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儿童采莲的诗句?
儿童采莲诗句,例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江南可采莲古诗全文解释?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意思是: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原文: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采莲是不是词语?
采莲二字不是纯正的词语,采莲是需要用手和辅助工具去做的,所以采莲二字应归纳为形容用语或动作交流表示等用语。
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的是采莲姑娘的什么品质?
谢邀。唐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江宁(南京)人,享年59岁。当时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他尤以边塞、宫怨、闺怨、送别之作甚佳。当时,王被称为"七绝圣手"。《采莲曲》以精练的语言,写出采莲女的情致、性格、品质,为世人称赞。该诗是王昌龄遭贬龙标尉所作,据称王在东溪荷池边,见酋长女儿蛮女阿朵在池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遂写此《采莲曲》二首。其一,曰:
吳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面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在诗中,运用精练、传神的语言,表现了采莲女好胜、爽朗、活泼、善歌等丰富的情致。运用"争弄莲舟""水湿衣""荷叶罗裙一色";来"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入池中不见""闻歌"有人来,等典型,生动词语,意味浑厚深长的赞颂采莲女,善劳动,有技巧,吃苦耐劳,开朗活泼的优秀品质,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舟荡荷池莲鱼肥,紫裳歌吟丰收酹。采莲的人美、景美,真的令人神往啊!
以上所述,友们赞同吗
采莲的季节是夏还是秋?
采莲季节一般为夏季。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各个地区的莲子成熟季节略有差异,所以采莲最佳时间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