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简介,李白那个时代喝的酒是什么酒?
李白好饮酒,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见一斑。正巧最近在读李白的诗歌传记,看到这个问题,便想简单梳理一下。
一、清酒
由于中国直到元代才发明了白酒的蒸馏技术,所以唐代的白酒一般都是曲酿的发酵酒,这种酒是用粮食或者水果、乳类等原料经过酵母发酵酿造而成的,这跟清酒的做法基本相同,所以李白笔下的白酒和清酒应当为同一种酒。清酒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
清酒在中国兴盛千年之久,是唐朝最盛行的酒,也是李白诗中最常见的酒,但是亦有优有劣,优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金杯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之多,虽有可能是夸张,但是也能看出酒之名贵,乃是朋友花重金为他设宴送别。家常如“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这围绕白酒呈现的几个乡村田园生活的镜头,无一不透露着欢愉之气氛,十分家常随性。
二、鲁酒
唐时“鲁”代指今天山东省西南部一带,顾名思义鲁酒即是今山东地区特产的酒。李白一生游历天下,于山东也逗留过多时甚至曾移家东鲁,所以写饮鲁酒的诗也不少。
鲁酒是李白的十分喜爱的一种酒,应是一种红色的酒,李白在《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中便大赞其色“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在《客中行》中也写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在鲁地,李白还认识另一个朋友——杜甫,两人同样结下深情厚谊,杜甫离开后李白独饮鲁酒,写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的动人诗句。
三、春酒
春酒,也称“冬醪”,是一种在冬天酿成但在春天饮用的酒,李白诗中的春酒多呈绿色,也是李白极爱惜称赞的一种酒。
喝绿酒的李白,又与饮白酒鲁酒的李白不同,更近于陶渊明而有一种隐者情怀,《留别西河刘少府》中有句写他饮春酒的诗便很典型,“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东山的春酒已经酿造完成,不如归隐去饮酒作乐而逃离浮名。为了喝上东山的春酒,便想放弃已到手的名声,对人世浮名,不屑一顾。柳永有词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李白则是把愿把浮名,换了东山春酒。但李白这次饮春酒背后,不光是厌弃浮名,更是对生活的享受。
此中春酒确有一种隐者情怀,但不同于陶渊明之归隐是以躬耕田园为乐,李白甚至没想过生计,“自有两少妾,双骑骏马行”只想带着美人饮酒作乐享受生活,所以这种隐者情怀是充满浪漫色彩但又不切实际的,但是也是一种追求绝对自由快乐,天真纯粹,旷达不羁的一种心态。
最后,李白喝过的酒当然不只这三种,本文只是介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更多的酒类还需回归李白的饮酒诗,去发掘一个放旷自由的酒仙世界。
李白有自画像吗?
李白画像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诗人之一。下面便是一幅李白画像。
李白画像
在这幅李白画像中,李白身穿纯白色的宽松衣袍,襟前大敞,给人一种随性的感觉。画像中的李白留着一小撮胡子,将头发梳起。他高仰着头,那一小撮胡子随着他的抬头而向上翘起,脑后的细长小辫也随风荡起。
画中的李白右手拿着一个青色瓷杯,正将杯子举起作出一副邀请的姿态,宽大的衣袖随着他手臂的上抬而向下滑落到手肘处,下滑的衣袖在手肘处堆叠起来而产生了叠痕。李白的左手微微向后,作出微敞的姿态,衣袖在手的下方因为风的吹拂而向后飞扬。
再看李白的神情,他眼睛微微眯起,嘴巴微开,展现的是一副享受的姿态。画中的李白高仰着头,高抬着右手,挺起胸膛,整个人呈现的是一副邀请的姿态,正应了画中右侧的题词“举杯邀明月”。
李白是一位极具浪漫色彩的诗人,他喜爱饮酒,喜欢在饮酒中创作诗作,就如同这幅李白画像中所展现的那样,对于李白来说,喝酒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即使没有人陪他饮酒,他也能举起酒杯,邀请明月来做他的酒友,当明月照射在他的身上的时候,他的影子出现,也成了陪他喝酒的一员。李白的月下独酌共有四首,可见酒对于李白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李白家世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诗人,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位极其具有浪漫主义的诗人。对于李白的诗作,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像是最耳熟能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处于李白的《静夜思》。那么这样著名的李白家世是怎么样的呢?
李白画像
李白于701年出生在绵州昌隆县,而李白的家人、家世方面的资料都不详。但是在一些史料中稍微有提及一些李白的资料。在《新唐书》中说李白的先祖是兴圣皇帝,兴圣皇帝的九世孙便是李白。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的话,推算下来李白就与李唐诸王是同宗的,李世民就是李白的同辈族兄。而在其他的史料中,也有把李建成和李元吉说成是李白的先祖的。
虽然上述史料有李白家世的相关资料,但是谁也不能拍拍胸脯就说李白的先祖就是哪一个,毕竟年代久远,加上并没有关于李白家世的确切的记载,以上的史料也只能借鉴。
李白作为唐朝著名的诗人,在五岁的时候开始读书,在十五岁的时候便已经作了多首诗作,也开始逐渐地接触道家思想。在李白44岁的时候,结识了当时困守洛城的杜甫。结识杜甫的时候,李白已经名扬全国,但是李白并没有因此而感觉高人一等,两个人在洛阳城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同饮酒作诗,共同切磋。
李白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还经历了狱中生活,虽然被宋若思等人营救出来,但是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处在颠肺流离之中。762年,李白在金陵因病逝世。
李白写了多少首诗
诗仙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大诗人,如果把文学比作一种武器,那么李白的诗歌就是所有武器中最华丽的一种,也是最自由的一种,在他的笔下,没有束缚,不按常理,不按世情,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自信展现着自己的内心。
李白望月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创作了很多的诗歌,在全唐诗之中收录了其中的900多首,而到了现在又陆陆续续补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首,而李白自称自己有万首诗,至于是真有这么多失传了还是李白酒后的豪言,或者说放在心中还没有写出来就不得而知了。李白生在盛唐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已经老了,所以李白的诗歌大多浪漫气息浓厚,豪气十足,无论是七言诗,还是五言绝句都是史上少有的名篇佳作,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一生诗作颇丰,流传甚广,这里为大家介绍一首流传最广的《静夜思》。这首诗大概随便找个小学生都会背,作为中国现在流传最广的诗歌之一,它实在是太朴实了,没有什么复杂的词汇,也没有深奥的引用化用,简简单单的话语,就像是儿歌一样,却打动了无数的成年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坐在床上,月光照在地上,或许很多人觉得奇怪,既然在床上为什么抬头就能看到月亮呢?难道房子破了吗?其实不然,马未都等人认为“床”并不是现在的床,而是一种长板凳,试想一下,当时李白坐在板凳上,喝着酒,看看月亮,想起了故乡,多么诗意啊。
以李白为第一人称的自我介绍运用古诗?
吾乃李白,潇洒自如。乘醉登临,身临紫禁,感慨万千。
府中何人?百官浩浩。试问天下谁能,与我一峰高?既然来到这个宫殿,就该享受无上的荣耀和美景。
身经百战,犹自韶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凡有志者,无不胜利。吾愿披荆斩棘,迎难而上,让英雄的事业永世流传。
用英语和翻意译来介绍李白的简介?
李白生于701年2月8日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Li Bai was born in February 8th 701, word Taibai, constellations Qinglian, and banished immortal "". Is the great romantic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is known as the "immortal". And Du Fu and called "Du Fu", in order to and the other two poet Li Shangyin and Du Mu that "Li Du" distinction, Li Bai and Du Fu and collectively "big Du Fu". His hearty and generous love, drinking poetry, like to make friends.
李白?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么?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
李白(701-762)
苏轼(1037~1101)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林海音(1918年-2001年)
唐代最厉害的三位诗人分别是谁?
我是予小草,我来回答。
王勃天才,李白浪漫,杜甫现实!王勃的《滕王阁序》千古绝唱,李白浪漫诗歌精神宝库,杜甫为百姓呻吟,为天下愁!要说到唐朝最厉害的诗人,一定绕不开这三个人。
王勃,初唐四大杰出诗人之首。6岁能写文章,9岁可以指出颜师古注《汉书》中《指瑕》十卷的错误之处,并且还能纠正修改。16岁,进朝廷当官,被唐高宗称为奇才,26岁,草稿都不用打,一气呵成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
李白,被世人称为“诗仙”。李白出身在一个商人家人,不穷不富。5岁,诵六甲(唐代小学识字课本),15岁,已作诗多首,并在家乡有了一定的名气。
18岁,出游四川,增加阅历。18岁之后,断断续续游走了大半个中国。李白的诗歌中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擅长夸张和想象奇特的手法,具有鲜明的个人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被诗人称为“诗圣"。杜甫在长安长大,爷爷和爸爸都是做官,但到他这一代家道衰落,加上杜甫的仕途不顺,后来又因安史之乱,杜甫被迫漂泊不定的生活。杜甫擅长现实主义手法,诉说老百姓的困难和自己的悲愁和怀才不遇之情。
杜甫,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穷,家里的房产和田亩还是有根基在的。杜甫在世的时候并不出名,后来声名远播,才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勃有初唐神童之称,26岁那年写下《滕王阁寻》一气呵成,连草稿都没打!英年早逝,连唐高宗都惋惜不已王勃,从读书到做官的过程,几乎一帆风顺。当,之后,他引起两个大事件,几乎断了他的仕途之路。
第一次:16岁,担任沛王府修撰,为讨好沛王李贤的欢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第二次,21岁了,担任虢州参军任,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王勃26岁那年,准备去交趾看望父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的典故,对偶工美,对比铺叙,色彩鲜明。
滕王阁序整篇诗序如果全部找出来会影响大家阅读效果,为此,我把其中非常优美的句子,一一举例子给大家看下: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整篇诗序,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而侧面则抒发了王勃主人公怀才不遇的感慨情怀。不管是写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王勃的遭际情绪,都能洋洋洒洒落笔,一点也不僵硬,多次出现的典故更是恰当贴切。
王勃将静态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富有生命力,这一拟人化的处理,也是滕王阁序的一大特点。
王勃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唐高宗看此文本想重用他,得知王勃已经逝世,惋惜不已。
李白作为才子,自然也有自己的远大抱负,可惜并未能实现,离开唐玄宗的他,继续游行,一路上创作的千古流传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李白的《将进酒》写得非常出名:霸气,豪迈,洒脱!李白当时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靠饮酒来发泄胸中烦恼和不快!
这首诗就是借着酒劲写出来的,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忧国忧民,安史之乱之后,来到了四川,无论是仕途不顺, 还是个人人生不如意,内心始终装着众生杜甫的《春望》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爱国诗:写得非常悲凉,战争已经打了3个月了一边担心国家存亡,一便担心盼望家书的到来,清楚全家老少的安危。尤其,是最后两句,因为担心国家,担心家人,愁闷和忧伤占据了他全身,白发也不断抓绕中越来越少,连束发的簪子都插不上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王勃,李白,杜甫,都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可以透过千百年的传承,依旧通过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到现代这个浮躁时代的人们, 这本身就是他们强大的实力的证明。
我觉得不单单是他们三位诗人最厉害,比如: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欧阳修,陆游等等诗人也很厉害,他们的诗歌历经了千年的筛选,可以传承到今天,就是优秀作品最好的证词。
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哦,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持续不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