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中国历史上尊老爱幼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
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中国百家姓中哪些姓氏是大姓这里面有哪些传说故事?
中国百家姓十大姓氏:
1、李姓。2、王姓。3、张姓。4、刘姓。
5、陈姓。6、杨姓。7、赵姓。8、黄姓。
9、周姓。10、吴姓。
李姓故事:
相传李姓的始祖为皋陶,他在尧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为“大理”。
他的子孙世袭大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人称为“理氏”。
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孙理征因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得罪了暴君商纣王,被处死。
理征的妻儿和儿子开始逃亡。
因为沿途的李子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母子俩摘取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
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感谢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俩改姓“理”为“李”,这就是李姓的由来。很长一个时期,李姓还是个小姓。
但到了唐代,一部分其他姓氏的臣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而被李氏皇族赐姓李。
这样,李氏宗族便庞大起来,一跃成为中国的大姓。
古代李姓中最早建立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陇(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川一带),因此西陇便成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
现赣南许多李姓客家人都以西陇望族而自豪。
中国民间故事的推荐理由?
推荐故事:愚公移山。
推荐原因:故事表现了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故事简介:
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具有红色精神的人物有哪些?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
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中国民间故事中印象最深的话?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东晋时期,祝英台美丽聪颖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求学途中邂逅了梁山伯,二人义结金兰,同窗苦读三年,情深似海,祝英台的父亲催促她回家。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谎称家中九妹,愿替山伯作媒,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英台已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二人泪眼相向,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得知此事,在出嫁时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推荐中国民间故事的理由?
愚公移山传说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才。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这个传说不止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寓意,还告诉我们应该懂得“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
有人说愚公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愚公移山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
就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的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方的路,去追寻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