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主题曲,如何评价黄霑以文言入词的作词风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大音希声,微言大义。不同于西方文字,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读音极其简单,而意象无穷,因此中国人只费很少的力气就可以实现互相间的交流,甚至西方要发好几个音节,中国人只需要很简单的发音就可以解决,比如OK,中国人好就可以了,interesting转换成汉语就是逗,汉语的高效率表达是支撑中华文明能够繁盛上千年不断绝并且持续辐射整个东亚民族的重要原因。而近代中国则面临着文化断层的尴尬局面,比如现在年轻人能够认识繁体,读懂文言的其实很少了,究其原因就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群激进的学者在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改革,甚至把中国文化大幅度地西化,从文言文白话文到简体字繁体字,建筑,服饰,音乐等等。这样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大家不认识不理解古文的后果就是大家也不会关注跟它们密切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华文化的精粹也就随之不同程度的失传,其实现在来说,假如出土了一方古碑,相信绝大多数年轻人是无法看懂古碑上的文字了。而音乐歌词实际上是一种市井化的诗歌,中国的文学作品经历了最早的诗歌,赋,到后来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疑都是在逐步地市井化的,以适应更多普通文化层次的老百姓的需求。最早的赋就是文人之间互相交流的东西,但是到了后期的戏剧小说则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理解了,而歌曲更是汉字文化市井化到最终的产物,歌曲和诗词其实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是歌曲是白话,诗词是古文,很多著名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和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甚至拿到今天谱一下曲以后也可以直接演唱。众所周知香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被割让到了英国,虽然这件事对于国人来说屈辱万分,但是这也阴错阳差地使得香港成了中华传统古典文化的避风港,在大陆经历剧烈变革的同时香港能够保留一些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并不断地从大陆吸引懂得这些文化的人才,著名的四大才子金庸黄霑倪匡蔡澜都是从大陆过去的文化精英,黄霑更是将古典中国文化运用在歌词领域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沧海一声笑》甚至可以完美对应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配上作为唐宋古音的粤语,最终成为万古流芳的经典,相似的还有《倩女幽魂》等经典作品,《男儿当自强》甚至是直接将古代的将军令拿来改编的,因此大气磅礴,古意盎然。黄霑作为一代大师在音乐方面,金庸在文学小说方面,都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继续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最终他们的很多作品跟电影结合,被大家所熟知,让我们都可以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而中国文化具有本身无穷无尽的强悍吸引力,它本身必将在中国的伟大复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这就需要了另一个黄霑金庸出现,了解学习古典文化,并将他们变成经典作品献给我华夏儿女!
1980上海滩主题曲?
是上海滩
《上海滩》是叶丽仪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顾嘉辉作曲,黄沾填词,收录于叶丽仪1980年发行的同名专辑《上海滩》中。该曲是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的主题曲。
1980年,该曲获得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奖。
黄沾创作此曲时,时间非常仓促,由于没有传真机,他跟顾嘉辉是打电话合作的。
张国荣刘德华版新上海滩中?
《新上海滩》由张国荣 刘德华 宁静主演 里面其实许文强的戏份跟丁立差不多的 因为电影跟电视剧还是有差别的。而且张国荣的演技当时确实要比刘德华好一些。你肯定能记住张国荣的许文强 未必能记住刘德华的丁立。
赵雅芝版的上海滩?
周润发,赵雅芝版的《上海滩》唯美经典,至今难忘,是一部浪漫感人的最经典剧作。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与赵雅芝饰演的冯程程是小时候心目中的完美眷侣,虽然当时二人出道不久,在表演上略显生涩,但真实自然的演技令观众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重视兄弟情义,总是在兄弟阿力需要帮助的时候帮他排除万难,助兄弟一臂之力,他追求梦想但又忠于爱国初衷,追求真爱但又复仇心切这种复杂的性格和内心演绎的很到位。
赵雅芝饰演的冯程程秀外慧中,大方得体,典型的大家闺秀,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质令人芳心,赵雅芝所展现给观众的冯程程是内敛,大气,美丽,坚强,是个纯洁善良,知书达礼,重视感情的绝代佳人,她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内心的倔强与坚强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永恒的。
周润发与赵雅芝版的《上海滩》表现出来的不是单一的剧情演绎,而是一种内在的真实塑造与人物精髓所在,多少美好的词汇都不够准确形容二人的精美绝伦表演,这就是经典!
有哪些讲上海的电影让你印象最为深刻?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摇篮,民国电影无比鼎盛,令中国出品和同期的好莱坞电影相比都不落下风。好电影非常多,我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是黄佐临导演,石挥、李丽华主演的喜剧《假凤虚凰》。
这是1947年最卖座的电影,被带到欧美放映也大受欢迎。关于这部电影故事很多,它的最珍贵之处我觉得是自从首映之后,就在中国大陆消失了一甲子还多,大家到处找它,当年崔永元做《电影传奇》时还没有找到,崔永元、姜文等都是石挥的拥趸,石挥的作品的确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
2015年底,这部睽违中国观众68年的电影重现沪上。
经典回归,片片精彩,最令人期待的仍是《假凤虚凰》,影票很快售罄,我没买到,只能到开演前在影厅外碰运气。
石川教授写的影展序言里判断“真正当年在大银幕看过胶片投影的人,大概今天一个也没有了”。没想到我在现场就碰到一位,80岁的上海男人,相貌非常体面,说当年看过上映,念念不忘,一听说又演了,必须来看,但也没买到票。
可能是因为我沾了这位先生的福气,竟然有位电影教授因为朋友没赶到,把两张票转让了老先生和我,虽然晚进场10分钟,但看到了,太幸运了!
1947年那时期的上海,一对互相吹嘘身份去相亲的男女,都想象对方为有钱人,想占便宜,发生的事情和今天的市井男女没什么区别,一个寡妇,一个理发师,那么生动鲜活啊!
表演之精彩,人物之风趣,演员的自然大方,都令人产生一种特别愉悦的观感。
传达出的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气息,乐观,坚韧,让今人对前人感觉那么亲切!
以欺骗开始的故事,人物的善良本性却一步步体现出来,谎言总要揭穿,真诚才有力量。这就是正能量啊,哪用得着说教啊!
石挥不愧是中国的话剧皇帝,电影虽然留下的不多,每一部都是佳作,在电影界他也是登顶王座的天才。李丽华也不愧是20世纪最伟大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中国任何电影终身成就奖赋予她都当之无愧。
黄佐临导演,大师!文华电影公司的演员精英荟萃,主角配角熠熠生辉!
这次影展8部电影我看了7部,都非常好,但确实只有在《假凤虚凰》演完,大家热烈鼓掌,过程中大家也是笑声不断。看完就感觉对生活的美好充满信心!电影拷贝是在法国一个图书馆找到的,还不全了,真心盼望能修复,并再次发行。中国观众应该看到这么好的电影,这就是文化自信啊!70年前的中国电影人曾经这么杰出!
还有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刘琼和陈燕燕主演的《不了情》。
同样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的《太太万岁》,都是1947年的电影。
天才演员石挥那时32,给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蒋天流、韩非演爸爸,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风格让人着迷。
这是1984年的《姑娘今年二十八》。
上海电影制片厂曾经是品质的保障,到八九十年代仍然是电影界翘楚。
英俊潇洒的京剧演员、民国时的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孙子,言兴朋,在本片里演一个思想不积极的上海小男人,实在是太可爱太真切的生活气息!
2010年4月,柳云龙首次导演的电影《东风雨》上映,说的就是袭击珍珠港的情报战,亦发生在上海这座远东最重要的情报之城。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必然发生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柳导还原了当年上海的跑狗场这样的城市过往,在《传奇之王》中就能看到那些画面。还有日军侵入上海租界等场面,曾被央视纪录片使用,非常经典!《东风雨》主题歌《告别》现在在《风筝》中再次回响。
柳导是山东人,在北京上学,在广州经商,但对上海情有独钟。
上海现在已经很少有电影机构了吧,这曾经诞生了中国电影和海派文化的大都市,还应该成为深深吸引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渊薮啊!
86版上海滩主题曲?
86版《上海滩》的主题曲是《上海滩》。
演唱:叶丽仪
词:黄沾
曲:顾嘉辉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
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