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种子,八角苗种植后怎么管理?
土地选择和准备
种植八角应尽量选择海拔高、温暖防风、灌溉方便、光照短、无冻害的丘陵或山地。八角苗出苗时,最怕强光,应选择有遮阳棚的地块种植。八角的枝干比较脆弱。选定地块后,应提前进行整理。播种前,应清除周围杂草,然后开始播种。
播种期
一般来说,八角较适宜在12月至次年1月播种,但对春季寒冷霜冻地区,可适当推迟播种期,2月至3月寒冷期过后,气温稳定在12—15℃以上,即可进行发芽播种℃.
播种方法
八角苗床管理可采用宽1米、高15~20cm的比例作为边界,采用深3~4cm、行距15~20cm、株距2~3cm的条播方式。每亩播种量约7公斤。播种均匀后,撒一层1.5-2厘米厚的草灰(最好与草灰混合),然后喷一次以保持水分。为了防止种子和幼苗被山坡上的雨水冲走,撒播后最好用一层碎稻草或一层薄膜覆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苗床的保温保湿性能,还可以防止幼苗被雨水冲走。
苗后管理
八角种子萌发后,应及时清除苗床上的秸秆等覆盖物,并按南北向的方法修建遮荫棚(南高70厘米,北高100厘米)。大棚的透光率应在30-40%左右,否则八角裸苗会长期枯萎或烧毁。
另外,八角发芽后,要注意保持床面始终湿润,防止幼苗脱水萎蔫。在苗期,不必经常给苗床浇水。只要苗床不干,就不能浇水。如果苗床缺水干燥,可以在早晨或晚上浇水,以保持边缘湿润。也可以用尿素水或稀释的人粪肥浇水。
苗木生长过程中,根据土壤水分和苗势,苗高分别为3-5cm和10-15cm时,可施一次薄肥,追肥以人粪肥、饼肥或有效氮肥为主,促进苗木生长。同时,要注意苗期定期浅耕除草。
八角种植规格?
八角是我国南方种植较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经济林种,深受广大林农的喜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些地方,八角栽培有近百年的历史,成为广西的主要土特产之一。八角树兼有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功用。八角全身都是宝,主要用于食品,啤酒,医药和日用品,如香皂,牙膏,牙粉,香水等。
1,种植密度
果用林地种植密度每亩50株,株行距3米x4米或4米x5米。
2,种植时间
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下旬新萌动之前栽植最容易成活。
3,基肥
大穴栽培八角,每穴施复合肥料0.5–1公斤,放下的肥料和表土拌匀。
4,苗木规格
要求八角苗木根系完整,一年生苗高40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以上。二年生苗高50厘米以上,地径0.8厘米以上。三年生苗高100厘米以上,地径1厘米以上。
5,定植
选择阴天定植,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定植深度以土面盖至根茎上2–3厘米为宜。
八角播种前半个月开始对种子进行催芽。采用湿润催芽法,先对存放种子的沙堆淋透水,经15–20天后,种子刚露芽就可以播种了。
在苏北能播种八角种子吗?
八角一般在无霜冻的地区适合12月――来年1月份进行播种,在有霜冻的地区要到2.3月份才能种植
八角种子催芽要浸泡吗?
不需要浸泡,采用湿沙催芽
在催芽方法上,常用的是湿沙催芽法。把八角种和细河沙按照1:10的比例掺混均匀,用适量的清水均匀打湿,湿度以握沙成团、松手即开为佳,然后把种子和细沙一起放在容器内保温保湿催芽,等到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使用。
八角种子油性大、种皮较厚,为保证播种后的早萌芽和出苗齐,尤其对于1-2月份有寒冻、播种期较晚的地方,最好对种子进行播种前催芽处理。经过催芽的种子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发芽,而未经过催芽的种子一般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芽。
八角果怎样年年丰收?
今日这篇文章就是介绍一下八角的丰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做好以下四项措施。
一,苗木培育
1,优良品种的选择
利用优良品种是八角果实优质丰产的关键因素。根据多年的采购经验,在云南省的普通红花八角,大果红八角,普通淡红花八角是很不错的品种,具有抗逆性强,稳产高产的特性,这可作为云南省的主要栽培品种,种源主要来自于广西防城,德保等地,也可采自本地优良母树。选取20–50年生的健壮植株作采种母树,于9月上,中旬果实呈褐色或黄褐色时采果取种,对种子进行净种分级,用饱满的种子播种育苗。
2,育苗
(1),种子催芽
八角种子因含挥发性油,宜随采随播。经催芽处理的种子,能提早出芽且出苗较整齐。以干净的细河沙与八角种子混藏进行催芽,其比例为10:1,沙子的湿润度以手能捏成团,落在地上能散开为度。种子与沙子均匀拌好,用厚度不超过25厘米的正方体样的箱子为模子,摊成方箱状,然后撒上一薄层湿润沙子,经常保持湿润,待50%的种子露出芽点时,即可播种培育袋苗。经沙藏催芽的种,苗木生长快,长势好。
(2),营养土配制
八角育苗适宜采用营养袋育苗,营养袋的规格以10厘米x20厘米为宜。营养土的配制是取荒山或有林地的心土与火灰土混合,比例为1:1,加入少许石规,以0.5%左右为宜,以中和土壤酸性,并杀菌消毒,再加少量的过磷酸钙,以2%左右为宜,作为底肥,均匀混合装入袋中后备播。

(3),播种及苗期管理
播种前营养土淋透水,将发芽的种子播入袋内,覆盖种子的营养土不宜过厚,以0.5–1厘米为宜,及时淋透水,保持种子与营养土充分接触。
3,袋苗管理
(1),适时适量浇水,保持营养土湿润。
(2),搭建遮阴棚,沙藏催芽的种子播种后1个星期即出土,需遮阴8–9个月,苗木保持透光度20–50%,前期少,后期多。
根据与果农的了解得知,如果在八角育苗期间,没有进行遮阴处理,一个月后苗木的成活率近有不到25%,也就是说,有超过3/4的八角苗不能正常成活,而且成活的八角苗也很矮下,仅有5–6厘米高。在遮阴率达到40%时,成活率可达到70%,苗高平均10厘米左右,遮阴率达到50%时,成活率下降到65%,苗高12厘米左右,随着遮阴度的增加,成活率越来越低。
在袋内栽培的八角苗,经过一年的生长,当苗高6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移栽造林了。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现在八角的育苗大都采用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培育苗木。嫁接的方法主要有,切接,枝接等,经无性繁殖的八角苗木能保持其母本的优良性状。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类型划分
依据八角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广西,云南等八角产区的各种环境条件,以气候因素,地貌,土地类型和土层厚度为主要因素,把适宜于八角的造林地区划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种类型。

按照区域划分,最适宜栽培八角的地区主要是在云南富宁地区的洞波,者桑,广难地区的底圩,文山地区的喜古,小街,马关的木一等的部分山区,这些地区的年均气温在18℃左右,终年无霜雪,年降水量多,湿度高,海拔高度为1200–1400米,自然条件优越,所产八角质好,产量高。
在文山的各地区为适宜和次适宜栽培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好至较差,热量较适宜八角的正常生长,但小气候的影响较大,存在着产量稍不稳定的问题,但液可以大面积发展。
2,整地
在适宜区内坡度小于15度的造林地,实行深30厘米的全面开垦整地,坡度16–25度的造林地可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栽培,带宽一般是3米左右,块状栽培。清理土地时要保留带间,山顶,山脊,山脚的原生植被,不可毁掉,以利蔽阴。
整好土地后,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挖长,宽,深各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的坑,把表土及腐殖质回填坑内。清理及整地的时间在11月至来年的2月进行。
3,合理密植
八角的树枝分枝角度不大,可实行合理密植。采用3厘米x4厘米或者是3厘米x3.5厘的株行距,种植密度为700–850株/平方千米。种植点采用品字形配置方式。定植前结合回填土每穴施有机肥料5–10公斤,或施少量过磷酸钙作基肥。定植时,保留营养袋,仅需把袋下部撒开,以利于幼根伸展,营养袋保温有利幼苗生长。定植深度以土面覆盖至根颈部上2–3厘米即可。
一年生容器苗在春季2–3月新芽萌动前植下最易成活,植后淋足定根水,并在苗木根际周围盖上稻草,枝叶或薄膜,保持种植穴土壤的湿润。视苗母生长状况剪去20%—50%的叶片,能减少枝叶的蒸发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八角树的管护
1,整形修剪
(1),幼树截顶及修剪
八角幼树的顶端优势强,幼林长到2–4年后,一般高达1.8–2米时应截顶促其分枝。采用修剪,拉枝等方法,每株保留3–4个主枝,第一年主枝距地面0.5米,第2–4主枝枝间距为0.4–0.7米,并使其分枝结构合理,上下枝之间应交错对空,不相重叠,以保证树体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八角树枝叶萌生能力强,宜于每年冬季剪除一些徒长枝,病虫枝,培养丰产树形。
(2),成林修剪整形
为减少或控制病虫害,促进林木的丰产稳产,达到控制大小年的目的,在成林期应对徒长枝,寄生枝,病虫枝,枯枝适时进行修剪,保持八角树冠良好的冠形。合理剪除八角树萌生枝,清理树体上蜘蛛网,枯枝落叶,杂物等,保证其通风透光。修剪时间以冬季为宜,春季可视情况轻整形修剪,对树体中膛,中上部合理重剪,外部,下部轻剪为原则。
经过修剪的八角树,结果枝平均着生花芽10–15个,果枝健壮,花芽饱满,而没有经过修剪的八角树结果枝着花不均匀,平均只有4–5个,果枝细弱,花芽瘦。
因此,合理修剪树冠是盛果期八角树管理的重要措施。拉枝是八角树整形的重要手段。采用钉桩或株间用绳子斜拉,或用重物吊住树枝,拉大树枝伸展的角度,培养丰产树形,增大树体及枝叶的受光面积,促进八角增产。

2,土肥水管理
(1),遮阴保湿
在造林前作清理时,适量保留一些阔叶及少量灌木树种作八角的遮蔽树,待八角成林时再逐渐伐除,能取得较好的遮阴效果。对荒山荒地及退耕地,可在周围覆盖地被物或枝叶,能起到遮阴保湿作用。于种植八角的当年栽高秆作物,如玉米,高粱等作遮阴,12月下旬,雨季结束后,在定植穴周围覆盖薄膜,来年5月上旬雨季,来临之前揭去薄膜,是较为理想的保温保湿措施。
(2),中耕除草
八角林地中耕除草是为了改善土壤环境。耕作中清除杂草,疏松土壤,能改善土壤的结构,调节土壤中水分与空气状况,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八角林地的中耕松土应从外及内,外部深,内部浅。也可采用化学除草。
八角林需经多年才能挂果,可采用轮作的模式。如八角和玉米,早谷,薏仁等粮食作物。八角与黄豆,花生,蚕豆等豆类作物。八角与生姜,花椒等经济作物。八角与冬瓜,南瓜,白菜等蔬菜。八角与苕子等绿肥植物。通过轮作,能合理协调改善林地的土肥关系。
(3),施肥
合理施肥是八角树高产的重要途径。幼龄果树以施用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为主,每株每次施0.05–0.15公斤(1–3两),结果树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可施用果树专用肥,尿素等,每株每次施0.1–0.5公斤(2–3两)。每年结合轮种施肥2次,并施有机肥料1次,每株5–10公斤,随树体增大,施用的化肥和有机肥可适当增加。
四,病虫害防治
八角是我国南部地区的特用经济林种,容易发生病虫危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减产。八角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烟煤病,褐斑病,白粉病,叶斑病等。主要的虫害是八角尺蠖,金花虫,象鼻虫,八角长象等。
对于八角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才能确保林内形成有病不成灾的良性平衡。主要通过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均衡施肥,培养和增强树势,对天敌生存环境加以保护,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波尔多液,BT,灭幼脲,白僵菌,井岗霉素,烟碱类杀虫剂,百菌清,代森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苦参碱等。
八角病虫害防治方法?
八角金盘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染病,主要有炭疽病、煤烟病等,虫害主要是八角尺蠖。
1、防治炭疽病 。主要在苗期为害八角幼苗的叶、果、苗木茎干。高温多湿发病严重。防治方法:选地势高燥,易于排水的砂质壤土作苗圃;播种前用50%托布津或退菌特200倍液或0.1%高锰酸钾液浸泡种子20分钟,捞起后清水洗净晾干再播种;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2、防止煤烟病。多发生在郁闭度大、通风性差的八角林地。一般由介壳虫或蚜虫诱发。防治方法:及时剪除有虫枝叶,消灭虫源;在害虫孵化盛期,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煤烟病发生期用石硫合剂防治。
3、防治八角尺蠖。幼虫为害叶片,3~11月发生,以9~10月为害为重。防治方法:在幼虫低龄期(3龄前)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