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谁发明的,组委会为何要将大米作为奖励颁给中国队呢?
昨天,2019乒乓球团体世界杯终于落下帷幕,中国男队和女队不出意外的双双夺冠,展现了中国人在乒乓球项目上的统治力,捍卫了国球荣誉。
团体赛靠的就是集体的协同作战能力,靠的是团队集体的智慧,国乒的队员们团结拼搏、互相扶持,最终携手登上冠军领奖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乒乓球团体世界杯中,中国男女队都采取以老带新的策略,以赛代练锻炼新人。决赛中,男队小将梁靖崑顶住压力,绝处逢生;中国女队在与日本女队的决赛中,小将孙颖莎在先输二局后连扳三局。梁靖崑、孙颖莎都在重压之下顺利爆发出来了无穷大潜力,在逆境之中奋起,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乒乓球队人才济济,可喜可贺。
当然,受到球迷们关注的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颁奖典礼上,作为本次乒乓球团体世界杯举办地的日本,赛事组委会给冠军颁发奖牌和奖金的同时,还送上了一筐大米。相信不少球迷在看到组委会为冠军颁发大米时都震惊了。
许昕在微博中写道:
那么赛事的组委会为什么给这家大米做广告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本次世界杯的主要赞助商是日本企业JA全農(全国農業協同組合連合会),毕竟是金主爸爸,或许是因为没钱多所以在整个世界杯赛事的各项环节中拥有着充分的话语权,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的产品,干脆直接把产品拿到颁奖典礼上。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赛事组委会的认同,日本体育界长期和JA全農进行合作,而且保持着不错的合作状态,所以对这家企业的口碑和公信力是相当认同的。
日本近些年来时再尝试着申请各类的世界级赛事,但是从某些角度来说,不然这些赛事是一件处理不讨好的事情,不仅要有大量的投资,而且后期回报是非常不确定的。但是日本寄希望于借着这些世界级平台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日本的各种企业,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世界杯的颁奖典礼上专门出现给冠军球队送大米的事情了。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在五六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年月里,我们父辈种田亩产稻谷500斤左右,那时候水稻产量低,粮食不够吃闹饥荒。八十年代初期毕业于农校的袁隆平致力于杂交稻的育种,用优势的父本和母本组合培育出了亩产超千斤的杂交稻组合,被得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水稻所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培育出了y两优1号、y两优2号、C两优608、准两优608、陵两优104、丰源优29等许多杂交稻良种,为全国水稻增产作出了贡献,解决了中国的温饱。我是池州人属于沿江江南,这里适合种植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籼稻二晚和一季中稻品种。近十多年来袁隆平良种繁育基地遍布沿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原种繁育示范基地在海南省。你种植的杂交水稻良种在适合的区域内就能获得高产。2010年6月我种植了"隆平超级稻",说明书介绍全生育期120天,6月20日播种稀播壮秧,秧龄期25天到30天移栽,亩用种4斤,每穴栽苗2到3株,亩产可达1800斤。前些年他培育的"超级稻",在华南地区种植亩产超吨。我在种植中科学管理,亩施复合肥100斤,追肥亩施尿素拌钾肥50斤,全生育期我防病治虫时,在晚稻抽扬花抽穗期间,我喷施优质水溶性钾肥和芸苔素加尿素溶液,每七天一次,连喷五天。水稻长势喜人,每穗250粒,千粒重25克。一亩五分田(一亩60平方丈),十月五日收割机脱粒,我请人挑了25担,每担120斤,毛重2900多斤。与说明书介绍亩产超1800斤完全吻合,该稻米质优,长粒晶亮,适合大众口味,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农民种了都亏好,他是杂交稻之父,是功臣。我国《人民日报》曾多次作过宣传报道:1981年5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袁隆平事迹;1981年6月7日《人民日报》授予袁隆平等农学家"籼型杂交稻"特等发明奖;1987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袁隆平获联合国科学奖"的新闻。
金镶玉米饭谁发明的?
金镶玉米饭是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的传统名产之一,它由当地人刘金福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
刘金福是岳阳人,家境贫困,生活困难。1972年,他在家里种了一些甜玉米,却由于天气不好导致收成减少。为了不让粮食浪费,他想到用左手揉玉米粒,开发出了金镶玉米饭的制作方法。他将碾出的玉米粒加上糯米和水,用手搓成团,然后捏成小扁球,再煮熟即成美食。由于煮熟后颜色金黄,口感绵软,被称为“金镶玉米饭”。
金镶玉米饭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岳阳的一大名片。现在,金镶玉米饭已经成为岳阳地区的一道特色美食,备受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
发明盐碱地水稻的利弊?
盐碱地大米非常好,盐碱地虽然土质恶劣但却能降低病虫害、土壤更纯净,无需施肥,也不打农药,这样生长出来的纯天然、纯绿色的大米不同于传统大米的酸性,而是HP值在7.3左右的碱性,弱碱性的盐碱地大米自带一股清香,口感香甜滑弹让人很容易就爱上。
而且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烟酸等营养元素和钙、硒等15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大米经过哪些人的劳动做成的?
大米是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换来的。从稻谷到成为大米需要很多很复杂的工作,比如最开始农民们需要犁田,平整土地,然后下种育苗,接下来才可以插秧,插秧之后还要施肥,打药,浇水,过两个月就可以收稻谷了,稻谷收完还不是大米,需要把稻谷送去去掉稻谷壳,这个时候才是大米,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农民才能体会。
稻米的别称?
水稻
稻米(Oryza sativa)也叫稻或水稻是一种可食用的谷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湿, 中国南方俗称其为“稻谷”或“谷子”,脱壳的粮食是大米。煮熟后称米饭(中国北方讲法)或白饭(中国南方讲法)。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稻米不仅是食粮,同时还可以作为酿酒、制造饴糖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