月初四参加选秀,那么在八月初三时家里就要开始忙碌备车,为了体恤那些家境不好没有车用的人家,从乾隆朝开始还特赐给每户秀女家一两银子用来雇车。八月初三这一天的半夜,您就要乘车从地安门进入皇城,到神武门东栅栏之后根据官员们的安排,按照自己的顺序停下车辆。清晨,神武门打开,您这些秀女就依次下车,列队由太监带入宫内。
进了宫内,太监把您带到了临时决定的选秀场所。
“不是必须在储秀宫选吗?”
您这是清宫戏里看的?这可能是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储秀”等于“储存秀女”了么?根据记录,选秀的地点一般是选秀之前临时决定的,地点也经常变化,但是肯定都在后宫里。御花园、静怡轩(建福宫后寝殿)、体元殿(太极殿的后殿位置)、坤宁门(坤宁宫的北门)等,都做过选秀的场所。
您到了选秀地点后,就要列队准备让帝后选看。高宗乾隆帝曾经有过一则上谕,提到在选看的时候要六个人一排。不过从目前保留下来的档案来看,列队似乎也没个准确的规则,有时五个、七个人一排,甚至还有双人乃至单人的情况。无论每次多少人,这么一拨儿一拨儿地走到看选的帝后面前就可以了。
“哎呀好紧张,我应该说点什么啊?”
什么?对不起,这不是清宫戏。像这种初选,一般人数极多,基本都是“立而不跪”,连请安都不用请,更不需要说话。您来选秀时,您身上会挂着一个小木牌子,写着“某某旗某某官某人之女某某氏”,有的时候还要写上“三代”,即祖父、曾祖父的官职与名讳,如果您跟后宫某主位有亲缘,也要特别注明。帝后他们面前也有一排排的小木牌子,上面写的内容跟您身上挂的是一样的。人数众多,礼仪简单,所以这个过程其实是很快的。
在这个过程中,帝后如果看您顺眼,就会示意将您的牌子留下来,这个举动的正式称谓叫“记名”,民间则称之为“留牌子”。而如果帝后没有看上您,牌子就会被撤走,这就是所谓的“撂牌子”。被“撂牌子”的秀女,从此就基本跟宫廷无缘,可以回家去自由婚配了。而被“记名”的……您别太激动,不要以为留了牌子就代表您一定是后宫主位了,“记名”不过是刚迈出了一条腿而已,一般还要继续参选。
“什么?选秀不是选一次就结束了吗?”
当然有在选秀中直接被选为后宫主位的情况,不过被记名之后再次参选似乎更为常见。我们以光绪朝选秀女为例子好了。
光绪十二年正月,统计各旗秀女共100位左右。
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九日,选看秀女,记名36位,其余撂牌子。
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复看记名秀女,记名14位,其余撂牌子。
光绪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选看当年符合年龄的新秀女,记名15位,后又记名2位,共17位。
光绪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复看所有31名记名秀女,记名11名。
之后在这11名记名秀女之中,帝后选出了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及瑾嫔他塔喇氏和珍妃他塔喇氏三位。
所以您真的是要“过五关斩六将”才可以进入后宫成为主位哦!
第四步・中选之后
参加外八旗选秀的秀女,要么被撂牌子,要么被记名。如果被记名的话,有可能最终还是被撂牌子,有可能被指婚给宫廷里的皇子皇孙,有可能被指婚给近派宗支的宗室王公,还有可能被指婚给当朝大臣之子,而最后的一种可能,就是成为后宫主位。
八旗秀女选秀流程
虽然过程十分曲折,但是只要您幸运地被选为后宫主位,那一瞬间,您的身份就发生了改变。
如果您有幸被“指立”为皇后,那么在您当天选秀完毕出宫去的时候,就会有一大群太监、侍卫、使女护送着您回家,因为这时您已经是“指立皇后”了,虽然还要暂时回本家居住,但是身份已经变成家人的“主子”,并且要开始由宫中派出的一套人员伺候了。
同时,宫中还会有指示,来重申您在本家中的地位。如阿鲁特氏在同治十一年的选秀中被指立为皇后之后,朝廷即向其本家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指立皇后至邸第,皇后母家亲戚人等不许瞧看、居住,其皇后父兄等及家人,亦不许擅入二门。
可以得知,这时指立皇后已经脱离了娘家的生活系统。
之后,您就要慢慢等待婚礼的到来,其过程需要数月之久,宫廷中会为您准备各方面的仪式和妆奁。清代规定,后宫的所有妆奁等物,都由宫中派发,所以您本家完全不需要为这些事情烦恼,各种事务就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了。我们还以德宗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为例。
光绪帝的妻子,隆裕皇后的照片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叶赫那拉氏在选秀中被指立为皇后,暂回本家居住。随同叶赫那拉氏一同归第的,有大量太监、宫女、侍卫。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二。行纳采礼。纳采之后,未时举行纳采宴。
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四。行大徵礼,共龙亭七十四座,采亭五十八座。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二十五。皇后叶赫那拉氏妆奁入宫。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六。册封叶赫那拉氏为皇后,皇后叶赫那拉氏由邸第升凤舆,由大清中门行御道至乾清宫降舆,诣坤宁宫行合卺礼。
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能直接被指立为皇后的几率也是很小的,相对而言,被指定为其他主位的几率更大,仪式也要简单得多。以德宗光绪帝的两位嫔位为例。
瑾嫔和珍嫔这一对他塔喇氏姐妹是和皇后叶赫那拉氏在同一天被指为后宫主位的,不同于皇后被称为“指立”,后宫嫔妃们则被称之为“指定”。与皇后相同的,她们的身份也在指定的同时发生了变化,但宫廷中只是下达了“指定嫔贵人至家内应派护卫人员”的旨意,远没有皇后家里那么严格。仪式也没有纳采、大徵、大婚等过程,只不过规定了瑾嫔、珍嫔姐妹在正月二十六清晨入宫,“进宫前一日由内派总管太监等持送钿钗衣服等至家内”,并且“进宫时派乾清宫总管一名
“秀女”们排队,接受皇帝和太后审阅
红楼梦袭人和宝玉初试云雨后又多次云雨?
有人认为,宝玉与袭人的亲密,只有“初试云雨情”那一次。其实不是这样的。最简单的证据:“原来袭人实未睡着,不过故意装睡,引宝玉来怄他玩耍”。
装睡,引宝玉来“怄他玩耍”。玩什么?你不会以为是想让宝玉硬拉她起来下棋或者聊天吧?
并且这时候晴雯、茜雪等丫鬟都还没睡,袭人已经和衣躺下,“引宝玉来怄他玩耍”,简直是有恃无恐,显然怡红院的丫鬟已经都知道了他们的关系。
既然他们的关系已经如此公开,为什么袭人一直没有怀孕?从科学上来说,两个健康的成年男女,共同生活,不孕的几率不会太高。
注意,这里的前提是“成年男女”。宝玉成年了吗?袭人成年了吗?
有的读者会说,已经“云雨情”了,还没有成年吗?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去学习一下《生理卫生》,不用太高深,中学教科书就可以。它会告诉你,能够产生生理欲望,是不是就拥有了生育下一代的能力。
虽然《红楼梦》里时间年龄有些混乱(不是作者才华不够。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稿,是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修改过程中的),我们也可以大致知道,宝玉与袭人“云雨情”发生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
元春省亲之后,袭人请假回家。宝玉想去探望,又故意不说。茗烟则因为做坏事被发现,一心讨好,出主意领宝玉出去逛逛。宝玉这样回答:“不好,仔细花子拐了去。”
你可以以为宝玉是在开玩笑。不过再开玩笑,一个成年人,或者接近成年的少年,会说自己被花子拐了去吗?说出这样的话,完全可以证明宝玉还是个幼童。
多了,这样的证据。比如宝黛可以同床而卧,宝玉甚至要求与黛玉共枕一个枕头。宝玉视黛玉如仙子,绝无亵渎之意,所以读者也别往歪里想,这只是两个幼童的亲密。还是秦氏送葬路上,王熙凤叫宝玉与她同车。虽然王熙凤泼辣,她会当众叫少年同车吗?
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宝玉一直是幼童的形象。像这样的年纪,就算发生过关系,又怎能至人怀孕?
那么,进入大观园之后呢?按理说,在怡红院中,他们更方便,更无顾忌,为什么袭人也没有怀孕?
别跟我说“避子汤”之类的传说。直到今天,还有意外怀孕的可能,别说几百年前了,科技力量达不到。就算真的有什么“秘方”,是宝玉能弄到,还是袭人能弄到?王一贴说起“房里的事”“滋补的药”,宝玉还根本不懂呢。
主要还是年龄原因。古人普遍早婚,二十三岁的傅秋芳已经是剩女了,贾府的诸位小姐肯定不会比她更晚结婚。但是直到八十回,也只有迎春出嫁,还是“娶的日子甚急”。宝钗尚未议婚,可能比迎春还小一点,至多也是年纪相仿。而宝玉,比宝钗还小两岁,生理发育还未成熟,致人怀孕--不能说全无可能,只能说几率太低。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的袭人,还是偶然与宝玉发生关系的碧痕等人,想要怀孕都是很难的。况且名分未定,王夫人又最厌恶,他们也不想怀孕呢。
至于袭人,再加上宝玉误踢的那一脚,吐血受了内伤。别说跟宝玉,就是以后跟了琪官蒋玉菡,也未必有生育的机会。
红楼梦中都说宁国府很淫乱?
造成宁国府淫名在外的那些丑事,荣国府一件都没发生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荣国府是干净的。
贾珍爬灰及父子聚麀之乱,是宁国府淫名在外的主要成因。第六十三回,宁国府一个丫鬟对贾蓉说:
“短命鬼儿,你一般有老婆、丫头,只和我们闹。知道的说是顽;不知道的人,再遇见那脏心烂肺的爱多管闲事嚼舌根的人,吵嚷的那府里谁不知道,谁不背地里嚼舌说咱们这边乱账。”
丫鬟语中的“那府里”便是荣国府。荣国府里有个多姑娘,生性轻浮,宁荣二府爱拈花惹草的男人都得入手。凤姐生日那天,撞见贾琏偷鲍二家的。凤姐大闹,贾琏持剑追赶,鲍二家的觉得没脸见人上吊自杀。这件事闹的无人不知。
荣国府里也有不少风流事,他们哪来的优越嘲笑宁国府呢?荣国府的人觉得优越,不是因为他们这边洁净如圣境,而是因为他们的男女主子之间没有坏事。
第七回,焦大哭骂道: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焦大骂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宁府的男主人贾珍。“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不知具体为何事。“爬灰的爬灰”则可以肯定,骂的是贾珍和秦可卿。
纸包不火,贾珍和秦可卿的丑事在宁国府的下人已然传开。再怎么“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总有穿出去罅缝。荣国府的人很快也会知道这件事。再接着,又会在世交亲友之间传开,继而渗透到一个社交圈子,成为人所共知的笑话。流言传播的路径,向来如此。
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对宝玉说:
“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柳湘莲说这话的时候,还不能确切知道尤三姐与贾珍是否有染。只是因为贾珍的名声太臭,连儿媳都不放过,怎会轻易饶了向他乞食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姨子呢?
柳湘莲觉得娶尤三姐“断乎做不得”,皆因从先前爬灰的丑闻,推断出贾珍的为人。
第七十四回,惜春对尤氏说:
“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这时候尤二姐和尤三姐已双双殒命,她们都背负着淫名。而她们的淫名与贾珍、贾蓉交相织绊。宁国府的名声,到这时已经更臭了。
荣国府的男女主子从未相犯,即便是有些许淫臭,尚不至于毁坏声誉。荣国府从上至下有三四百人。这么多人聚合在一起,性情、质素各不相同,想不发生点什么丑事很难。别说荣国府,放之任何一个大家族,都难免有苟且之事。
荣国府里虽然也有贾赦的姬妾丫鬟与二门上的小厮们嘲戏、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约。但是荣府里的正经主子之间从未勾勾搭搭,各自皆守着礼数,井水不犯河水。那些下等姬妾丫鬟们小风流,还不至于葬送荣府的名声。
惜春对尤氏说:
“古人曾也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惜春从小在荣国府长大,她自诩“清清白白的一个人”,而尤氏贾珍等人会“带累坏了”她。可见荣府的声誉尚好,不似宁府臭名昭著。
宁府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外人看来已无药可救。荣府虽有小瑕疵,然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等女主子皆洁不可犯,上层的威仪不容挑衅,谁也不敢乱嚼舌根。无人质疑荣国府的门风,荣国府是干净的。
恨君不似江楼月里的戏子是谁?
戏子是玉堂春,由权沛伦饰演的。
主演:茅子俊 易柏辰 郭姝彤 陈雨成 权沛伦 许诺 张延 雷牧导演:何澍培
故事简介: 民国乱世之秋,诸事纷变。景城警察署署长江月楼亦正亦邪,令走私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于香港追查鸦片案件时,邂逅楚然与陈余之,三人成为好友。陈余之发现江月楼的躁郁症,江月楼从最初拒绝治疗到与陈余之交心。一个杀人,一个救人,价值观南辕北辙的两人互相救赎,成为惺惺相惜的好友。此外,军阀势力展君白、商会大亨赵璟明、流氓帮会周火等人不断制造麻烦,欲置江月楼于死地。三个好伙伴在一次次见招拆招中互相扶持成长,期间两大家族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