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狗2破解,VS英特尔Core?
其实Intel和AMD最具争议的无非两个是i5 8400和R5 2600以及i7 8700K和R7 2700X,这里的主角是i5 8400和R5 2600到底那个玩游戏更好那就进行游戏评测。
Intel Core i5 8400 6核心6线程、主频2.8Ghz、睿频全核3.8Ghz、单核4.0Ghz,制作工艺14nm,TDP 65W。
AMD Ryzen R5 2600 6核心12线程、主频3.4Ghz、睿频全核3.65Ghz、单核3.9Ghz,制作工艺12nm,TDP 65W。
下面进行四个主流游戏评测数据
《GTA5》
《战地1》
《看门狗2》
《刺客信条:起源》
从上面的游戏评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i5 8400全部领先R5 2600的,两者的游戏FPS差距并不大只不过R5 2600跳针比i5 8400幅度大一点,现在i5 8400涨的不成样子了建议R5 2600,一句话多开R5 2600游戏i5 8400(等价格回归)。
却发现销售是一条不归路?
你没好好想想为啥70%的老板都是销售出身呢?
一、销售出身的老板是咋干销售的?先看看这些听过的,比如史玉柱销售出身,程维,滴滴创始人、前美团COO干嘉伟,前大众点评COO吕广渝,前赶集网COO陈国环,去哪儿网COO张强,易到用车coo冯全林......
还有没听过的,如图:大半个互联网圈的”CXO“都出自“阿里中供铁军”:
「阿里中供铁军」——阿里旗下最彪悍的,最具战斗力的销售团队。
但他们经历了什么?估计干销售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将来馅饼会砸脑袋上吧:
当初那个人均月收入不到800元,99%的中国人不懂互联网,甚至没有电脑的时代,阿里铁军的任务是向广大外贸中小企业销售数万元的英文网站服务。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他们会穿着廉价T恤、坐着拖拉机一家家地拜访客户;会背着装有合同,以及狗粮(专门用来对付厂房看门狗)的硬面皮包;会在地震时跑回客户的办公楼,只为把公章拿出来签掉合同;甚至还会以“剃秃头”、“裸奔”为赌注PK业绩……
的确是被洗脑了,或被逼着打了鸡血,更甚至是疯了,才会这样。但是就这么一群人在没有“地推”概念的时代,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首支地推军队。
如果再来一个阿里,又或是你在的公司,说不定就是未来的阿里,你会愿意这样做销售吗?
销售的确起点低,过程苦,但结果呢?
二、干销售的出路是什么?1、能让自己快速成长销售见的人多,说的话多,而且是要不停的动脑子说,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播放。
什么是动脑子说话?就是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你不但要研究人、识别人,还要研究产品,最后研究话术,这样才能动脑子的说话,把相应的产品,对上相应的人。
01、研究人,这是个大学问,我只列出结果,过程那是相当的大的知识积累。
就销售而言,识别人,只要识别某一类人的焦虑即可,卖产品,就是贩卖焦虑,解决焦虑的过程:
A、普通人可识别的焦虑无非9种
孕妇都焦虑中途流产宝妈都焦虑孩子生病父母都焦虑孩子学业男人都焦虑表白被拒胖子都焦虑瘦不下来房东都焦虑甲醛超标宠主都焦虑宠物不乖老人都焦虑明天得癌小白都焦虑创业未果B、普通人不可识别的焦虑:有个理论「约哈里窗」,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Ingram)提出的:
大致是说每个人都有四面:
1、公共区域:外界知自己知的第一面(可识别的焦虑)上面九种;
2、秘密区域:外界不知自己知的第二面(有疑问的焦虑);
3、盲目区域:外界知自己不知的第三面(等待点破的焦虑);
4、求知区域:外界不知自己不知的第四面。(人的潜意识、潜在需求)
因此从这四面做象限图:如果你的产品,对应了可识别的焦虑,那么直接总结话术,卖给他即可。
如果你的产品,对应的是不可识别的焦虑,你得切入有疑问的焦虑或人的潜意识需求,然后再点破他焦虑或满足他的潜意识需求。
这样你才能:先收用户的心,后收用户的钱——
02、研究产品:比如卖一款带有K2的钙片:
首先,从产品到顾客,要总结四个卖点满足顾客需求:
大部分销售人员,只卖产品的属性、利益,而顾客在乎的是,通过这个产品能满足什么心理利益或者价值观。这之间的鸿沟,是需要我们动脑子结合顾客的需求,逐步研究,从而跨越。
03、研究话术,又是个大学问,不仅要学会沟通技巧,还要丰富知识面,否则就是尬聊:
沟通技巧,我这里就不罗列了,无论你是何种行业的销售,进公司的第一培训就是沟通,我主要罗列一下,你要丰富什么样的知识面,才能让你跟客户源源不断的一直有话说:
美国著名销售大师,在跟踪了2000+销售人员,做了1000+问卷,跟踪了100+顶尖销售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行为,得出以下结论:
更重要的是在业务能力方面:
这说明,真正的顶尖销售人员,不直接谈产品和公司,通过和客户聊非专业性话题,创造客户价值,激发顾客户的兴趣和信任。
70%谈论非专业性话题,究竟有哪些呢?
根据分析顶尖销售人员日常跟客户沟通的话题,大致总结了以下八大话题:
1、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政策趋势:要能深度的谈这个话题,谈的水平至少要达到北京或者上海老一代出租司机的水平。呵呵!
2、出国留学和孩子教育:通常老板型客户非常关心的话题,销售人员要能够深度的谈,比如考大SAT,还是小sat?比如是初中出去留学、高中出去,还是大学?比如选择生物化学读康泰尔,还是读斯坦福。等等。
3、移民和投资:通常私人企业老板或者先富阶层,他们会因孩子教育而存在移民和海外投资的需求,销售人员要能聊的具体深入。比如移民是不是明智的选择,比如加拿大移民是什么政策?股票收入和非工作收入能不能作为移民加拿大的资产证明等等。
4、体育运动:销售人员要升入钻研1-2门体育运动,对这个领域的明星,著名的比赛、技术、趋势场地做到一清二楚。
5、婚姻家庭、爱情:婚姻家庭是永恒的话题,销售人员要学会有效的去处理各种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问题,有效管理自己的经历和情感,遇到不同的情况都能够恰当的处理。当顾客遇到这类问题时,能为顾客提出比较明确的案例、方法、逻辑和观点。
6、最新的电子产品和APP :最新的电子产品和APP因为很好玩,很容易获得销售人员和客户的共鸣,销售人员应该当储备这个话题。
7、明星八卦:谈论明星八卦比较安全,因为明星八卦有娱乐性,是一个放松调节的话题。销售人员不应该谈微信上都能看到的,应该深度挖掘一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样才有竞争优势,建议主攻1-2个明星。
8、餐饮文化:中国是饮食大国,很多时候在酒桌上和饭桌上谈生意,所以销售人员应该懂一些餐饮文化,菜系,如何点菜,酒的历史掌故等有相当多的积累。或者茶文化,主攻2-3个菜系,以及2-3种茶的品鉴。
干个销售,居然要搞这么专业,真的让你说对了,其实就是性价比的关系,你想接大单吗?想赚更多钱吗?想做高净值吗?就要花功夫,在除了自己本专业以外的地方修行。
因为生活化的话题,能让客户真正和销售人员构建兴趣和对话,进而知道客户是谁?客户关心什么?怎么可以帮助客户?如何提供增值服务。
其实说白了,就是投其所好,但是投其所好的时候,起码也要做到一般的专业,这样才有价值,才有较为深度的谈资,否则只是讨论一些产品专业的话题,聊完就走,只是一个没有温度和没有底蕴的销售人员。
能走完第一步的,我相信你已经是个非常厉害的销售了。
2、销售不仅能让你赚到钱,还能让你步步晋升,成为营销经理、市场总监,甚至老板。我本来是一名自来水公司的电气工程师,后来跳槽做了日用品销售,干了4年,再后来跳槽转了营销岗,做了营销总监助理,经过几年做了市场总监,这条路走了将近15年。
先说赚钱吧,如果你掌握了以上的技能,赚点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已经掌握了销售的<知识框架>,而且这个是可以迁移的能力——
比如做保险行业,去年我入行的,也是为了朋友一句话,说三个月不可能做出业绩的,但我三个月做了200多万,赚了12万块钱。
声明我不是来拉保险的,只是挑战一下这个行业,和自己的能力,即如何能快速进入一个行业,并赚到钱。也是为了我现在做的项目,<如何快速建立一个新行业的知识框架>调研及积累经验。
下图是我保险公司的薪资结算以及我做保险搭建的<保险用户需求的知识框架>。
敏芊的人间理想需求洞察图
因此,具备了销售的「可迁移能力」赚啥钱,都可以,那么如何晋升呢?
比如,我开始工作的时候,是一个初级销售员,那么对应初级销售,我的「知识框架」就应该根据销售的流程构建,如图:
敏芊的人间理想销售图
根据以上的销售流程,我们很容易就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框架:
敏芊的人间理想销售知识体系框架
再然后呢?如题主说的,你的销售工作是卖保险,那么你必须学习“用户需求分析”,这个时候,就要再搭一个「框架」,
用户需求分析,最简单的框架:
who?谁是我的用户?
what?什么是用户的需求”?
why?用户为什么有这个需求?
How?如何满足用户需求?
然后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买书,听课,跟同行师父学习等等,就有了以下的框架:
敏芊的人间理想用户需求分析
而「需求洞察」就是文章一开始的那张思维导图<保险客户的需求知识框架>
敏芊的人间理想需求洞察图
这一路走下来,销售不仅能让你快速成长,而且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可想而知了。很多大佬,大咖可都是销售出身的,史玉柱,阿里铁军等等,不用我说了吧。
当然还有很多让你快速成长的路径和方法,在我的公重号文章里,我写过好几篇,可以移步公重号“敏芊的人间理想”,搜索以下名称找到文章:
谢谢阅读!如果对你有用,谢谢点赞哈!
关注我的头条号,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我是敏芊,做过销售管理、教练、现任房产经纪公司市场总监
欢迎移步公众hao【敏芊的人间理想】(专注自我认知、思维跃迁、个人成长),如果您来了,有些学习资料等着送您呢。
望笑纳:
1、后台输入【职业】送你一份有关职场竞争以及职业学习成长方面的资料(含销售岗)
2、后台输入【认知】送你一份自我认知及如何让自己快乐生存的资料
3、后台输入【单干】送一份自己创业的准备、技巧(含自媒体、社交电商等)
4、后台输入【新零售】送一份新零售领域开店、创业的实操案例。
如果这些还不能满足你,还有关于认知的、营销的【书单】等你呢。
再一次,感谢你的留赞【抱拳】,雁过留痕哈!
什么设备能玩ps4的游戏?
谢邀。索尼的游戏主机,一直在业内以安全性最高为噱头,并长期留给玩家深刻的印象。在乔布斯发布第一款iPhone手机的时候,一个17岁的孩子破解了这台系统,随后又因此挑战索尼,破解了PS3系统。随着破解的开启,PS3模拟器横空出世,但是这位少年也因为自己的行为,吃了索尼的官司。如今这个人已经被苹果公司诏安,号称世界最强黑客的它已经老老实实打工了,年少轻狂的日子也过去了,不再以身试法,很多知名的黑客,不管你有没有兴趣破解某个系统,都会受道监管和限制令。所以就目前来说,PS4作为索尼当家主机,不会提供玩家其他设备之外的体验方式。即便你看到过一些游戏在PC上运行,也最多是跨平台产品,也就是本身支持PC和主机的游戏而已。
通过影视决战中途岛能分析下美国怎么打败日本的吗?
《决战中途岛》这部电影上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是一部反映美国二战时期的战争题材影片。
这部电影在市场获得不错的成绩,内地的票房市场已经超过2亿,而且口碑也很好,豆瓣评分7.7分。很多喜欢战争题材的观众对于该片更是赞不绝口。比如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就在节目中对该影片赞赏有加,张召忠对于电影的介绍和对该片导演的采访,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一部讲述美国中途岛战役的电影能够引起大洋彼岸另一国家民众的关注,我觉得我国导演还是需要去学习人家的讲故事的方式,如果我们总是拍的都是雷人的抗日神剧,这对于战争本身是一种不尊重,也很难赢得国际观众的认同。
在观影期间,有一位女性观众在看到美国军舰被日军轰炸成破乱不堪的景象时,问他旁边的男友,当年美国也被日本打这么惨啊?我想这部电影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电影的故事、特效,包括价值都是非常成功的走到观众面前。
电影选取了二战史中独特的切入点——中途岛
电影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中途岛。很多观众虽然对于美日二战历史不太了解,但多数人珍珠港、中途岛这两个地方大家或多或少是听说过的。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对于二战这些事情都是保持中立的,直到美军在珍珠港偷袭事件中的遭受严重损失。而在中途岛战役之前,美军也非日本的对手,在战场上处于绝对的劣势。美国其实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扭转战争态势,而中途岛给了美国一次绝佳的机会。
对于美国来说,对于二战太平洋战场来讲,中途岛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电影选取这个角度来讲述,不过电影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进行铺垫,并非是围绕中途岛战役本身来讲述。所以观众在影片看到都为大的空战场面,较少是聚焦非常具体的个人战斗画面。整个观影下来,电影是从非常宏观的角度来讲述这个故事,美日两国在面对当下局势的心态,看法,到袭击珍珠港之后,美日两国的应对等等。
作为一位伪军事迷,电影中的航母、军舰编队大战的场景的确是非常震撼的,尤其是美国军人驾驶舰载机攻击日军的一些俯冲画面更为震撼,在密集的防控火力中突围,让观众切实体会到战场的刺激。美日在太平洋的航母大战之后,此后的历史就再也没有出想过类似的战争了。
尊重对手、真实讲述是电影的最大亮点
电影很多人在注意其空战特效场景,不过我觉得该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美国讲述一个国人印象中不同的日本军人形象。
国内其实拍了不少类似二战的影视作品,但是多数都沦为抗日神剧,似乎这些作品给人一个影响,日本鬼子很好打,要么被塑造成傻子,要么就是我方会轻功,一个横扫上百人。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于历史的极大不尊重,甚至最后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那么这次美国对于与日作战的电影就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叙事方式,这对于国内熟悉的日本军人印象构成相当程度的挑战。影片中对于日军的形象没有半分的丑化,甚至还有一丝的尊重。比如日本前线指挥官因为战败,安排手下士兵撤离之后,决定与战舰一同沉没,这个地方明显的表现了日本军人的荣辱。
战争是残酷的、严肃的,但是影视作品如何去反映就成了大家需要去讨论的问题。当然中、美两国在面对日本的时候存在一个很大差异,就是中日的对战是农业国与现代国家的对战,而美日则是完全的同等量级的对战。这也是我们能够在影片中看到美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美日两国航母在太平洋排兵布阵的场景。(完)
看门狗进游戏的正确方法?
方法如下:可以去游戏根目录support文件夹下,安装uplay,正常就可以进去了若是不行,把存档文件夹下的1.save,2.save这4个文件给删了,肯定能进入游戏若是出现卡当,卡画面,或者读档失败就是本身游戏破解的问题,可以从新下载BIN原文件覆盖就好了。找不到的,可以找我,我发给你。
苏联红军在巅峰时期为何没能乘势拿下黑海出海口?
从地图上看,黑海几乎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海域。但它通过狭窄的土耳其海峡和地中海相连,给它沿海的国家提供了贸易的血液。在黑海至少有30多个商业港口,但土耳其的内海,马尔马拉海是最重要的。它是唯一 一条通道把黑海连接到爱琴海,又连接进入地中海。土耳其通过它的巨型城市伊斯坦布尔管辖这个重要的海域。
二战时期,苏联虽然有巨大的国土面积,但没有一个全年随时可以使用的直接通往公海的海港。苏联在北极圈和远东地区虽然有海港,但一到冬季,必须要使用很昂贵的破冰船才能让水道正常使用。它在黑海虽然有全年随时可以使用的海港,但必须经过土耳其管辖的海域才能到公海。
土耳其和俄罗斯历史上就矛盾重重,战争不断。1936年土耳其控制了黑海出海口后,不让苏联的商船进入该地区。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土耳其担心德国或者苏联总有一方会侵略其领土。土耳其当时最希望的是德国打败苏联,盟军打败德国。1941年6月土耳其担心斯大林对其领土有野心,和德国签订友好互补侵犯条约,德国确定土耳其不会同自己作战后,在3天后就入侵了苏联。战后,苏联本来想利用这个理由惩罚土耳其,顺便拿下垂涎已久的黑海出海口,但却把土耳其推向了北约。土耳其1952年加入北约。
二战大部分时间虽然土耳其都是保持中立,但土耳其更加倾向盟军。德军占领希腊,南斯拉夫后,曾要求土耳其军事通行权支援伊拉克总理发动的反对英国的政变。土耳其知道德军进入后就不会离开了,所以坚决没同意。于是土耳其成了英国坚硬的挡箭牌,让英军顺利进入并重新控制了伊拉克。二战时期,英美盟军在伊斯坦布尔设立了大量的间谍机构,开展了间谍活动。
1945年土耳其同协约国签订合约,加入对德,对日作战,但条件是,如果苏联侵略土耳其,英国美国保证帮助土耳其。
二战期间土耳其士兵的装备非常简陋,很多都是一战时的武器。不过土耳其曾同德国和盟军做过大量贸易,土耳其提供他们战略物资,从德国和盟军手中得到了一定数量的坦克,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很多军事技术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土军在边境沿线建了大量碉堡,战壕等防御设施。 土耳其士兵虽然战斗力弱,多数步兵还是使用的一战时的毛瑟步枪,但土军人数多达80万。
苏联黑海舰队数量有限,如果苏联入侵土耳其,通过黑海舰队进行两栖作战的话不太现实,其他舰队又太远了,补给成问题。如果从陆地进攻,必须穿过高加索山脉,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势必造成重大伤亡。苏军的T-72重型坦克虽然所向披靡,但被高加索山脉阻挡,很难发挥威力。
英美在二战中就和土耳其结下了友谊,同时土耳其是英美用来阻止苏联往地中海东部扩张的重要棋子。二战末期,美国开始成为土耳其对付苏联的保护伞。1946年,土耳其同苏联关系一度紧张,当时的美国总统哈里 · 杜鲁门派遣了密苏里号战舰前往伊斯坦布尔。朝鲜战争时,土耳其也出兵帮助美国,两国当时结下了很深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