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是不是李世民的后代?
不是
李世民和李煜虽然都姓李,但是俩人没有血缘上的关系,李煜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后代。话说,南唐政权的建立者名为李昪,是江苏人士。李昪自幼就是一个孤儿,杨行密在战乱中收养的李昇。不久之后,杨行密手下大将徐温将李昪收养,改名为徐知诰。
唐代末期,杨行密占据淮南,徐知诰跟随养父徐温讨伐杨行密。徐知诰立了很大的功劳,于是封任徐知诰担任昇州刺史一职。徐知诰成为昇州刺史后,在职期间兢兢业业,将昇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的拥护。公元915年,徐温为封任为齐国公,不久之后,徐知诰也被提拔成为润州刺史。徐温的亲生儿子徐知训在扬州,掌握着朝政大权。
李煜算不算宋代词人?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邀请@头条家的史先生
李煜当然不算宋朝诗人了。我们提到李煜,顺口带出南唐后主李煜,他代表的是五代十国后期的诗词风格。李煜的词也对宋朝的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煜在旧时代广为流传,即使是今天,也备受读者喜爱。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境界是大。”“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为词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李煜的词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南唐灭亡为分界线,他前期的词主要以宫廷生活为素材,描写自己的帝王生活,后期的词则在则是亡国之后的肝肠寸断,故国之思。
李煜前期多为抒情小词,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带有一丝清新脱俗之感。在与大小周后甜蜜的宫廷生活中,李煜多沉醉景中又难脱情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情绪绵绵不绝的喷涌在词的字里行间。
南唐灭后,李煜被俘。曾经的帝王,而今的阶下囚。高墙深锁,愁绪满腔“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天长有时,恨短无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曾经的故国,却已是他人的土地。只能徒徒感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或许他的感慨太多太多,宋太祖烦了。吟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带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赵匡胤一杯毒酒,在月圆之夜,让他饮下。“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李煜带着他一生的感慨与无奈,吟诵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开了这个是非的人世。
文/红雨说历史
李煜比较长的词?
《忆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
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是花间派词人吗?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李煜的时代属于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还没有明确的流派。只是逐渐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然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就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如果非要说个流派,那也属于婉约派吧。李煜可以说是这个流派的先驱了。
李煜是不是李渊的后代?
李煜是李渊的后代,李煜是魏王李恪的子孙后代。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逝。李煜为什么是徐州人?
“中国帝王谱”记载:南唐;烈祖李升,即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徐州人。杨溥时任太尉中书令,封东海郡王,改封齐王。逼禅得位后,先称齐后称唐。升元七年去世,传位于长子李璟,李璟又传子李煜。李煜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同时还是个有名的词作家,开宝九年为宋所俘。
据此史料记载,李煜为徐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