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军阀秘籍,三国除了魏蜀吴还有燕国?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孙权之所以与跨越重洋与公孙氏为国主的燕国来往频繁,主要原因是相通过燕国南北夹击曹魏,其次就是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雄心。这里要说明一点“燕国”和“燕王”是东吴孙权所封,且一直没有得到中原正统的曹魏政权所承认。
下面我来详细说说三国时期的燕国:
一、公孙度时期的燕国
公孙氏一家,从公孙度在汉灵帝中平六年占据辽东,到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孙渊被司马懿消灭,前后共有五十个年头,比刘备、刘禅父子占据四川与汉中多了八年。
公孙氏在幽州是一个大族,公孙瓒是袁绍任盟主的八路诸侯之一,另有一位公孙琙,当过玄菟郡的太守。
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是住在玄菟郡郡治的一位不敢留居在家乡辽东郡襄平县的亡命之徒,襄平的故城,在今天辽阳县之北七十里左右。
公孙度年轻之时,就做了太守衙门的小职员,很被公孙琙太守喜欢。公孙琙为什么喜欢他?说来奇怪,是因为他原来的名字不是“度”,而是“豹”,公孙琙有过一个名叫“豹”的儿子,不幸早死,于是见了这个也叫做“公孙豹”的年轻人,便十分疼爱,把他送到有名的老师那里去读书,给他娶了妻,又保举他为本部的“有道”,送往洛阳(所谓“有道”比“茂才”、“孝廉”性质不同,却也是进入仕途的一个资格)。
公孙度做了“有道”以后,被选为“尚书郎”,由尚书郎而逐渐升做了冀州刺史,他的名字也早就由“豹”字而改为“度”了。
他的官运很好,别人在董卓当权以后会倒霉;他却受到董卓的爱将、同为辽东郡人的徐荣的提拔,徐荣推荐他做辽东郡的太守(太守的官阶是二千石,刺史的官阶是六百石,太守比刺史高)。
公孙度就任以后,施出恶辣手段,杀掉“辽东阳国都尉公孙昭”,公孙昭不曾犯什么罪,只是曾经征调过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以伍长的身份服应服的兵役而已。
公孙度也杀了本郡的有名人物田昭,以及与田昭地位相同的名豪大姓,他的目的,无非是立威,叫人害怕。
公孙度也对外族作战:向东,打高句骊;向西,打乌恒;在这两方面,他都打了胜仗。他仗着中原有群雄割据,互相争战;朝廷自从董卓以来,一向对他也是鞭长莫及,不闻不问,所以才敢于任性胡作非为,扩充势力,他曾经对亲信的左右说:“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这“王”字应该是孟子所谓“王天下”的王;顺人民之意而统一中国,更换朝代的王,不过,他也了解自己的力与德,均谈不到取汉朝皇帝而代之;他所图谋的,也不过是割据一方,创造一个“独立王国”而已。
这小小野心,他确是一步一步地实现了。他不仅在名义上把辽东一郡擅自分为三郡,于辽东以外,新设辽西、中辽两郡,以自己的人做三个郡的太守,而升自己为所谓“平州牧”,封自己为所谓“辽东侯”;而且用船运兵,渡过渤海海峡,占领了青州的东莱等县。
曹操忙于对付袁术、吕布、刘备、袁绍,一时只得对公孙度采取顺水推舟的政策、不仅不加以讨伐,而且派入拜他为“武威将军”,封他为“永宁乡侯”。公孙度心中十分不快地向人说:“我已经是辽东王了,谁稀罕做什么永宁的乡侯”。
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公孙康继承了所谓辽东侯、平州牧的爵位。
二、公孙康时期的燕国
公孙康把父亲所不要的“永宁乡侯”的印与绶,送给了弟弟公孙恭。
建安十二年,袁熙与袁尚二人来投奔他,有人向曹操建议,乘此机会,以追击二袁为名,派兵将公孙康解决,曹操说:“不必,我有办法,叫公孙康把二袁的头颅送来。”
曹操的办法十分简单:不派兵,也不叫人去命令公孙康如何如何。曹操知道,倘若派了人去,公孙康反而会与二袁及其残部合在一起;不派兵去,公孙康就不怀疑曹操有顺便解决他的企图,就会杀了二袁,向曹操讨好。
曹操而且不等公孙康有所表示,就率领大军从柳城向南撤退。为的是:让公孙康放心。曹操这一次从柳城撒退,冒了他自己所不曾预料得到的险。当时,季候不过是深秋,塞外却已经冷得很;他的部队被冻得受不了,更可怕的是,走了二百多里,没遇到水(来时,滦东地区泛滥的水,上不了长城南北两旁的山,而且已经流掉)。
后来,他吩咐军士凿井,凿下去三十几丈才有水。军粮也吃光了,塞外本就不产多少粮食;牛羊之类,多数都被乌桓人之中不肯投降的带走了。曹操的错误,是忽略了在开拔以前向归顺了的乌桓人,多征发一些牛羊,于是,只得杀马充饥。杀了、吃了几千匹马,才回到了长城以南出产谷类的汉人耕种区域。
倘若二袁知道了曹操在归途如此狼狈,他们大可以率领残部来追,那时候中国可能另是一个局面。二袁之蠢,蠢在没有先与公孙康接洽好,就贸然去投奔,他们第一是不懂政治,公孙康怎么会在他们与曹操之间,选择他们而不选择曹操?公孙康怎么会情愿为了他们,而公然与曹操为敌?
第二,二袁也似平从未对公孙康及其父亲公孙度的作风,稍作研究,公孙度与公孙康父子何尝有过不计利害、锄强扶弱的行为?
公孙康准备杀了二袁,向曹操讨好,用不着先知道二袁有意对他下手。换句话说,二袁有没有馊主意,不影响公孙康的“既定计划”。
于是,公孙康就埋伏下刀斧手,二袁才到,向他行拜见之礼,他就一声令下,刀斧手就把二袁踢倒,砍下了血淋淋的头。这两颗头,加上活该倒霉的辽东乌桓的单于苏仆延的头,被装在笼子里,用极迅速的驿递方式送到邺城曹操那里(曹操已经在击败了袁尚之时,改兼冀州牧,把兖州牧让给自己部下)。
曹操欣然接受公孙康的这一份厚礼吩咐左右:一面把三颗头挂在邺城的马市,一面派遣人去辽东以献帝的名义拜公孙康为左将军,封公孙康为”襄平候”,这襄平候是属于县侯的一级,比“永宁乡侯高。
三、亡于公孙渊之手的燕国
曹操一直到死,不曾有机会将公孙氏的辽东加以吞并。公孙康在杀了二袁与苏仆延单于不久,便一命呜呼,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公孙晃与公孙渊年纪均小,弟弟公孙恭,被部下拥立为“辽东太守”。公孙恭做辽东太守,做到曹丕篡了汉朝,曹丕(魏文帝)派人安抚他,拜他为车骑将军,封他为“平郭侯”(平郭是今日辽宁盖平之南的一个县)。
到了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公孙恭被公孙渊篡了位(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这时候在洛阳当人质)。魏明帝派人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任命他为“辽东太守”(公孙渊是否继承了父亲公孙康的“襄平侯”,还是继承了叔父公孙恭的“平郭侯”?难考)。
孙权于赤壁之战前后,已与曹魏闹翻了两次;在猇亭之战以后,又已与蜀汉言归于好,他在公元229年称帝,国号吴,年号黄龙。公元232年,他改年号为“嘉禾”;次年,嘉禾二年,他派了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带了一万名兵士与很丰富的金银财宝,乘船由海路到辽东去,封公孙渊为“燕王”,封地为幽、青二州十七郡、七十县。
事前,公孙渊曾经向孙权上表称臣,而且派了代表舒绽来到孙权的都城建业(今日的南京)。孙权不曾料到,这公孙渊反复无常,变得极快,张弥、许晏两个人到达辽东之后,全被公孙渊砍头,把首级送到洛阳,呈献给魏明帝,魏明帝任命公孙渊为大司马,封公孙渊为“乐浪公”。这年,是孙权的嘉禾二年,魏明帝曹叡的青龙元年。
孙权不仅丢了两位被公孙渊杀害了的大员、一万名被公孙渊收编了去的兵士与无数的被公孙渊白赚了的金银财宝,而且丢尽了脸,孙权“气涌如山”,说:“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
孙权当时就想点齐兵马乘船去江东与公孙渊拼个你死我活,他的左右薛综等人,劝他不可如此,过了一阵子,孙权也就把这一口气忍了下去(这就是他比刘备高明的地方)。
公孙渊不知死活,以为欺骗了、而且欺负了远在江东的孙权,是白捡便宜,他哪里晓得,如此的背信行为最对他自己不利。魏国君臣见到他能够这样子对付吴国,如何能相信他会始终忠于魏国?
不到四年,魏国君臣就向公孙渊摊牌,在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派了幽州刺史毋丘俭,带了兵来,用魏明帝的诏书,叫公孙渊去洛阳朝见。
公孙渊当然不敢去洛阳,只得翻脸,派兵迎战,与毋丘俭的少数军队在辽宁海城之西的辽隧县交锋,把毋丘俭打了回去,随即,自称“燕王”,勾结(内蒙古的)鲜卑人,叫他们向长城沿边的魏国郡县骚扰。
孙权忍得住公孙渊的气,魏国君臣却忍不住他的气。次年,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明帝就派了司马懿带了大兵来讨伐。
司马懿在六月进入辽东,公孙渊叫将军卑衍与杨柞领几万步兵、骑兵守住辽隧,司马懿对辽隧佯攻,而突然转军袭击公孙渊的都城襄平。这时候老天一连下雨、下了三十多天,辽河暴涨海船由辽河口直达襄平城下。公孙渊与全城军民,被围到八月,粮食吃光将军杨柞开城投降。公孙渊与儿子公孙修带了几百人出城想逃被司马懿的兵捉住,杀掉了。至此号称“三国第四国”的燕国就此灭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日本怕不怕俄罗斯?
日本怕不怕俄罗斯?
说句实话历史上日本真的不怕俄罗斯,而且还有点“瞧不起”俄罗斯,但是近代这种观点慢慢在发生改变。历史上日本和俄罗斯可谓是“世仇”。历史上两国交手多次,虽互有胜负,但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日本消灭了俄罗斯最引以为傲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使这个不可一世的“欧洲宪兵”彻底失去了称霸欧洲的资本。而日俄因为库页岛争战多年,然后“日俄战争”,以俄罗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二战后期,苏联对日宣战,在中国的配合下发起的“远东战役”,日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俄罗斯可谓是报了当年“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二战后,俄罗斯“占领”了日本的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而且是在日本的眼皮子底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日本可不是眼里揉沙子的一个主,但是对于“战斗民族”日本是即打不得又骂不得,日本真的拿俄罗斯没有一点办法,而且在某些方面目前日本还是惧怕俄罗斯的。
首先、核武器方面日本惧怕俄罗斯我们做一下俄罗斯与日本各领域对比情况:
国家 俄罗斯 : 日本
GDP生产总值:1.64万亿美元 :5.15万亿美元
军事实力排名对比: 第二位 :第五位
人口数量对比: 1.4396亿 :1.2719 亿
领土面积对比: 1709.82万 :37.797万
科技世界排名对比: 第十名 :第三名
国防预算(美元)对比: 440亿:470亿
部队数量对比: 358.6万 :30.3万
战斗机数量: 869架 :297架
坦克数量: 21932辆 :1004辆
海军舰艇数量: 352艘 :131艘
航母数量: 1艘 : 4艘
核弹数量: 6521枚 :X枚
从上面数据分析来看,日俄实力相当,平分秋色。但在经济,科技,工业实力日本甩俄罗斯不知道多少条街,而且俄罗斯常规海、陆、空军实力上并不比日本强,甚至还要弱。但俄罗斯继承前苏联“衣钵”,拥有大量核武器,数量与美国相当,也许只有核武器方面是俄罗斯最后的“撒手锏”,震慑对手的“底牌”,可能也就是核武器这方面,是日本“畏惧”俄罗斯的原因,因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尝到过核武器威力的国家。
其次、日本地缘政治上是惧怕俄罗斯的俄罗斯不仅武器方面继承了苏联的“衣钵”,在政治方面同样继承了苏联的“衣钵”,成为了“五常”之一。二战结束后,于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五国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即中国、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法国。宪章中明确规定“大国一致”原则:即安理会就非程序问题投票表决时,只要一个大国不同意,决议就不能通过,这就是所谓的一票否决权。近些年印度、日本、德国、巴西等国家一直寻求扩大常任理事国席位。当然印度被“五常”当猴耍了五次,每次投否决权的是不同的五个国家。而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济体之一,对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承担了相当部分的联合国会费。同时日本在文化上一直也是处在一个主动输出的地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确实是与日俱增。目前日本也积极寻求加入五次,但看到印度入常的囧状,日本学乖了许多,为了自己“入常”的梦想,只能卑躬屈膝,在俄罗斯面前“低头”。
第三、日本对普京大帝充满敬畏感普京大帝是特种兵“克格勃”出身,他的性格特点就是铁血,有勇有谋,他对俄罗斯影响很大,深受国民爱戴,他是唯一敢当面以实际行动叫板美国的领导人,以“铁腕”手段著称。普京竞选时曾豪言壮语:“给我20年时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且普京曾说过许多著名的狠话,其中一句话是:“如果俄罗斯都不存在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个世界?”“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俄罗斯永恒的盟友只有两个——陆军和海军。”等等。普京大帝“铁腕”手段一切事情都干的出来。表现为日本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俄国称南千岛群岛)纷争,普京则声称“俄罗斯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坚决予以捍卫,丝毫不退让。为了表明捍卫南千岛群岛的立场不动摇,近些年俄罗斯轰炸机绕飞日本列岛,以便对日本和驻日美军进行战略威慑,宣誓主权。而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还经常去北方四岛视察,宣誓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主权。除了普京强势表现外,日本首相对普京也充满敬畏。据说,有一次安倍与普京会晤,安倍发现普京在等他,安倍居然一路小跑去和普京捂手,听说样子很是滑稽。而且美国极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围堵俄罗斯时,日本却没敢跟风。归根到底,还是日本忌惮普京的表现。
历史上日本真的不怕俄罗斯,而且俄罗斯还是日本的手下败将。但近代,尤其是苏联解体,普京上位以后,日本变的对俄罗斯和普京敬畏起来。因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不按常理出牌的脾气秉性,连美国都敬他三分,更何况美国的“小弟”日本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如果杜特尔特当墨西哥总统?
如果杜特尔特想要彻底清除墨西哥毒犯,就必须对毒犯进行全民打击——赋予全国人民持枪、击毙毒犯、甚至是击毙毒品持有者的权利,并且还必须给他们一定的奖励。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些每天必须乘军车在城市巡逻,而且必须蒙好面罩的墨西哥士兵——因为如果被毒犯看到脸,士兵的全家都会死。墨西哥和菲律宾不同,毒品生意甚至可以说是墨西哥的支柱产业,墨西哥甚至可以说是全民贩毒——全国只有三类人:和毒犯有勾结的上层人,和毒品产业有关的穷人,十分贫困随时准备逃难的墨西哥难民。在这样一个墨西哥,是不可能实现全民打击毒犯的计划,更不可能让墨西哥人民拿起枪来保护自己。因为墨西哥平民没有钱买枪,有钱买枪的人都是毒犯的帮手。
墨西哥贩毒集团早已军事化,自身拥有十万以上装备精良的武装部队,注意不是十万拿着枪的街头毒贩子,是高度组织化,受过良好训练的武装力量。这是菲律宾那些穿拖鞋的贩子们不能比的。也就是说,杜特尔特的对手是十万军队。墨西哥自身的警察系统早已腐败不堪,且警察对付毒贩自身尚且难保,根本不能指望。军队中陆军和空军也被毒贩渗透的千疮百孔,一旦采取行动,毒贩们不仅得到消息,而且还可以操纵军队阳奉阴违,不执行命令。所以现在墨西哥反毒使用的是海军。问题是海军也在逐渐腐败,并且海军力量也很单薄,要是象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做的那样,恐怕海军根本无法战胜毒贩,反而会被毒贩们占领城市的(事实上墨西哥已经有多个城市实际控制于贩毒集团之手,政府力量早已撤出)。
菲律宾和墨西哥不一样,菲律宾只是部分毒贩,而且老杜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墨西哥已经从里到外都腐败了,已经烂的里子了,而且毒贩的武装力量比国家军队还强悍,况且墨西哥几乎全民贩毒,不会出现了老杜这样的人物,国情不一样,除非出现以下情况,墨西哥被其他国家占领,要么出现新的党派革命,或者领导阶层请求其他国家军事介入进行打击毒贩和军事保护,要么领导阶层培养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力量打一场毒品战争。不然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这些都不可能,墨西哥就是癌症晚期了,没的救了。墨西哥已经不是简单的贩毒集团了,可以说已经是无名有实的军阀,而所谓的墨西哥总统就是个象征性元首而已!
伊拉克政府逮捕了大约30名美国特工?
伊拉克一系列的骚乱,除了有美国和伊朗等外国势力的“添油加醋”,更关键的还是伊拉克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的低下。
因为众所周知的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三派力量的撕扯,伊拉克无法实现强大的中央政府,他们连为人民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的能力都严重缺失,比如水电供应。
这些大规模骚乱其实从今年夏天就开始了,伊拉克,沙漠地区,包括巴格达在内,夏天温度经常突破50摄氏度,但是连首都巴格达每天恨不得一大半的时间都停电,停水更是频繁,你让老百姓如何“安静”下来。
虽然伊拉克政府呼吁民众冷静,但是民众可能冷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民众的要求并不高,就是要求改善民生问题,但是经过了这么多时间,即使从今年夏天开始到现在,也快半年了,伊拉克政府又做了多少事情?
如果不对这个政府彻底失望,区区几十个“中情局”间谍就能驱动成千上万的示威者上街抗议搞破坏,发泄心中的不满?
知道这个政府做不了什么事情了,老百姓才会想到要你滚蛋。
而政府的应对措施呢?直接开枪镇压。
维稳能力实在太差,枪击民众,除了造成民众更大范围的反弹和抗议,什么效果也没有。
伊拉克很悲剧,最近1个多月的冲突,已经有250多人死亡,1.1万多人受伤,这简直是在打内战!
面对这片“美丽的风景线”,美国那边自然“欢欣鼓舞”,不忘“添油加醋”,虽然明面上,伊拉克政府算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民主”体制下,什叶派掌握了伊拉克的主要大权,自然不断向伊朗政府靠拢,甚至要驱赶美军,在伊核问题上并不配合美军的行动……一系列动向其实让美国政府非常的不舒服,毕竟,伊拉克是美国死了几千人、花了上万亿美元解放的,如今,伊拉克政府如今的“恩将仇恨”,美国怎么能不动怒?
所以么,趁着伊拉克这么乱,派出一些人在里面扇扇风、点点火,“鼓舞”一下民众的激情,并不断反对伊拉克政府和被伊朗政府过渡“干预”,这也是挺好的事情。
当然,伊朗在伊拉克经营多年,在伊拉克政界拥有重要地位的很多什叶派组织都长期接受伊朗的资助和培训,伊朗这阵子也出现了一些骚乱,不过主要还是伊核危机事件的延续,伊朗对于伊拉克这边的骚乱,自然也不遗余力地进行反制,考虑到伊拉克政府实在能力低下,这次抓出来几十个间谍,主要还是伊朗情报机构发挥了作用,帮助伊拉克政府揪出来很多幕后黑手。
至于伊拉克政府为什么敢逮捕他们,这个也很简单,他们又不是美国人,他们都是伊拉克当地人或者其他国家的阿拉伯人,他们受中情局雇佣,在接受培训之下在本国搞点事情,反正,拿钱办事而已,对于这些人,美国是永远不会承认的,棋子而已,伊拉克政府抓了就抓了,美国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俄罗斯面积这么大?
俄罗斯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辽阔的领土,首先就要研究俄罗斯的历史了。
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是通过血腥的掠夺和强制性的兼并,才达到了今天如此辽阔的疆域。
话说在我国的南宋晚期,在北方出现了一个人——成吉思汗,他在扩张之后分给了四个儿子领土,俗称为四大汗国;而他的孙子忽必烈消灭了南宋王朝,建立了蒙元政权。
百年之后蒙元政权衰落了,蒙古人也被大明帝国洪武大帝和他的子孙打的满世界跑。这样一来,其他四大汗国纷纷衰落,被金帐汗国欺压了很久的莫斯科公国终于崛起了。
13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莫斯科公国独立了。至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统治时期,形成了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伊凡雷帝继位后,俄罗斯已经通过东征西讨攫取了大片领土。
1632年沙俄取得了西伯利亚以东的勒拿河流域之后,建立了雅次库克城。这个时候的沙俄已经把魔爪伸向了富饶的大明帝国,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是内忧外患而无暇估计沙俄的扩张,以至于大明帝国灭亡后的几十年,沙俄更是有恃无恐。
满清经过几十年的征战和杀戮,终于把大明帝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之后,沙俄与满清的冲突升级。最终,满清酋长康熙与沙皇彼得一世在雅克萨爆发了战争,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将额尔古纳河以北的领土割让给沙皇俄国。
同时,沙皇彼得一世在1682年和1695年与土耳其作战,攻占了亚速海,取得了出海口。之后又于1700年和1703年发动了和瑞典的战争,取得了芬兰湾,里加湾沿岸的土地。1712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了圣彼得堡,之后又通过战争手段取得了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的土地,并于1721年建立了俄罗斯帝国。
1727年,满清酋长雍正与沙皇彼得一世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取得了满清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到了叶卡捷琳娜时代,俄罗斯帝国继续扩张,相继取得了克里米亚、黑海北岸、西伯利亚北部、阿拉斯加等地区。1854年,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于1861年实行农奴制改革,俄国从此变强。
之后,沙俄通过与满清签订《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近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之后又提出黄俄罗斯计划,企图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尽为俄国领土,因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而终止。
俄罗斯帝国也因为日俄战争的惨败而走向衰落,一战之后苏联建立,俄国丧失了大片土地。
然而,苏联仍然觊觎中国的领土,1930年的中东路事件,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攫取中国东北领土,1969年珍宝岛反击战,苏联仍然想攫取我国领土。1985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最终惨败而导致1991年的解体。
苏联解体后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是最大的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俄罗斯的领土那么大是通过战争获取的,这些土地并不是属于俄罗斯的,俄罗斯通过掠夺与胁迫,最终取得了如今广阔的疆域。
库尔德人紧急向叙政府军求救?
12月28日,海外网消息:因美国计划从叙利亚撤军,土耳其宣称将跨境“清除”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叙利亚北部地区的库尔德武装领导人敦促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派遣部队保护边境。据路透社的报道称,库尔德人呼吁叙利亚政府军返回土叙边境——此前,库尔德武装一直在此地战斗。
尽管白宫发言人桑德斯称“已开始撤军”,但美国现在只是将隶属于国务院的人员撤出,而美国白宫只是宣布“计划撤军”。据白宫官员12月20日透露出来的消息,撤出国务院人员只是撤军的第一步。从叙利亚撤军,特朗普政府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政治压力,俄罗斯副外长正是因此才表示:美国不会真的撤军。虽然美军还没撤出,但土耳其已在开始多方活动,试图在美军撤离之前就采取军事行动。库尔德武装也是“四处出击”,与美国、俄罗斯进行接触,为的是确保其控制地区免遭土耳其的军事进攻。
在叙利亚政府军收复南部的德拉地区之前,库尔德武装就已经开始与叙利亚政府进行和谈,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结果在美国的“支持”下,库尔德武装与叙利亚政府的和谈破裂——库尔德武装转而寻求“独立”。美军撤离,土耳其的军事威胁,再加上俄叙联军的“虎视眈眈”,对库尔德武装来说,寻求与叙利亚政府的和谈是其唯一选项。但这并不算是库尔德武装向叙利亚政府求救——叙利亚政府要的是叙利亚的统一,绝不允许库尔装武装独立。实际上,这也是库尔德武装的“自救”之举,在它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条——和叙利亚政府和谈。
叙利亚政府军将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的军事威胁,这将取决于与库尔德武装的和谈结果,俄罗斯的态度是次要的。各方对待库尔德武装的态度不一,大体上可分为三派:一、美、英、法等国支持库尔德武装。二、土耳其、伊朗等的态度是“打”。三、俄罗斯、叙利亚政府更倾向于政治谈判解决。美国已经宣布撤军,英、法等在叙利亚的影响力有限——对库尔德来说,美国撤军后,剩下的这些支持都极为有限。伊朗虽然主“打”,但受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影响,对库尔德武装来说,伊朗的态度并不那么重要。
库尔德武装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土耳其的军事威胁,还有就是:叙利亚境内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是叙利亚重建的资金来源,俄叙联军不可能无限期拖下去,如果谈判不能解决,早晚会对库尔德武装动武。如果是在俄罗斯的斡旋下,库尔德武装与叙利亚政府达成最终和解(库尔德武装投降,接受叙利亚政府的管理),叙利亚也不会直接与土耳其开战——叙利亚政府军加上库尔德武装也无法打过土耳其,俄罗斯不可能帮叙利亚打土耳其。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俄罗斯的主导下,土耳其与叙利亚政府展开谈判。
对叙利亚政府来说,自然得考虑俄罗斯的意见,或者说是听俄罗斯的话——即便是美军撤离,叙利亚问题想要得到最终解决,根本就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库尔德武装与叙利亚政府达成和解是大概率的事,库尔德武装之前“漫天要价”、“撕毁已达成的共识”,那都是因为有美国的支持,如今没了撑腰的,自然会有和谈“诚义”——土耳其的炮击让库尔德武装不得不有坐到谈判桌前。叙利亚政府、俄罗斯反而可借土耳其军事进攻加速解决库尔德武装问题。
妄想着分裂,不惜引入外鬼,无论是反政府武装,还是库尔德武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库尔德武装比那些反政府武装强很多——曾与叙利亚政府军并肩作战,共同打击伊斯兰国组织,双方也未爆发过大的冲突,和谈更有基础。库尔德高级官员巴德兰·贾·库尔德表示:“我们正在讨论各种选择......已与俄罗斯、法国和欧盟其他国家进行了接触……”,“保护叙利亚国家这个地区的边界安全是叙政府的责任”,“(与叙政府军的合作)正在讨论中”。美军撤出后,无疑会推动叙利亚的和平进程,对叙利亚百姓来说,和平的希望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