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每天要几次,位于咸阳的武则天之墓乾陵至今也没有被发掘过吗?
在我国历史上有四座最为奇特的墓葬,“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墓葬不敢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葬找不到、“富可敌国”沈万三的墓葬在海里、最后则是“日月凌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挖不动。
图|乾陵全景图武则天是中国历史首位正统继位的女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中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其对于唐朝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文化兴盛、百姓富裕,有着“贞观遗风”的美誉,更是为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则天对于历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在武则天病逝后,唐中宗李显按照母后“归陵”的遗愿,挖开了高宗李治所葬的乾陵墓门,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在了一起,自此,乾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夫妻两位帝王的墓葬。
武则天生前能征服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帝,死后所葬的乾陵也让人们束手无策,乾陵是唐朝所有帝陵中唯一没有被挖掘的墓葬,就连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没能幸免,可乾陵却能安然无恙,由此可以看出武则天的墓有多难挖。
图|武则天(影视剧照)下面小编首先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上关于乾陵,最出名的几次挖掘,接下来说说乾陵为什么这么难挖?为何可以保存1300年而未被发掘?最后则是乾陵中到底有多少宝物?
关于乾陵的挖掘历史,最早的历史记录是从唐朝末年的起义领袖黄巢说起,黄巢曾率领40万大军公然入驻梁山挖掘乾陵,但搞笑的是,黄巢搞错了乾陵所在的方向,数十万人轰轰烈烈的挖了近半座梁山,却只挖出来一条近40深的“黄巢沟”。
而第二个挖掘乾陵的著名人物则是温韬了,温韬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臭名昭著的盗墓贼,在他的盗掘下,给中国帝王陵墓带来了不可扭转的破坏,使得无数珍贵历史文物被损毁。
在温韬的手下,关中地区的唐朝陵墓无一幸免,作为埋葬女帝的乾陵自然也被他盯上了,他曾带领手下公然挖掘乾陵,但在挖掘过程中,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异象不断。
图|温韬温韬这种盗墓贼最怕的就是一些神鬼之说,看到此景顿时害怕不已,连忙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跑了,在宋人程大昌著的《考古编》中记载着:
“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
第三个挖掘乾陵的著名人物则是国民军上将孙连仲了,不过孙连仲可不像上面两位那么光明正大,起码还知道挖人陵墓不是啥好事,于是以军事训练为由,带领部队驻扎在乾陵附近,再将周边百姓驱赶后,才悄悄挖起了乾陵。
因为有着现代火药武器的存在,孙连仲比前两任盗墓贼可好多了,他已经用炸药炸开了墓道三层条石,但也仅仅如此了,因为不知道距离墓道还有多远,在加上天气突然变得恶劣,孙连仲无奈之下放弃了此次挖掘。
图|孙连仲经历上面三位的亲身演示,大家应该对于乾陵的难挖程度有了一定了解,乾陵之所以能保存1300年而不被盗掘,绝不是浪得虚名,那为何乾陵如此难以挖掘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乾陵与大部分陵墓不同的是,它被建造于海拔一千多米的梁山之上,此山仿佛由碎石堆砌而成,上面遍布碎石,而碎石多则容易流动,在这样的山上挖盗洞,没有人敢下去,因为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被流动的碎石堵住洞口,直接将人活埋。
第二点:根据1959年与1960年对于乾陵意外暴露的墓道(下文有墓道为何暴露的解释),进行的两次勘探与研究,考古学家们大致模拟出了乾陵的外部结构。
这条墓道长约63.10米,宽为3.9米,为斜坡型墓道,其内部主要以二吨左右的长方形石条堆砌而成,共堆砌了39层,而表层大约用了410块石条,这些石条之间均用铁细腰挂板、铁棍拴拉,在用铁汁浇灌缝隙,使整个墓道浑然一体。
图|乾陵“无字碑”孙连仲动用了现代火药,才仅仅炸开了三层石条,而古代连火药都没有,纯靠士兵挖掘,那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如果不知道墓道口,想盗掘乾陵纯属痴心妄想。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可能迷惑上述中提到的乾陵墓道是什么意思?既然知道了墓道又为何没对乾陵进行发掘呢?
其实,乾陵墓道会暴露纯属意外,在1958年,当地的农民准备在梁山上用炸药开采些石头建设乡村,但没想到居然炸出来一个洞口,作为当地村民,当然知道梁山有着乾陵的存在,所以这些村民立马将此事上报了政府。
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的勘察,这个洞口正是乾陵的主墓道,经历1300年,难倒了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居然就这样充满戏剧性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不得不感叹世事难料。
图|乾陵墓道口而乾陵墓道的暴露也让无数人的目光聚焦于此,作为唐朝唯一可能保存完好的陵墓,世人都想通过它来一窥盛唐风华。
1960年,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向国务院提交了“乾陵发掘计划”,准备对乾陵实施考古发掘,但却迎来了周总理的拒绝。
而周总理之所以拒绝,完全是因为郭沫若在1958年发掘定陵时,对定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许多珍贵文物因此残碎不堪,所以周总理思虑多时,决定在没有充足把握之前,暂时不开发乾陵,而之后国家更是明确表示,永远不主动发掘任何一座帝陵。
图|郭沫若那乾陵中到底有多少宝贝让世人这么关注?根据一位文物工作者的推算,乾陵中至少有500吨唐代文物,且非常有可能藏有最顶级的国宝,有着“千古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
根据历史考证,《兰亭序》最后持有者为唐太宗李世民,而根据他的遗诏,《兰亭序》被大臣们送入昭陵作为陪葬品,但温韬盗掘昭陵时,记载的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相关记载,而且此后也没有听说过《兰亭序》真迹的传闻或记载。
所以一些史学家认为,《兰亭序》并没有陪葬李世民,而是被他送给了自己同样喜欢传世艺术品的儿子李治,根据李治去世后的遗诏,他生前所有喜欢的字画全被送入乾陵陪葬,所以人们怀疑《兰亭序》应该就葬在乾陵。
而且自唐朝之后,历史记载中就再也没人见过《兰亭序》真迹,这就让人们更加相信《兰亭序》陪葬在乾陵的说法。
图|《兰亭序》片段乾陵虽然藏有如此多的珍宝,对于研究唐代历史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正因为其地位特殊,所以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为了保护其中的文物,乾陵是绝对不会被发掘的。
我还得再抽多少次才能必出武则天呢?
抽奖这个是靠运气,但是抽取次数越多中奖概率会越大,根据土豪玩家反映,夺宝100次左右能获得英雄,100次到200次获得稀有英雄概率很大,所以一般在200次以内就可以抽到武则天。
王者荣耀攻略宋太宗淳化年间举行了几次廷试?
宋太宗淳化年间举行了一次廷试。 淳化(990年—994年)是宋太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 廷试,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沿用之。
狄仁杰多少次救武则天?
3次救下武则天
狄仁杰(630年-700年),别称为狄国公,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时期政治家,被阎立本誉为“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与高宗并称“二圣”,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3年?
首先,李世民到底临幸过武则天没有?如果没有碰她当然就怀不了孕了,但是这个问题是肯定的,李世民杀死兄弟李元吉后,连弟媳巢刺王妃杨氏都霸占了,他能放过一个如此漂亮,含苞待放、清新可爱的小姑娘,而且是因为漂亮才被李世民亲定招入宫的,因长的妩媚,被封为“武媚娘”,所以说李世民临幸过武则天。
既然武则天被临幸过,那么武则天不孕的原因就得以科学的不孕不育知识来分析了。
第一种原因是他俩同房少,怀孕几率就小了,恰巧在有限的同房时间内,没有碰到武则天排卵期。这点是有可能的,因为后宫佳丽三千,李世民不可能天天抱着一个,刚入宫地位不高、夫妻生活经验少的小姑娘。
第二种原因是女方患有不孕症,武则天入宫时,才十四岁,可能还没来初潮,就没有排卵,李世民的虫虫找不到武则天的卵卵,可以造成不孕。李世民和武则天生活了十三年,后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从李世民死后,武则天接连给李治生了六个孩子上看,武则天不存在不孕的毛病。
第三种原因是男方有不孕症,李世民从贞观八年即635年左右,新城公主和曹王李明出生后,就再无子女出生。这也说明了李世民在638年武则天入宫前就患上了不孕症,李世民患不孕症也是有根据的:
①纵欲过度,从其36岁,就有35个孩子上,不难看出,早年李世民南征北战,肯定没功夫过夫妻生活。其子女大都是在618年唐朝建立以后即李世民20岁以后出生的,在短短大约十六年时间内,生了30多个孩子,可见李世民纵欲之狂。
②精神因素和不良仙丹刺激。儿子李承乾策兵变,这件事可以等同于玄武门事件,引起了李世民的伤痛,和对儿子的极度失望。精神上郁郁寡欢,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正因这一打击,李世民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了长生不老之上,开始服食药石,这些药石,都含有毒物质。李世民在精神和毒物质的刺激下,他性功能,和精子质量受到了制命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李世民再也不能纵情花海了。李承乾谋反是在642年,也就是武则天入宫后4年,武则天时年18岁,这个年龄有些女人可能刚来潮,也许武则天就是其一,这时其身体发育成熟,能排卵怀孕了,但李世民的身体没给她这个机会,这时,武则天的卵卵又等不到李世民的虫虫了。
武则天是个什么样性情的女子?
您好:武则天是我敬佩的女子。她是一位聪明勇敢的美丽智慧的女性,武则天的胆识赋予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一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女性是卑微没有地位的,当时的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在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的被传统观念严格束缚的生活中。哪里像现代社会中,到处都是独立又事业有成的女强人。但又有哪一位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呢!
武则天的胆识确实有几分是天生的。我小时候父亲就和我讲过武则天驯服烈马的故事。武则天在十四岁被选入宫,她的母亲担心孩子安危,不禁痛哭,没想到她反而安慰母亲:去见皇上,说不定能带给我好运,您就别为我伤心了。
武则天入宫没多久,就听说唐太宗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烈马,没有人能驯服,她自告奋勇说:”只要给我三样东西,我就能有办法让它乖乖听话。”唐太宗问:“那三件?”武则天说:“铁鞭、铁锤和匕首!” 唐太宗非常爱马,当然不会让她用这种方式驯马,但是却让唐太宗对这个美丽的小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入宫以后的历经磨练造就了武则天传奇的一生,与武则天的勇敢果断、赏罚分明、敢作敢当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最终一步步走向了辉煌,成为了留名千古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从十四岁入宫唐太宗因她的美丽聪慧封她为才人,又给了她一个号叫武媚,可以相信她小小年纪确实是很有魅力的。
唐太宗过世那一年,武则天二十六岁被送进感业寺当尼姑。
不到两年被李治又接回皇宫。
历经三十八年后于六十六岁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在称帝十五年以后,中宗恢复唐朝,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崩逝,享年八十二岁。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在感业寺,武则天曾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可见武则天也是一位好妻子。
一位女性能在封建礼教的时代顶天立地,以豪气万千的姿态站立在文武百官面前。她有非凡的气度,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国家太平,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虽然她也会犯错,我认为也是由一步步自保到反击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但她的丰功伟绩,以及开创的鼎盛唐朝,是让人不容忽视的。
如果武则天没有入宫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我想以她的聪明、智慧、美丽、自信 、勇敢和胆识,也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妻子,好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