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從單點突破到週級迭代的狂奔?
回首2019:單點突破的青澀年代
還記得2019年嗎?那時候,我們還在為了讓AI模型能完成一項特定任務而歡呼雀躍,像是訓練一個翻譯模型,或是讓AI能辨識貓咪的照片。那時候的AI就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每項進展都讓人感到振奮。但現在回頭看,那段日子簡直像是史前時代!我們還在用著陽春版的工具,想著如何讓AI能「聽懂」人類的語言,殊不知,五年後的今天,AI已經開始「思考」了(至少,它們讓我們覺得它們在思考)。
WAIC 2025:大模型「週級迭代」的爆發
快轉到2025年,世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在今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一句「大模型已呈现‘周级迭代’的爆发态势」簡直像平地一聲雷,炸醒了還沉浸在過去緩慢進展的我們。你沒看錯,是「週級」!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每週都有新的、更強大的模型問世,意味著AI技術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想像力。想像一下,你今天才剛學會使用某個AI工具,下週它就已經被更厲害的新版本取代了,這種感覺是不是既興奮又有點焦慮?葉先生還說,AI模型技術正經歷從“漸進式創新”到“指數級躍遷”的轉變,這句話聽起來很學術,但背後隱藏的訊息卻是:AI不再只是慢慢進步,而是正在以一種我們難以預測的速度爆發式成長!這種感覺就像看著一棵竹子,前幾年都看不出什麼變化,突然有一天,它就以驚人的速度竄上了天際。這就是現在AI給我們的感覺,一種既期待又害怕的感覺。我个人觉得,这种速度简直是有点疯狂,但又让人忍不住想看看,AI的未来究竟会走到哪一步。
阿里巴巴的AI全棧佈局:從底層硬核到應用百花齊放
硬核基建:雲原生CPU、飛天系統、智算架構
這次WAIC,阿里巴巴可說是火力全開,直接把家底都搬出來了。什麼雲原生CPU倚天710、飛天云计算操作系统、智算集群网络架构HPN7.0架構、AI Stack一体机… 一堆聽起來就很厲害的名詞,簡直是在告訴大家:「我們不只會玩AI,我們還會自己蓋房子!」說實話,這些底層技術我這種外行人聽不太懂,但光看那些複雜的架構圖和密密麻麻的參數,就覺得背後肯定藏著無數工程師的血汗。這就像是打造一輛F1賽車,不只引擎要夠力,底盤、輪胎、空氣力學… 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極致,才能在賽道上取得優勢。阿里這次展示的,就是他們在AI賽道上的「硬實力」,告訴大家他們不是只會喊口號,而是真的有在默默耕耘。
通義千問與萬相:大模型家族的全面開源
如果說硬核基建是骨骼,那通義千問與萬相就是阿里巴巴AI的靈魂。通義千問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那個可以跟你聊天、寫詩、甚至幫你debug的大模型。這次阿里直接把通義千問家族的所有尺寸、所有模態都开源了,這簡直是大手筆!要知道,訓練這些大模型可是要燒掉大把鈔票的,阿里願意把這些成果免費分享出來,除了展現技術自信外,也擺明了要拉攏更多開發者加入他們的生態系統。至於通義萬相,則是阿里在圖像生成方面的秘密武器。有了它,你可以輕鬆生成各種風格的圖片,從寫實風景到抽象藝術,通通難不倒它。想像一下,以後做PPT再也不用煩惱找不到合適的圖片了,直接用通義萬相生成就好,是不是很方便?
百煉平台與AI應用:誇克、釘釘的智能化升級
有了強大的骨骼和靈魂,當然還要應用才能真正落地。阿里云百炼平台就像是一個AI應用工廠,讓開發者可以快速打造各種AI應用。這次展會上,誇克和釘釘也展示了它們的智能化升級。誇克現在可以根據你的搜索習慣,更精準地推薦你想要的資訊;釘釘則加入了更多AI助理功能,可以幫你整理會議記錄、安排行程,甚至幫你回覆郵件。這些應用看似不起眼,但卻能大大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想像一下,以後再也不用花時間整理那些冗長的會議記錄了,直接讓釘釘AI助理幫你搞定,是不是很棒?
一周內开源三款模型:阿里雲的技術狂奔與开源策略
打破技術壁壘:通義千問的全尺寸、全模態开源
不得不說,阿里這次一口氣开源三款模型,真的是下了重本!這可不是隨便丟幾個小模型出來充場面,而是把通義千問系列的所有尺寸、所有模態都開源了。什麼叫做「全尺寸」?就是不管你是要小巧輕便的模型,還是要功能強大的旗艦模型,通通都有。什麼叫做「全模態」?就是不管你是要處理文字、圖片、語音,還是影片,通通都支援。這種程度的開源,簡直是佛心來著!這也直接打破了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之間的技術壁壘,讓更多開發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發出更棒的AI應用。說實在的,現在AI模型都貴得要命,小公司根本玩不起,阿里這樣搞,簡直是普惠AI,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與AI的發展。
千問3的性能躍升:超越閉源模型的野心
當然,光是開源還不夠,模型本身也要夠強才行。這次開源的千問3最新版基礎模型(非思考版),在各種評測中都表現亮眼,甚至超越了Claude4(Non-thinking)等閉源模型。這代表什麼?代表阿里不只是想做個開源模型,而是想做出真正能打的AI!要知道,現在的AI評測就像奧運比賽,大家都在比誰跑得快、跳得高。千問3能在這些評測中脫穎而出,證明了它的實力不容小覷。而且,這個「非思考版」的名字也很有意思,難道阿里還藏了一手「思考版」的絕招?真是讓人期待!
Qwen3-Coder:混合專家架構的AI编程模型
除了通用的千問3,阿里還開源了一個專門用來寫程式的AI模型:Qwen3-Coder。這個模型採用了混合專家MoE架構,總參數高達480B,而且原生支援256K token的上下文,甚至可以擴展到1M!這代表什麼?代表它可以處理非常複雜的程式碼,而且可以記住非常多的上下文資訊。有了它,程式設計師就可以更輕鬆地完成各種编程任務,例如寫程式、補全程式碼、修Bug等等。想像一下,以後寫程式就像跟AI聊天一樣,你只要告訴它你要做什麼,它就會自動幫你把程式碼寫出來,是不是很方便?不過,身為一個不懂程式碼的人,我還是覺得這東西離我很遙遠…
开源浪潮下的戰略考量:全球市場的試金石
阿里為什麼要這麼積極地開源?難道他們不怕別人學走他們的技術嗎?其實,這背後隱藏著更深層的戰略考量。阿里云百炼高級產品專家徐志遠說,千問系列模型在誕生之初就面向全球市場而非局限於國內市場。透過開源,阿里可以吸引全球的開發者一起參與模型的改進,收集更多使用者回饋,進而提升模型的品質和競爭力。這就像把自己的產品丟到市場上,讓消費者來檢驗,好的地方繼續保持,不好的地方趕緊改進。而且,開源也可以建立一個更龐大的生態系統,吸引更多企業和開發者使用阿里的AI服務,進而擴大阿里的市場佔有率。所以,開源不只是一種技術分享,更是一種商業策略。我个人认为,阿里这一招棋走得很高明,既展现了技术实力,又扩大了影响力,简直是一箭双鵰!
20萬開發者、70萬Agent:百煉平台上的AI生態
百煉三層服務:模型服務、智能代理、行業應用
阿里雲百煉平台,簡直就是一個AI樂高遊樂園!它提供三層服務,讓開發者可以像堆積木一樣,快速打造各種AI應用。第一層是「模型服務」(model service),就像是提供各種不同功能的積木,讓你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模型。第二層是「智能代理」(agent),就像是把積木組裝起來的說明書,告訴你如何利用這些模型來完成特定的任務。第三層是「行業應用」,就像是已經組裝好的樂高模型,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修改。這種分層式的設計,讓開發者可以更靈活地使用AI技術,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多元異構數據處理:企業級AI的核心場景
對於企業來說,AI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各種不同的數據。像是招聘平台,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影片、音訊、文件等等,這些數據格式不同,內容也不同,要怎麼把它們整合起來,變成有用的資訊呢?阿里雲百煉平台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它可以將不同模態的數據轉換成所需的格式,並進行結構化提取、入庫、向量化或打標。有了這個功能,企業就可以更輕鬆地分析數據,並將其應用於各種業務場景,例如推薦匹配、分析解析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把亂七八糟的數據變成黃金!
企業內部助理與IPC智能化:AI賦能生產力
除了處理複雜的數據外,AI還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內部效率。像是企業內部助理,可以幫員工處理各種瑣碎的任務,例如整理會議記錄、安排行程、回覆郵件等等。有了AI助理,員工就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更重要的工作上,提升整體生產力。另外,AI還可以讓傳統的IPC(網路攝影機)變得更聰明。過去的IPC只能記錄影像,現在它可以利用多模態模型,快速判斷是否存在異常,例如入侵、火災等等。這種智能化的IPC,可以應用於各種安全監控場景,提升安全性。
新消費與消費電子:AI應用的新藍海
AI不只可以應用於企業內部,還可以應用於各種消費場景。像是新消費行業,例如咖啡店,可以利用AI來分析顧客的喜好,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另外,AI還可以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例如AI玩具,讓玩具變得更聰明、更有趣。徐志遠提到,他們已經看到消費電子領域湧現出大量需求,並正在努力提升消費電子行業對模型的應用能力。想像一下,以後的玩具可以跟小朋友聊天、唱歌、講故事,甚至可以教小朋友學習,是不是很酷?我個人覺得,AI玩具的市場潛力非常大,未來一定會成為一個新的藍海!