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结局,警匪片中你觉得哪部最经典?
我从小就爱看警匪片,《重案六组》系列、《中国刑警801》、《蓝瞳》、《案发现场》等等,每一部都十分经典。今天推荐的是一部新剧《逆局》。
2021年9月3日,爱奇艺国际版推出了一部剧--《逆局》(英文名:Danger Zone),目前已更新第一季,豆瓣评分8.7分,主演有周渝民、张榕容、吴兴国、李铭顺、朱轩洋等。本剧是爱奇艺面向亚洲市场打造的首部原创剧集,改编自千羽之城小说《追凶者》,由台湾团队打造,由庄绚维、陈冠仲导演。《逆局》是一部面向海外市场的华语剧,所以剧中诸如抨击黑暗势力、恐怖血腥场面等得以保留,使得剧情更加紧凑,色调紧张,故事更加饱满。
目前可以播出的平台,我知道的有爱奇艺国际版以及粉红色泰剧迷APP。
第一集短短三分钟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分尸案的尸块看起来相当逼真,朱轩洋饰演的任非是一位行动力强、武力值高的毛头刑警,他与李铭顺饰演的老戏骨的搭档相当契合,屡破奇案。
第一主演周渝民饰演一位含冤入狱的律师,曾是警方侧写师,智谋过人,背后教导任非一步步接近案情真相。
这部剧真算一匹黑马,比之前推荐的《灵媒》期望值更加高,第二季即将跟进,邀请大家一起品鉴,有喜欢此部剧的朋友们,欢迎留言讨论。
龙虾刑警和极限职业改编自同一个剧本?
韩国最早出了一个剧本,在中国率先进行了改编,就是《龙虾刑警》,很奇怪,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评分并不高,40500人评分4.9分,而这部电影的主演都非常大牌,王千源、袁姗姗、刘烨、沈腾。。。
韩国今年上映的《极限职业》则出现了蝉联韩国票房冠军22天的惊喜成绩,甚至超过了前年大火的《与神同行》,观影人数1426万,仅次于票房冠军《梁鸣海战》,成为了韩国影史观影人数的第二名。
为什么同一个题材,同一个剧本,竟然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主演柳承龙除了一部《七号房间的礼物》比较熟悉外,基本上没有看过他的其他作品,而另一位主演李荷妮还曾经在2006年获得过韩国小姐的冠军,说实话她的电影一部也没有看过,而且感觉她不算非常的漂亮,怎么看都有一种胶原蛋白过多的错觉。
导演李炳宪更是作品少的可怜,只有一部《二十》,还是讲述的青少年成长故事,评价也不是很高,不过有一点,李炳宪自己坦言是看周星驰电影长大的,估计星爷搞笑的功力学去了几分,所以《极限职业》在开玩笑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我相信看过《老手》的朋友,再看《大人物》之后,可能就会兴趣全无,真巧,《大人物》和《龙虾刑警》都是王千源演的,当然我之前说过我很欣赏王千源的演技。但是如果你看过《龙虾刑警》,再去看《极限职业》,除了在承包饭店和结局比较像之外,你很难联想到这是出自一个剧本。
原因是《龙虾刑警》里面开的是龙虾店,因为临时起意决定盘下店铺,在铺垫上没有《极限职业》那么顺理成章,五个警察蹲守了好几周,而且是全民都爱吃的炸鸡店,并且味道很好,所以在领导不拨付经费,得知对面毒贩经常订的前提下,大家一起凑钱盘下店铺。
而且对于生意的火爆,《极限职业》展示的非常好,每个人都有分工,以前朱警官父母卖炸排骨,所以朱警官做出来的炸鸡几个人公认不错,还能调整出排骨味的炸鸡,确实脑洞比较大,第一天13桌,之后天天爆满,看着生意如此兴隆,真的有点感动。
他们也不是不想破案,还要按时交监视报告,只是饭店太挣钱了,试问遇到这种情况,谁还想着破案,再说他们也不是整天闲着,关键时刻还是把工作放在了首位,所以非常完美地照顾到了主旋律和情节搞笑这两个方面。
《极限职业》在搞笑方面非常下功夫,几个演员也很有特点,比如盘店时候,一家人竟然还能出来前夫和现在老公的说法,确实很有周星驰的风格,而且绝不仅仅这一个点,而是从头会快乐到结束,《龙虾刑警》虽然也想走喜剧风,但是不得不承认,和《极限职业》一比较,梗太老套,高下立分。
这可能和片长也有很大关系,《极限职业》比《龙虾刑警》多了近40分钟时长,但是节奏却一点也不拖沓,通过事件把五个人物的性格刻画的非常到位,所以定位清晰之后,做出与身份符合的行为也会更加搞笑,走的温情小人物路线也更加合理。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看一下这两部电影,感受一下同一电影的不同处理,各有特点。
德军为何宁可牺牲也不使用化学武器?
追寻历史真相,我是悍马狂飙。关于二战中德国军队不使用化学武器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参照现在的“核恐怖平衡”就可以知道,应该叫做“化学武器平衡”,德国在东、西线面临的对手都可以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的。并不是人格高尚或者骑士精神这些扯淡的理由,否则就没法解释用“齐克隆B”在集中营里毒死几百万人的事实了。
已经使用过的“齐克隆B”,纳粹德国使用这种毒气杀死了数百万人
德国人有毒气,但对手也有德国在世界化学工业的水平是很先进的,一战期间首先研制出了“氯气”,并在1915年4月22日的西线第二次伊普尔战役首先使用,第一次使用就毒死法军1500人,紧接着协约国使用光气进行报复,德国在临到战败前使投入了“化学武器之王”芥子气,一战中死于毒气的双方士兵就高达90多万人,中毒者上百万,连希特勒本人也曾经中毒气而短暂失明,因此他对毒气也没有好感。
战场上因为脱掉防毒面具中毒的英军士兵
一战中的英军毒气受害者
1936年,德国又研制出塔崩和沙林,战争爆发之时储存的毒气有几千吨。在二战中,为了能够“高效地解决”犹太人,德国人还发明出了齐克隆B,在集中营中毒死了以百万计的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但那都是对没有反抗能力的普通民众而言,盟国中的英法美三国也有大规模制造化学武器的能力,特别是美国的产能更大,1943年11月,美国的“约翰·哈维”号自由轮搭载了2000颗M47A1芥子气炸弹,从北非阿尔及尔运往意大利。在到达意大利巴里港之后,凑巧被德国空军空袭,结果造成芥子气炸弹严重泄漏,盟军建队有628人被毒伤,其中83人死亡,意大利平民伤亡人数上千,这让德国确认盟国也准备了化学武器,所以投鼠忌器。
被轰炸后的巴里港
二战的战术决定了不适宜使用化学武器与一战中的堑壕战相对静止不同,二战之中德军使用的是闪电战,无论是德军前期的闪电战还是后期的消耗战,都在不断运动、转移,如果使用毒气,很多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伤到自己人。而在东线战场,俄罗斯地广人稀,气温很低,使用化学武器的威力要大打折扣。
在欧洲战场上,盟国和轴心国在二战中都有相对完善的防毒设施。喜欢二战影视剧的人会发现,德军士兵总是会背着一个有些累赘的空心铁罐,里面装的就是防毒面具,而且规定每个人都随时要携带,定期检查,而盟国士兵防毒面罩也是必须的装备之一,海狮计划期间,英国政府甚至为英国平民都每人发放一个,化学武器在有防范措施的情况下,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德军没有将化学武器列入常规军事计划的范畴。
德军士兵装备,右下角的铁罐即为防毒面具,如果没有随身携带有可能会被战地宪兵枪毙
日军化学武器的滔天罪行除了耳熟能详的细菌战罪恶部队“731”之外,还有专门负责化学武器研发的“516”部队,设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与731一样,堪称魔鬼部队,在侵华战争期间,大量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了8万多名中国军民的伤亡。日军进行毒气战的次数是1937年9次,1938年105次,1939年455次,1940年259次,1941年231次,1942年76次,1943年137次,1944年38次,1945年2次,总计1312次(1945年的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日本遗弃化武总计200余万件,各种毒剂上百吨。
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照片
不过,因为担心盟国采用同样的报复手段,日本人没敢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这也又一次证明了一个残酷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目前中国的防化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就是因为日本二战中给中国军民造成的惨痛教训,让我们重视对化学武器的防范。
如何评价毒战?
《毒战》拍摄于2012年,是杜琪峰为首的银河映像团队第一次与内地合作拍摄的警匪犯罪片。
电影由当年还没成为颜王的实力派演员孙红雷和演技在线的古天乐担纲主演,大陆故事背景加上香港创作团队,让这部影片——
既带有银河映像的暗黑暴力美学,同时又兼具了冷峻写实的现实主义风格。
从电影的第一幕开始,镜头就带领观众跟随孙红雷扮演的警官,深入到制毒、运毒、贩毒的庞大地下王国中,用写实到残酷的生猛细节来还原近乎真实的毒贩群像。
导演杜琪峰在有限的叙事环境下,对于国产犯罪题材电影做了一次了不起的探索。
这种探索一方面是就警匪片类型本身,而另一方面也是试图去突破以往的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类型困境。
电影中出现了孙红雷饰演的缉毒警察为了破案而以身“试毒”的细节,这个细节要早于之后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好几年。
不仅如此,电影还充满了银河映像一贯的人物宿命感和虚无感的表达,带有着强烈的暗黑属性。
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
那个创下国产警匪片最残酷的一幕,警匪在一场混战中“团灭”。
所有的角色因为种种意外,而走向了不可知且不可控的局面。
这也正是内地版《毒战》的优秀之处——
导演杜琪峰在犯罪片的框架之下,所关注的是透露出的人性的黑暗与贪婪。
实际上,纵观银河映像的创作之路,由杜琪峰所创作的警匪电影其实都不能简单归类为一部纯粹的犯罪片,它更像是导演杜琪峰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道德困境的一次次借题发挥。
尽管《毒战》因为剧本的瑕疵,在人物塑造的方面显得相对淡薄,但仍可以看出导演杜琪峰对于犯罪题材的娴熟掌控力。
有没有类似跛豪上海皇帝一样的好看的电影?
题主喜欢《跛豪》的话,同类电影不能错过《五亿探长雷洛传》和《追龙》,也是围绕“跛豪”和“雷洛”两个风云人物展开的故事,刘德华和甄子丹俩人的动作戏和演技也毋庸置疑;
但《追龙》实际上也是近年来的致敬之作,大概是《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传》的综合,从下图的海报和上图的剧照就能看出致敬之意味,《追龙》的优点是甄子丹更能打,以及画质更好了!
如果是喜欢同一群演员的话,可以看看《四大家族之龙虎兄弟》,和《跛豪》一样是郑则仕、吕良伟主演,海报都很有年代感:
顺便再给题主推荐几部,我个人觉得不输《跛豪》的警匪片:
《辣手神探》周润发、梁朝伟主演,算是“双雄”的设定,两位“神探”都很反传统,开局颇有“相爱相杀”的氛围,电影后半段的枪战和打戏也很惊险刺激!
剩下的不做太多的剧透,如果是经常看港剧的朋友,还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老熟人欧阳震华的青涩表演~
推荐它是因为这部电影是吴宇森前往好莱坞发展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港味很浓,大反派黄秋生的表演也很赞,他真的很适合演癫狂的坏人!
既然说到吴宇森和《辣手神探》,那也要推荐你们看看同为吴导四部“英雄系列片”里的:《喋血双雄》、《喋血街头》和《纵横四海》。
《喋血双雄》剧照《纵横四海》海报不同于西方钟情的漫威、DC宇宙里的“超级英雄”,港片的英雄主义,是充满浪漫和宿命情怀的,看完电影“后劲”很大,我当年看《喋血街头》伤心了好多天……
《喋血街头》剧照《暗花》比大家熟知的《暗战》要早一年面世的作品,和前面提到吴宇森的暖色调、充满暴力美学、主角拯救世界的作品不同。
《暗花》色调阴冷,故事底色悲凉,主演也只是故事里无力回天的小角色,我认为这才是最贴近现实的黑帮片,不管是不是主角,混黑道的,就是不会有好下场……
如果不介意结局是悲剧的话,银河映像出品的这些黑帮电影和警匪片都可以看一看:
《两个只能活一个》、《枪火》、《暗战》、《天有眼》、《大事件》……
《两个只能活一个》剧照《天有眼》海报毕竟香港电影爱好者都知道一句话——
“银河出品,必数精品。”
暂时就这些啦~跟着这几部电影的导演去找电影,也能看不少好片了!
你觉得其在哪些地方最为成功?
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最为成功的,首推《卧虎藏龙》,它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电影原著小说是清末明初武侠小说大家王度卢的经典代表作,在2000年李安将这部小说搬上荧幕,大获成功,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桂冠。
那么这部电影之所以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文学内涵和艺术高度的升华客观的说,如果没有李安导演的这部电影,估计没有多少人听说过王度庐和他的武侠小说。
在王度庐的那个年代,市面上流行的小说,其文学性非今日网文类武侠玄幻小说可攀比的,而李安导演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卧虎藏龙》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轰动。它简直就是一张披着武侠电影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名片。
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中国山水以及外观精致,品种繁多的中国传统冷兵器展示,组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侠义江湖图。
电影所涵盖的内容是单凭文字无法表达的,因此《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把原著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高度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和升华。
宛如舞蹈般优美的武打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卧虎藏龙》的武术指导是袁和平,人称“袁八爷”。
武侠电影看的是什么呢?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最主要的就是武打场面的设计了。
众所周知,凡由袁和平参与武术指导的电影作品,其质量可以说就有了保障。
袁和平设计的武打场面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潇洒飘逸,动作连贯,艺术美感十足。在《卧虎藏龙》中,这些特点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影片中杨志琼和章子怡的那段大战,用毫无瑕疵的设计把中国的十八般兵器尽数展示,让观众大呼过瘾。
可以说《卧虎藏龙》的动作场把武侠电影动作设计的视觉美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李安也把小说里的武打场景用自己的方式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李安通过《卧虎藏龙》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用绝美的镜头语言,惊艳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