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 直播的狂野西部:Sidekick 如何在 LiveFi 掀起腥风血雨?
你是否也厭倦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白皮書、毫無靈魂的AMA?币圈一天,人间一年,信息爆炸的速度简直比光速还快!今天还在 All in 的项目,明天可能就成了归零的笑话。Web3 的世界,本质上就是一场注意力争夺战,而 Sidekick,这家伙简直就是来搅局的!
想象一下,过去你需要苦哈哈地翻遍各种 Discord 群、Twitter(现在叫 X 了,真是拗口!)才能找到一点有用的信息。现在呢?打开 Sidekick,直接看直播!KOL 们对着屏幕,口沫横飞地解盘、评项目,简直比华尔街的交易员还激动。这哪是直播啊,简直就是一场 24 小时不间断的币圈真人秀!
Sidekick 想要打造的 LiveFi 基础设施,说白了,就是要把直播电商的那一套搬到加密世界里来。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直播带货!李佳琦卖口红,薇娅卖火箭,Sidekick 上的 KOL 们,卖的是空气币!当然,他们更希望你能买到下一个百倍币,实现财富自由。
但问题来了,Web3 直播真的靠谱吗?这真的是未来的趋势,还是又一个昙花一现的泡沫?别急,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 Sidekick 到底有什么能耐,敢在这个腥风血雨的 LiveFi 赛道里掀起一场革命!
代币发行泛滥成灾:注意力黑洞吞噬一切?
2024 年 Q1 以来,随着 Pump.fun、BONK 的 LetsBonk 和 Raydium Launchpad 这些“一键发币”工具的出现,发币的门槛直接被干到了地板以下!以前发个币还得找代码大神、搞复杂的合约,现在呢?小学生都能用 AI 生成一个智能代币,然后丢到市场上去圈钱。这简直就是一场数字淘金热,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但真正能挖到金子的,又有几个?
如下图所示,代币发行量像是坐了火箭一样,蹭蹭蹭地往上涨,比我家的猫咪爬树还快!但问题是,曝光机制根本没跟上啊!你想想,每天冒出来几百个新币,每个都说自己是下一个比特币、下一个以太坊,谁有时间去一个个研究?早期项目想要获得关注,简直比登天还难!就像你对着大海喊“我爱你”,除了得到回声,啥也没有。
VC 砸钱也白搭?项目方血泪控诉:流量比命还重要!
再来看看机构那边。数据显示,从 2024 年 Q1 到 2025 年 Q1,VC 投资金额确实在增长,但钱都砸到哪儿去了?没错,就是那几个“明星项目”!这些项目动辄估值几十亿美金,恨不得把整个加密圈的钱都吸走。但是,估值高了,流动性压力也大了,对市场关注度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说白了,就是 VC 们也怕砸进去的钱打水漂啊!
现在的情况就是,好的项目不一定能获得关注,但能获得关注的一定是会讲故事的项目!项目方们痛定思痛,终于明白了一个真理:在 Web3 世界,产品做得好不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能不能抓住用户的眼球,能不能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流量,才是真正的 King!没有流量,就算你是下一个以太坊,也只能默默无闻地死去。
KOL 空投:一场精心策划的集体自嗨?
为了解决流量问题,一些 InfoFi 平台开始搞什么排行榜式空投机制。项目方按 Twitter/X 上的传播热度分配空投,鼓励 KOL 们帮忙宣传。这招一开始还挺有效,确实能吸引一大批人参与,让更多人知道你的项目。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KOL 们为了拿到空投,开始疯狂地复制粘贴,发的内容都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毫无新意!
你想想,每天刷 Twitter/X,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文案、一样的图片,你还会感兴趣吗?肯定会审美疲劳啊!结果就是,项目方花了钱,KOL 们拿了空投,但真正的推广效果却大打折扣。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集体自嗨,大家都在自娱自乐,用户却毫无感觉!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项目方,尤其是初创项目,到底该如何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脱颖而出,快速建立信任,并且持续输出差异化的内容?
直播:Web3 世界的信任重建神器?
在信息爆炸、骗局横行的 Web3 世界,信任简直比黄金还珍贵!传统的文字、图片宣传,早就让人麻木了。这时候,直播就成了重建信任的秘密武器!
结构性优势:直播才是真诚的唯一解药?
想想看,一条推文,你可以找枪手代写;一段视频,你可以后期剪辑。但是,直播呢?除非你是 AI 机器人,否则你很难 24 小时完美地伪装自己!直播允许内容创作者与观众进行实时、非脚本式的互动,观众不仅能评估内容,还能观察你的行为、意图与可信度。这种透明度,是其他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
这也是为什么直播电商在 Web2 能够崛起的原因之一。人们愿意相信直播间里的主播,愿意为他们推荐的产品买单。因为他们觉得,直播是更真实的、更可信的。
加密用户的直播基因:天生一对,还是勉强凑合?
加密用户的年龄结构,也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直播这种形式。数据显示,全球约 60% 的加密用户年龄在 25–44 岁之间,而这一群体也正是 Twitch 的核心用户。这说明,加密用户在文化和行为上,与直播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早就习惯了在屏幕前观看游戏直播、听音乐会,现在让他们看币圈大佬直播解盘,简直是无缝衔接!
发现的五步陷阱:你以为你在冲浪,其实只是在别人的鱼塘里?
Sidekick 团队观察到了一套典型的五步发现路径:
- 信息源:用户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接触到新的项目。
- 初步兴趣:项目方的宣传文案、精美海报吸引了用户的眼球。
- 社区验证:用户加入项目的社区,观察其他成员的讨论。
- KOL 背书:用户发现自己关注的 KOL 也在推荐这个项目。
- 最终决策:用户综合考虑各种信息,最终决定是否投资。
看到了吗?一个项目的传播路径,依赖可信个体讲述故事、验证合法性并建立早期信任。而直播,作为一种实时的人类互动形式,正是加速这一过程的理想工具。它可以让 KOL 们更直接地与用户互动,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影响用户的投资决策。但问题是,用户真的能通过直播找到真正的好项目吗?还是说,他们只是在不同的“鱼塘”里被收割?
Sidekick:一场直播版的华尔街风暴?
Sidekick 自诩为“以直播为核心的加密市场发现平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想做一个加密世界的“电视购物频道”,让用户在看直播的同时,就能直接买币、参与项目。
信任-行动闭环:Web2 的皮,Web3 的魂?
Sidekick 想要构建一个“信任-行动”闭环,用户在直播间里看到心仪的项目,主播口吐莲花,各种利好消息狂轰滥炸,用户被忽悠得热血沸腾,直接点击交易按钮,完成购买。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 Web2 那一套!只不过,Sidekick 把交易环节搬到了链上,让用户真正拥有了资产的控制权。但问题是,链上交易真的能保证安全吗?用户会不会被 rug pull?
Sidekick 融合了 TikTok、虎牙与哔哩哔哩的核心功能:
- TikTok 的算法推荐:让你刷到根本停不下来,永远沉浸在信息茧房里。
- 虎牙、斗鱼的直播互动:各种礼物打赏、弹幕互动,让你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哔哩哔哩的社区氛围:让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喊单、一起亏钱。
但问题是,Web2 的那一套,真的能在 Web3 行得通吗?Web3 用户真的需要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吗?
谁在 Sidekick 上跳舞?主播、韭菜、项目方,各有算盘?
在 Sidekick 这个舞台上,有三种角色在跳舞:
- 主播:他们是舞台上的主角,负责产出内容、吸引流量。他们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观众通过虚拟礼物进行打赏;二是平台提供的创作者激励计划。但问题是,他们真的能靠直播赚到钱吗?还是说,他们只是在为平台打工?
- 韭菜:他们是舞台下的观众,负责贡献流量、贡献金钱。他们观看直播、获取市场解读、参与实时评论,希望能从中找到下一个百倍币。但问题是,他们真的能通过直播赚到钱吗?还是说,他们只是被收割的对象?
- 项目方:他们是舞台的幕后金主,负责提供资金、提供项目。他们通过直播 AMA、空投活动或产品植入等形式提升曝光度和社区互动率。但问题是,他们真的能通过直播获得回报吗?还是说,他们只是在烧钱买流量?
这三个角色,各有算盘,各有目的。Sidekick 想要把他们撮合在一起,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但问题是,这个生态系统真的能持续运转下去吗?
Jonny 的野心:从网吧到 Web3,他想革谁的命?
Sidekick 的创始人 Jonny,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的履历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从中国最大的网吧品牌网鱼网咖,到游戏陪玩平台比心,再到现在的 Web3 直播平台 Sidekick,他的人生轨迹简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创业小说!
在网鱼网咖,他负责欧洲市场的拓展,把中国的网吧模式搬到了欧洲,让老外们也体验到了“开黑”的乐趣。在比心,他深入理解了玩家的行为与直播生态,知道用户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些经验,都为他日后打造 Sidekick 奠定了基础。
现在,他带着 Sidekick 杀入了 Web3 领域,想要革谁的命?
- 传统的加密媒体? 那些充斥着 FUD 和 FOMO 的新闻网站、社交媒体,Jonny 想要用更真实、更透明的直播内容来取代它们。
- 中心化的交易所? 那些手续费高昂、信息不透明的交易所,Jonny 想要用更便捷、更去中心化的链上交易来挑战它们。
- Web2 的直播平台? 那些缺乏创新、用户粘性低的直播平台,Jonny 想要用更垂直、更具互动性的加密直播来颠覆它们。
Jonny 的野心很大,他想要用 Sidekick 改变整个 Web3 生态。但是,他真的能成功吗?或者,他只是又一个想要在加密世界里一夜暴富的冒险家?
三步走战略:Sidekick 想一口吃掉整个加密圈?
Sidekick 的市场拓展路径,分为三个阶段,听起来很有章法:
- 第一阶段: 面向加密原生用户,特别是中文社区中活跃于私域群组但在 Twitter/X 等公开平台上代表性较弱的群体。说白了,就是先抓住那些最容易被忽悠的“自己人”,稳住基本盘。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沉淀忠实用户基础,让他们成为 Sidekick 的“传教士”,去影响更多的人。
- 第二阶段: 扩展至泛娱乐创作者。这些人可能并非职业玩家,但擅长通过幽默、剧情或情绪感染力来提升直播体验,增粘性与平台留存。 简单来说,就是引进更多“才艺主播”,用娱乐内容来吸引用户,让他们在 Sidekick 上不仅能赚钱,还能放松心情。
- 第三阶段: 进入更多垂直内容领域。Sidekick 并不打算与 YouTube、虎牙、斗鱼等游戏直播巨头正面竞争,毕竟这些平台在 IP 授权与电竞资源方面有显著优势。Sidekick 选择从“实时加密市场内容”这一细分赛道切入,形成差异化优势,并拥有更大灵活性去探索新内容、新创作者与新型变现方式。 这一步,就是要打造一个“万物皆可直播”的平台,让用户在 Sidekick 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三个阶段,步步为营,环环相扣,Sidekick 似乎想一口吃掉整个加密圈!但是,这个战略真的可行吗?或者,它只是一个画在纸上的美好蓝图?
LiveFi 赛道大乱斗:谁是真英雄,谁是炮灰?
随着直播与加密市场解读取的结合日益紧密,所谓的“LiveFi”赛道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各种各样的产品冒了出来,都想在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羹。但问题是,谁是真英雄,谁是炮灰?
- Twitter/X 的第三方直播平台: 这些平台依托 Twitter/X 的流量,为加密项目提供直播服务。但问题是,它们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 Twitter/X 官方封杀。
- 带可选直播功能的代币发行平台(如 Pump.fun): 这些平台把直播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帮助项目方宣传代币。但问题是,它们的直播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吸引用户。
- 与游戏融合的直播模型(如 Abstract Chain): 这些平台把直播与游戏结合起来,让用户在玩游戏的同时,还能赚取加密货币。但问题是,它们的受众比较窄,很难扩大用户规模。
- 交易所原生的直播界面(如 Binance 正在开发的產品): 这些平台依托交易所的流量和用户,为用户提供直播服务。但问题是,它们的直播内容过于商业化,缺乏吸引力。
这么多平台,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都在试图定义 LiveFi 的未来。但是,哪种模式才能真正胜出?
交易所下场搅局:Sidekick 还有机会吗?
像 Binance 这样的交易所,也开始部署直播功能,这无疑给 Sidekick 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毕竟,交易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资金实力,它们可以轻松地复制 Sidekick 的功能,甚至做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Sidekick 还有机会吗?
透明即王道:币圈孙宇晨的直播翻身仗?
近期就出现了一个典型案例:一名主播全程直播他炒作 meme 代币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实现了社区接管(CTO)。观众不仅能实时看到他的操作,还能直接参与讨论和互动。这种直播形式让内容本身具备了透明度和可参与性。这说明,在币圈,透明才是王道!即使是像孙宇晨这样备受争议的人物,也可以通过直播来重建信任,赢得用户的支持。但这真的是常态吗?还是只是一个例外?
Sidekick 的终极形态:从内容平台到 Web3 基础设施?
Sidekick 的目标,不仅仅是做一个内容平台,它还想成为 Web3 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什么?
想象一下,未来的 Web3 世界,所有的链上活动,都可以通过 Sidekick 的直播界面来完成。你可以通过直播参与代币发行、IDO 抢购、白名单认购,甚至进行借贷。Sidekick 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工具,更是实时发现引擎——将内容传递与用户操作紧密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Sidekick 不再只是“内容层”,而是具备转化能力的“执行层”,能够将观看行为转化为链上操作。这意味着,Sidekick 可以直接影响用户的投资决策,甚至可以改变整个 Web3 生态的格局。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但 Sidekick 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它不断引入模块化组件,以服务更多协议与应用项目。它希望成为 Web3 世界的“操作系统”,让所有的应用都可以在 Sidekick 上运行。
正如直播曾彻底改变电商格局,Sidekick 也希望在 Web3 生态中,掀起同样深远的变革。但问题是,它真的能做到吗?或者,它只是在画一个更大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