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3,现在还有没有盗墓贼?
“我是6000年前的那个挖墓人转世,我转世盗墓就是为了让红山文化重见天日。”姚玉忠站在被告席上依旧不忘神化自己。他作为“红山大案”的头号主犯,也确实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盗墓案的几个之最,不仅涉案人数多达225人,而且还追回文物2063件,价值逾5亿。
不过53岁的姚玉忠借“转世”神化自己的同时,也认为自己被抓冥冥中自有天定。公安部为侦破“红山大案”成立“11.26”专案组,没成想这日正是姚玉忠的生日。而警方抓捕姚玉忠是在凌晨三点,又恰逢姚玉忠降生的时辰。还有姚玉忠的落网地点是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的天义宾馆。
难道这一切真的是“天意”所归吗?姚玉忠从盗墓到被捕,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自学而成的“祖师爷”姚玉忠的犯罪脉络,是从老家内蒙赤峰一路盗向辽西的朝阳。“转世”不过是姚玉忠惑众伎俩,但还是有人将其奉为“盗墓界的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
甚至还有人盛传姚玉忠是祖传的摸金校尉,深得父亲真传,习得“寻龙点穴、求风问水”绝技,可以凭借天象、星斗的位置以及手中的罗盘,就可在方圆百里确定一座古墓位置。
外界将姚玉忠传得神乎其神,其实姚家祖传的是篾匠,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织席贩履,而姚玉忠的盗墓技术纯属自学而成。
1962年,姚玉忠出生于内蒙赤峰宁城县新房村一普通农家。父亲除了种地外,就靠编筐技艺养活家中七个孩子。
姚玉忠在家排行老三,自幼聪明机灵,不仅经常走村串巷贩卖皮子、猪鬃之类物品,属于村中头脑活络的人物,而且特喜欢读书,虽只有小学文化,字都未认全,却看过很多“风水”、“易经”之类的书籍,对天文、地理颇有研究。
其实姚玉忠自幼喜欢研究风水,皆与老家的地缘文化有关。赤峰顾名思义就是“红山”,相传远古时期,西王母欲惩罚犯规的九位仙女,吓得九仙女慌乱间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落人间,形成九座红色的山峰,所以红山又名九女山。
1930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礼在赤峰一带考古,曾发现许多陶片与古代文明遗迹。后来梁思礼将距今五六千年前,在辽河流域因长城南北接触产生的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称为“红山文化”。目前这里已发现墓葬、陶窑、祭祀等1000多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精美玉器。
可想而知赤峰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譬如1971年赤峰出土的“红山玉猪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龙的形象。而姚玉忠所在的村庄新房村,更是随时都有可能看到古董。
据说在新房村,每逢暴雨过后,就能在山上捡到石器或陶片,运气好的还有可能会捡到完整的器皿或玉器,那可都是距今几千年的老古董。
其实这都与红山墓葬习俗有关。红山时期的氏族墓葬形式主要是“积石冢”,也就是用许多石块垒起来的石棺墓,然后再选择埋在高山或山丘的顶部。
这种墓葬一般埋得不深,所以历经几千年风雨,许多墓室经过风化、水土流失或开垦等地质变化,就很容易被发现,以致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等随葬品散落民间。
但当地村民意识不到这些古董价值连城,往往随意毁坏,或是廉价换两袋米面。而头脑灵活的姚玉忠却从中意识到了,一个比当篾匠来钱快千万倍的办法~盗墓。
姚玉忠认准这条路后,除了看书学习外,还热衷于“实地考察”。牛河梁遗址公园、赤峰博物馆、故宫以及清东陵,甚至赤峰、深圳、北京等地的古玩市场都是姚玉忠的重要考察场所。他一方面将书面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墓葬形制特点;另一方面则通过多看实物,以提高自己的文物鉴赏能力。
不明所以的村民们看到姚玉忠衣着谈吐变得儒雅,不再像农民或小商贩,只以为他迷上了旅游喜欢出去见世面,却未料姚玉忠正在暗中储备盗墓技能。
姚玉忠考察归来后,将理论结合实践,又喜欢上了“爬山”,没事儿就到建平县和凌源市的一些山上转悠,有时一待就是一天。就在姚玉忠被捕的前一天,他还去山上看了一次。其实这就是盗墓圈所谓的“踩点”或“点穴”。
随着红山文化兴起,许多来自西安、洛阳的盗墓者蜂拥而至,但他们都没有盗掘成功。其实并非他们水平不行,而是他们不了解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墓葬特点。
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墓葬中皆是陶器、玉器,并无金银以及青铜等金属器皿,所以一般盗墓者拿着现代金属探测仪,根本就找不到那些积石冢的位置。而姚玉忠却可以完全不依赖任何高科技工具准确定位。
据新房村村民回忆,姚玉忠少时与发小们一起放牛,经常玩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孩子在山包这边,耳朵贴在地上,另一个孩子几十步外跺脚,趴在地上的孩子可以听到土层中传来的“咚咚”声。别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只有姚玉忠知道此处下面有古墓。
由此可见姚玉忠对墓葬文化悟性极高,再加上后期潜心学习,可以说吃透了红山墓葬的特点,不仅可以准确定位墓葬,而且还能知道墓主人身份是平民还是上等阶层,所以总能找到比别人出货多的古墓。
牛河梁地区的16个红山文化遗址,都惊人地呈现北斗七星的排列布局,可见古人是按照风水学来选定墓址。虽说历经几千年,红山遗址的地质与外部环境可能有变化,但星象不会变,所以姚玉忠就是先凭借星象、风水确定古墓的大致区域,然后再借助民间传说与资料进一步确定古墓大体位置,最后再用其特制的“扎子”探土,最终断定积石冢具体位置。
姚玉忠所用的“扎子”与“三维立体成像仪”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相比,简单又特殊。“扎子”是由多截钢筋连接而成,不仅携带组装方便,而且性能也要比传统的洛阳铲要高。姚玉忠将“扎子”扎进土里拔出后,通过观察扎头上土层颜色变化,判断下面是否存在“活土”,继而推测下面是否有墓葬。
一般情况下,姚玉忠白天踩点,用“扎子”发现古墓后,当天晚上就开挖。而且姚玉忠比别人高明的是,他还经常随身携带一包草籽。
姚玉忠盗墓多选在夏秋草木生长旺盛之际,每次盗墓就像给墓葬做一个“微创手术”,然后临走时除了回填盗洞,有时还会撒下一把草籽,用不了多久,盗洞口处就会草木茂盛,以免被人察觉。
姚玉忠的这些神技以及盗墓极高的成功率,在同行兼合伙人冯杰的渲染下,一度成为盗墓圈中多人膜拜的“祖师爷”。所以“红山大案”打掉的12个盗墓团伙中,有9个与姚玉忠有联系,许多盗墓团伙头目,以前都曾在姚玉忠手下干过活儿,都幻想有朝一日能像“祖师爷”一般风光,但这位“祖师爷”的人品却不咋地道。
“祖师爷”的贪、精、狠、毒中国盗墓史上曾出现不少门派,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以及发丘将军等四大门派。这些门派各有特点,有的采用暴力破坏古墓,也有的利用星象风水定位,所以民间素有“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之说。而红山文化因处关外,以前鲜有人关注,盗墓者也比较少,所以姚玉忠的横空出世可以说自成一派,并得到当地盗墓圈推崇。不过据当地落网的盗墓团伙成员反映,姚玉忠比较“贪、毒、狠”,不太能合人。
姚玉忠作案频率相当高,2013年~2014年仅一年时间里,他就参与作案200多起。而他每次踩点,都是独自前往,不允许别人跟随。姚玉忠私下聊天也从不涉及踩点的诀窍,甚至连亲弟弟姚玉飞也甚少传授,以致姚玉飞后来一气之下投奔了冯杰团伙。
即便是挖出“货”后,姚玉忠也常常“分赃不均”。其实每次作案,姚玉忠很少亲自动手,都是在旁边指挥。但到文物快要出土时,姚玉忠就支别人去喝水抽烟,他独自下坑拿小刀仔细刮掉文物上的最后一层土后,将文物装进自己口袋。谁也不知道到底挖出什么“货”,也不知道挖出多少货,都是姚玉忠销赃后给多少钱就是多少。
据同案犯董财供述,他们曾在朝阳市农村公路边的山上挖掘过三个地方,地点是姚玉忠确定,让怎么挖就怎么挖。有一位团伙成员因反复询问出土文物的价值,惹得姚玉忠有些不高兴,他竟当场将一个玉圈与一对儿玉镯砸碎扔进包谷地,并威胁同伙以后爱干不干。
姚玉忠的贪婪逐渐引起他人不满,于是许多骨干成员纷纷另立山头,这也是“红山大案”出现多个盗墓团伙的原因所在。
姚玉忠除了贪婪,还有狡猾的特质。一般盗墓都选在半夜进行,一是因为夜色掩护不易察觉,二是因为行间流传墓中东西阴气过重,出土不能见光的说法。
而姚玉忠选择盗墓时机,除了选择半夜外,大多选在夏秋季节,便于用草皮回填盗洞,而且他每次作案前都要看“天气预报”,有时专门选在下雨前作案,以便大雨冲刷掉作案痕迹。
可以说姚玉忠的反侦察意识相当强,不仅如此,他对自己的“狠劲”也鲜有人堪比。有一次,警方在山上蹲守布控,与盗墓贼撞个正着,可有个盗墓贼宁肯跳崖也不愿被抓,后来才知道此人就是姚玉忠。
姚玉忠那次被摔断三根肋骨,可他怕引起警方怀疑,不敢去医院,竟跑到赌场故意与人起争执,伪造“打架腰部受伤”才去了医院。其实警方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早就知道有个很神、出货很快的老姚存在,但因姚玉忠太过狡猾,警方没有查到更进一步的细节,估计那次如果不是姚玉飞落网,想抓到姚玉忠可能很难。
姚玉忠不仅对自己狠劲儿,即便是同行或合伙人,他同样会下黑手。2014年10月26日晚,王某山等五人在姚玉忠指使下闯进冯杰家中,强行捆住冯杰的手、脚,进行殴打威胁,最终从冯杰的古玩店保险柜中抢走11件红山文物。
因为文物来路不当,冯杰不敢报案,只得让两名心腹暗查到底谁抢了自己。直到落网后,冯杰才知道下手的居然是曾亲密合作过的姚玉忠。
姚玉忠之所以黑吃黑,除了因为分赃不均、以及弟弟姚玉飞投奔冯杰等琐碎矛盾,触犯了他的利益外,最主要是其知道冯杰手中有不少“好东西”,可以用来缓解资金压力。
难道姚玉忠还会缺钱吗?还别说他还真缺钱,据说姚玉忠落网后,司法机关清查其个人账户里居然只有一分钱,其盗掘文物所得赃款都被输在了牌桌上。
姚玉忠在盗墓圈名声显赫,但在赌桌上却是个十赌九输的“老败家”。也许源于数十年昼伏夜出的盗墓生涯,姚玉忠一到晚间就眼睛特别亮,只要不盗墓,就聚到一起赌博,一赌就是一个通宵。
可以说姚玉忠除了盗墓外,最大的生活乐趣就是赌博,可其赌技太差,甚至经常落入圈套。有一次,一个瘸子出老千,让姚玉忠下重注输个精光,最后不得不用自己盗来的玉器抵押。
姚玉忠本人就曾说过,在河北某地下赌场一下子欠下7000多万元赌债,有时来不及出售文物,就直接拿文物抵押,原本值100万的文物折半要50万元,甚至有时直接一折,以10万元低价当场抵押,事后鲜少赎回。
尽管如此,姚玉忠还是认为赌场是最真实的人生,所以他因为输得太多急了眼,才会黑吃黑吃到冯杰头上。
姚玉忠个性孤傲,曾自诩100个考古专家都比不上他一个。也许他对古墓的研究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不行正路,终归会善恶到头终有报。
“祖师爷”的没落姚玉忠经过多年经营,已形成了资金提供、设备投入、勘探古墓、盗掘古墓、销售分赃的一条龙产业链。他们疯狂的盗墓行径,也已引起的警方的注意。
2015年,辽宁警方为侦破一系列盗墓案,特成立了“11.26”专案组,一举抓获10个盗墓团伙217人,缴获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战国时期、汉代、三燕、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出土文物。
因为涉案人数众多,并且案情复杂重大,遂这一系列盗墓案被称为“红山大案”。而姚玉忠因一人犯数罪,成为此系列盗墓案的头号主犯,并于2016年4月14日,被朝阳市中级法院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抢劫罪以及倒卖文物等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但姚玉忠并不打算认账,不仅借用“转世”之说为自己狡辩,甚至还惋惜地说:“我已经找到了秦始皇陵墓入口,还想去秦陵呢,太可惜!”
其实没有认识到盗墓乃犯法行为的不止姚玉忠一人,直到现在姚玉忠老家的亲戚还在说:“姚玉忠被抓太可惜了,他的看山本事,现在人们想学也没地方学了。”
中国自遥远的商代就有灵魂不灭的观念,于是就走了厚葬之风。后来《中庸》又提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简单说就是认为,对待死者要像活着一样,才是真正的孝道。所以人们才会用丰厚的财物给逝去的亲人陪葬。
而厚葬的恶果就是吸引众多盗墓者,甘冒法律制裁风险,不顾道德舆论的谴责,抵制住内心深处的恐惧,在寂静的夜晚将罪恶的斧头伸向古墓。
因为巨大利益诱惑,姚玉忠们意识不到盗墓违法,所以现代不仅存在着盗墓者,而且暂时还无法杜绝。我们唯有加大打击与严惩盗墓贼的力度,以尽可能避免文物的大量流失,以及历史文化考古的断层。
如今被称作万人肥的陈好近况如何?
本文配图选自陈好相关图片。
前不久,中央戏剧学院组织学生拍宣传片,主角全是当红的小鲜肉:易烊千玺、刘昊然、胡先煦。但意外的是,当天上热搜的是他们的老师——许久未露面的陈好。
甚至于她本人也吓了一跳,发微博说“真不明白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谢谢大家还惦念着我。”评论里全是网友在表达想念。
在被抓拍的几张图中,陈好扎着简单的马尾,穿着干净的白色衬衫,虽不像当年“万人迷”那般妩媚,但风采依然,知性而优雅。
其实陈好作为中戏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热搜了。
去年艺考季,媒体就在校园里意外捕捉到她的身影,当时她低调的从人群中穿过,走进考场担任考官。
或许是过往的角色太让人念念不忘,这些年不断有人替她可惜:怎么就在最火的时候结婚生子了呢?论颜值论演技都是可以跟“四旦双冰”齐名的啊。
但回看陈好的这一路,看似任性实则充满大智慧,因为红与黑全掌握在她自己手里,每个人生转折皆是她主动做出的选择。
说到陈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万人迷”。
2003年,一部改编自朱德庸漫画的电视剧《粉红女郎》横空出世,在当时的热度绝不会亚于后来的《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等一系列都市女性剧。
剧里四个性格迥异的女生:结婚狂方小萍、追星族哈妹、男人婆何茹男、万人迷万玲,对爱情与事业各有各的执念,但偏偏碰在一起就是好笑又感人。
四个人各自经历着不同的故事,却一起见证和陪伴了彼此的成长。
这部剧也曾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豆瓣上有网友评论“我觉得我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人,但每个人都有我的一点影子”。
其中,陈好饰演的“万人迷”一出场就十分惊艳:一头波浪卷、一袭性感吊带装,风情万种却媚而不俗。
现在回头看,真的像网友感慨的那样,“万人迷的设定那么做作,但是她演出来一点都不讨嫌”。
不过“万人迷”也只是外表夸张、拜金虚荣,内心极其智慧又清醒。
她脱口而出的各种恋爱金句直到现在还被大家津津乐道,比如,“单身是糖,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是一种互相讨好的艺术,婚姻则是一种互相逃跑的艺术”。
实际上,那时候的陈好刚满22岁,是四个女主中最小的一个。
对当时的她来说,拿捏这样一个阅历丰富又犀利勇敢的角色并不容易,但陈好出色的完成了,并且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鹰节“最受观众欢迎女演员”奖。
把时间往前捣腾几年,上中学时的陈好就在家乡青岛小有名气。当时她一边上学,还一边兼任着电视台3个节目的主持人工作。
在当时只要是青岛举行的少儿活动,基本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那会儿陈好的梦想是“成为倪萍那样的著名主持人”。
但高三时,意外被选中出演冯巩、江珊主演的电影《埋伏》,让陈好的人生方向从主持人转向了演员。
1997年,陈好在同时被北广、中戏、军艺等五所艺术类王牌院校录取的情况下,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一入学便当上了班里的班长兼团支书,并在整个大学期间,积累了不少出演正剧的经验。
大二时,她出演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那山那人那狗》,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演员梦。
在外人看来,陈好在那几年风生水起正当红。
《粉红女郎》之后,先后又出演了《天龙八部》中美貌刁蛮的“阿紫”;《双响炮》中身手矫健的悍妻“吕霞”;《三国》中的绝色美人“貂蝉”。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一年只接一部戏,脚踏实地挑好剧本,再认真完成。因为挑剔和高要求,每部作品自然都收获了好成绩。
实际上《粉红女郎》火了之后,又有续集来找她,但她不愿意去演重复的角色,便直接拒绝。
2008年,她出演了改编自作家张恨水的小说的电视剧《纸醉金迷》,并拿下第四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最高奖项评审团特别奖。但在此之后,陈好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明明是事业上升期,魅力无限的熟女期,可陈好的选择让外人不解。直到2011年生下第一个女儿后,她才对外宣布,自己已经在2009年完婚,走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关于这个选择,陈好在一次采访里说,
“我没有遗憾。我的人生信条是:我没有办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有能力去扩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当我老了去回顾整个人生轨迹的时候,我有自己的事业,还有自己的家庭,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比较完整的。”
陈好的老公名叫刘海峰,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KKR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非常出色的投资人。
曾有媒体爆料刘海峰身家达百亿,是个大富豪。但陈好从未在公开场合谈及丈夫,夫妻两人都极其低调,不愿对外界袒露过多的私人生活。
2015年,陈好主演了电视剧《待嫁老爸》。有记者问她:“你这是准备复出吗?”陈好笑着回答:“我从来就没有离开啊,我只是不能让工作影响自己的生活。”
其实从出道至今,陈好并没有所谓的退出与复出,她只是选择了一条与大部分演员不尽相同的道路,一年只接一部戏,与娱乐圈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能拥有自己的生活。
她始终相信,人的一生应该是很丰富的,“我不喜欢自己在回忆时想到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努力工作,留给其他事情的时间不够。比如说没有时间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没有时间去看看书,或者没有体验过作为一个女人的身份角色的变化。对于我来讲,这些会比演戏更珍贵一些。”
看似在事业上失去的东西,其实都以能量守恒的形式在生活和家庭里得到了另外的收获。只是这些获得,外界是看不到摸不着的。
回到中戏当老师同样是她丰富人生的选择。婚后陈好考上了中戏研究生,并从2014年留校任教直到现在。她每周回学校上两天课,教学生表演,在校园里她完全不化妆,也很少有人能认出她。
在外界看来,回归校园当然没有当明星那般在聚光灯下耀眼,但对陈好自己来说,这是在家庭和喜欢的表演上找一个平衡点,“既可以离戏剧很近,又可以照顾家庭。学校里的氛围很单纯,现在我教的学生都像当年的我,这种感觉很美好。”
身处娱乐圈的时候,身边时常会有各种杂音,出镜少了会有人嘲讽“是你过气了”,演妈妈这类角色又有人会说“是你老了、不红了”。当你把所有的押注全部放在这里,想不受旁人闲言碎语的影响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陈好的智慧就在于,把选择生活的主动权紧紧揣在自己手里。
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恰恰是你手中掌握了不红的能力,给自己留够余地去选择其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卯足了力气证明自己,用“一定要红、永远当红”的标准来死死框住自己。
就像李静曾在节目里评价陈好的那句:像她这种生活方式,从左往右看是不求上进,但从右往左看又是大智慧。
戏里她是千娇百媚的“万人迷”,但在戏外永远是忠于自己的、活得通透的陈好。
一水泥妹通过卖惨成为网红?
都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当年爆红的大主播水泥妹,她出道的人设是,因为丈夫的眼睛受损,逼于无奈之下,自己出来扛水泥。一个较弱如花的女子,因为生活所迫每天辛苦干活搬水泥,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迅速积累起大量粉丝,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资助主播。
就在大家的善心得到满足的时候,水泥妹的老底被揭开,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水泥妹”也不愿意再伪装下去,“我是大富豪,摊牌了……”
有人拍到“水泥妹”开好车的样子,穿的非常时髦,显然是一个富家靓女,哪还有视频中半点穷苦的模样呢?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水泥妹”的人设并非真实,只是一场秀,那么你这样的一场秀是假无所谓,我们广大观众给你刷礼物的人不成了傻子吗?我们的真心就这样给了一位“演员”?
谁的钱不是辛苦赚来的,为了帮你渡过难关,我自己勒紧裤腰带,结果你告诉我你很有钱,是在装的,你让我们怎么想呢?诚然,“水泥妹”的演技确实欺骗了所有人,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得与失之间,“水泥妹”就真的是人生赢家吗?未必。
“水泥妹”的丈夫没有真的受伤,或许这是真正的好消息吧,他的真实身份是搬水泥养家的男人。“水泥妹”是他最可爱的老婆,或许这个家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恩爱。如今“水泥妹”已经暴富,家里也早就焕然一新,名车豪宅都不缺,却独独缺了原有的爱情。
“水泥妹”德不配位,但是在她眼里,自己丈夫配不上自己,所以她选择了离婚,在离婚签字的时候,水泥哥哭了,他说他还想去搬水泥,如果那样多好,你(“水泥妹”)就不会走了。钱拿到了,家没了,这是水泥哥的恶果,但是对于“水泥妹”来说,就不知道了是不是“解放”了。
如今的“水泥妹”,虽然已经没有热度,名声也臭了,成了过街老鼠,但是她却真的是有钱了,每天开着豪车,逛逛街,应该也挺开心的。但是为人一世,这样孤独的富贵,真的值得吗?那些钱也没人要回去,希望“水泥妹”能够早点给大家道歉,回到丈夫身边,别再一意孤行,免得孤独终老,大家说呢?
大富翁银行游戏棋盘怎么玩?
一、游戏开始:每位玩家有1500元作为资产或每位玩家有15000元作为资产。
二、掷骰:每次同时掷出两颗骰子,两颗骰子的点数相同的话可以多一个回合,若在此回合入狱,则多出来的回合取消。连续三次点数相同直接入狱。
三、物业:玩家到达无人拥有的地皮,玩家可选择要不要购买。如不买则银行立刻拍卖之。银行的钱是无限,但建筑物有限(32间房子及12间旅馆)。玩家之间可以进行金钱、物业和保释卡之间的交易。
四、房子与旅馆:如拥有全部同色未抵押地皮,则可以在任何玩家掷骰前选择盖房子,因掷出相同点数而得额外的回合除外。房子必须盖在同组中目前房子最少的地上,也就是说房子得平均地盖。
五、套取现金:玩家可以半价把房子卖给银行,卖的时候依然得保持同色地房子数量的平均,也就是说得卖房子最多的地。玩家可在任何玩家掷骰前赎回地皮,因掷出相同点数而得额外的回合除外。赎地时要加付抵押值10%的利息,遇小数无条件进入。
为什么士大夫阶层连身外之物钱财也不肯捐献救国?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国家,其气节一直被现在的人们敬仰,不割地,不和亲是明朝最基本的对外态度,但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在国破人亡的时候,作为明朝的中流砥柱士大夫阶层却不肯捐献财务!虽说钱财是你的,可是有国才有家,国家都要灭亡了,你存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留着等敌人攻破,资敌?而且也不是让你全部捐,好歹意思意思,但明亡之际,明士大夫阶层冷脸相看,没有任何的举措,惹得崇祯大喊“朝臣误我”。
明朝国祚300多年,建国一直到中期不乏能人忠臣,各种名臣辈出,而且有“硬骨头”的官员,不管会受到什么惩罚,都毅然向朝堂进谏,把自己的生死放到一边。每当国家遇难,各级官员也能放弃朝争,一起对外。但到了崇祯年间,一直以自身品质为主的明朝官员逐渐被世俗污染。在李自成快要打到京城时,竟欢迎“义师”,可谓不要脸到了极致。明朝的钱谦,陈名夏这些所谓的忠臣,在王朝覆灭的时候,支撑自己站起来的腿却突然软了!
当我们回望历史,总结下士大夫为什么会堕落如此呢?国家灭亡都不肯捐献一点财产?其实在明朝前期的时候,据当时史书记载,明朝官员注重气节,如果自己家仗着自己做官而去发财,必然会遭到周边人的不齿,当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做。自己的信仰容不得半点侮辱,但是到了嘉靖时期,一切都变了,随着当时长期稳定的国内局势,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极大的冲击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是人都会享受,士大夫阶级也不列外,当官不赚钱不如回家卖红薯,于是,各级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开始为自己谋福利。当时的民风也开始改变,不再崇尚清廉,如果你回家孜然一身,那你估计都不好意回家了!
这个时候的明朝官员虽然开始重视钱财,但是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赚钱的同时,自己的工作也并没有落下。更是在张居正时期出现了“隆万中兴”,朝廷上的商人气息,更是被一扫而空,官员严于律己,朝廷又开始了正常的发展。可是,好景不长,张居正去世后,国家的行政轰然倒塌,追逐名利成了朝堂上新的风气,已经收了手的官员,继续自己的发家致富的道路。
要说为什么国家存亡之际,士大夫不捐钱,这已经能看出来端倪了。报国成了一句废话,对钱财的信仰才是自己做官的原因,那个时候的明朝,因为万历的不上朝,朝廷上的各种事情也被士大夫包揽。凡是出去吃喝,必能扯上国事,以此向朝廷报销,没事还在朝廷上进行党争,拉帮结派,一时间,我大明朝被弄得乌烟瘴气。而到了明朝灭亡时,李自成从士大夫手里抄了7000万多两的白银啊,而在京城被攻破的前夕,崇祯向百官借钱时,各级官员皆以自己清节为国,从不为自己谋私,家中没有多余钱财为由,拒绝了崇祯。所以,天在看吧!
最后一种原因那就是朝廷上的士大夫早就已经成了一个整体,真正的以报国为己任的官员统统远离了朝堂。在明朝灭亡后为例,依然坚持抵抗的都是早已被贬到朝廷之外的忠臣,以自己明朝官员的身份,履行者自己的义务。最典型的当如江南复社的那些人,利用自己的人脉,结党营私,不断将自己的成员输向朝堂,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那个时代,明朝国土虽大,但容不下一个正直的人物,明朝的官员已经烂了,明朝的朝廷已经成了私人的朝廷,归根到底,要怪还是应怪明朝的皇帝吧,他们自己烂了,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