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憋气有极限吗,正常人能憋住多长时间?
你好 谢谢你的邀请,深吸一口气,正常人能多久,会不舒服,会很难受。
火蓝刀锋憋气18分钟救人哪一集?
火蓝刀锋憋气18分钟救人是在《火蓝刀锋》第九集。 在第九集中,刀锋在海上进行训练时,突然发现一名女子落水,他奋力游向女子,在憋气18分钟的情况下成功将女子救上岸。 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主角刀锋的英勇救人精神,也呈现出极限挑战下的人性温情。让我们深感救死扶伤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遇到危险时应如何应对。
世界上潜水最久有多久?
绝大多数人的闭气时间都很难超过一分钟,相比之下,法国人斯蒂凡·米弗苏却拥有超强的自控能力。2009年6月8日,米弗苏上演了一次壮举,闭气时间达到11分35秒,就此创造一项新的静止闭气世界纪录。2013年,潜水高手麦克-鲍尔德打破英国自由潜水的深度纪录,潜水深度达到315英尺(约合96米),相当于大本钟的高度。
人类生存最低条件?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一层提出的生存上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人最基本的生存谈条件是必须同时满足的。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各种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一层满足才能到达下一层。
潜水大师能憋气多久?
潜水大师的憋气能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训练、生理条件和经验。一般来说,经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大师可以憋气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他们通过深呼吸、放松身体和控制心率来延长憋气时间。一些记录显示,世界级潜水运动员可以在水下憋气超过10分钟。然而,这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和身体适应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憋气时间通常在1-3分钟之间。憋气时间的延长需要逐渐的训练和适应,切勿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尝试极限憋气。
可可西里无人区到底有多可怕?
2016年4月25日,一个越野车队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勒斜武担湖”旁发现了一台相机,这台相机已经损坏无法开机,万幸里面的内存卡保存完整,当车队用另外一台相机读取内存卡上的内容时,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一名队员的双手颤抖着,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内存卡里有很多相片,其中大部分以风景为主,但在这些照片里面,却一直重复着一个男人的面孔,但看到这个男人的面容时,车队里一名队员惊呼了一声!
“怎么可能是他”?
这名队员快速翻阅相机里的其他照片,越翻这心就越沉,看到最后,这名队员长叹一口气,扭头看了看地上的一辆破旧自行车,心里已经肯定照片上男人的真实身份了!
“照片上的男人是谁?”
如果你不了解“骑行”,那你可能对他的名号有些陌生,在骑行界,他可是被称之为“大神”的骑行前辈,他就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最孤独的骑行者——李聪明”。
其实说起李聪明,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也是让人非常敬佩的,挑战永无止境,但他最终还是把生命交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李聪明的骑行过往李聪明是福建德化人,1968年出生的他如果还活着,至今已经53岁了,但很遗憾的是,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过世的时间,哪怕是他的遗骸也没有寻找到,只知道他与外界最后一次联系停止在2014年,至今也过去了七年之久。
李聪明家在福建德化山区,家里条件有限,李聪明初中没毕业就早早进入了社会,为自己、为家里谋求一份生计。
早期的李聪明的确也是这样做的,与大多数人一样进厂打工,如果他没有踏进骑行圈子,也行他会娶妻生子,也许也会回到德化老家发展,做点小生意,如此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虽然看起来很单调,但也胜在安稳自在。
可就在1989年,一本叫做《辽宁杂志》的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此时的他正好21岁,正是风华正茂,敢闯敢拼的年龄,杂志里有一篇关于“徒步环游世界”的个人经历,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叫做“余纯顺”,他用自己的双腿丈量了大好河山,是最早期的“徒步旅行者”,关于余纯顺的故事,我们有时间在聊,今天主要说李聪明。
看了余纯顺的经历之后,李聪明突然萌发一个想法,既然余纯顺都有这种毅力,他李聪明为何没有呢?如果骑自行车环游世界,这似乎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李聪明也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这个想法一出现,他就立即准备骑行的事。
李聪明最开始的骑行装备是非常简陋的,由于条件不允许,他没办法购买品质优良的自行车,他的第一辆自行车是“买菜车”,车头挂着一个菜篮子,他就这样出发了。
说实在的,李聪明能够在三十多年前有这种“意识与勇气”,当真让人敬佩,就在骑行界来说,当时几乎还没有人有这种“骑自行车去旅游”的创举!就算是现在,能够有这种勇气的人也不多。
由于身上没有太多的盘缠,李聪明几乎是一边走一边打零工赚钱,路上也是能省则省,但就算如此,李聪明从福建出发之后,竟然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我国西南六个省份的骑行旅途,这次的骑行给了李聪明很多经验与教训,他准备先暂停一段时间的骑行,花了三年时间打工储备资金,路上没有钱还真的很难,一边骑行一边打工也非常的耽搁时间。
准备好一切,1993年李聪明再次踏上征程,这次李聪明有了足够的时间与盘缠,西南方向已经走遍,他这次的目标是东部十六个省份,在花费两年时间完成目标之后,李聪明又休息了几年,长时间骑行对身体能够损伤是很大的,尤其是膝盖半月板,损伤几乎都是永久性的。
2001年,李聪明继续踏上征程,他这次的目标是把没有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完成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梦想,这次李聪明花费的时间比较久,前前后后他一共花费了五年时间,一直到2006年他才完成全部的路线骑行。
到这时,他该走的路线也走得差不多了,唯一剩下的就是进藏路线,这是他给自己留下的高难度挑战,也是骑行界的终极目标,在准备进藏路线之前,他安心准备了好几年,也为休养自己的身体做准备。
2011年李聪明再次出发骑行西藏路线。他这次挑战的可不知成都至西藏的国道318线路,到目前为止进藏的12条路线李聪明都全部挑战完毕,包括(川藏南线318、北线317、滇藏线、丙察察线、青藏线、219线、唐蕃古道线,以及其他人烟稀少的小众线路),依靠着一辆自行车,李聪明在三年之内全部挑战完成。
我记得当时李聪明在某“论坛”介绍自己的“十二线”计划时,许多人根本就不相信李聪明能够挑战完成,因为在当时仅仅只是一条“318川藏线”就足以让百分之九十的骑行者感到绝望,318川藏线是至今为止进藏路线中最完善,食宿也最方便的一条线,但每年还是有无数骑行者没办法完成挑战。
318川藏线都完成不了,更别说其他难度更大的线路了,因此很多人都不看好李聪明,但实际上许多人对当时的李聪明并不了解,在2010年之前,李聪明并没有过于高调的在网络上述说自己的事迹,那是网络也没有现在发达,记录行程多以照片为主,李聪明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写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他准备这些线路之前,他已经完成了环游国内所有省份的旅途,在那个年代,没有前辈提供经验,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那个时候的观念与现在不一样,在三十年前,你要说骑自行车环游世界,肯定会被当做傻子,但现在如此做的人太多了。
没有经验就自己创造经验,李聪明准备12条进藏路线也是如此,他的宝贵经验给无数后来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而这一次的挑战完成之后,也让李聪明彻底走到的户外骑行界顶端,他的故事被更多的熟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
这个创举完成之后,紧接着在2013年快要结束时,李聪明又进行了羌塘无人区西线穿越,并且圆满取得成功。
这一次的穿越羌塘无人区让李聪明信心更足,因为他即将准备更大的路线,牛刀小试之后也让李聪明名声大噪,许多骑行者把李聪明作为骑行界的前辈参考。
注:羌塘无人区是我国四大无人区之一,其他三个无人区分别是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以及罗布泊无人区。
我第一次知晓羌塘无人区是在另外一个骑行大神杨柳松经历得知,他进行了羌塘无人区的东线穿越,总共花费了77天时间,在这两个多月只能,杨柳松只见到过两次人,这77天不知道杨柳松是怎么过来的,茫茫荒野戈壁滩就只剩下“他一人”,没有什么比孤独更让人难受的了。
目前杨柳松的这段个人经历已经被拍摄成为电影《七十七天》,对骑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电影全程以风景为主,对话较少,后期更是只有“主角一人”,可能部分朋友会感觉无聊,但骑行不就是如此吗?那有那么多的热闹可言。
李聪明一去不复返李聪明羌塘无人区西线完成之后他并没有休整多久,紧接着他又谋划了一个更大的计划,他这次将打破所有的穿越无人区记录,准备东西穿越羌塘无人区之后立即北上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从羌塘无人区西边界山达坂一直到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沱沱河。
这条路线如果李聪明成功穿越,那他将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人区穿越第一人”。
这条线全程1600公里,连接了羌塘无人区与可可西里无人区两大“绝地”,李聪明的计划准备是80天走完全程,按照李聪明的准备时间来说是非常充分且谨慎的,无人区没有公路,他相当于推着自行车徒步1600公里,自行车只是一个载具,平均下来每天需要前进20公里。
如果中途没有其他意外,这个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按照李聪明的前期准备,他携带了每天按量食用的食物,共80天所需从界山达坂进入羌塘无人区,李聪明曾经说这一次穿越之后他会退出骑行界,然后安心回家过日子,但谁也没想到他这一次离开在无消息。
时间截止于2014年10月,这是李聪明最后一次与外界联系,按照他的说法,无人区太大了,当你身在其中,你会感觉到自己如同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渺小得让人绝望。
时间一天天过去,有不是相识之人前去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沱沱河等待李聪明,按照他的路线,80天之后他会到达这里,但80天过去了,李聪明依旧没有出现,等待之人以为是路上出了一点意外,时间安排也不可能非常准确。
大家等啊等!一天过去、十天过去,大家的感觉越来越不好,一个月过去,所有人几乎都放弃了等待,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毫无疑问是出现意外了,虽然不敢相信,但李聪明就是没有出现。
可可西里无人区面积巨大,没有人敢说直接进去寻找李聪明的踪迹,也许人没找到,救援人员又得下午危险之中,于是,李聪明的这件事就这样被停滞下来,只有少部分人还在期待着出现奇迹。
然而时间过去了两年,大家已经没有得到李聪明的消息,网络上关于李聪明的事,大部分人都已经觉得他应该是出现意外了,毕竟这次李聪明选择的路线也太难了一些。
奇迹再现或许是真的有了奇迹吧!在2016年4月25日,一队越野车从沱沱河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在前进到“累斜武担湖”时车轮冰陷,大家下车处理事故时,无意中在湖边的滩涂上发现了一辆破损的自行车,自行车旁有一些破损的帐篷布,以及一台相机。
相机已经损坏,车队人员找出来了里面的内存卡,好在里面的内存卡还可以读取,当看到内存卡里的照片时,在场一名队员双手颤抖,这不是已经消失快两年的李聪明吗?
大家一听这话,迅速集中注意力,继续查看相机里的照片,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风景,其余小部分则是一个男子的身影,经过翻看确定对比,在结合地面上的自行车,在场的人都一致确定这台相机的主人就是李聪明。
自行车与别人合影里的自行车一模一样,且相机里有大量个人照片,这不是李聪明的还会是谁的?
这个消息一经发出,在骑行界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对于李聪明的事情也算有了一个结果,从行程上看,李聪明是成功穿越了羌塘无人区,但他还是失败了,他最终还是没能够走出可可西里无人区。
在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之后我们不知道他到底遇见了什么困难,但很显然,一个视骑行为生命的人,不会就这样丢掉自己的车辆,更不会丢掉他的相机,这两样东西都遗漏掉,这说明李聪明已经遇难。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猜测,主要是因为在现场并没有发现李聪明的遗骸,发现的东西也残缺不全,主要就相机与一辆自行车,其他东西都没有发现。
对于李聪明的事情也引发了许多猜测,毕竟大家都没有见到遗骸,有些人认为李聪明的确已经遇难,一些物资可能已经被水流卷入勒斜武担湖里面,亦或者深埋那个沼泽淤泥,勒斜武担湖不一定就是李聪明的第一遇难地点。
可可西里无人区里面危险无处不在有狼群、有棕熊这些危险度较大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了食物是会攻击人类的,李聪明独自一人行走在无人区,他或许早就被这些食肉动物给盯上了。
除了这些动物之外,沼泽、流沙、都有可能吞噬掉李聪明,电影《可可西里》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队员去探路时遇见流沙,身上也是什么也没带,就这样被流沙吞下,如果是不了解情况的人,会发现周围有散落的装备物资,但却不见人影。
这种明面上的危险还好,李聪明当初是准备80天穿越两个无人区,他个人又能够携带多少物资呢?除了必要的食物以及保暖装备,他还必须携带如药物、高热量急救物资。
李聪明当初准备了多少这些我们并不清楚,但就算准备充足,谁知道这中途会不会发生了意外呢?
可可西里方圆几百公里无一点人烟,李聪明必须克服缺少食物、水源的危机,与此同时还要防备温度降低、极端天气、动物袭击、我们不知道李聪明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过世,但很显然无人区里面的各种危险都是潜在风险。
可可西里无人区到底有多危险?像李聪明这种常年玩户外的人都没能够走出来,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就是一个绝地,什么叫无人区?
就是无一个人能够生存的区域,这里虽然也着其他生态系统,但环境绝对不适于人类生存,人类所需要的生存条件这里都没有,极端天气、恶劣的环境,风景虽好,但背面却却暗藏杀机。
李聪明可可西里无人区遇难是肯定了的,这些年关于可可西里无人区遇难事故也非常多,列如一个女大学生也是从可可西里沱沱河附近进入,最终搜救队找到她时却已经遇难,现场只剩下一些衣物,她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时竟然只携带了普通帐篷,以及为数不多的食物,却不曾想可可西里无人区里面到处都是危险。
不论是李聪明还是其他人,他们的结局都给我们证明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危险,有些危险是看得见的,可有些危险却看不见。
无人区不是城市郊区,它潜在的危险远超普通人想象,如果没有去过高原,那你对高原山区一无所知,危险也是一无所知,诗与远方虽好,但也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诗与远方,也都不是如同逛公园一样。
最后:
目前无人区已经禁止穿越,因为冒险挑战而出现的事故已经太多太多,成功穿越固然会给人带来荣誉光环,但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敬畏自然,不要以为自己有点野外生存经验就无所畏惧。
意外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更别说这种意外无限扩大的无人区,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自驾游,也喜欢往人烟稀少的地方去,这些地方的风景没有被开发,也更加的绝美。
可这样也造成了更多的危险,发生的意外已经屡见不鲜,外出旅游虽好,但也要考虑安全保障,敬畏之心不可无,无人区可不是谁都能够挑战的。
外出旅游,安全第一,无人区这种地方还是不要去,没有被开发票地方虽然风景好,但也并存危险,旅游设施完善的地方也是诗与远方,无人区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