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人寿:一场豪门恩怨的金融戏码?昔日高管落马,揭开东北险企的权力游戏
昔日掌舵人身陷囹圄:何勇生、单勇双双被查,百年人寿风雨飘摇
最近,百年人寿这家总部设在大连的保险公司,简直成了金融圈的“瓜田”。 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八卦,而是真刀真枪、血雨腥风的大戏。 先是《财新》旗下“金融我闻”爆出猛料:前董事长何勇生、前总裁单勇,这两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竟然双双被“请”去喝茶,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喝茶,是被留置调查! 留置,这词儿一出来,空气都凝固了,背后的事情肯定不简单。
这还没完,据说一同进去的,还有之前负责电销、精算的关键人物,甚至连单勇的家属都没能幸免。 这架势,颇有“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味道,看来这次调查,是要把百年人寿的老底都给掀开了。 想想看,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总裁,同时被带走调查,这在行业内可是罕见的大新闻。 百年人寿这艘大船,现在可谓是风雨飘摇,前途未卜。 让人不禁想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 是高层内斗,还是利益输送? 亦或是更深层次的权力倾轧? 这场戏,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股权迷宫:万达系的野心与失落,地产巨头与保险帝国的短暂联姻
从东北之光到地产附庸:百年人寿的身份转变
百年人寿,这家2009年成立的保险公司,一度被誉为东北金融界的“掌上明珠”,是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法人机构,带着振兴东北经济的使命。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后,它就成了“地产系险企”的一员,命运被紧紧地绑在了万达这艘巨轮上。 这就像一个原本有志青年,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依附于权贵,令人唏嘘。
更让人觉得玩味的是,百年人寿的股权结构长期以来都比较分散,像一盘散沙。 这也为后来的万达入主埋下了伏笔。 想象一下,一群小股东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财大气粗的金主,说要带领大家走向辉煌,是不是很容易就被“忽悠”了?
万达入主:资本的狂欢与豪赌
2014年,万达集团开始通过股权受让的方式,一步步蚕食百年人寿的股份。 到了2015年,万达终于坐上了第一大股东的宝座,完成了从“门外汉”到“当家人”的华丽转身。 这就像一场豪赌,万达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想要在保险行业分一杯羹。
不得不说,万达的眼光确实“独到”。 在那个年代,地产和金融结合似乎是一种潮流,大家都觉得只要傍上了地产大佬,保险公司就能飞黄腾达。 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联姻”并非总是美好的。 地产商的基因里,更多的是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而保险行业则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稳健的经营。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注定会产生冲突。 百年人寿和万达的结合,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也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内斗疑云:高管离职风波,一亿元“分手费”背后的权力角逐
明争暗斗:何勇生与万达系的矛盾激化
要说这百年人寿内部的“宫斗剧”,那可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 何勇生,这位百年人寿的“开国元老”,大连保监局局长出身,一手把百年人寿拉扯大。 就算万达系后来取得了话语权,他也依然稳坐董事长之位,一干就是五年。 这五年里,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地盘上突然空降一个“太上皇”。
万达系也不是吃素的,2017年,直接派了单勇来担任总裁。 这下可好,一个“老臣”,一个“新贵”,两人搭班子,明面上是合作,背地里却是较劲。 何勇生领导的管理团队,多次抵触万达系的干预,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这就像两个山头的老大,谁也不服谁,最终爆发冲突是迟早的事情。
离职补偿的罗生门:谁在为谁的离开买单?
2020年4月,何勇生终于卸任了。 这场“宫斗剧”似乎告一段落。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离职之后,何勇生向万达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求:一亿元的离职补偿!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一家小型保险公司一年的利润了。 何勇生的理由是,他在公司牌照申请中作用巨大,没有他,就没有百年人寿的今天。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毕竟“打江山”的人总觉得自己功劳最大。
万达当然不肯轻易掏这笔钱,只愿意支付2000万。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还是董建岳出面协调,拟定了一个5000万的方案。 5000万,虽然还是很多,但至少双方都能接受。 这笔“分手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权力的角逐和利益的博弈? 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
人事地震:万达系“钦定”人选遭拒,董建岳被查,权力真空下的暗流涌动
监管的否决:万达系人马为何“水土不服”?
何勇生离职后,万达系本想顺理成章地扶持自己的人上位,委派了董建岳、刘朝晖担任董事长。 谁知道,监管部门竟然不批! 这可真是打了万达一个措手不及。 你说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人推上去了,结果人家根本不认可,这脸往哪儿搁?
监管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也许是觉得董建岳、刘朝晖的资历不够,也许是对万达系的经营理念有所保留,总之,就是不让他们轻易过关。 这也说明,保险行业的监管还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董建岳落马: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还是咎由自取?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22年11月,已经辞去百年人寿党委书记职务的董建岳,竟然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犯罪被调查! 这消息一出,整个金融圈都炸开了锅。 董建岳是谁? 那可是万达系在百年人寿的重要人物,曾经被寄予厚望。 现在突然被查,这背后肯定不简单。
有人说,董建岳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是被竞争对手陷害的。 也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自己屁股不干净。 到底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董建岳的落马,让百年人寿的权力真空更加明显,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场“豪门恩怨”的残酷性。 在这场游戏中,没有人是绝对的安全,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国资上位:大连国资强势接盘,百年人寿重回“正轨”?
乾坤逆转:大连国资的“救赎”之路
就在大家以为百年人寿要彻底玩完的时候,剧情突然出现了反转。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批准了百年人寿的增资和股东变更方案,大连市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国资”)成为了第一大股东! 这简直就是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大连国资临危受命,要来拯救百年人寿于水火之中。
大连国资的入主,对于百年人寿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毕竟,国资背景意味着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更稳定的经营环境。 有了国资的 backing,百年人寿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但问题是,大连国资能否真正带领百年人寿走出困境,重回“正轨”呢? 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万达退居二线:地产巨头的保险梦碎?
随着大连国资的上位,万达集团只能无奈地退居二线,从“当家人”变成了“小股东”。 这也意味着,万达的保险梦,可能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想当初,万达雄心勃勃地进军保险行业,想要打造一个地产+金融的帝国。 如今看来,这个梦想似乎有点遥不可及。
当然,万达并没有完全退出百年人寿,仍然持有部分股份。 但可以肯定的是,万达在百年人寿的话语权已经大大降低。 这场“豪门联姻”,最终以万达的“失落”而告终。 或许,对于万达来说,还是专注自己的地产老本行,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关联交易黑洞:84亿资金去向成谜,百年人寿沦为股东“提款机”?
遮羞布被撕开:281亿关联交易曝光
如果说之前的股权争斗只是“开胃小菜”,那么接下来的关联交易问题,简直就是百年人寿的“致命一击”。 2024年5月22日,百年人寿官网发布了一份长达29页的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报告,这份报告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金融圈。 不过,这份报告很快就被撤了下来,就像是想掩盖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一样。
报告显示,2011年-2020年,百年人寿共发生了30个历史关联交易项目,总金额高达281.0133亿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百年人寿几年的利润总和了。 更让人震惊的是,截至目前,仍有84.3453亿元的资金未收回! 这笔钱去了哪里? 成了悬在百年人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谁是幕后推手?资金流向揭示的利益链条
这84亿资金的去向,成了最大的谜团。 腾讯新闻《潜望》的报道指出,这些关联交易主要通过信托计划、私募基金等第三方通道进行,最终资金流向了大连万达等股东。 这就意味着,百年人寿很可能成了股东的“提款机”,被他们随意挪用资金。 这简直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输送!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关联交易的时间跨度,几乎覆盖了何勇生和单勇的整个任职期间。 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对这些关联交易知情甚至参与其中?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被查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场关联交易的黑洞,究竟有多深? 谁是幕后推手? 这需要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调查才能揭开真相。
业绩跳水:从盈利明星到“风险机构”,百年人寿的陨落轨迹
昙花一现的辉煌:万达时代的业绩泡沫
万达入主后,百年人寿似乎迎来了一段“辉煌”时期。 2015年-2021年,百年人寿净利润累计达到了28.97亿元,七年间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23.7%。 这样的业绩,在保险行业绝对算得上是“明星”级别的。 但问题是,这种“辉煌”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是真的经营有方,还是靠着激进的投资和高风险的业务?
现在看来,当时的业绩很可能存在“泡沫”。 万达时代的百年人寿,为了追求快速扩张,很可能采取了一些不稳健的经营策略,比如过度依赖高收益的理财型产品,忽视了风险管理。 这种模式,短期内可能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但长期来看,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财务危机:偿付能力告急,百年人寿命悬一线
2022年,百年人寿的业绩突然“变脸”。 保险业务收入接近530亿元,但净亏损却高达27.1亿元! 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更让人担忧的是,百年人寿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逼近红线,储蓄型产品退保率飙升,退保金支出达到了178.36亿元,同比暴增111.45%。 这意味着,百年人寿的财务状况已经非常危险,随时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
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百年人寿的净资产竟然变成了-4.2亿元,资不抵债! 这样的情况,在保险行业实属罕见。 百年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也只披露到此为止,后面的数据就再也没有公开。 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64.43%和102.59%,已经沦为了“风险机构”。 百年人寿,这艘曾经风光无限的巨轮,如今却面临着沉没的危险,真是令人唏嘘。
新官上任:王新浩、戴文浩能否力挽狂澜?“启行工程”能否拯救百年人寿?
临危受命:新管理层的挑战与机遇
大连国资加强控制后,百年人寿的管理层也进行了大换血。 2023年11月,王新浩出任董事长;2024年6月,戴文浩担任总经理。 这两位新领导,肩负着重振百年人寿的重任,可谓是“临危受命”。
对于他们来说,摆在面前的挑战是巨大的。 如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重塑市场信心? 如何提升经营业绩? 这些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有了大连国资的 backing,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只要能够抓住机遇,百年人寿或许还有重生的希望。
五年战略规划:一场豪赌还是破釜沉舟?
王新浩上任后,提出了“四个坚持”、“三大抓手”的指导思想,并联合波士顿咨询制定了2024-2028五年战略规划,启动了“启行工程”,计划在2028年全面落地17个子项目。 这一系列的举措,看起来雄心勃勃,似乎想要彻底改变百年人寿的命运。
但问题是,这个五年战略规划能否真正奏效? “启行工程”能否解决百年人寿的根本问题? 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百年人寿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市场竞争的压力。 想要在五年内彻底扭转局面,绝非易事。 这场五年战略规划,究竟是一场豪赌,还是一次破釜沉舟?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