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金战争,他有哪些历史功绩?
根据先秦古文献和史料记载,华夏各邦本是一家,均传承自轩辕黄帝。黄帝与后世的颛顼、帝喾、尧、舜和大禹并称为“三皇五帝”,是夏朝、商朝和周朝等上古三代的共祖。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明确地记载了他们之间的亲缘和传承关系。不知您是否发现,如果按照《五帝本纪》中记载的亲缘关系来推算,三皇五帝时期加起来一共才100多年,而且相互关系和辈分十分混乱。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同时期还有许多邦国和华夏先祖,比如炎帝、蚩尤、祝融和共工,他们的后裔都到哪里去了呢?
五上古帝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与夏朝明晰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不同,商朝的先祖是何人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商朝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交界地带,崇拜鸟和太阳图腾,属于原始东夷文化的一支。商朝人的远祖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先祖是辅助大禹治水的功臣契。
按照《史记》记载,商朝继承和延续了夏朝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如果商朝人真的是三皇五帝的直系后裔,将祖先奉为神灵的商朝人,应该大肆祭祀才合情理。那么,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15多万片甲骨文中,有没有三皇五帝的只言片语呢?
商朝甲骨文
很可惜,没有。殷墟甲骨文20世纪初发现至今,百余年间历经几代考古学家努力,目前释读率约为20%。迄今为止,在已经释读的甲骨文中,并没有发现华夏先祖黄帝和炎帝的任何记载,也没有关于尧帝、舜帝、大禹和夏朝的疑似文字。
当然,甲骨文是商朝人祭祀先祖时使用的文字,大多是占卜方法和卜辞,并没有太多史料信息。另外,绝大部分甲骨文出土自殷墟,仅对于研究商朝中晚期历史有帮助。但是,鉴于商朝人崇拜巫术和祭祀文化,甲骨文中记载的商王年表还是极有考古价值的。经常有人以甲骨文中记载的商王世系年表与《史记》中几乎一致,来证明司马迁《史记》的权威性。事实上,只能说是大部分一致,甲骨文中的“夒、契、相土”等几位先祖的身份仍然存在争议。
商朝文字
比如下图这位神秘人物,在甲骨文中是商朝人最重要的先祖,享受祭祀的次数最多,并同时伴随着“高祖”的称号出现,推测为商朝最高的天神。这个字曾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释读为“帝俊”的“俊”字,同时推测“帝俊”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关于这个字的释读国内外考古界争议都较大,特别是艾兰等一些国外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附会古文献的做法,没有从严谨和客观的语言学角度出发。
帝喾
再比如,下图这位神秘人物是商朝第二重要的先祖,历代商王在求雨和丰收时都会祭祀他。一些考古学家对照《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年表,认为这个字就是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丘的商朝先祖“契”。由于同样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没有其它有力的考古证据,此字仍然被列入未释读行列。
商朝先祖
其实,在众多先秦古文献中,对商朝先祖的记载也不是统一的。比如《礼记》中记载商朝先祖是帝喾,这也是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国语》记载商朝人的祖先为舜帝。上古奇书《山海经》中,帝喾、舜帝仿佛是同一个人,而且还出现了一个叫帝俊的,也与他们有很多重合故事。可见,早在先秦时期,对商朝人的先祖究竟是谁,已经存在争议了。
《史记》的《殷本纪》记载,商朝先祖契是帝喾次妃所生。但同时又在《周本纪》中记载,周朝人的先祖后稷是帝喾元妃所生。这就奇怪了,后稷是尧舜时期的农官,契是大禹治水的助手,两人不处于同一时代,怎么可能是嫡出和庶出的关系呢?另外,周朝人自认是夏朝后裔,也奉大禹为先祖。而商朝人的先祖契恰好就是大禹的手下。这些记载似乎意在宣扬周朝人的正统身份,也太巧合了。
上古奇书 山海经
根据殷墟甲骨文中记载,周人原本只是西北地区一个小国,其主要职责是为商朝提供人牲,因此“周”字有“用人口祭祀”的意思。基本上可以肯定,直到周武王伐商成功时,周朝的文化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商朝,这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和文字上就可以看出。周平王曾说"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可见,早期周人的文字不成熟,也没有系统记载的历史资料,对商朝甚至是自身起源的认知,都是极其有限的。比如商王武丁时期的传奇王后妇好,周朝人就一无所知;商汤本是中兴的商王,周朝人却记载他是开国之君。
华夏先祖
商朝的历史是由周朝流传下来的,属于落后文化取代先进文化。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商朝历史,或许是为了抬高正统身份,周朝人提出夏商周共祖的说辞,以及宣扬周祖和商祖的嫡庶之别,都是有可能的。按照目前的考古成果,甲骨文中并没有记载商朝人曾经臣服过尧舜禹和夏朝。商朝有自己漫长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即使夏朝真实存在,与商朝也应该是同时并存的关系。
少儿相声你爷爷我爷爷的台词?
相声台词:你爷爷 我爷爷 甲:唉! 乙:啊? 甲:问你个事? 乙:什么事啊? 甲:你认识我爷爷吗? 乙:噢!你爷爷啊! 甲:熟悉吧? 乙:不认识! 甲:....我认识. 乙:唉呀,真了不起啊,你连你爷爷都认识。
甲:要不人家说我智商高呢! 乙:要这么说啊,我智商比你更高。甲:嗯?怎么回事? 乙:我不但认识我爷爷,我还认识我爸爸。甲:我不但认识我爸爸,我还认识我妈妈。乙:我不但认识我妈妈,我还认识我自己。甲:嗐,俩神童。乙:什么神童啊?!你认识你爷爷也值得吹?我从小就和我爷爷一块玩。甲:从小我爷爷就抱着我玩。乙:从小就喜欢摸胡子,我经常揪我爷爷的胡子。甲:从小我就喜欢吃奶,我经常吃我爷爷的奶。乙:什么? 甲:不是。我经常吃我爷爷热的牛奶。乙:我爷爷比你爷爷岁数大。甲:我爷爷比你爷爷资格老。乙: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甲:我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乙:我爷爷参加过义和团。甲:我爷爷参加过大禹治水。乙:大禹治水的时候,我爷爷胡子都白了。甲:噢,我明白了。乙:你明白什么啦? 甲:你爷爷啊,类人猿。乙:去你的。甲:告诉你,我爷爷已经退休了。乙:我爷爷早就退休了。甲:对对对,你爷爷是早该退休了。乙:为什么? 甲:你看看,哪个单位还有类人猿上班哪? 乙:不许你瞎说! 甲:我是说你爷爷是老前辈。乙:我爷爷是退休干部,每月有一千多块钱退休金。甲:我爷爷是退休工人,每月有八百多块钱退休费。乙:我爷爷的退休金,完全由自己支配,口袋里经常装着钱,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甲:我爷爷的退休费,完全交给我爸爸,就剩两个一块钱的钢嘣,也让我爸爸给换成两个五分的啦。乙:你爷爷没有自主权。甲:你爷爷没有责任心。乙:我爸爸说:你爷爷这辈子不容易,该尽的责任早就尽到了。甲:我爸爸说:你爷爷多活一天,就能给家里多挣一天钱。乙:我爸爸经常劝说我爷爷: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当马牛。甲:我爸爸经常鼓励我爷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小车不倒尽管推。乙:我爸爸支持我爷爷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出去游山玩水。甲:我爸爸支持我爷爷买辆三轮车,出去收破烂挣钱。乙:我爷爷最喜欢唱:最美不过夕阳红... 甲:行行行,你爷爷不如我爷爷唱的好听: 乙:你爷爷怎么唱啊? 甲:破烂的卖? 乙:那是唱歌吗? 甲:一样一样。乙:我爸爸给我爷爷买了两把京胡,还有一只唢呐。甲:我爸爸给我爷爷买了一个墩布,还有两把条帚。乙:我爷爷高兴的时候就拉京胡,吹唢呐。甲:我爷爷高兴的时候就拉墩布,吹条帚。乙:啊? 甲:不!我爷爷放下墩布就拿条帚。乙:我爷爷经常找老朋友们唱戏扭秧歌。甲:我爷爷天天在家里擦地收拾屋子。乙:你爷爷不喜欢娱乐活动? 甲:我爷爷特别喜欢娱乐活动!拿着墩布嘴里还念叨着交谊舞的鼓点。乙:怎么念啊? 甲:嘣察察,嘣察察,嘣察察 乙:唉,你等会儿,他怎么没有舞伴呢? 甲:有啊!这个舞伴与我爷爷形影不离。乙:谁啊? 甲:墩布。乙:墩...他怎么不去广场跳舞呢? 甲:我爸爸说了:劳动是最美的舞蹈,让我爷爷在劳动中体验舞蹈的快乐。乙:你爸爸的主意还真不少! 甲:我爸爸的主意多,也不如我妈的主意多。乙:你妈还有什么主意? 甲:我妈给我爷爷唱流行歌曲! 乙:这主意真不错! 甲:我妈妈把一堆脏衣服交给我爷爷:唱吧!我爷爷一边洗衣服,一边唱: 乙:怎么唱啊? 甲: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欧欧,(咳嗽).... 乙:你爷爷都干不动啦! 甲:我爸爸说我妈妈给我爷爷选的歌不对, 乙:那你爷爷应该唱什么呀? 甲:咱们工人有力量,咳,咱们工人有力量... 乙:别把你爷爷累坏了。甲:我爸爸说越干活越健壮。乙:我爸爸教育我:要做个尊老的孩子。甲:我爸爸鼓励爷爷:做个爱幼的模范。乙:买了西瓜,把最甜的瓜瓤给我爷爷吃。甲:买了西瓜,把最甜的瓜瓤给我吃,剩下的才给爷爷吃。乙:我长大以后,我要... 甲:等等,你长大以后? 乙:对呀!我长大以后,我要是有了女儿,我要让她好好关爱她的爷爷。甲:对对对,我长大以后... 乙:唉,你长大以后干什么啊? 甲:我有了儿子,我让他严格要求他的爷爷: 乙:买了西瓜,我让女儿把最甜的瓜瓤给她爷爷吃。甲:买了西瓜,我让儿子把西瓜皮给他爷爷啃。乙:让你爸爸啃西瓜皮,他乐意吗? 甲:为了让我爸爸啃的舒服,啃的甜蜜,啃的开心,我爸爸一边啃西瓜皮,他孙子一边唱歌: 乙:这样你爸爸就开心了? 甲:我儿子唱得好听哪! 乙:怎么唱啊? 甲: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乙:像话嘛!兔死狗烹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 兔死狗烹【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成语故事】: 越王句践大夫范蠡,曾经替越国出过了不少力,使得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霸王。对越国来说,范蠡可是个大功臣,本来他是可以安享富贵的,但是范蠡却没有这么做,他宁愿舍弃荣华富贵,而自行引退,过着淡泊的生活。就在众人一片惋惜声中,范蠡又托人带了一封信给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他劝文种也舍弃功名富贵,以免招惹灾祸。范蠡为什么会这样劝文种呢?原来,他早就看出越王是个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享乐的人,所以他在信中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兔死狗烹”就是从信中这几句话引申出来的。 “鸟尽弓藏”和“兔死狗烹”虽然同样出自这一个地方,但意思却不同,因为在鸟尽的时候,弓是用来收起来的,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但狗的命运就不相同了,等到狗没有作用的时候,还会被主人烹来吃了,连性命都不保,这就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例如,甲乙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甲国派人混到乙国去刺探军情,结果,甲国获胜,但是那人却被诬指为卖国,终于被杀,这就是“兔死狗烹”,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有事就用你,无事就给你一个罪名”这句话。
随着多国加入美国主导的护航联盟哨兵行动?
没那么夸张!现如今的波斯湾虽则暗流涌动,但还远没到大家兵戎相见的程度。正如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所说:美国封锁制裁伊朗,这是一场国家意志力的较量。
(图: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第一,经过东拼西凑,美国主导的“哨兵行动”国际护航联盟终于捏合成形。
美国张罗组建国际护航联盟已经快50天了,事情起源于7月4日英国直布罗陀当局无厘头扣押了伊朗油轮格雷斯一号(现更名“阿德里安达里亚一号”),出于报复伊朗海军陆续拦截了往返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并将包括“史丹娜帝国号”在内的三艘船予以扣押。
因进出波斯湾的船只不时受到威胁,美国这才挑头策动“哨兵行动”来护航。然而特朗普执政两年多退群龟缩、敲诈勒索,导致美国的号召力严重下降,旧日一呼百应的风光不再,美国的倡议竟然乏人问津。这期间只有深受其苦的英国和视伊朗为死敌的以色列报名,美国的传统跟班德法甚至包括日本都加以拒绝。
(图:两个金毛达成了共识)
之后在国防安全方面有求于美国保护伞的波兰同意入伙,首鼠两端的澳大利亚几经反复,终于点头说“我愿意”,韩国迫于50亿美元天价保护费也无奈屈从,所谓的国际护航联盟才初步捏合成形。
想想当年老布什打海湾战争,美国振臂一呼全世界40多国应声云集,再瞧瞧眼下蓬佩奥“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大家或者明拒或者婉辞,估计特朗普的老心脏已经拔凉拔凉的。
第二,“哨兵行动”仍以美国海军为主,其它各国“重在参与”,作用基本就是打酱油。
实际上就算有三五个国家加入“哨兵行动”,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打酱油。美国海军实力强横,两洋舰队下辖10个航母战斗群,11个舰载机联队,84艘各型潜艇,近200艘水面战舰,挪出其中一部分就够伊朗喝一壶的。
(图:美军航母与舰载机)
美国提议“国际护航”,主要目的是凸显“哨兵行动”的正义性与国际性——伊朗威胁波斯湾商船的安全,看我美国为了大家的利益带头武装护航,有这么多国家参与响应,说明我们是正义的及代表国际社会普遍诉求的,而伊朗则是邪恶和危险的。
护航联盟打下了一个基础,万一美国伊朗在波斯湾擦枪走火,美国就可以顺势以国际护航联盟为框架,扩充组建对伊朗的群殴团伙,这也属于美国发动对外战争的习惯套路。
(图:英国邓肯号24型宙斯盾驱逐舰)
第三,伊朗守着地利优势,要开打也是打不对称作战,以陆制海,“哨兵”们占不到便宜。
伊朗遏守霍尔木兹海峡,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该海峡呈喇叭口形状,最狭宽度仅有不到50公里,航道最浅处仅有10米出头,掐住这里简直就是大型水面战舰的噩梦。进入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局促的面积只有40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我们中国的黄海大小,战略回旋空间相当有限。外来军舰一头扎进去,就好像野兽被关进了笼子,再凶猛也没了用武之地。
(图:霍尔木兹海峡与波斯湾示意)
伊朗海军力量羸弱,所以压根不会跟强大的美国海军、国际护航力量死磕,最有可能的方式是选择在岸基支持下进行不对称作战。伊朗的小微潜艇群、接近千数的快艇部队仿佛是为霍尔木兹海峡特殊地形而量身打造,在陆基岸舰导弹雨的加持下,美国为首的“哨兵”们还真不见得讨到便宜。
这实际上也是日澳等国顾虑重重的客观原因:在现如今海陆空一体化作战的条件下,单纯的海军力量已不足以左右战争的成败。
(图:伊朗陆基反舰导弹射程可达350公里)
美国并非打不赢对伊朗的战争,它主要是不愿在死伤惨重的情况下获得一场惨胜。再说特朗普眼下正在谋求连任,对伊朗全面围堵制裁的极限施压可以说接近“烂尾”。美国海军再加上英国、韩国、波兰等几个“匪兵甲”或“匪兵乙”的群演小角色,无法构成对伊朗军事态势的全面碾压。
因此“哨兵行动”正式展开以后,波斯湾局势会更加紧张,彼此擦枪走火的偶然性在增大,但离真正开战还遥遥无期。
未被邓世昌他们撞沉的吉野?
其实现在对于“致远号”要撞的到底是不是“吉野号”还是有争议的,据现在考证,当时“致远号”撞的很有可能并不是“吉野号”,而是“松岛号”。
现今经过现有的资料进行沙盘模拟的话,会发现当时“致远号”面对面的是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而“吉野号”确是在“致远号”的后方,所以如果它要冲撞“吉野号”的话,就必须将船头调转180度,显然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吉野号,全称吉野快速巡洋舰,是1891年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花费273万日元从英国订购的新型穹甲巡洋舰,1892年1月3日开工建造,1893年9月30日建成。
据说当年的日本为了筹集购买吉野号的资金,日本上至王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节衣缩食,日本天皇每天只吃一餐,日本皇太后变卖自己的首饰,日本民间更是砸锅卖铁筹集费用,最终日本不但凑齐了购买“吉野号”的资金,甚至还能再买二艘。
“吉野号”是由英国著名舰船设计师瓦茨负责设计。建成后,排水量4150吨,舰长109.73米,军舰的甲板宽度为14.17米,吃水5.18米,水线附近纵贯全舰敷设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又4分之3英寸,两侧坡面斜向水线下的部分厚度为4.5英寸。
动力上,“吉野号”采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着为它而建的12座高式燃煤锅炉,在全速开动的情况下最高可获得15000匹马力的强大动力,航速可达惊人的23节,可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军舰。
火力上,“吉野号”装备了大量的当时最先进的大口径速射炮。主炮采用的是4门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40倍口径速射炮,该速射炮膛长6096毫米,弹头重45.4公斤,初速671米/秒,有效射程8600米,射速7发/分钟。4门速射炮2门安装在军舰首尾楼的甲板上,另外2门则是安装在首楼末端主甲板两侧的耳台内,而如此设计,显然是出于在船头对敌作战时获得最大火力,因为此时“吉野”舰在对敌作战时,它的舰首方向最多就可获得3门6寸主炮的火力。
同时除4门主炮外,“吉野号”还在军舰两舷至尾楼之间各配置1门4.7寸40倍口径速射炮,此类速射炮共有8门。该速射炮膛长4801毫米,弹重18.1公斤,初速467米/秒,有效射程7000米。于此同时,这4门6寸40倍口径速射炮和8门4.7寸40倍口径速射炮前方全部采用了厚度为4.5英寸的后部敞开式炮罩进行防护,可以说这等防护在当时是真正的如同铁桶一般,可有效的帮助着这些“吉野号”最重要的命脉不受损伤。
当然,除了这12门不同口径的速射炮,“吉野号”还在军舰各处安装了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以及5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和舰首水下锋利如刃的撞角。且最为重要的是,“吉野号”每个火炮上都安装有当时最为先进的专用火炮测距仪,这就意味着“吉野号”在火炮的瞄准、测距将更为准确、便捷,如此,“吉野号”凭借着这个战斗力可谓是倍增。
就是如此,“吉野号”凭借着超快的速度,超猛的火力,超强的防御力,及全舰所采用的当时最为先进的制造工艺与最先进的武器技术,它可谓是当时最为强大,也是最优秀的巡洋舰之一。
事实上,“吉野号”凭借着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在日后的战争中可以说是为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清日甲午战争中,更是替日本赢得了甲午战争的最终胜利。
1894年7月25日,“吉野号”会同“浪速号”、“秋津洲号”打响了清日两国战争的第一枪,在这次战争中“吉野号”会同其余二舰击沉了“高升号”,俘虏了“操江号”,重伤“济远号”。9月17日,清日黄海战争爆发,“吉野号”作为日本联合第一游击队旗舰参加了对清海军的决战,而后它在第一游击队的其余四艘快速巡洋舰的帮助下,先后击沉清军“超勇号”、“致远号”,并单舰击沉“经远号”,同时重创“扬威号”。
总的说当时在清日甲午海战中,清海军被击沉的军舰有三分之二是有“吉野号”的功劳的,可想而知它功勋的卓越。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它确是导致中国甲午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而对于这艘劣迹斑斑的战舰,中国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当然,它最终的命运也的确不怎么好。1904年5月10日,日俄战争爆发,此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作为主力战舰的“吉野号“也不再是主角,而是沦落到了充当配角的局面。此时“吉野号“被编进了防护巡洋舰战队,配合主力舰队参加对旅顺口俄国舰队的围攻和封锁。
5日后,日本联合舰队“初獭”、“八岛”、"吉野号"等5艘军舰在旅顺口与俄海军开战。而后在撤退的过程中,日本海军因浓雾的关系误入了俄国布置的雷区中,先是“初獭”号被炸中,而后“八岛”在救援的过程中也被炸中。于此同时,惊慌失措的“春日”在躲避鱼雷的过程中不幸误伤了同在雷区的"吉野号","吉野号"的中右舷中央被拦腰撞出了一个10来米的大口子,之后因海水大量涌入就瞬间沉入了中国黄海的海底中。
也就是说曾经不可一世的“吉野号”没有被敌人击沉,反而是被自家军舰误伤然后沉没,这个结局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唏嘘。
如果北约介入俄乌战争?
莫斯科段子:
公民甲:普京总统说,这次特别军事行动实际上是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关于世界主导地位的冲突!
公民乙:现在进展如何?
公民甲:我们损失了15000名士兵、6名将军、500辆坦克、3艘船、100架飞机和1000辆卡车。
公民乙:那北约呢?
公民甲:北约还没有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