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 hội:医药零售业的「新智序」狂想曲?
医药零售业,这潭水啊,总是时不时地泛起涟漪。这不,7月1日到3日,在长沙举办的第五届医药流通贸易大会暨第五届医药零售业大会(也就是所谓的「星辰 hội」),又吸引了一大票人马。说是要共探行业变局下的破局之道,共筑数字化驱动的药店新生态。说白了,就是想在医药这块蛋糕上,再多分一杯羹。
长沙风云:第五届星辰 hội 登场,谁在定义药店的「新未来」?
这场大会,号称汇聚了医药零售、工业等医药全产业链的企业代表。可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汇聚」,不如说是各怀鬼胎。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人,都想成为定义「新未来」的那个人。但问题是,医药零售的未来,真的能靠一场大会就能定义出来吗?别逗了。
高毅的星辰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星辰 hội 大会主席高毅,益丰大药房的董事长,在开幕式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星辰 hội 已经成长为行业洞见趋势、凝聚共识、激发创新的标志性平台。这话听着很漂亮,但细想一下,这「共识」到底是谁的共识?是资本的共识,还是消费者的共识?恐怕只有高毅自己心里清楚。他说要共同书写医药零售的「新智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构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但恕我直言,这口号喊得有点太大了,理想很丰满,现实恐怕很骨感。
复星医药的文德镛:新官上任三把火,能否烧出医药零售新格局?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新任会长文德镛也发表了一番讲话,表示要凝聚行业共识,推动战略落地,开放生态赋能伙伴。听起来似乎很有魄力,但仔细琢磨一下,这些话术是不是有点过于官方了?「全球创新链接」、「智慧标准协同」、「健康普惠实践」,这些词汇堆砌在一起,看似高大上,实则空洞无物。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能不能真正烧出医药零售的新格局,还得拭目以待。
老百姓大药房的谢子龙:转型期的焦虑与呼唤
谢子龙作为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名誉会长,老百姓大药房的董事长,他的发言倒是显得务实了一些。他坦言,医药零售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窗口期,需要全产业链的同频共振、跨界融合。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现在的医药零售,面临着电商冲击、政策变动、消费者需求升级等多重挑战,转型是必然的。但他提出的建议,诸如凝聚行业共识、深化跨界融合、聚焦人才战略,虽然都很有道理,但具体如何落地,仍然是个问题。
苏州第四制药厂的许红磊:药房的柜台里,装的真是「生态」吗?
苏州第四制药厂的许红磊,作为大会的总冠名企业代表,他的发言充满了诗意。他说,实验室的试管装的是试剂,制药厂的车间装的是民生,药房的柜台装的是生态。这话听起来很有意境,但恕我直言,药房的柜台里,装的更多的是利益。当然,我并不否认药房在整个医药生态中的重要性,但把药房说成是「生态」,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更何况,他提到要构建「人货场健康立方体」,这又是什么新概念?听得我一头雾水。
雷锋精神与公益:情怀牌能为医药零售带来什么?
大会期间,还启动了「汇聚爱的力量」公益项目,以及「泽惠万家 无痛公益万里行」活动。这无疑是在打情怀牌,试图将雷锋精神与医药零售联系起来。但问题是,情怀真的能转化为销量吗?公益活动固然值得赞扬,但如果只是为了营销而做公益,那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二十余场论坛:一场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游戏?
本次大会设置了二十余场论坛,号称要多维重构「人货场」价值链条,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闭环。这听起来很宏伟,但仔细想想,这些论坛真的能解决行业痛点吗?还是只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游戏,让各方势力在其中博弈,最终获利的,还是那些资本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