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注意四个名词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队全称”,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特殊历史时期的“部队番号”,尽管曾一度被赋与了较为特殊的含义,但其数字番号的性质仍然不能改变。
(红军战士)一、工农红军是军队名称
“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队全称,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927年“三大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军队尚无正式和统一的全称,比如南昌起义部队曾继续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名称和番号,而秋收起义部队则使用过“工农革命军”的名称,比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
一直到1928年5月间,党中央才在指示中规定:“在武装割据区域所建立的红军,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当然,这个名称仿苏的意味很浓。
于是各地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此后开始统一使用“中国工农红军”的名称,“红军”则是简称。从1928年5月25日到1937年8月25日,大约九年多的时间里,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直称为“中国工农红军”。
(工农革命军旗帜)红军军旗上的部队番号必须这样写:中国工农红军某方面军或者某师某团,期间作为对应,我们又把南京政府的国民革命军(这也是对手军队的全称)简称为“白军”。这十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国共双方开始谈判,谈判的重点就是两支军队联合抗日的问题,以便能够结束内战共同打击日寇。从战场对手变成“战友”,那完全可以想像,谈判过程必然是非常曲折的,笔者之前多有文章介绍。
我方的态度是南京政府必须承认红军的“合法性”,不能再行军事围剿,那么作为条件,我方也会承认蒋某人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统帅地位。换句话说,红军将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即便如此,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蒋某人仍然不愿意接受,主要矛盾在部队规模和编制上。
二、八路军和新四军番号的出现
淞沪会战爆发后,蒋某人迫切希望红军出动参战,口风逐渐松了下来,历时大半年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陕北红军主力改编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战场。
必须弄清楚的是,陕北红军主力此时军队全称,已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只是部队番号而已,级别是“路军”。换言之,“八路军”不过是第八路军这个部队番号的简称,其所属的第115、第120和第129师,当然也是国民革命军的正式番号和战斗序列。
一个月以后,南京方面又按战时编制,给第八路军重新授予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不过我们的军队已经在华北敌后完成展开,“八路军”的名称深入人心,所以对外仍然使用第八路军的部队番号。
(八路军战士)而“第十八集团军”的名头,一般只用于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其他部队的行文和联络,可以理解为官方称谓和民间俗称的区别。第八路军完成改编时,实有兵力46000余人,在200万国民革命军中,占比只有不到2.5%!
八路军完成改编后不久,南方各省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也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队全称仍然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陆军新编第四军”为部队番号,级别是“军”,简称为“新四军”,改编时全军不过10300人。
一个“路军”(集团军)加一个军的编制,便是红军主力完成改编后的绝大部分力量,总兵力不过56000人左右,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初,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基本盘。
其他地区一些没有进行改编的队伍,比如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等等,则使用了不同的名称,既非“八路军”也非“新四军”。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旗,也只能使用“国民革命军”的制式旗帜,碍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不放上来了。
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抗日战场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战胜利之前,分别发展到90万人和30余万人,期间以“白皮红心”的宗旨坚持独立自主地对日作战,八路军新建了数十个旅的番号(比如山东军区7个教导旅、晋冀鲁豫11个新编旅等等),新四军也新建了七个师级番号。
因此抗日战争中后期,八路军和新四军均已突破了原来的建制规模,早已不是一个集团军、一个军的编制级别。某种意义上,这两个番号已经成为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军队代称”,否则抗战时期,哪个集团军有几十个旅的?哪个军有七个师的?
(注意新四军的番号全称)三、人民解放军称谓的出现
这也是历史爱好者容易混淆的地方,即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初期确实是部队“番号”,但是随着我军力量的发展,到抗战中后期两者已经不仅仅是部队番号,而是我军的“统称”,大抵是华北地区之我军称为八路军、华中地区我军称为新四军。
抗战胜利以后,我军曾一度准备改称为“人民解放军”,比如山东军区已经实施了军队全称的改变,不过考虑到重庆和谈将要进行,以及在斗争策略上的考量,“人民解放军”的改称被叫停,延安方面在1945年8月26日电告华中局:“新四军的名称不变”。
换言之,在解放战争的序幕期、全面爆发的初期和中期,华北华中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仍然沿用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名称,而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则统一使用了“人民自治军”的名称,总之并没有公开打出“人民解放军”的旗号。
比如“新四军”的番号,一直到1947年1月才正式取消,也就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之时,此前陈毅的职务是“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而自华东野战军成立以后,便不再使用新四军的名义,陈毅出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这一期间还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队全称,而是各战略区分别称谓,比如东北民主联军于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华东我军之前改称为“华东人民解放军”,但是区别在于,我军各部正式放弃了“国民革命军”的名称和番号,而不再称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直到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决战阶段,在军事和政治形势非常明朗以后,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要求各地所有的解放军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一律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番号,并一直延用至今。
(解放战争后期的战士)由于三大战役正在进行,全军各部队完成整编和改称的工作,基本是在1949年初才告完成的,也就是说,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实际时间可视为1949年3月前后,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等等番号。
通读人民军队的名称历史,还能够看出另外一个重要区别: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党自行命名的“军队全称”,而八路军和新四军则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由国民政府强加给我军的部队番号(或代称),理论上还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
只不过在实际作战期间和各类军史文献中,我军淡化了“国民革命军”这个军队全称,因此造成了一些读者的错觉。
(建国以后的战士)八路军和新四军臂章中的?
18GA,是18 Group Army的简称,第十八集团军。
N4A,是New 4 Army的简称,新编第四军
解放前苏北是什么地方?
苏北是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住根据地。新四军以苏北作为根据地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保卫了根据地人民。
抗战胜利后苏北作为根据地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苏北军民奋勇战斗。狠狠打击了蒋匪军的嚣张气焰。
淮海战役有新四军参加吗?
有参加,淮海战役主要是由华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江苏徐州和安徽蚌埠地区之间对国民党军几个主力兵团的围歼之战,主要有黄伯涛兵团,黄伯涛兵败自杀,活捉了杜聿明,黄维;新四军从江苏回撤到山东解放区后与山东解放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付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并负责指挥了淮海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80万,创造了以少胜多的世界第一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出重大贡献!
八路军新四军有狙击步枪吗?
八路军或新四军从有没有装备过狙击步枪,在二战中国战场上,三十年代,国军曾经从奥地利、德国、捷克进口少量狙击步枪。初衷目的似乎是为了弥补国军德械师班火力不足的问题。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支国产狙击步枪应该是79狙吧,在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苏制SVD,仿制而来的。
新四军什么时间全军覆没?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 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所以全军覆没夸张了,终究还是有一部突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