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英国脱欧导致什么主义高涨?
英国脱欧导致什么民粹主义高涨。民粹主义(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英国脱欧事件不仅是英国社会分裂、民粹主义、反全球化意识高涨的结果,更反映了欧盟及成员国内部矛盾难以解决、民粹主义和极右翼势力上升的现实挑战。
欧洲一体化在未来几年会有哪些新动向?
最近一次的欧盟首脑峰会,主要议程就是关于经济方面加强一体化的。我们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致理事会成员的邀请函中这样写道:“转好的经济状况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谈谈我们面临的挑战以及战胜未来危机的方法和道路。我希望,我们就经济、货币以及银行联盟展开公开讨论。”也就是说,这(至少)是一次讨论未来欧盟区经济和金融整体架构的重要会谈。本意是,通过财政政策的25个欧洲国家都来参与。但由于本次会谈的重要性,图斯克也邀请了尚未通过财政政策的克罗地亚和捷克来参加会谈。
我们就来看看这次会议为经济方面的欧洲一体化做出了怎样的规划。
在经济问题上,这次峰会提议发展、扩大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简称ESM,是债务危机背景下于2012年建立的用于救助融资困难的欧元区国家的工具),要向着“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方向发展。这是这一提法第一次在首脑峰会上被正式提出。
另一个问题就是英国脱欧问题。在12月初英国与欧盟就脱欧第一阶段谈判达成协议后,参与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同意进入第二阶段会谈,而这一阶段的会谈便涉及复杂的经济贸易谈判。英国到底能否享受欧洲单一市场的种种准入?为此英国要付出什么代价?都是谈判必须面对的内容。英国在什么程度上参与经济上的欧洲一体化,就取决于谈判的结果。
峰会对脱欧谈判的复杂性有所准备:“没有欧盟27国的同意,我们谈判的第二个阶段就无法进行,而欧盟27国的同意要求米歇尔 巴尼埃和梅首相付出艰巨而具有建设性的努力。至于未来的英欧关系,现在是欧盟27国的内部准备和磋商以及同英国接触的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就双方对未来关系的设想获得一个清晰的图像。”
答题人:紫枏 欧罗万象(微信公众号:EuroScope)团队成员
中欧经济一体化了吗?
欧盟日前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特别峰会,纪念为今日欧盟奠基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回顾过去,欧洲一体化在不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展望未来,欧盟绘制了美好的蓝图。但无法回避的是,欧盟当前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欧洲一体化要继续推进,需要欧盟各成员国齐心协力。
欧洲专家认为,中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的支持者,是欧盟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在当前环境下,欧盟需要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中欧合作将有力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启动最早、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的区域合作进程,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坚定推动者和支持者,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
自从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前身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关系实现全面发展,并形成了以领导人会晤机制为战略引领,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为三大支柱的“1+3”高层对话格局。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重视欧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愿意同欧洲继续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愿意同欧洲尊重和照顾彼此合理关切,及时排除中欧合作的障碍;愿意同欧洲继续践行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愿意同欧洲共同提振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指出,中国重视同欧盟各方面的交流,在三大支柱的对话机制下,中欧现在有70个左右的各层级对话交流平台,几乎涵盖了中欧关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是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可以说在欧盟的战略伙伴中,中国对其支持是最大的。而且,当欧盟面临问题时,甚至欧盟自己都心里没底的时候,中国依然坚定给予其政治上以及实际行动上的支持。”
迫切需要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抬头,欧盟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而移民压力、恐怖主义、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英国“脱欧”等则是欧盟面临的内部困境,这导致欧盟部分成员国对一体化进程产生悲观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要推进一体化进程除了自身努力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与战略伙伴的合作,获得外部的支持,也十分重要。
此次欧盟罗马峰会发表的《罗马宣言》指出,在未来十年中,欧盟应是安全可靠、繁荣、有竞争力、可持续和有社会责任的联盟,具有在世界上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以及塑造全球化的能力;欧盟能为公民提供文化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
欧盟的美好愿景也正是中国的期待——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欧盟。
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知名智库欧洲亚洲问题研究所专家德凯泽指出,《罗马宣言》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其实呼应了中国的主张。比如,欧盟明确表示要反对保护主义,这也是中国领导人在达沃斯的讲话中提到的。宣言还强调了欧盟对多元文化和多边机构的重视,例如强调联合国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所倡导的。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格雷克表示,欧盟正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表达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意义重大。欧洲舆论普遍对中国的立场表示赞赏。
专家指出,中欧加强合作对欧盟来说至关重要,对维护世界多极化、推动世界向更加开放合作的方向发展同样不可或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下,中欧作为世界上两支主要力量,在完善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积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崔洪建指出,中欧都主张多极化,中欧加强合作可以很好地抑制单边主义或者单极世界的出现,推动世界格局朝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德凯泽认为,在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欧盟和中国不断倡导自由开放的贸易,这是非常积极的。
前景美好
经过几十年友好合作,中欧友谊持续加深,中欧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之间的磋商和合作机制涵盖各个领域。当前,中欧合作正在继续拓宽和加深。
2016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仍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和欧盟贸易总额为3.6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0%。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2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自欧盟进口1.3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9%。
德凯泽表示,中欧合作前景总体上是积极的,欧盟和中国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关系,双方在各种事务上都有对话,保持和维护这种广泛对话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双方的对话领域还在拓宽,未来将有更多的交流。
欧洲一体化最初实践国有哪些?
1949年,英、法、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爱尔兰以及荷比卢三国共10个国家签订了《欧洲理事会章程》,设立欧洲理事会。严格地讲,这次行动只是一体化的前奏,但是欧洲理事会的工作仍然被认为是卓有成效的。
一些重要的协定和《欧洲人权公约》、《欧洲社会安全公约》、《欧洲社会宪章》都是由欧洲理事会主持签署的
德国主导下一体化组织是什么意思?
德国是欧洲一体化积极推动者,是因为德国深知建立一统欧洲对自己的极端重要性。两次世界大战不仅让德国一统欧洲的梦想破灭,而且使其一败涂地,处在了任人宰割的窘境。
德国不但没有通过实现一统欧洲的梦想,而且给欧洲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欧洲整体实力、影响力和控制力严重下降,致使海外殖民地不断失去。欧洲各国只能面对战争带来的伤痛。曾称霸全球两百多年的欧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由欧洲移向美洲。世界格局剧变,欧洲成为新崛起的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争霸、博弈、角逐的前沿阵地。在这个背景下,德国积极推动主导和加速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1952年,法国和德国就孕育产生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至此欧洲联盟己见雏形。1965年,又升级为欧洲经济共同体,还吸收了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各国。1993年,在德国的积极推动下,升级为包括政治、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欧洲联盟。1999年,在德国努力下,“欧元”成为了共同货币,使欧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
世界上合作化程度最高的一体化组织?
欧盟是世界上历史最久、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